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模交流材料范文

时间:2023-09-29 07:54:06

劳模交流材料

劳模交流材料篇1

关键词:集中配送;合理调配;物资运输;统一物资管理

引言

物资管理是企业生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存在于生产过程的每一个环节,作为煤矿企业的物资管理中心,担负着整个集团公司煤矿生产建设所需物资的供应管理等工作,任务十分繁重必须提高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节约管理成本[1]。因此加快对煤炭物流的研究,实施物流工程,对于降低煤炭物流费用,压缩生产成本,减少流动资金占用,增加企业利润,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思[2]。文章主要针对云盖山煤矿物流系统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研究。

1 云盖山煤矿物流系统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云盖山煤矿一矿共有十个基层区队,在平地都有自己专门的下料员,负责每天井下所需物资的领取、装车、下井,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1 物资分配管理混乱

由于物资供应存在周期性,各单位的下料员担心所需材料矿井无法及时供应,各自为战,无所顾虑的超领物资,虽然规定最多存放五天使用的物资,但个别单位仍然领取十天甚至数月的物资。一方面造成物资积压难以存放,另一方面其他单位急需而无法及时供应,无法有效整合矿井物流资源。

1.2 物资运输缺乏统一管理

物资均由各单位下料员负责装车下料,为了使自己单位物资先下井,易产生纠纷,无法将井下最急需的物资及时配送到使用地点;各队下料员集中在白天下料,中夜班井下急需材料无法及时供应,影响矿井安全生产;物资下井后无统一管理机构,无法及时定位矿车所处位置,在材料运输和储存的过程中易发生遗失或被盗,单位之间容易扯皮,加大了生产成本。

1.3 人力资源缺乏统一管理

各队下料员少则配一名,多则数名,主要服务于自己区队,矿井无法有效整合人力资源,造成劳力浪费;下料员是个让人羡慕的好差事,很多人利用人际关系,争着去当下料员,影响干群关系。

2 “快递式”集中配送模式概念

为解决以上物流系统中存在的弊端,企业创新研究了“快递式”集中配送模式。“快递式”集中配送模式就是由矿井借鉴现代物流模式,改变以往区队分散配送模式,组织专门的物流配送队伍[3],通过“六定”管理,合理调配各种资源,使效益最大化,从而满足矿井安全生产需要。“六定”管理就是定流程,定地点,定人员,定种类,定结算,定规则。

3 “快递式”集中配送模式的具体实践

3.1 定流程

“快递式”集中配送模式流程如下。

3.1.1 计划确认

生产科、企管科、机电科根据月度生产计划确定全月物资需求计划,以此为依据测算出当月所需矿车数;区队根据月度生产计划将工程量合理分解到天,以工程量确定每天物资需求计划,测算出当天所需矿车数,提前一天上报调度室,调度室进行汇总,确定当天所需矿车计划。

3.1.2 过程监管

矿井设计专门的货运单,一式三联,使用单位一联,运输队一联,调度室一联。使用单位根据申报的矿车计划开具货运单,注明物资名称、数量、规格、型号、使用单位和使用地点。

使用单位到调度室办理相关审批手续后,将货运单交给运输队,运输队根据货运单标注明细,到供应科领取材料,并负责装车下井,运送到井下指定地点后,由使用单位卸车整理。使用单位确认无误后,由跟班队干在货运单上签字确认,运输队下料员也签字确认。

3.1.3 台账管理

货运单使用单位保留第一联,运输队保留第二联,第三联及时送到调度室备案,调度室每日进行汇总,月底装订成册,转劳资科作为结算资料。调度室建立计划台账和使用台账,月底与运输队台账对照。物资配送严格计划管理,计划有变动时要及时向调度室反应,与运输队结合,保证矿井安全生产正常进行。

3.1.4 定位管理

为及时掌握井下物资信息,为矿车配备定位器,设置专门编号,通过人员定位系统可以及时对矿车进行追踪,防止扯皮现象发生。同时,矿井为每辆矿车编上号,与定位卡相对应,规定什么编号运输什么物资,这样通过定位卡就可以准确掌握物资信息。

