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教育对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

时间:2022-10-10 09:34:26

浅谈教育对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

[摘要]自然资源、产业结构、经济发展战略、人力资本、教育等都是制约和影响现代经济发展的因素。其中,人力资本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原动力,是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决定因素,本文主要引用几个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中的理论来例证人力资本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而当今教育对经济的促进作用在西方经济学领域已经得到了充分的肯定,但我国的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投入不足有明显差异,导致其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差异,因此教育对少数民族经济发展的贡献作用的认识还需提高。因此本文从教育投入对人力资本贡献影响方面探析对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

[关键词]少数民族地区 人力资本 教育贡献 经济发展 影响

一、关于“民族地区”的界定

“民族地区”或“少数民族地区”,这是个弹性很大的概念,可以是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总称或少数民族聚居区的总称,或是特指某个或几个自治区,自治州(盟)和自治县(族),甚至是指民族乡。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主要指内蒙古、新疆、、宁夏、广西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在我国,除了上述民族自治地方以外,还包括云南、贵州、青海、四川、甘肃五个多民族省份。理由是这五个省的非自治地方的少数民族人口也较多,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和自治地方享受相同的中央政府的民族政策。由于我国对少数民族地区为主体的社会经济状况没有专门的统计,事实上对其经济社会状况进行统计也是很困难的,甚至是不可能的。我国现行统计体系是以行政区划为基础的,考虑到统计资料的可得性和研究的方便,本文的少数民族地区指的是主要以西北部民族地区包括内蒙古,宁夏,新疆三个省区。

二、教育、人力资本对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影响分析

1.理论例证人力资本在经济发展中起到的作用

经济发展是靠人来进行的,人力资本投入与积累是经济发展有效推进的重要保证,如果缺乏大量的现代型人才,经济发展便是一句空话,尤其是在知识经济时代更是如此。就经济发展而论,少数民族地区不仅缺乏资源,技术和资金,更重要的是缺乏现代型的人才。虽然民族地区不能指望其全部人才皆受过高等教育和来自发达地区的培养和提供,但是如果借助于某些适当方式,通过派出去,请进来的途径,还是能够培养出一定数量的现代型人才作为人力资本的积累。

新经济增长理论将人力资本看成与物质资本看成一样重要的影响因素。因此本文集中介绍几个主要的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理论中的应用来例证人力资本在经济发展中起到的作用。

(1)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是由索洛和斯旺最早创立的,后经卡斯和库普曼斯进行了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形成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理论体系。它是在修正了哈罗德―多马模型关于资本―产出比不变,不计技术进步因素假设的条件下而建立的新经济增长模型,亦称索洛模型。sf(k)=k’+(A+n)*k其中f(k)为人均产出,k为人均资本占有量,s为储蓄率,k’为单位时间内人均资本的改变量,n为人口或劳动力增长率,A为技术进步率。索洛模型凸显了人均产出增加的三大路径:提高技术水平、增加储蓄率和降低人口出生率。

(2)舒尔茨模型:人力资本理论的产生与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舒尔茨的贡献是密不可分的。1986年舒尔茨提交给耶鲁大学经济增长年会的论文《为实现收益递增进行的专业化人力资本投资》,无疑是经济增长理论迅速发展的直接动因之一。其中,舒尔茨建立了两个重要观点:其一,一般均衡分析可以并且应该用来研究包含人力资本和递增收益在内的经济增长;其二,专业化,专业化的人力资本、收益递增和经济增长必定结伴而行。

(3)卢卡斯认为,人力资本既具有内部效应也具有外部效应。人力资本的内部效应是指个人拥有的人力资本可以给他带来收益,人力资本的外部效应是指个人的人力资本有助于提高所用生产效率要素的生产率,但个人并不因此而获益,因此人力资本的外部效应就是指人力资本所产生的正的外部性。卢卡斯用社会人力资本的平均水平表示人力资本外部效应。由于人力资本的外部效应不能给人力资本拥有者带来收益,个人在进行人力资本积累决策和分配时间决策时不会考虑人力资本平均水平对其产生效率的影响。

(4)王金营受到卢卡斯的启发,设计的人力资本作用模型,完全可以解释人力资本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根据其研究结论,我们可以得知,一个地区的人力资本水平增长越快,那么这个地区的人力资本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就越大。所以,一个地区初始的人力资本水平较高,因此它的人力资本增长就相对较慢,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就小;相反,一个初始人力资本较低的地区,其在经济增长中,会大力推进人力资本的投资,会促使人力资本的快速发展,这样人力资本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才会很高。

通过上文对经济增长理论和人力资本理论关系的回顾,我们发现无论经济增长理论如何发展,人力资本总归以一定的形式出现在经济增长之中。人力资本及其相关的要素是构成经济增长的重要原因,因此人力资本对民族地区经济增长与发展是一个新的因素点。

2.从教育投入对人力资本贡献角度分析

通过数据可知落后地区民众整体素质偏低,导致了落后地区经济发展的盲目性。多数人的小农意识根深蒂固,虽然渴望致富,但普遍存在“小富即安”心理;受教育程度偏低,对新事物、新技术缺乏认识,种地只能粗放经营,打工则只能卖苦力打粗放工。教育程度的低下,使得意识跟不上时代,导致行动跟不上步伐,从而制约当地经济发展的速度。

丹尼森运用历史统计度量经济增长的各种因素,在计算教育程度提高对国民收入增长的贡献时,丹尼森将教育程度提高归到人力资本投入量增加的范畴,把教育水平提高看作是促进人力资本质量提高从而对经济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因此我认为本文采用丹尼森的方法可以得到更为精确的结果。

下文,我使用丹尼森的方法来计算2001年―2008年间全国以及西北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首先,计算调整后的各级教育的收入系数。

