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技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抓手

时间:2022-10-11 12:25:23

多媒体技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抓手

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多媒体技术已经广泛应用到课堂教学中,使课堂教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传统的语文教学已完全不适应现代社会对学生语文素质的要求。而国家教育部制定的《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要“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在这样的背景下,恰当的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使教学内容更加直观、具体、生动、有趣,使学生更多、更好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从而更有效的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1 多媒体技术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在浓厚兴趣的驱使下,必定能专注于学习,他们汲取知识的效率也将大大提高。科学家在研究感官与学习、感官与记忆之间的关系时发现:在学习过程中同时使用视觉和听觉学习效果最佳,对记忆率的研究结果也表明了相同的结论。多媒体课件可将文字、图形、图像等创新地整合起来,以绘声绘色、栩栩如生的形象反映出客观事物,呈现教学内容。这样极大地满足了学生视听感官的需求,充分刺激了学生的听觉和视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语文教学形象性的特点使教学过程中必须有一定的直观感受,多媒体教学能根据教学需要来满足学生的听视觉等多方面要求。如诗歌教学,教学资源中有配音朗读可放给学生听;小说教学中,教学资源中有相关影视片段在学习课文时供学生欣赏品味,这样可以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从而提高语文学习成绩。

2 多媒体技术能增加课堂容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将课堂所需的教学资料进行整合,使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接触到更丰富的知识。同时利用多媒体也节约了重复问题和板书的时间,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充分的阅读文本。语文教学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是要大面积、大容量、高速率地使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从而发展智力、形成能力。用信息论的观点来看,就是在一定时间内给学生传导最多信息,使他们提高语文学习的效率。如在初三复习教学中,可以利用多媒体将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形成“知识网”,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以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加强学生对知识的整体把握。

3 多媒体技术有助于学生突破重点和难点,提高教学质量

学生掌握知识,一般是从感知开始的,感知丰富就有可能为进一步理解和掌握规律打好基础。语文教学中涉及的知识面广,由于学生对社会生活的表象积累少,认识水平受到年龄、经历、时间、空间的制约,对教材某些内容又缺乏感性认识,就会造成教学中的难点,有些问题光靠教师讲解,学生是不会理解的。而用多媒体手段能突破时空限制,可以变抽象为具体,大大丰富学生对事物的感知能力,使教学内容更真实、形象、减少了学生感知认识和理解的难度,从而突破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如在教授《专题 长城》一课时,笔者就利用电子白板让学生观看有关长城的图片和视频,这样对没有去过长城的农村学生来说,就能大大加深他们对长城的认识。

4 多媒体技术的运用能拓展学生的学习方式,更新教师的教学方式

传统的语文教学更多强调学生的独立思考,往往忽视了学生相互之间的合作。多媒体技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则要求学生在学习中相互合作,这培养了他们之间的合作意识。课堂成为了开放的课堂、民主的课堂,每个学生都成为了课堂的参与者,而不是被动的接受者,这样他们会学得更主动,也会学得更有兴趣。

传统的语文课堂是“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张嘴、一本教材”,教师则以之为载体“一讲到底”。多媒体技术进入语文课堂后,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利用它引导学生开展研究性、探究性的学习。在整个活动中,教师是以普通参与者的身份出现在学生中间,这样就使教师由传统的教授者变为引导者、组织者、参与者。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学习是以信息资源为中心,而不再是以教师的讲解为中心。

总之,语文教学质量与多媒体技术的使用有很大的关联性,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助于学生突破重点和难点,提高教学质量,同时也能拓展学生的学习方式,更新教师的教学方式。多媒体技术集声音、图象、和动态画面为一体,改变了传统语文教学的局面,有效地推动了新形势下的语文教学改革,对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起到了有效的促进作用。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必将使语文教学焕发出夺目的光辉,产生巨大的艺术魅力。

上一篇:教学相长 上好实践课 下一篇:夯实基础,把握关键,向中考要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