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语用学视角分析高职院校商务英语教学中的思路与策略

时间:2022-10-04 08:38:01

从语用学视角分析高职院校商务英语教学中的思路与策略

摘 要: 本文以语用学中的基本原则为视角分析商务英语与汉语之间的语法差异、语言差异、文化差异、思维差异等语用差异,从加强商务英语专业知识和综合培养语用能力两大方面着手,提出商务英语教学中的思路与策略,结合情景交际教学法,使学生在高职院校商务英语教学中更好地学以致用,实现职业教育与岗位要求的完好对接。

关键词: 语用学 商务英语教学 语用差异

引言

作为一个相对新兴的语言教学分支,ESP(专门用途英语)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后期,是与特定职业、学科或目的相关的英语(李红,2001(1):40-42),有突出的目的性和特殊性。ESP属于应用语言学范畴,是英语在不同专业范围内的语言变化,其教学不仅包含英语语言技能的训练,还有明显的职业内涵,是语言技能训练与专业知识学习的结合。

为了应对国际贸易往来中的业务要求,商务英语作为ESP的一个分支应运而生。商务英语是一门以语言学为主导、吸收了一切与商务相关的领域(经济、管理、法律等)的学科研究方法的综合性学科,也属于应用语言学(Hutchinson Waters,1987)。从语言使用的角度来讲,商务英语是在商务环境中应用的英语,它属于专门用途英语的一种;从内容而言,商务英语又与商务场景紧密相连(王兴孙,1997(1):24-28)。伴随着中国经济和科技发展的国际化,各个行业中对专业英语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专业英语人才被期待初出茅庐便能立即承担与专业紧密相连的工作任务。因此,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必须具有坚实的英语专业知识和综合的语用能力。

1.商务英语教学中的语用学基础

语用学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哲学家Charles Morris于20世纪30年代提出,而其作为一个独立分支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发展的(沈家煊,19961-5),随后相关教育学者才逐步认识到语用学的价值和培养语用能力重要性。

我校是外语类五年制高职院校,以商务英语专业为例,职业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基础理论,专业技术牢固、社交能力强,能从事外贸业务和外事活动服务的应用型人才。近些年,越来越多的英语教师已经认识到教学与语用学的密切关系。从市场对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商务人才迫切需求,也可以看出在教学中加强学生商务英语语用能力的培养的必要性。语用能力可理解为识别语境并在语境中准确理解别人得体表达自己的能力(何春燕,2011:65)。语用能力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语用语言能力,即能够根据语境正确使语言规则遣词造句;二是社交语用能力,即能够遵循语言用的社会规则得体使用语言。

语用能力的培养策略可以从加强商务英语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和综合培养商务英语语用能力两个方面来着手。本文着重从语用差异和语用学中的关联理论、言语行为理论和跨文化交际语用对等翻译等方面分析语用学对商务英语教学的指导策略。

2.商务英语教学中的语用差异

传统的商务英语教学模式培养出的学生缺乏语用意识,虽然语言能力强,但语用能力欠缺。在商务实践中,他们会不自觉地借助于母语中的语言规则表达习惯、思维方式甚至价值观来表达自己的思想,与对方容易发生冲突,直接影响商务交际的效果,造成语用失误。为了避免产生语用失误,我们要以语用差异为前提,设计教学思路与策略。

2.1从语法差异出发,掌握专业术语。不同的语言有不同的语言规则,商务英语有其特殊的专业词汇、文体特点和翻译方法,掌握这些才能在不同的语言规则中自如切换,才能准确、专业地表达自己在商务往来中的意愿。在商务环境中使用的术语也叫“行话”,可以使贸易双方迅速建立联系,找到心理归属感,掌握这些特色的常用语无疑是学生今后在商务场合游刃有余的基石。商务英语中较多使用专业缩写语、有一词多义现象和常用短语。

行业缩写词的使用具有明确的专业特征,是区分语用环境的标志。比如价格条款中的FOB(Free on Board离岸价)、CFR(Cost and Freight成本加运费价)、CIF(Cost Insurance and Freight到岸价)、L/C(Letter of Credit信用证)等。这些缩写词在句子中要一眼辨认出来:

The terms of payment is confirmed as irrevocable L/C. 付款条件确定为不可撤销信用证。

It is better for us to adopt D/P or D/A. 对于我们来说最好是采用付款交单或承兑交单方式。

商务英语其独特的行业特点,使得许多日常用语用于这个语境中便有了新的、特殊的意义。翻译这些专业术语时,一定要具备商务理论和实务等方面的知识,才能使原文内容得以真实再现。这就要求我们掌握这个语境下的一词多义现象,准确把握词汇的含义。以一些常用单词为例,我们做出以下分类进行对比:

商务英语中常见短语有:Terms of payment 支付条件、trial order 试销订单、net profitable净利润、gross profitable纯利润、all risks一切险、extraneous risks附加险、accept a claim同意索赔、with recourse有追索权,等等。掌握了这些常用短语才能在商务信函或者邮件往来中顺利沟通,愉快交流。理解了这些常用短语的意思,才能正确把握句子的意义,例如:

As for the terms of payment, we usually require confirmed, irrevocable Letter of Credit payable by draft at sight.

至于支付条件,我方通常要求保兑的,不可撤销的,凭即期汇票支付的信用证。

This is a trial order. Please send us 35 sets only so that we may tap the market.

此系试销订单。请先发来35台,以便开发市场。

2.2从语言差异着手,做出等效翻译。语用翻译是一种等效翻译,就是在词汇、语法、语义等语言学的不同层面,不拘泥原文的形式,用与原文最切近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话语将这个内容表达出来,力求等效,必须注意原文的语用含义。商务英语翻译原则是:礼貌,正确,清楚,简洁,具体和完整。原则运用得成功与否,翻译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商务活动的进程甚至交易的成败。因此,我们要减少母语和媒体对商务英语翻译的干扰和影响,在商务英语这个语境中以最贴近、最自然的方式进行等效翻译探索。

商务英语翻译的对策是:遵循商务英语翻译原则,熟悉掌握有关专业术语,寻找中西文化的切合点,培养跨文化翻译的意识,准确传达事实,满足公函文体特征。对于不够熟悉的专业术语,我们要去查阅相关商务领域的词典,做到词语相当,即译文措辞、语气、格式等方面都应尽量保持原文的文体和语言特色。翻译的译文要意义忠实完整,术语具体精确,语句简洁得体。以商务信函的翻译为例,体会商务英语的语言特点:

(1)表示抱歉:

Much to our regret, we have to complain about the quality of these machines which seems to fall far below the standard our customers expect. 我们非常遗憾,不得不致函向贵方提出投诉,因为这些机器的质量远远达不到我方客户的要求。

(2)支付方式

In order to conclude this transaction, we are prepared to accept payment of 50% by L/C and the balance by D/P at sight.对于这些标准包装,我方准备接受50%用信用证,余额部分用即期付款交单方式支付。

(3)关于保险

We have insured all future shipments of hand tools made by you from your warehouse in Dalian to our warehouse in NY under an open policy for the total amount of USD 120,000. 我们已经根据总保额12万美元的预约保单的规定,对今后你方生产的手工工具的每批运输办理从你方大连仓库至我方纽约仓库的保险。(尹小莹,2004)

2.3从文化差异导入,进行顺畅沟通。商务从业人员往往由于忽视了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差异,以致理解和表达都有错位,这反映了其商务英语语用能力较弱。我们在商务交往中要注意见面语、发问语、受礼语、宴请语、道别语、致谢语的差异。此外,面对赞誉的反应语的差异、数字运用的差异、动植物象征意义的差异和色彩象征意义的差异也值得我们细细体会。

首先,学生要了解不同国家的宗教特点和风俗习惯。例如:从事商务工作的小张去中东地区某国家进行商务活动,在商务伙伴宴请时,习惯性地用左手接过对方递过来的饮料,却使对方脸色大变,很不高兴。原来在伊斯兰教国家,左手接食物是不洁的、不礼貌的象征,这一点如果提前了解就会避免不愉快。