3.1.5 升井物资管理

各单位升井物资由运输队配送组统一管理,进行分拣分存。完好物资交供应科,可复用物资运到树园复用区;报废物资运到树园报废区。

3.2 定地点

概括起来就是“三点一线”:装车点,交接点,物资超市和运输线路。装车点主要在副井口,交接点主要在井下各车场,小型物资各单位可直接到物资超市领取。

3.3 定人员

抽调各单位原下料员,由运输队统一管理,设立配送组。劳资科根据月度矿车计划、工作量写实合理定岗定员。这样可以有效整合人力资源,节约劳力。

3.4 定种类

木材、建工材料、支护用品、大型材料、油脂、大型配件、大型设备等大件物资由运输队配送组送到各单位指定地点,现场交接;小型配件、小型设备、其他材料等小件物资由运输队配送组送到井下物资超市,由各单位凭单据领取。试点时秉承“先少后多,逐步丰富”原则,日臻完善。

3.5 定结算

劳资科根据月度矿车计划、人员定岗、基本工资等情况确定矿车单价,月底根据调度室用车台账进行结算。

3.6 定规则

调度员充分发挥监督管理职能,协调解决装卸问题;发生运输纠纷时,物资超市管理员、调度员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现场解决问题。

4 取得效果分析

矿井统一下料,确立了一盘棋思想,杜绝了以往区队“只虑小我,不顾大局”的现象,合理调配物流资源,将最合适的物资及时配送到最需要的地点,保证了矿井安全生产。

矿井根据区队每日所报物资需求计划下料,减少了物资积压,杜绝了物资锈蚀变质,节约了成本。

通过货运单、定位卡、原始台账等多举并措,避免了材料运输和储存过程中的扯皮和纠纷,减少了遗失或被盗现象。

矿井组织专门的物流配送队伍,有效整合人力资源,杜绝了劳力浪费。

矿井可以实现全天24小时物资配送,避免了中夜班井下急需材料无法及时供应的现象,方便了生产。

参考文献

[1]刘德成.谈煤矿企业物资管理[J].煤矿现代化,2008(5):95-96.

[2]赵启兰.企业物流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2]王兴伟.物流企业转型发展策略及其在煤矿工业中的应用[J].煤炭技术,2013(06):251-253.

劳模交流材料篇2

关键词:桥梁工程既有钢混桥梁 疲劳使用 安全评估

中图分类号:K928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目前西南山区许多既有桥梁在长期荷载的反复作用下,已进入疲劳状态,这意味着当前急需计算该类桥梁结构的剩余寿命,以便于既有桥梁疲劳使用寿命的评估和维护决策的制定,如在役桥梁的使用安全性能评估,旧桥的维修、加固[1]等问题。

1、研究背景

直到上世纪60年代,混凝土结构仍是按容许应力法进行设计。由于结构的容许应力水平较低,在当时很少发生因为疲劳而破坏的混凝土结构的工程实例。故而混凝土结构引起疲劳问题并未像钢结构中的疲劳问题受到重视。但是随着使用要求的发展,钢筋混凝土的结构设计开始逐步采用高等级混凝土、高强钢筋做材料,通过充分利用材料自身强度的极限状态设计方法,使得结构保持在高应力工作状态;同时随着结构恒载的减轻,循环活载在荷载系统中所占比例则越来越大,这一改变使混凝土结构的疲劳成为工程中至关重要的问题[2]。

现今的桥梁设计思想已将材料的强度、结构的承载力进行了充分的考虑,但却发现在正常运营期,许多按照规范抗裂度要求设计的混凝土桥梁中出现了裂缝。这些裂缝在车辆荷载的反复作用下不断的扩展,影响桥梁结构在正常运营期间的承载能力和耐久性,导致桥梁结构在使用期间质量逐渐下降,偏离设计要求。由此可见,疲劳问题导致的构件断裂问题尚待充分研究。

2、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疲劳破坏原理

在重复荷载的作用下,在钢筋和混凝土结构内部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残余应变,随着这种残余应变的不断积累,钢筋与混凝土两种材料间的粘结力将不断遭到破坏。钢筋混凝土结构带裂缝工作导致内部的产生次内力、次应力,结构的安全可靠度随之不断降低,最终造成结构不能再承受既定极限荷载而产生疲劳破坏。由于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受力情况十分复杂,因此要准确的进行定量计算是非常困难的。

在循环荷载作用下,在进行疲劳应力计算时,假定受压区混凝土和受拉区钢筋均为弹性变形,因此需要满足一下几个基本条件:

(1)受弯区横截面保持平面;

(2)不考虑混凝土的抗拉承载力,即全部拉力由钢筋承担;