根据2001―2008年间的相关资料,将受过初等教育的从业人员的年均收入定为1,则受过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的从业人员的年均收入分别为仅受过初等教育的从业人员的1.4倍和2倍。用参数0.6对收入差异部分进行调整,调整公式为:

收入差别系数=基准收入系数+(调整前收入系数-基准收入系数)*0.6由此得到:

受过中等教育的从业人员的收入系数为:1+0.4*0.6=1.24

受过高等教育的从业人员的收入系数为:1+1*0.6=1.6

其次,计算收入的年均增长率,并以此作为教育投资的年均增长率。

我国以及西北部少数民族地区2001年和2008年两次人口普查资料中有关从业人员的文化程度情况如表(表2、表3)所示:

(表2)

资料来源:2002年全国劳动统计年鉴

(表3)

资料来源:2008年11月劳动力调查资料

(注1:本文将小学计为初等教育,初中、高中计为中等教育,大专及以上计为高等教育)

(注2:为分析方便,所有计算结果均保留到小数点后两位 )

2001年的全国综合系数为:

30.9%*1+(42.3%+13.5%)*1.24+(4.1%+1.4%+0.1%)*1.6=1.09

2008年的全国综合系数为:

27.4%*1+(47.7%+12.7%)*1.24+(4.4%+2.3%+0.21%)*1.6=1.13

用求几何平均值的方法,计算2001年―2008年间全国的教育投资的年均增长率:

e=(1.13/1.09)1/7-1=0.55%

再次,计算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2001年―2008年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均增长率为9.36%,采用麦迪逊的劳动投入产出弹性值B=0.7,即认为劳动投入增加1%,产出将增加0.7%,可计算在2001年―2008年间我国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为:Re=0.7*0.55%=0.39%

最后,计算教育在经济增长率中的贡献份额。

全国:0.39%/9.36%*100%=4.14%

用同样计算步骤和方法可以得到:

2001年的内蒙古综合系数为:1.06

2008年的内蒙古综合系数为:1.13

2001年―2008年间内蒙古教育投资的年均增长率:e’=0.90%

计算内蒙古自治区生产总值的年均增长率为16.65%时,2001年―2008年间,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为:Re’=0.7*0.90%=0.63%。最后计算出教育在经济增长率中的贡献份额为:0.63%/16.65%*100%=3.78%

2001年的宁夏综合系数为:1.00

2008年的宁夏综合系数为:1.10

e"= (1.1028/1.0042)1/7-1=1.35%,Re"=1.35%*0.7=0.95%

宁夏自治区生产总值的年均增长率为11.36%时,教育在经济增长率中的贡献份额: 0.95%/11.36%*100%=8.30%。

2001年的新疆综合系数为:1.11

2008年的新疆综合系数为:1.17

e "’= (1.17/1.11)1/7-1=0.73%,Re"’=0.73%*0.7=0.51%

新疆自治区生产总值的年均增长率为10.4%时,教育在经济增长率中的贡献份额: 0.51%./10.4%*100%=4.91%。

根据计算结果,我们可以认为,在2001年―2008年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9.36个百分点中,有0.39个百分点是由增长率产生的,所占份额为4.14%。而内蒙古自治区在次此期间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16.65个百分点中,却有0.63个百分点是由增长率产生的,但占份额为仅为3.78%,宁夏自治区在此期间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11.36个百分点中,有0.95个百分点是由增长率产生的,但占份额为却为8.30%,新疆自治区在此期间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10.40个百分点中,有0.51个百分点是由增长率产生的,但占份额为却为4.91%。通过数据可以得知尽管都是西北少数民族地区,但是内蒙古自治区经济增长中的教育贡献份额低于全国经济增长中教育贡献份额,而宁夏和新疆地区教育贡献在经济增长中所占的份额反而高于全国经济增长中教育贡献份额。由此可以得出结论,我国有的民族地区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所以说,我国经济发展程度不同的地区,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存在较大的差异。例如广州某学院(2005)对广州近10年来教育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所作的定量分析计算结果认为,广州市2002年教育因素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30.86%。这种情况与丹尼森关于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理论相一致――人力资本将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首要因素。

经济增长的差别在于知识和人力资本导致的技术进步率的差异。知识又是源自于教育,由此可见,教育作为投入生产过程的一种新资源,对经济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它已成为聚敛财富的重要资本。因此发展一个地区的经济,应教育先行,依靠科教的发展带动经济的进步与繁荣。不论从世界各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历史角度,还是从理论角度来说,教育对经济的促进作用都不容置疑。

综上可知,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最重要的理论依据是人力资本理论。

三、结束语

限于本人能力和数据的局限性,本文研究存在许多需要完善的地方。同时,由于资料来源有限,在例证分析中应用的数据只能以统计年鉴及网站公布的资料为依据,并辅以相关著作和期刊杂志上的若干材料加以推算所得,所以例证的分析精确性有待进一步完善。但是本文通过定性与定量的综合分析,也得出了相应的结论。给出了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最重要的理论依据是人力资本理论的结语。

参考文献:

[1]李小建.经济地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张培刚.发展经济学[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

[3]姜玉鹏.人力资本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研究[J].青岛大学,2007.10.26.

[4]张铭钟.我国西北五省(区)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互动模式构建[J].中国矿业大学,2008,(5).

[5]李元宝.人力资本与经济发展[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6]王守法.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05).

[7]张文贤.人力资源会计研究[M].中国时政经济出版社,2004.

[8]李元宝.人力资本与经济发展[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9]韦苇,姚慧琴.中国西部经济发展报告(2005).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试论会

上一篇:创业板新股发行折价率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下一篇:试论会计信息供求的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