其次,关注联想差异。在商务宣传中,要充分了解不同国家的顾客对于同一商标中动植物形象的不同喜好。比如:“我国的“金鸡”鞋油,出口到英美国家把商标翻译成“golden cock”销量很差,经过用户反馈后把商标重译成“golden rooster”销量就好了很多,这正是因为“rooster” 比“cock”这个词在英语中更文雅更正式。还有“莲花”商标,莲花“lotus”在汉语中是一个圣洁纯美的形象,出口日本的话,日语中的莲花形象污秽不洁,如果直接翻译,势必影响品牌形象和商品销量。除了动植物形象在不同文化中的理解不同,颜色和数字的感受差异也要引起我们注意:英语中受宗教的影响,“13”被认为是一个不祥的数字,而我们中国人则讨厌“4”,喜欢数字“6”、“8”;我们喝的红茶在英语中变成了“black tea”,而我们说的“眼红”、“红了眼”要翻译成“green-eyed”。

再次,在商务接待中我们要了解思维差异。不同国家的人待人接物的方式不同,这源于大家的思维和情感表达不同。我们中国人总是很热情和谦虚,有时无形中会把我们所认为的体贴强加到商务伙伴身上,在竭尽全力表达接待方的热情与好客时,往往忽视了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差异。例如:在机场迎接外商合作方,接待方上前握手就说:“长途旅行之后您一定累了,我们直接送您去酒店。”接待方想用这样体贴的安排来表达中方的热情,而外商却有些不理解,或许还会感到不悦,外商的习惯往往是抒发一下自己对这次愉快旅行的个人感受。商务接待有时还会有礼物相赠,那么习惯的做法是不再自谦为这是什么薄礼,而是不妨指出这是我方精心准备的礼物,希望对方喜欢;我们接到礼物时也可以当面欣赏并赞美。

3.综合培养商务英语语用能力

鉴于商务英语及其课程特征,教师在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时要做到:探讨和分析商务英语的语言特点,突出语言交际功能;把语言和商务有机地结合起来,突出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我们在教学中要分析学生将来会遇到的商务交际情境,包括社会文化环境、工作环境及特定环境,从而进一步分析学生的学习需要,包括他们缺乏哪些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哪些知识和技能应该先学,哪些应该后学,哪些是他们喜欢的方法等。师生共同处于语言交际的教学环境中,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运用语言完成或解决各种现实工作中的任务和问题,最终培养学生的综合语用能力。

3.1以礼貌原则为标准,重视商务礼仪的养成。在商务交往中讲究礼貌,不仅有助于建立相互尊重和友好合作的新型关系,而且能缓解或避免某些不必要的冲突。要形成商务礼仪规范,就要了解东西方礼仪的差异:东方礼仪重视长幼有序和血缘关系,提倡谦虚、含蓄,追求心态平和、满足现状,但在强调共性的时候忽略了个性。然而,西方礼仪崇尚个性发展,倡导遵时守信及遵守社会秩序,主张自由、平等、开放。这里我们要提到语用学中的礼貌原则,我们除了要满足商务伙伴渴望被肯定、尊重和赞美的愿望,保全对方面子(face-saving),还要从自身修炼,体现对他人的尊重。因此在商务交往中,我们要遵从国际礼仪规范,处处以一个职业人的标准要求自己的“衣食住行”。

“衣”即要注重穿着得体,根据不同场合的需要变换自己的服装,商务场合对男士和女士的发型、服装款式、鞋子样式、整体色彩和化妆、配饰等都有具体的规范,让学生谨记这些才会体现出对他人的尊重与自我形象的塑造。“食”指的是餐桌礼仪,包含宴请时的座次安排,酒水的饮用习惯差异,西餐时的刀叉使用和摆放,进餐时的礼仪习惯等。“住”指的是在商务接待中安排住处也要考虑到客户的习惯和隐私。“行”包括从业人员自身的走姿站姿等身体语言,接待外宾时能做到不卑不亢,举止得体。