(3)受压区混凝土截面的法向应力图形应为三角形。

前两个假定是为了与静力计算保持相同;第三个假定表现出了疲劳验算与强度验算的不同之处,因为材料处于线弹性阶段,且疲劳破坏的应力值小于其屈服强度。

3、疲劳荷载分析

3.1 荷载分析

混凝土桥梁结构在车辆动载反复作用下,将会发生的疲劳破坏属于脆性破坏,低于静载承载强度。在分析桥梁的疲劳使用寿命之前,我们需要了解荷载的分布形式及其随时间的变化。

目前我国在城市道路、公路桥梁方面的并没有制定规范规定车辆荷载谱。现行规范中,公路桥梁设计规范仅规定了在验算桥梁的疲劳使用寿命时选用能够代表该桥正常运营期间的交通情况的荷载,没有具体指明的荷载谱的确定方法。因此我国在桥梁疲劳使用寿命设计中基本参考国外的规范如欧洲规范、美国规范等,来选定疲劳车,或是采用强度设计中较重的标准设计活载。

3.2疲劳车的确定

3.2.1 疲劳荷载谱的编制

根据相关文献可知,疲劳荷载谱的编制方法主要有两种,即实测法与模拟法。

实测者能更加可靠地制定出与桥梁实际运营情况相符合的应力谱,但其缺点是其工作量较大,需长期进行现场观测,通用性较差。模拟法采集数据所需时间相对短,但是需要模拟的信息较多,包括车型、车间距、轴重和轴距等,此外由于荷载是模拟而非实际测得的,准确性相对较差。

3.3.2 确定疲劳车的方法

疲劳车是指在公路桥梁的日常交通调查统计中根据车型、车重、车距等数据,通过疲劳损伤等效原理做出的能够代表该桥梁正常运营期间常见荷载的车型,使推算出的疲劳车在结构上所造成的疲劳损伤等效于实际测得的在一天内通过的车辆对结构所造成的疲劳损伤。

具体确定步骤如下所示:

(1)采用动态称重系统,简称WIM测得桥梁的运营期日常交通量。

(2)分析所测得的日常交通数据,比较各车型所占的比例,并统计各车型的总重、轴重、车间距、轴间距的分布类型,选取比例最大的车型做疲劳车模型,并结合其分布确定轴重、轴间距等一系列特征值。

(3)计算桥梁结构控制截面中的弯矩影响线和最不利加载情况下的横向分布系数。

(4)将动态称重系统所测得的日常交通量、假设的疲劳车车流分别加至影响线上,结合平截面假定,计算出其应力谱。

(5)计算出应力谱的等效应力幅。

(6) 比较疲劳车流计算所得的等效应力幅与根据实际车流计算的等效应力幅,若两者相差较大,返回第二步重新确定疲劳车车流的特征值。

4、疲劳寿命评估的常用方法

为了确保既有桥梁的安全可靠度,必须准确地评估桥梁结构的剩余使用寿命及安全度。桥梁的疲劳问题成因十分复杂,因此想要精确地预估桥梁的疲劳寿命是极其困难的。首先汽车动载是随机谱,与实际的交通运输流量密切相关,故很难得到精准的荷载作用谱;其次结构材料的 S-N 曲线需要经过大量的实验数据验证获得;最后,不同的桥梁具体适用情况也不同,选择适合的疲劳损伤理论便极其重要。目前,国内、外关于疲劳使用寿命的预测方法有很多,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两类[3~4]:

第一类为传统的使用寿命评估方法。首先需要通过大量实验数据验证得到材料的 S-N 曲线,再按照累积损伤理论进行评估。常用的方法包括――名义应力法、局部应力应变法。名义应力法是由荷载谱求出名义应力谱,再结合相应的材料 S-N 曲线及疲劳累积损伤法来预测结构的疲劳寿命。与此相对,局部应力应变法认为,疲劳破坏是由于应力集中处要产生一定的塑性形变,这是疲劳裂纹形成和扩展的前提条件,也是决定结构或构件疲劳使用寿命的关键。桥梁工程中存在的疲劳问题多属于高周疲劳问题,且应力值一般不超过屈服极限值,因此基本采用名义应力法对桥梁结构进行疲劳使用寿命的评估。

另一类是从断裂力学的角度出发,并提出了应力强度因子的概念。由于材料内部存在初始裂纹,当结构受到加载时,在裂纹端部区域由应力强度因子 K 来决定,载荷强度增加,应力强度因子 K 也就随之增加,当载荷强度增大到某一临界值时,应力强度因子 K 也随之达某一临界值,故裂纹扩展。

