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高职实用性体育课程现状与研究

时间:2022-10-11 04:06:46

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高职实用性体育课程现状与研究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05-000-01

摘 要 “职业实用性体育”是职业教育赋予体育课程设计的新标准,也是未来体育教学改革的根本方向。在这样的背景下,笔者以查阅资料、问卷调查、访谈为基础,对湖南省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分析湖南省高职院校培养技术型、技能型人才的影响因素,提出“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高职实用性体育课程教学”的设想。对于深化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构建具有高职特色的体育教学体系提供参考。

关键词 职业能力 高职 实用性 体育课程 现状

一、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教学的现状分析

(一)课程目标

从对各高职院校的问卷调查中可得知,90%的体育教师认为体育课程教学主要是为了锻炼学生身体。认为适应发展学生个性的体育老师占73.33%,认为能改善心理健康的占66.67%,认为掌握体育基础知识和运动技术的占93.33%,这说明了体育教师认可了体育的本质作用,都能很好的在体育教学中贯彻运动技能目标,身体健康目标,说明“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已经充分得到了重视并认真在贯彻实施。认为高职体育教学目标应该贯彻职业体育目标,发展学生适应未来职业能力的老师目前只有6.67%,说明体育教师对于适应未来职业特点的目标认知很少,针对高职院校的职业教育特点,教师对学生未来职业岗位的特点、职业对学生职业身体素质的需求并不是很清楚。

(二)教学内容

课程内容是课程目标得以实现的载体,而且也应不断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过程中得到改革和优化。尽管各院校在普通的公共基础体育课进行了改革,补充了球类、武术类、健身健美、瑜伽等项目,较以往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基本能够达到促进学生体质健康的要求,但是内容还是过于单一,很少涉及到学生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能力等职业能力方面的培养教学内容,实现高职院校体育目标的要求效果不好。

(三)教学方法

在对部分教师进行访谈了解到,体育老师主要以讲练为主,缺少学生自主探索的机会,缺少课堂教学的灵活性、创新性、科学性。提高学生职业身体能力,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性,让学生尝试自己讲、自己示范、自己编排创新,把实践与理论相结合,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他们的自学、竞争等综合能力同时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方面还有相当程度的不足。

(四)教学评价

各院校对教学评价也进行了改革,成绩的评价由单一的技术、素质考核增加了出勤率和学习态度的考核,使教师由单一的结果评价改革为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但是在教学中教师对学生学习评价还是出现了一些问题。大部分的老师还是脱离不了以往的评价方式,只注重结果评价忽略了学生学习过程中态度、进步幅度及个体差异,缺乏对学生的鼓励和鞭策。如老师不及时扭转这种评价态度,只会给学生带来很多的负面影响,如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无法调动起来,学习压力增大,这样就无法达到“健康第一”的教学目标,并且失去了学习评价的真正意义。

二、高职实用性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发展的趋势

(一)课程目标由注重运动技能的掌握向重视健康、职业能力方向的转变

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在对运动技术水平的提高和身体素质的促进功能以外,更加注重的是职业实用性。它主要是通过专业性、针对性较强的身体练习内容来提高学生专业所需要的身体素质,同时通过专业身体素质的提高对学生专业技能学习和掌握也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高职体育课程体系以课堂教学为中心单一必修课的体育模式向“课内外一体化”的体育课程模式转变

要全面提高学生体能和职业身体素质水平,必须经常坚持体育锻炼。不可能在每周必修的两节体育课堂内完成全面增强学生体能教学目标,只有把课堂教学和课外体育锻炼、体质测试、竞技运动训练、体育社团、户外拓展等活动融入体育课程体系,形成课内外、校内外一体化的课程结构,才能真正地促进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和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能力。

(三)课程内容面向职业技能及综合运用发展

根据高职院校自身特点,教学内容的选取要符合社会需要,针对职业特点将有长期健身价值的体育项目引进课堂。授课内容要结合职业特点,根据职业特点对身体素质的需求,选择针对性较强的运动项目开展体育锻炼,使学生身心健康和职业身体能力保持同步发展。

(四)课程评价面向“三位一体”发展

根据自身特点与时代需求,我国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评价应该面向“三位一体”课程评价,把结果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结合起来,课程评价选择素质、技能、学习态度的综合评价方式,即注重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职业技能的掌握,还要注重学生平时学习过程的态度评价。

三、结论与建议

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的现状与问题主要表现在: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目标未能充分贯彻适应未来职业岗位特点,教学内容上没有突出职业能力,教学方法单一,体育教学评价单一,根据以上问题与困境,提出了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改革与发展建议:贯彻适应未来职业岗位特点的教学目标,选择适合职业发展的体育教学内容;根据高职院校不同职业特点,选择适合本校实用性体育课程的教学内容、方法、手段、做到因材施教;转变高职院校主管体育领导观念,重视实用性体育课程教学,积极顺应高职教育发展趋势,创建具有高职特色的体育课程体系。

基金项目:湖南省体育局体育科学学会一般项目(2014-Y35)。

参考文献:

[1] 蒋歌声,翁惠根.“课(校)内外一体化”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建设[J].浙江体育科学.2006.28(5):83-84.

[2] 陈青.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高职实用性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研究[D].吉首大学.2012.

[3] 陈勇.高校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纲要的理性思考[J].嘉兴学院学报.2003.15(6):99-100.

[4] 金朝跃.从主体需要改革高校体育课程教学[J].浙江体育科学.2003.25(3):39-41.

上一篇:浅谈当今社会的舞蹈创编 下一篇:曲靖市西苑小区居民健身体育活动开展现状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