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模工作室培训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时间:2022-10-10 07:19:23

劳模工作室培训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摘要:本文论述了如何通过工作室的培训方式,迅速提高员工实际工作操作技能,并将电力企业优秀文化进行很好的传承和发展。

关键词:劳模 工作室 培训

随着电力建设突飞猛进以及电网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如何尽快加强员工队伍尤其是年轻员工的实际操作技能的培训,以及如何将优良的工作作风、安全作风进行传承,是当前人员培训面临的首要问题、长远问题。

2009年,南湖供电分局在师带徒的基础上建设了骆建林工作室,即劳模工作室(以下简称工作室)。进一步创新培训内容,改进培训方式,整合培训资源,提高培训质量,开创了岗位技术培训的新局面,形成了以劳模为核心的技能教育培训的新体系,在培训目标制定、培训质量控制、培训创新建设、企业精神传承方面都有独特的措施,成效显著。主要的做法与措施:

一、培训目标与工作需求联系紧密

工作室培训以实际操作和实用技能培训入手,培训的目标分为三个层次,即:能干,能完成各项线路工作实际操作;会干,具体有综合的工作能力,对线路工作,装表接电、变电配电等方面都会;带队干,即具有组织能力,能够合理安排、安全高效地完成团队工作的能力。

二、培训质量控制措施有实效

1.规范培训管理。工作室有一套完整的培训管理制度,包括教员岗位责任制、教学常规制度、学员管理制度等等,对每一期培训都设立针对性的培训大纲,针对不同的学员、不同的教学目标都有明确的课程设置和时间进度表。

2.师资队伍充足。工作室不光有嘉兴市级劳模骆建林为总教头,而且配备了20名兼职老师,都是分局各专业的精英。这样既有点对面的培训,也有多点对面的培训,做到了培训的点面结合,为学员技能的全面性提供了保障。

3.注重过程控制。工作室三天一小考,五天一大考,培训成效及时评估和公开亮相,使学员得到激励,并发现不足,及时给予补课。通过评估,培训的成效有了反馈手段,对进一步加强培训质量至关重要。

4.强化实际操作训练。在工作室线路培训大纲中有29项培训内容,这些都是线路工作中平时都要接触到的工作,如接线制作、打桩等,而这些技能操作性强,需要手把手地教要领外,最重要的还是反复地体验失败,反复地改进,以及在各种气象条件下的练习,这些都是实际工作条件下做不到的。

5.注重培养绝活。工作室注重传承老工人总结出来的各种绝活。如学员们都要学会在不用工具的情况下,在二、三分钟内拉断一根10平方毫米的钢芯绞线。这些都是书上没有的传统经验知识。

三、培训的创新建设层出不穷

1.教学手段创新。一是针对性的体能训练。加强体能基础训练是第一课。每天的基础练习最少6小时,内容包括上下午各爬电杆12次,2人挑黄沙2吨,每人绑扎线10个,还要打铁桩。每一项训练都有“独特功效”,挑黄沙主要是锻炼承重能力和体力,爬电杆则主攻作业基础。有了体能保障,工作才会有保障。二是团队学习能者为师。在工作室的培训过程中谁的技术要领掌握得快,谁的学习方法好,谁的沟通能力强,就能站出来当“师傅”。这样形成了工作室内的团队学习、团体提高和“比学赶超”的学习氛围。三是培训与生产结合。在培训三个月后,工作室就组队参加单项或整项生产工作任务。从填写工作票开始,到工作结束,都由学员的团队完成所有工作,老师只在关键时候进行点评。在迎峰度夏期间,还有30多人次参加了抢修工作。这样就实现了培训与生产相结合,提高能力。四是培训与竞赛结合。大部分参加培训的都是新员工,但通过培训,工作能力进步很快,3个月就参加比武,还胜过了有经验的电力施工队伍。比武竞赛不仅提高技能,也形成了学员间的学习竞争。

2.教学内容创新。工作室的教学内容不光有基础的专业知识、专业操作技能,还有职业道德课。工作室还是单位的QC活动地、成果验证地,强化学员的创新意识。

3.经验传承创新。每当下雨,学员们就回到教室听骆建林师傅讲他三十多年来工作中遇到的故事,学员称为“雨天故事”。这其实就是老师傅的宝贵工作经验的传承。工作室把老师傅的工作故事记录下来,有的拍成了录像资料,并通过知识管理系统,实现全局共享。

四、企业精神传承潜移默化

工作室以“名师带徒、教培育人”为理念,育人不光是进行技能培训,而且要传授企业文化精神,尤其是劳模特有的精神:吃苦耐劳精神,善于学习精神,团队协作精神,认真专业精神,谦虚谨慎精神,创新发展精神等。

工作室在培训目标上突出一个“实”字,讲求一个“用”字,学员经过培训立即在生产中发挥实际作用。在培训过程中注重三个结合,即“强化体能与熟练技能的结合,规范操作与把握技巧的结合,学习技能与项目管理的结合”。在培训的同时加强了企业文化的传承,通过劳模以身作则发挥典型示范作用,使年轻职工切实感受到电力企业传统文化强大的精神力量。

上一篇:提高邮政职工队伍素质探析 下一篇:打造人才选拔培养使用待遇一体化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