5、结论

随着西南山区既有公路桥梁使用年限不断提高和交通量日益增大, 桥梁结构车辆动载作用下所形成疲劳累积损伤也日趋严重,因此分析公路桥梁在动载反复作用下的结构疲劳使用可靠性很具有现实意义[5]。综上所述,本文针对既有钢混桥梁疲劳破坏原理,进行疲劳荷载分析,并结合基于材料S-N 曲线的疲劳损伤累积准则和基于断裂力学方法的桥梁剩余寿命评估方法,系统地分析了公路桥梁疲劳使用安全可靠性。

参考文献

【1】JTJ/T J22- 2008 公路桥梁加固设计规范[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8年;

【2】常大民, 江克斌著. 桥梁结构可靠性分析与设计. 北京: 中国铁道出版社, 1995;

【3】沈祖炎等. 结构累积损伤分析的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上海: 同济大学学报, 1997;

【4】王小虎.岩石断裂的研究现状浅析[J].四川地质学报,2007,;

劳模交流材料篇3

关键词:材料管理;经济效益;建议

中图分类号:TU5文献标识码: A

一、施工周转材料的分类与特征

1、周转材料的分类

周转材料按其在施工生产过程中的用途不同,一般可分为下四类:

a.模板。模板是指浇灌混凝土用的木模、钢模等,包括配合模板使用的支撑材料、滑膜材料和扣件等在内。按固定资产管理的固定钢模和现场使用固定大模板则不包括在内;b.挡板。挡板是指土方工程用的挡板等,包括用于挡板的支撑材料;c.架料。架料是指用于搭设脚手架用的钢管及扣件和木方、木跳板等;d.其他。其他是指除以上各类之外,作为流动资产管理的其他周转材料,如塔吊使用的轻轨、枕木(不包括附属于塔吊的钢轨)以及施工过程中使用的安全网等。

2、周转材料的特征

周转材料具有以下特征;周转材料与低值易耗品相类似。周转材料与低值易耗品一样,在施工过程中起着劳动手段的作用,能多次使用而逐渐转移其价值。这些都与低值易耗品相类似;具有材料的通用性。周转材料一般都要安装后才能发挥其使用价值,未安装时形同材料,为避免混淆,一般应设专库保管;周转材料种类繁多,用量较大,价值较低,使用期短,收发频繁,易于损耗,经常需要补充和更换,因此将其列人流动资产进行管理。

二、当前周转材料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管理分散

目前施工企业还存在着粗放经营的模式,如在实行项目施工后,由于资金使用权和物资采购权下放,项目经理因一时生产急需而自行采购周转材料,并不考虑公司整个周转材料的库存情况。一旦使用完毕,造成大量积压。

2、使用计划不明确

目前大部分施工项目的周转材料使用计划只凭经验估算,对所需要周转材料的规格、品种、数量、成色不能科学量化。

3、被动管理

基本上所有在施工过程中购置的周转材料都是由施工管理部门自行运作的,所以资产管理部门不能及时地掌握周转材料的基本资料,对于周转材料计划的合理运筹更是无从谈起。

4、对库存管理不善

对库存周转材料缺乏合理的保护措施,周转材料因外力因素发生不必要的自然损耗,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和浪费。

5、对物资管理人员缺乏专业培训

企业决策层应定期培训物资管理人员,以提高他们的工作技能,使其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掌握微机的操作技能和方法,更新管理观念,扩大知识面,真正做到物尽其用,人尽其才。培养一支专业化的物资供应与管理队伍,在项目部与市场之间寻找一种公司内部模拟市场经营管理模式已刻不容缓。

三、造成周转材料投入过大的原因

一是部分项目周转材料的购置方案没有与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有机地结合起来,按使用时间计算最优批量,采购、租赁随意性大,造成浪费现象严重;二是使用过程中管理失控,现场无专职或兼职的材料管理人员监管,台账不健全;看护措施不到位,未定期或不定期盘查现场使用情况,对造成丢失、损坏材料的使用单位未及时按规定进行处理;三是周转材料退场、整修、改造工作不能满足整体调配要求,利用率不高。

四、强化周转材料管理提升项目经济效益的措施

1、工程开工前,要结合施工组织设计,定好周转材料的购置、使用方案

项目部进场后,项目物资部门根据方案向公司上报需求量,在充分调动公司库存量的情况下,再考虑外租或外购。项目物资部应在工程部的协助下编制周转材料采购或租赁计划。先由工程部计算出全部周转材料的需用量,再依据工期及施工安排确定每节点的使用量、使用时间和周转次数;物资部据此编制周转材料的购置计划,再按市场调查的采购价格、租赁价格进行成本测算分析,决定配置方式。物资部在实施采购前应向工程部进行再次确认,在施工计划有变时根据实际情况编制新的购置、使用方案。只有按实际施工情况编制购置方案,合理安排进料时间,才能保障现场需要,从采购源头上防止周转材料浪费,有效控制工程成本。

