汽车百年如何看?

时间:2022-10-11 06:59:39

【前言】汽车百年如何看?由文秘帮小编整理而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这是何原因?一个多少亿人享有的汽车,被誉为“改变世界的机器”,在一个自诩步入汽车社会的国度,却没有一本引起共鸣的读物(包括电视影像在内),这与庞大的消费市场难以相称。如果说,中国没有自己的汽车历史,谁都不会答应,但拿得出手的历史又是些什么?如国内投资几...

汽车百年如何看?

汽车百年是风云激荡的百年。回眸百年,当下中国不缺知识普及,历史重温,而是需要叩问汽车改变了什么?要紧的是,从中我们得到了什么,还要改变什么,走向何方?

今年国庆期间,央视在晚间播放了一部12集电视纪录片《汽车百年》。看了几集就有点乏味,提不起兴趣。这倒不是对片子拍摄有何挑剔,而是内容给力不够,深度有限。说白了,除了在炒“冷饭”,对往事的追寻之外,很少有新意,即便是有情景再现,也难以产生共鸣,原因是未摆脱对历史的图解与说教的思维,缺少汽车物化的思考与启示。

这不是苛求。对于汽车百年的历史,有关资料和书籍可谓汗牛充栋,卷帙浩繁。对当下的普通读者而言,有关汽车的发明和简史,熟悉的不在少数,尤其是小孩,通过图片与玩具早就耳熟能详,如同美国的快餐文化业已侵入骨髓。

此片的播放使我想起十余年前,有人拿来―本大学“汽车文化”的教材请我写书评,翻了半天,还是一部汽车编年史的简本,很少有文化的记叙,人文的追求。所以,汽车文化与汽车历史有时很难划分,就连学界都含糊不清,真不知这是认识问题,还是辨析能力缺失。

尽管后来也看了不少国人拍摄的有关汽车电视专题片,还是没有脱离对产业发展的变迁,讲的还是圈子里的事,历史上的陈年八股,这就很难引发热议和关注。

这是何原因?一个多少亿人享有的汽车,被誉为“改变世界的机器”,在一个自诩步入汽车社会的国度,却没有一本引起共鸣的读物(包括电视影像在内),这与庞大的消费市场难以相称。如果说,中国没有自己的汽车历史,谁都不会答应,但拿得出手的历史又是些什么?如国内投资几个亿建造的某汽车博物馆,陈列的展品半数以上是舶来品,介绍的内容也基本上是别人的历史。

相比之下,中国的汽车百年显得苍白,与世界脱节。“有汽车市场,却没有文化”,“有庞大的汽车产业,却没有自己的灵魂”。这样的尴尬正如书摊上琳琅满目的豪华汽车读物,几乎大同小异,连封面也出现雷同,匪夷所思。有经验的读者说,“买一本足够,其他内容也都有了。”

提到汽车影像,不外乎科普灌输,对发明的记述等,离不开几个熟悉的案例,或风水轮流转的文本等。《汽车百年》也没跳出这样的思维,尚未将汽车百年置于社会。时代更替的关节点上,或政治的手段,经济的变革,发展的矛盾,现代性等敏感的历史背景之中,缺乏缘由的支撑和思想的梳理。实际效果大抵与汽车启蒙相近,客观上与想深入了解汽车的期望相距甚远。

如果从汽车历史的真实性来看,汽车百年也不全是“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的历史,也有被遗忘的草根和失败者的悲壮。此外,汽车创新不等于包豪斯,“意大利线条”那么简单,底特律的失落也不可妄下结论。纵观汽车百年,波诡云谲,大起大落,峰回路转的事又何止通用一家?百年车企,哪家没有传奇,哪家没有人杰辈出?

事实上,当下的汽车史也是一部成功史,几乎所有的汽车厂商都把成功当作标签兜售,这本身就是一种遗憾。无须争论,没有失败,哪有成功。在史家看来,汽车的发明就是由失败成就的。这样的故事并没有影响发明的伟大,而失败也并非无价值。当下的汽车博物馆几乎都没有这方面的记录,《汽车百年》也概莫能外。忌讳失败,也就成了一种历史的通病。

汽车发明在欧洲,落地则在美国。这一事实揭示了汽车作为市场的“利器”比发明更加刺激,具有启发意义,以至于成为政治的手段,“现代性”的工具,影响着世界格局的改变。当奔驰借助125年历史以汽车鼻祖的姿态全方位地在传播对汽车发明的功绩时,宝马、奥迪也不甘落伍,步其后尘,以不同方式在晒他们对汽车的贡献,把中国当作了舞台,就像他们在上海争抢地标冠名权那样,下手之敏捷,出手之阔绰,就连山姆大叔看了都要退避三合,自叹弗如。

这种“暗战”,并不意味着美国汽车已淡出汽车话语权,也不意味着日、韩汽车的成功就是在拾人牙慧的幸运,更不意昧着中国汽车后来居上就那么肤浅的‘暴发”。正如《最寒冷的冬天》的作者大卫哈伯斯塔姆对自己从事的新闻职业认识体会的最深,视为最珍惜的东西那样:“尊重平凡人的伟大之处”才是最冷静、客观的真实。我亦有同感,汽车文明史是由无数平凡的发明而构成,更何况对于汽车发明的现象至今都被看作是一个“思想活跃”的产物,高调的自恋反而会被功利所玷污。

汽车百年决不是少数厂家的历史,也不是几位历史人物所构成。发生在汽车上的诸多事件都是“现代性”的写照,也是现代社会进程中谁都回避不了的一种“选择”。如果说,欧洲发明汽车是作为一项人类文明成果而载入史册的话,那么,美国人则把它当作了“民享”的代步工具,敲开了市场的大门,变成了国富民强的“利器”,成为各国效仿的圭。

而汽车化就是现代化的直白,诱导了无数跟随者的响应,奉为“现代之神”,看来不仅仅就是为了代步工具的复制,而是伴随一种意识的觉醒,被接受和认同,引起了谁也阻挡不住的共鸣。

美国是第一个把国家装上轮子的国家。美国文化也就成了汽车文化。无论是早期的T形车的风靡,还是今日衰败后的萧条。但谁也不会低估美国汽车文化的存在。可以说,至今这种文化的影响力还没被消解,犹如它的三片(大片、薯片、芯片)文化具有持续的渗透力。我以为,这就是汽车庶民化的成功。这种号召力并没有过时,还在发酵,生成为吸引力。

汽车化的美国在相当的长的一个时期,它是美国梦的象征。尽管欧洲在汽车庶民化的道路上做得并不比美国差,而且更具亲和力与想象力,但是,美国汽车庶民化可复制的“现代性”具有现实意义。况且,日、韩汽车发迹本身就是最有力的佐证。在中国,美系车也许远没有德系车那么吃香,与日系、韩系车也有很大的落差,但这并没有因此减弱美系车的张力和挑战性。原因是实体化的美国还在支撑着美国汽车文化的坚挺并不断地在丰富它的内涵正在创造“奇迹”。

汽车百年是风云激荡的百年。回眸百年,当下中国不缺知识普及,历史重温,而是需要叩问汽车改变了什么?要紧的是,从中我们得到了什么,还要改变什么,走向何方?

上一篇:充电有变 第11期 下一篇:雷克萨斯:变与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