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的课堂提问与思辨能力的培养

时间:2022-10-10 09:33:32

大学英语的课堂提问与思辨能力的培养

摘 要: 大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与教师课堂中的提问息息相关。文章在总结前人对思辨能力研究的基础上,从阅读前、阅读中和阅读后三个阶段的问答环节,分析有效提问在思辨能力培养过程中的运用,从而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

关键词: 思辨能力 课堂提问 问题类型

一、引言

大学英语教学长期以来主要关注听、说、读、写、译五种技能的学习,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这种不足已经引起外语界的广泛重视。课堂教学中的问答环节在整个教学中所占比例很大,其重要性显而易见,这将是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最有效途径。在实际教学中,笔者发现学生虽然语言上有所欠缺,但更让人担忧的是他们思维的简单和思想的贫乏,遇到问题不懂得分析归纳,容易平面地思考问题。由此可见,在大学英语课堂中有意识地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二、思辨能力

“Critical Thinking Skills”这个术语曾经长时间被翻译为“批判性思维能力”,文秋芳(2009)认为这个翻译有误导成分,不够确切。经过专家们讨论之后,大家建议将其译为“思辨能力”,它是认知能力和情感特质的统一体,这正是本文要讨论的主题。

表1 思辨能力层级理论模式(文秋芳 2009)

关于思辨能力的研究,西方一直走在前面,学者们从各个不同角度探究思辨能力的培养和发展,他们的研究主要分三类:(1)界定思辨能力的分项能力;(2)构建思辨能力的量具;(3)探索高等教育中思辨能力培养的途径及有效性(文秋芳,2009)。学者们依据不同的标准设计出各种不同的思维能力模型。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文秋芳提出了自己的思辨能力层级模型,她将思辨能力分为两个层次:元思辨能力和思辨能力。第一层次元思辨能力是指对自己的思辨计划、检查、调整与评估的技能;第二层次思辨能力包括与认知相关的技能和标准,以及与思辨品质相关的情感特质。思辨者在思辨过程中拥有主观能动性,第二层次受控于第一层次。思辨能力层级模型中的各个分项细节可以参考表1。

从层级理论模式图表,我们了解到思辨能力牵涉对事物的多维度分析和判断。第一层次要求学生有自我调控能力,能够对自己的思辨过程做出整体分析和把握;第二层次的内容更具体,包括情感和认知两个方面。情感方面,要求学生好学好问,教师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彼此互相尊重,课堂气氛融洽。在这些积极情感因素作用下,学生们容易开动脑筋,锻炼思辨能力。认知方面,层级理论模式提炼出分析、推理、评价三种思辨技能。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目的设计不同的教学任务,让学生在互动的环境中掌握三种技能。技能有高有低,情感投入有多有少。如何评判学生的思辨能力,这个理论模型提出了五个标准,教师可以依照这五个标准,对学生的课堂表现做出有礼有节的评论和反馈,使学生可以学到更多的东西。

三、课堂提问

在大学英语课堂中,教师提问占据重要比例,师生之间的一问一答,不仅成为学生语言输入和输出的重要环节,同时是教师了解学生学习和思想情况的重要方式。课堂问题的种类、数量和质量影响整个课堂的教学效果,如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提出的问题形式单一,内容过于简单,势必会影响学生思辨能力培养,从而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课堂问题的设置要符合大学生的认知水平,问题太过容易无法引发思考,太难又容易挫伤他们的积极性,问题应该尽可能地贴近他们的生活和学习背景,这样他们才能言之有物,而不是空泛地讨论。

关于课堂提问的研究历史悠久,学者根据不同的着重点,提出各种不同的问题类型。Long和Sato (转引自 吕璀璀2015)将提问分为回应类问题(理解检查类、澄清类及确认类)和认知类问题(参考性、展示性、表达类及修辞类)。回应类问题主要是核实学生是否理解教学要点,语言输出较少。认知类问题中的表达类和修辞类问题通常是提问者提出问题,但不需要学生回答。而认知类问题中的参考性提问和展示性提问则需要调动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带动学生较多的语言输出。夏纪梅(2003)认为要实现课堂向社会的有效延伸,教师在课堂提问时可以表现出更多的创新意识。她提出 “创新性提问” , 即“针对课文主题,发挥联想,联系学生实际,结合真实世界,建立真实语境,开展真实交际”。问题类型包括:(1)启发性问题(stimulating/lead-in questions):引发学生思考; (2)卷入式问题(involving questions):学生感到问题与自己相关;(3)语境式问题(contextual questions):学生身临其境;(4)归纳式问题(inductive questions):学生自己归纳;(5)延伸扩展问题(extending questions):学生由此及彼,能举一反三,等等。

课堂问题的类型多种多样,但是仔细分析就会发现,问题类型都是有层次递进的,首先是检查学生对课文信息的基本了解和掌握;其次是将所学内容与实际结合,进行归纳总结;最后是延伸发展所学的东西,实现语言和思维能力的质变。教师应该根据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目的及教学要求,设计不同的问题,适当增加能引发学生更多语言输出的问题,减少常识性的简答问题,通过问答这种相互交流的方式,传递和巩固知识,促进思辨能力的发展,实现教学相长。