2、工程施工中,现场要配齐人员,建立考核台账,严管严控,兑现奖罚

有的项目在周转材料使用管理方面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架子队没有配备专职物资管理人员,材料进入施工现场后无人管理,与使用单位的工费也未真正挂钩,劳务队随意使用,浪费严重;二是对周转材料的购置方式未进行费用测算,或施工方案变更时未及时调整,有的使用时间较长,应进行购买的周转材料采用了租赁的方式,导致租赁费用过高,且丢失的材料按原价赔偿,两项费用甚至远远高于购买价;三是没有建立现场管理台账,有的即使建立了台账也形同虚设,未按月盘点,过程管控不到位,管理人员未实时掌握周转材料使用情况,在进行考核时也未真正兑现奖罚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处理,及时遏制浪费现象,致使周转材料使用人不负责任,项目管理层也不能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工地竣工时才发现材料损失巨大,而劳务队工费大部分已结算,远远不足以抵扣,单位亏损已成定局;四是现场看护不力,导致周转材料丢失严重。要管好周转材料,必须加强现场管理,具体要做到以下几点:

2.1周转材料进出场要做到程序合理,手续完善

周转材料量大、调动频繁,要管好用好它,必须按材料进场、领用、调配、退场的流程进行严格的过程监控。首先要建立健全《现场周转材料管理台账》;材料到场时应由项目物资部人员、现场材料员、保管员或现场看守人员一起清点到货数量,验收合格后,办理交接手续,交由保管员或看守人员看管;发放时,应严格按照领用制度交与施工班组,并由领料人签字确认;现场材料调配要做到手续完善,实时更新现场台账,并及时向项目物资部汇报。

2.2加强周转材料使用成本考核,明确责任,杜绝损失浪费

各项目现有的承包模式中,劳务队都是无偿使用周转材料的,而对周转材料损坏丢失的处理又未落到实处。劳务队用而不管,材料损失情况严重;加之使用过程中调动频繁,手续不全,最后成了一笔糊涂账。要强化周转材料使用成本考核工作,对作为周转材料使用的型材、钢管等材料合理进行账务处理,根据使用情况分次或分期摊销,不能一次性列入工程成本。

2.3加强现场材料安全保护措施

可分三班24小时看护,并在施工现场周围安装监控和红外线防盗系统,对值班看守人员进行监管。对进出材料储存、施工区域的人员、车辆进行逐一登记和检查,特别是出场的材料要弄清去向,看守人员对有移交手续的车辆和人员才能放行,最大程度地减少材料丢失现象。

2.4完善材料租赁合同和劳务合同中周转材料丢失损坏赔偿的具体办法

制定周转材料配置方案时,对使用期短的采用租赁方式,签订周转材料租赁合同时应对使用期做规定,明确当租赁时间超出某一期限后,租赁材料即变为购买材料,以防工期延长导致租赁费用超出购买费用,给单位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3、工程结束后,要加强对周转材料的回收、整修和调配,提高周转材料利用率

周转材料使用结束后,项目物资部要组织周转材料有序退场,对其进行整修,清除表面附着物,并核对现场周转材料与台账数量是否一致,损失的数量要查明原因,按规定对使用责任人进行处理。暂时调不出的材料,需重新转场存放时,应对拟转场的材料进行编号,编制转运流程,确保转、运、存各个环节有序进行。储存期间要进行防锈处理,合理存放,并建立待调配材料台账,由专人进行管理,物资部定期对库存材料进行检查。严格执行公司周转材料报废的有关规定,凡报废的周转材料需公司批准后依照周转材料处置流程实施,由公司派人或委托项目办理,报批时应对报废处置原因、当地市场情况、预计处置价格做详细的情况说明。坚持对周转材料进行小改小革工作。各项目要组织人员对通过小处理就能使用的周转材料,进行再加工,提高周转材料的利用率。

