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请远离职业倦怠

时间:2022-10-11 02:34:10

教师,请远离职业倦怠

教师的职业特殊性体现在职业过程中,承担着传道、授业、解惑的责任。教师接触的是一群渴求知识、情感丰富的学生,要面对众多复杂的人文、社会、人际环境,需要付出较多的情感和更多的脑力劳动。很多研究提示,教师是职业倦怠的高发群体。加之教师的身心健康和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儿童和青少年的心身健康,关系到民族和国家的发展。因此,对教师的职业倦怠应该重视并早预防和处理。

前言:当前,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现代人承受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当职业压力超出个人所能承受的阈限时,职业倦怠就出现了。作为服务性、助人性的教师职业,是经受压力最多的职业之一,因此,教师群体逐渐成为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

一、教师职业倦怠的表现与危害

教师职业倦怠是教师因不能有效应对工作压力而生成的极端心理反应,是教师伴随的长期高水平压力体验而产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表现为:对教学缺乏热情,得过且过,对工作处处不满,上课无精打采,并经常走神,讲课思路涣散,对学生不负责任,有时控制不了局面甚至出口伤人,大打出手,对教师教书育人的价值认同感下降,无意也无力提高专业水平和教学质量。其危害如下:

(一)影响工作

教师的工作是教书育人。教师职业是一项创造性很强的职业,甚至可以说是最具创造性的职业之一。因为教师的影响对象是活生生的人,而不是冷冰冰的物。如若产生职业倦怠感,肯定会对这三个方面有影响,教学效果下降;人际关系紧张;影响师生及教师和家长的关系。影响工作,就是影响民族和国家的兴旺发达。

(二)影响健康

所谓的“影响健康”,主要指的是影响身体健康、生理健康。人民教师为人民,但身体是工作的本钱。教师倦怠虽多源于心理疲乏而非身体的劳累,但心理与生理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倦怠症状,必会对生理健康产生消极影响。

二、教师职业倦怠的自我调适与治疗

金宋四大家的朱震亨说:“与其救疗于有疾之后,不若摄养于无疾之先”;“未病而先治,所以明摄生之理”,这就像“备土以防水”;“备水以防火”(《丹溪心法》)一样。可见古人养生的精妙在于“防患于未然”。面对职业倦怠,我们应采取接行动进行有效防范。

(一)保持身体健康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健康的身体对我们每一个人来说是生存、生活、学习与工作的必备条件。正确的运动方式,不仅能增强人的体质,还可以通过体育锻炼培养优良的个性品质、坚强的意志力、心理耐挫力和情感;运动能清理和宣泄负性情绪,放松身心,调节心理状态,维持心理平衡,改善工作压力下大脑的活动节奏,缓解和消除沮丧情绪;运动使我们工作更富有激情,提高工作效率,使倦怠感得以淡化和消除,在融洽的氛围中和谐发展。

(二)保持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是一个动态、发展、变化的概念,是个体适应社会的基本要求。在充满竞争的现实社会里,我们如何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需要有:

1.明确的职业规划;

2.接受现实;

3.学会自我调试,善于驾驭自己的情绪;

4.审时度势,扬长避短;

5.宽以待人,知足常乐。

因此,保持乐观、开朗、豁达的生活态度,把目标定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调适对社会和他人的期望值,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和兴趣爱好,积极参加社会活动等,均有助于保持和促进心理健康。

(三)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是我们健康身体的基本条件;是我们精力充沛,激情勃发投入工作的基本保障;是我们保持身心健康的基本要求;需要我们自觉地、有意识地、有目的地培养和恒久地坚持,使之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一种自然习惯。良好的饮食、作息、锻炼、卫生习惯,为有效地帮助我们调节和环节职业倦怠所致的身心疲倦奠定良好的基础,为快乐地工作、生活、学习提供可靠的保障。

(四)提升综合业务能力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教师扮演着多种角色,因而需要具备多种教育教学和人际沟通的基本能力,才能“以不变应万变”,有效应对不断变化的内部和外部教学情境。教师只要坚持提高自身教育教学的基本素养和技能,就会有能力和底气摆脱职业倦怠的纠缠,这是一种着眼于长远、标本兼治的问题解决策略。只有当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应对自如、得心应手,才能更加有效地远离工作倦怠。

职业倦怠是职业过程中经常出现的一种现象,并不可怕。只要我们冷静下来,理性地接受,寻找原因;学会放松,改善情绪;换个角度,改变看法;建立自信,修订目标。经过自我调节或及时求助于专业人员,就能尽早消除症状,重燃工作激情。我们既然选择了教师行业,为何就不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在与课堂上数十个跳跃搏动的生命体对话中去体会真正的快乐呢?多姿多彩是一生,暗淡无光也是一生;平淡无奇是一生,精彩纷呈也是一生,关键在于秉持什么心态。让我们把握属于自己的每一分钟,活出自我,活出幸福,活出精彩。

【作者单位:深圳市龙岗区龙岗街道中心小学 广东】

上一篇:改善教学模式,打造高效课堂 下一篇:课堂有效互动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