3.2以言语行为理论为支撑,渗透情景交际教学理念。言语行为理论认为人们以言行事,人类交际的基本单位不是句子或其他任何表达手段,而是完成一定的行为。言语行为的特点是说话人通过说一句话或者若干句话来执行一个或者若干个行为,而且这些行为的实现还可能给听者带来某些后果(Sbisa,2007:461-73)。从事商务工作避免不了和客户进行交流与合作,那么如何使自己的意图更好地为对方所接受,如何在交际中准确把握对方的用意,快速知晓言外之意而尽快促成谈判与交易是我们需要不断演练和揣摩的。基于这个原则,采用情景交际教学法就显得必要和实用了。

情景交际教学法是语言教学中较为常用的、互动性强的、学生参与度高的一种教学方法。在商务英语的课堂中进行商务实训课程和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时我们多采用这个方法,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课程的实用性。例如:在商务礼仪课堂上,让学生自己搭配适合商务场景穿着的服装,讲述化妆的步骤和要求,展示得体的坐姿、站姿、走姿等;在商务谈判课堂中让学生分组来进行模拟谈判;在商务实训课堂里让学生模拟招聘会的现场,递交自己制作的求职简历,提早进入面试场景,等等。当然,课内的时间是有限的,随着近些年商务英语技能大赛的兴起,我校经常举办学生商务英语技能大赛,如:模拟招聘会活动、商务知识竞赛、商务礼仪讲解与展示大赛、商务谈判模拟比赛等。这些活动使学生把教材上的知识和作为一个职业人所应具备的素养联系起来,商务英语学习的实用性无疑是大大增强。我校不断地探索,组织学生参加全国的商务英语技能大赛,全面贯彻情景交际教学理念,使教学不再局限于教材和教室。

结语

商务英语专业在2006年以前只是各个英语院校中的一个就业方向,自2006年教育部批准试办到2012年被列入教育部本科基本目录,至今已走过了九年发展壮大的历程。高职院校的商务英语专业正是在这个背景下积极发展,并以更为突出的职业化技能教育特色培养着即将面向工作岗位的商务技能型人才。为了与职业岗位实行较好的对接,我校积极制定适合高职学生特点的教学大纲和职业规划,注重选编教材的实用性和职业性,侧重学生语用能力和职业能力的培养,不断拓展学生商务实习基地。

商务英语的学习热潮已经渗透到我国社会行业中的各个领域,在学校、在企业、在涉及外语外贸的相关部门中,商务英语水平测试已逐渐成为一个重要的升学与就业依据。由此而盛行的测试形式除了我们熟知的商务英语考试BEC(Business English Certificate)以外,还有托业TOEIC(Test of English for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博思BULATS( Business Language Testing Service)等把英语作为商务往来中的工作语言的语言测试体系。因此,在加强学生的语用能力的基础上,获得相关资格证书并在今后的工作岗位上崭露头角就不是一件难事。

参考文献:

[1]李红.专门用途英语的发展和专业英语合作教学[J].外语教学.2001(1):40-42.

[2]Hutchinson.Waters. English for Special Purposes: A Learning Centered Approach [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7.

[3]Sbisa, Marina. How to Read Austin. In pragmatics[J],2007(17:3),461-73.

[4]王兴孙.对国际商务英语学科发展的探讨[J].国际商务研究,1997,(1):24-28.

[5]何春燕.我国语用能力培养研究述评[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1(4):65-67.

[6]何自然.我国近年来的语用学研究[J]现代外语,1994(4):13-17.

[7]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8]刘法公.中国从无到有的商务英语学科[J]外语界,2009(6):10-16.

[9]钱冠连.语用学在中国:起步与展望[J]现代外语,1990(2):23-28.

[10]沈家煊.我国的语用学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6(1):1-5.

[11]尹小莹.外贸英语函电[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

[12]秦晓杰.英文商务信函中的“合作”与“礼貌”[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4):11-14.

上一篇:大学英语的课堂提问与思辨能力的培养 下一篇:强根固本:阅读教学的坚守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