4、加强周转材料管理的一点体会

作为物资管理部门,我们一贯高度重视周转材料管理工作,并将不断探索周转材料管理的新思路、新方法,强化周转材料购置、使用、维护、评估、回收、调拨等重要环节的过程管控,充分调动施工一线的管理积极性。建议股份公司、集团公司及各工程公司按区域成立,集周转材料管理、储备、加工和租赁为一体的租赁公司,并使之长效化,必将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特别象新疆、内蒙这些地域跨度较大的项目,这样的管理非常必要。一方面对闲置周转材料进行合理保管、维护,增加其使用寿命和周期,减少新项目购置成本;另一方面,通过信息平台,开展对外租赁业务,拓展企业盈利空间。周转材料管理的好坏,是项目盈亏与否的关键因素之一。周转材料的管理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而是一项系统的管理工程,它反映了项目管理精细化的程度,相对于直接性的消耗材料的管理,更体现了它的“非直接性”,即不可能通过限额发料的方式来调控,因此要根据施工方案制定周转材料购置、使用计划,做好采购或租赁、进场、现场使用及退场等各个环节的工作,用最少的资金达到利用率最大,从而实现企业利润的提高。

结束语

在施工现场特别是大型工程项目,周转材料管理不能疏忽,管理要有细致的流程,管理员分工要明确,从决策租赁,供货商选择,合同签订,从进场验收,周转材料发放,现场使用都要有专人负责,这样周转材料管理,才能在的现场流动中及时掌控,处于主动管理,才能取得较好的经济效果。

参考文献

[1]尹建伟.施工项目周转材料管理[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06:267.

[2]郜飙.强化周转材料管理提升项目经济效益[J].价值工程,2014,15:114-115.

劳模交流材料篇4

关键词:有限元,AWB,扭力臂,疲劳寿命

 

1 引言

齿轮箱用于风力发电领域,工作时承受较大的随机扭转载荷。科技论文,AWB。扭力臂是齿轮箱中的关键部件,一旦失效,会导致整个齿轮箱的失效,所以要在设计阶段确保扭力臂满足国家规定的20年的使用寿命。

对于用于兆瓦级风力发电机组的扭力臂来说,其受力情况较为复杂,且长期承受交变应力,按照传统的经验数据能否保证扭力臂在20年的时间内正常工作成为厂家担心的问题。本文通过有限单元法,根据风力发电机组相关的规定,对某1.5WM风力发电机组中的扭力臂进行疲劳寿命分析,验证该扭力臂的疲劳寿命是否符合要求。

2 疲劳分析过程

虽然在实际应用中有着多种不同的疲劳分析方法,但任何疲劳分析却都要经过以下通用的步骤:

(1)对零件进行结构分析,寻找零件的薄弱部位;(2)获取材料的疲劳性能,根据具体情况分析出零件的疲劳性能, (3)处理载荷,生成载荷谱;(4)根据实际零件的可能的疲劳破坏形式,采用一定的疲劳损伤累积规则,得到零件的疲劳寿命。

图1 扭力臂疲劳分析流程图

根据以上的步骤,对于本文分析的扭力臂的具体流程如图1所示。

3 扭力臂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3.1 三维实体模型的建立

本文选用的有限元分析软件是ANSYS-Workbench,它是一个集成化的仿真平台,给ANSYS的求解提供了强大的功能。

图2 扭力臂的三维实体模型

图3 SolidWorks导入AWB的专用插件

本文采用三维实体造型软件SolidWorks生成扭力臂的实体模型,再将其导入至AWB中。AWB对于包括SolidWorks在内的主流的CAD软件集成有专门的插件,避免了以往通过IGES格式导入数据而造成的单元丢失等问题,保证了最好的CAE结果。科技论文,AWB。如图3所示,在SolidWorks中生成扭力臂的实体模型后,可以通过插件把实体模型直接导入到AWE中。

3.2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零件的材料参数在AWB>Simulationg>Engineering Data下输入。本文中,扭力臂的材料采用QT400,查找文献[1]可查知QT400的抗拉强度为400MPa,屈服强度为250MPa,密度为7300kg/m3,弹性模量为1.55GP,泊松比为0.27。

由于扭力臂的尺寸较大,且静力学分析主要是为了找到扭力臂应力最大的位置,目前采用AWB默认的网格划分即可。AWB软件中,默认采用10节点的四面体单元和20节点的六面体单元划分单元。网格划分的结果如图5所示,共有20589个单元,35433个节点。

图4 材料参数输入图5 网格划分情况

4 静力学分析

本文仅需要得到扭力臂薄弱部位,所以只需计算应力分析。

4.1 受力与约束

扭力臂受力比较简单,主要承受承受自身重量、整个齿轮箱的重量和内齿轮传递来的扭矩。

本文对扭力臂的受力做出了适当的简化:内齿轮传递来的扭矩平均加载至用于与内齿轮联结的各个螺纹孔上(由图6中的Moment设置),齿轮箱的重量同样由各个螺纹孔均匀承担(由图6中的Force设置),同时要考虑扭力臂自身的重量,设置Standard Earth Gravity(标准重力加速度);固定在机舱上的两孔设置为Fixed Support(约束其六个自由度),具体的受力与约束情况如图6所示。科技论文,AWB。

