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编导的职业素养

时间:2022-10-11 12:02:21

电视编导的职业素养

摘要:每一个职场角色都有具体的职业特征及素质要求,电视编导也不例外。本文仅从现实出发,把工作中收获或感悟到的心得与书本理论结合,粗浅分析地级电视台节目编导应具备的几个重要的职业素养

关键词:电视编导;职业素养;情怀;讲故事;精打细算做项目

一、电视编导必须是有情怀的人

情怀,是一个很抽象的词。情怀的释义是指含有某种感情的心境,情怀的定义是拥有一种高尚的心境。王羲之《兰亭序》中有“人品若山崇峻极,情怀如水共清幽”之说。不同的人对情怀的理解不尽相同,笔者理解的情怀是英国哲学家罗素在回答“为何而生”时总结的三种情感: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电视编导其实与作家、导演一样,是用自己的作品与世界对话,表达自己的情感、思想和价值追求。如果没有心怀天下、如果没有细腻情感、如果没有强大心灵、如果没有温暖情怀,他就无法感知周遭的一切,并从中发现有价值的题材,把它们变成作品去鼓舞人、温暖人、感动人、启发人。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主任编辑王阳在业内有“电视界的张艺谋”的雅号,他是CCTV《新闻联播》实现直播的主力编导,他参与了中国近17年来所有重大历史性事件的直播报道。王阳曾说:“新闻是需要侠骨柔肠的,只有真正具有侠骨柔肠的人,才会在生活的琐事中有所触动,先打动自己,之后做出打动别人的好东西。”“编导绝不是一个简单的记录者,而是中间的策划者创造者参与者”。王阳曾为一只即将走到生命尽头的盲狗做过一个片子,除了做编导,他甚至担任了配音,在拍摄过程中,他用深沉的爱慰藉那只羸弱的狗狗。作为观众,当看到狗狗在大家的下流泪的镜头时,忽然有种被击中心脏的震撼,令人飙泪,流泪之后心里会漾起爱的涟漪,会感悟到爱是那样的弥足珍贵,每个人都不要吝啬付出爱,小小的付出也会让世界变得温暖。情怀是电视编导必备的气质,它应该是高情商和高智商的综合体。优秀的电视编导懂得为抒怀找到出口,擅长用作品为自己的思想代言。情怀与道德相似,既与生俱来,也需后天培养。

二、电视编导必须是会讲故事的人

柏拉图说过,谁会讲故事,谁将拥有世界。英国纪录片四频道(BBC4)制片人总是说:“我们迫切需要好故事!”,“用一分钟告诉我你的故事。主角是谁?故事的开端、发展、结局是什么?”美国电影人希拉•科伦•伯纳德写了一本书《纪录片也要讲故事》,书的英文原名是“DocumentaryStorytelling:makingstrongerandmoredramaticnonfictionfilms”,直译是,“纪录片讲故事:做更有力量、更戏剧化的非虚构电影”。《舌尖上的中国》7集讲了70个故事,《人类星球》8集讲了80个故事。如果想拍一部吸引人的纪录片,讲故事无疑是最有效的策略之一。这在业界已经毋庸置疑。有人说故事就是白日梦。为什么好莱坞叫“梦工场”?因为它是生产故事的地方,它是造梦的地方。《阿凡达》、《盗梦空间》、《魔戒》都是极富想象力的故事。王阳说,做纪录片的人想要成为讲故事的高手,最好的教材就是看电影,看美国大片。也许他的说法不能成为观点,但从许多成功的纪录片中,我们不难发现编导们最常用的讲故事的手法就是好莱坞的“三幕剧”。三幕剧是好莱坞的经典叙事模式,简单理解就六个字:开始,冲突,结局。第一幕:故事开始,主角登场,出现一个或几个情节点,情节点事件打破了惯常的平衡。第二幕:戏剧开始发展,主角为恢复平衡而努力着,但似乎越努力,困难越积越多,冲突越演越烈。第三幕:剧情出现拐点,主角进入解决矛盾冲突的最后关键时刻,最终反败为胜,美满大结局。《舌尖上的中国》第一集《自然的馈赠》讲的第一个故事是单珍卓玛采松茸,这个故事就是典型的三幕剧,故事开始,为主角带来非解决不可的问题——为了生活,为了增加收入,卓玛必须采松茸;第二幕:卓玛采松茸的过程并不顺利,她遇到许多困难,包括外来的障碍和内心的担忧,这是卓玛必须对抗的;第三幕:雨水和运气让卓玛解决了问题,故事圆满,观众也得到心理上的满足。当然,三幕剧只是一种常用的结构,我们可以用它,但也不能拘泥于此。《舌尖上的中国》执行总导演任长箴说:“编导的作用是用智慧排布故事元素,这样故事才能引人入胜。”应该说,讲故事是一种创作,没有一劳永逸,没有以逸待劳,需要一直在路上。