四、案例阐释

孙有中教授(2011)认为,思辨能力是最重要的“迁移能力”,应该成为大学全部教学活动的核心目标,思辨能力的培养需要结合实际情境进行。基于文秋芳构建的大学生思辨能力层级理论模型,笔者挑选新视野第二版第四册读写教程的课文《选择独处》(Choose to Be Alone on Purpose)作为案例,探讨如何通过课堂提问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选择独处》这篇文章从美国人视角讲述独处的意义。文章认为,刻意选择独处而远离社会,这种行为不仅值得称赞,甚至可以称得上是美国式英雄的一种特质。美国文化强调个人,中国文化注重集体,通过这篇文章的学习,学生们可以了解独处这个概念,进而思考中美之间的文化差异,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笔者将课堂教学分为三个阶段:阅读前、阅读中和阅读后,根据不同阶段的学习目的和学习要求,设计不同的问题,在问答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第一个阶段:阅读前。这个阶段是准备预热阶段,问题的设置既要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不能透入太多的相关信息。所以可以采用导入式的问题,因势利导地将课文主题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学习这篇文章的都是大二的学生,他们从新生入学到现在,已经渐渐适应集体生活,再加上他们从小就生活在喧闹的信息网络时代,对于独处他们或许有自己独特的理解。首先问了一个简单的问题,什么是独处?再问独处和孤独之间是否存在区别?独处的时候通常你会做些什么?当时的心情又是怎样?一个人在什么时候会容易感到孤独?这部分问题简单明了,可以帮助学生阐释定义、澄清概念、区分不同,教师也可以主动和学生分享自己对独处的理解,师生互动共同参与,整个过程让学生对基本概念有所了解和思考。

第二个阶段:阅读中。阅读是一种有意识的读者与文章之间的对话,阅读不仅需要广度还需要深度,笔者认为很有必要让学生从多个角度了解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的不同看法,这样有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讲解《选择独处》这篇文章时,笔者选了好几篇与独处主题相关的文章,其中有英文版梭罗的《论独处》、中文版叔本华的《独处》、中文版周国平的《论独处》和《论孤独》。由于课程安排,学生们不可能在课堂中完成这几篇文章的阅读,于是就要求他们在课前将这几篇文章通读,然后根据自己的阅读情况,提出5个问题。问题可以是自己理解的,也可以是心中存有困惑希望得到解答的?然后将这5个问题带到课堂中,与同学们交流分享。这种与主题相关的阅读不仅让学生更加透彻地理解课文主题,同时他们学会如何提问,并且在阅读中学到与主题相关的各种英语表达。

对阅读学习材料的深刻理解与分析,将极大地影响学生理解能力与思维能力的发展。正因为课前的相关阅读,学生们在语言和思维方面都做好了准备。在课堂上,根据《选择独处》课文的长短和难易程度,给学生8分钟的阅读时间,阅读中需要思考的问题已经列在PPT中,其中包括;为什么独处在美国人看来是一种民族疾病?诗人和哲学家为什么尤其喜欢独处?通过文中的描绘,你认为作者对梭罗的独处持什么态度?暂时的独处或者选择暂时性的独处对一个人有什么意义?文章最后,作者提出要像被困在塔中的公主一样静待美好的童话结局,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学生们边阅读边思考,这些问题让他们学会阐述看法、提出质疑、推断结论、论证观点。

第三个阶段:阅读后。在上一个阶段,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有了自己独立的理解与思考。这个阶段正是检查他们学习成果的时候,通过他们对问题的回答,教师知道哪些问题已经解决,哪些问题还有待进一步解析。在师生一起分析讨论课文问题之后,可以花上一定时间处理学生们课前阅读相关材料时提出的5个问题,让学生们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探讨问题,其中仍然无法解决的问题,可以请教老师或交由全班讨论。在这个阶段,学生积极参与,大胆质疑,教师鼓励不同见解,激发不同思维,共建良好的学习氛围。

五、结语

语言学了记忆、模仿、再现之外,更应该重视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思辨的核心在于对各种信息进行综合分析,认清事物本质,从而解决实际问题。课堂提问让学生从各个不同角度探讨问题,有利于打破僵化的思维模式,以更加开放的心态了解中西方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差异,提高自身的跨文化交际意识。

参考文献:

[1]吕璀璀,咸飞,咸修斌.英语课堂中教师提问对学习者语言输出的影响研究[J].语言教育,2015(2):53-59.

[2]孙有中.突出思辨能力培养,将英语专业教学引向深入[J].中国外语,2011(3):49-58.

[3]文秋芳,王建卿,赵彩然,刘艳萍,王海妹.构建我国外语类大学生思辨能力量具的理论框架[J].外语界,2009(1):37-43.

[4]夏纪梅,卢莉.教案设计――外语教师创新能力的表现[J].外语界,2003(1):54-59.

本文是2011年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大学英语思辨能力培养模式探索(GPA115071)之研究成果。

上一篇:走进“她者”世界 下一篇:从语用学视角分析高职院校商务英语教学中的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