图6 扭力臂的受力和约束

4.2 静力学分析结果

扭力臂的应力云图如图7所示,等效应力(von-Mises)的最大值为63MPa,出现在过度圆角上,该位置产生了较大的应力集中,符合力学原理。扭力臂的最大应力远小于许用应力250MPa,符合要求。科技论文,AWB。

图7 扭力臂的应力云图

5 疲劳分析

5.1 材料的P-S-N曲线

通过相关的材料手册,可以查到扭力臂所用材料QT400的P-S-N曲线,在指定存活率下的疲劳寿命,如表1所示,计算公式见公式1。

LgNp=ap+ bplgσ(1)

 

劳模交流材料篇5

关键词:市政;路桥工程;路面;设计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在市政路桥工程的建设中,沥青砼路面以其平整、无接缝、耐磨以及养护简单的优点成为工程项目优先选择的路面结构,广泛应用于各规模的工程实践中。然而,由于材料、技术、管理等主观因素的制约,以及城市天气、环境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市政路桥沥青路面使用过程中出现的病害现象逐渐增多,大大缩短了路桥路面的使用寿命,造成工程建设经济效益的降低。因此,提高市政路桥工程沥青路面的建设质量是目前市政路桥工程建设中应加强的重要环节,本文主要以市政路桥工程沥青路面的设计为切入地点,探讨了加强沥青路面设计质量的策略。

1.路面结构设计

(1)路面厚度设计

首先,确定路面结构设计指标。根据道路设计规范,选定路基和路面各项设计参数及路面使用性能指标。其次,根据市政路桥工程规范要求推荐的路面结构以及工程实际,拟定路面结构组合方案,并保证各结构层应尽量按强度和刚度自上而下逐层递减的规律安排,同时合理选择相邻结构层之间的模量比。最后,计算各结构层厚度。结合工程建设任务设计书及路面交通需求,在合理确定路面等级的基础上,计算设计出设计年限内的路面弯沉值。然后根据设计弯沉值计算路面厚度。并保证厚度值能够满足结构整体刚度与沥青层或半刚性基层、底基层疲劳开裂的要求。同时,对路面结构的弯拉应力进行验算。

具体设计方法:

设计弯沉值指标。在双圆荷载作用下,轮隙中心处路表弯沉值应小于等于路面设计弯沉值。拉应力指标。柔性基层沥青层层底和半刚性材料基层、底基层底面的最大拉应力应小于等于该结构层材料的容许拉应力。沥青混凝土面层材料的最大剪应力应小于或等于该结构层材料的容许抗剪强度。

(2)减少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收缩开裂和防射裂缝的措施

在半刚性基层上设置应力吸收层或铺设经实践证明有效的土工合成材料。沥青应力吸收层是采用粘结力大、弹性恢复能力很强的改性沥青做成砂粒式或细粒式沥青砼的薄层结构,一般为20mm~25mm。该薄层结构具有空隙率小、不渗水、变形能力大、抗疲劳能力强的特征,具有较好地防止防射裂缝的效果。②聚酯土工布粘层是在洒热沥青或改性沥青、改性乳化沥青后,布设长丝无纺聚酯土工布,经轮胎压路机碾压使沥青向上浸渍形成具有减裂、防水、加强层间结合的作用的粘结层,可以有效的控制车辙、反射裂缝和疲劳裂缝现象。

2、材料设计

(1)基层材料设计

基层直接遭受大气因素的影响虽比面层要小,但仍可能经受地下水和通过面层渗入雨水的侵蚀,交通荷载作用下动水压力作用,则加大了水对基层破坏作用,因此基层结构应具有足够的水稳定性、良好的抗冲刷性,以减少典型的路面水损坏。与此同时,基层还应具有良好的抗干缩、温缩性能,以减少反射裂缝病害。

基层材料应具有适当的模量,设计模量的取值不同意味着不同的材料。基层模量太小时可能造成面层层底的弯拉应力太大,产生弯拉疲劳破坏;模量太大可能造成面层内的剪应力太大,产生剪切疲劳破坏,故基层材料的模量最好与面层相近。