三、电视编导必须是会精打细算的人

有人说:纪录片是烧钱耗时间的玩意。这话一语中的。因此,学会精打细算,擅长掌控整个项目实施进度,是电视编导必须具备的能力。《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一共拍了8集,7集正片,1集花絮(花絮央视没播),总投资450万,这个投资只是《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的十分之一。《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在哪些地方省钱呢?首先是在资料收集和调研阶段。资料搜集主要靠互联网搜索,同时花了5万元左右在网上买了历年来中国各类人文地理美食方面的杂志,安排资料收集组把这些杂志翻遍,有用的就一页一页拆下来,用文件夹归类。第二个省钱的地方是摄像设备。《舌尖上的中国》大部分场景都是用一台大机器和一台小机器拍的,小景别的镜头用小机器,小机器的成本不高。大景别和需要景深感的镜头用大机器,摄制组没有使用电影机,但却拍出了电影的画质,他们的做法是:使用索尼F3的摄像机搭配尼康相机镜头,中间需要的转接环是从网上代购的,这大大节约了摄制成本,并克服了电影机无法上山下海的限制。第三个省钱的地方是它的音乐。音乐是原创的,但并没有请交响乐团演奏,而是用电脑合成的,有的地方音轨叠了20多层,产生出多种乐器的音效。《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播出后,音乐成为辨识度很高的元素,但它确实没花多少钱。除了省钱外,《舌尖上的中国》的编导在时间控制方面也颇有方法,《舌尖上的中国》拍摄时间9个月左右,加上后期剪辑制作和前期筹备,大约1年半时间,这对纪录片来说,是较短的周期。可以说有效的节目策划管理是保证其能够高效运作的决定因素。《舌尖上的中国》7集片子,每集都由不同的人担任导演,作为执行总导演的任长箴在对片子进行总体构架和进行明确的导演阐述之后,对分集导演提出了每集的规定和原则,其内容诸如:每集要有4至5个人物带情景和关系的故事;每集要有与本集美食有关的不少于20个话题的表述;每集要兼顾中国时令等等。从这些规定原则中不难看出,执行总导演与导演之间进行的是一种特别有效的沟通,这对整个项目推进非常关键。

总之,电视编导是电视创作的领军人物,其能力和素质要求应该是业界最高的,既要是电视界全才,有眼光、会策划、懂拍摄、会剪辑、懂调色……又要像商界精英,会经营、会谋算、会营销……也要像政界领导,会掌控、会统筹、会用人、会协调……只有在工作中历练、在实践中思考,小编导才能成为大编导,菜鸟编导才能成为资深编导。

参考文献:

[1]高慧.电视编导应具备的职业素养[J].科技传播,2012,4(20):12+19.

[2]王洋.媒体融合时代电视编导的创作技巧[J].科技传播,2012,4(23):8+13.

[3]马婉琦.论新媒体视野下的电视编导职业素养[J].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5(1):153-155.

[4]刘静.深度报道对电视编导职业素养的要求[J].科技传播,2015(2):36-37.

作者:石为群 杨沅勋 单位:文山广播电视台

上一篇:中学生职业素养项目化课程教学研究 下一篇:高职院校校园足球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