目前常用的基层材料有:半刚性基层材料(水泥、石灰、粉煤灰稳定类);柔性基层材料(沥青混合料、级配碎、砾石);刚性基层(贫混凝土)。

柔性基层虽具有全寿命周期成本相对较低等优点,由于初期投资较大,且在现行规范下,难以达到验收标准等原因,目前还未达到大面积推广使用的阶段。刚性基层比较适合于重载交通,但其接缝处的处理及沥青面层反射裂缝的防治一直是个难题,限制了其的应用。因此,国内高等级道路常用的半刚性基层。目前国内普遍采用的半刚性基层材料为二灰稳定粒料和水泥稳定粒料。

面层材料设计

沥青上面层须具有足够的耐久性,并满足以下要求:集料具有足够的纹理深度,面层具有适当的构造深度;具有很强的高温抗变形能力;具有足够的低温韧性;具有足够的强度;具有扩散荷载的能力,能抵抗荷载的重复剪切作用和其他自然环境的疲劳作用;具有很强的抗水作用能力。沥青路面面层宜选用SMA、AC-C和OGFC沥青混合料。

SMA混合料路面高温、低温以及抗疲劳性能均比较好,还拥有优越的抗滑性能与降噪功能,其综合技术性能最好。但SMA类沥青混合料的施工质量控制方面要求严格,其单位成本最高,但由于其使用寿命长、分摊到使用周期的时间成本并不高。近些年来SMA类沥青混合料在高等级道路路面结构中应用较为广泛,其施工质量控制也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Sup混合料路面具有良好的抗变形能力,但其施工控制较复杂,试验检测仪器很贵,若采用传统的检测方法则不能很好的控制混合料质量。

AC型沥青混合料施工均匀性好,能明显改善面层抗车辙能力,经实践证明,使用效果良好。且AC型混合料的施工要求相对而言较低,有利于施工质量的控制。AC型混合料又分为粗型(C型)和细型(F型)。粗级配是以粗集料为主,具有表面粗糙,构造深度大,抗车辙、变形的性能较好等特点,适用于多雨炎热、交通量较大地区的表面层。中、下面层也可用粗级配沥青混合料,以增强抗车辙能力,但施工应注意加强压实。细级配因集料较多,施工和易性较好,水稳定性、低温抗开裂及抗疲劳开裂性能等较好。但是,其表面致密,构造深度较小,可用于抗疲劳结构层或干旱少雨、交通量较少、气候严寒地区的道路。

OGFC是开级配沥青混合料,路面的特点是可以提高雨天行车安全性,降低交通噪音、防止路面积水、改善道路环境,可以有效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品位,但由于孔隙率大,其抗老化性能、耐久性能相对较差,而且路面被泥土、杂物等堵塞后,很难清洗,会逐渐失去排水功能,另外,为改善OGFC类沥青混合料的抗老化性能和疲劳耐久性能,国内外通常采用价格非常昂贵的高粘沥青。

(3)层间结合设计

路面基层和面层之间的结合设计,对加强沥青路面各结构层的整体粘结具有重要的作用。其设计方案:一种是在上文论述的在路基层与面层之间设计应力吸收层。另一种是在路面基层与面层之间设置防水粘结层,粘层油采用喷洒型PCR阳离子改性乳化沥青。防止超载车带来的路面层间脱层、推移和拥包等病害的产生,保证路面完整性,从而大幅提高路桥尤其是桥梁、陡坡、弯道和重载路面的使用寿命。

(4)材料配合比设计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一是目标配合比设计阶段。优选材料、矿料级配、最佳OAC,供拌和机确定冷料仓的供货比例、进料速度及试拌使用。二是生产配合比设计阶段。确定各热料仓的配合比,供拌和机控制室使用。三是生产配合比检验阶段。通过试拌试铺,确定施工温度;机械组合;施工工艺;虚铺系数;生产用标准配合比和最佳油石比;建立钻芯法与核子仪的检测密度的相关性。四是确定级配允许波动范围,确定路面混合材料的设计参数。

基层材料配合比设计。一是级配设计。主要利用公路工程级配设计软件可对公路沥青路面、水泥混凝土路面的面层、基层等各骨料的级配根据规范要求进行配合比设计。二是混合料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设计。主要采用表面振动压实仪法对混合料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进行确定。三是混合料抗压强度设计。主要根据立方体抗压强度的标准值对混合料抗压强度进行设计。

4、排水设计

(1)路基排水设计

首先,保证路基排水沟渠的布置应与桥涵位置相配合。在设置桥涵时,应考虑到路基排水的需要,致使各处排水沟渠的水流能尽快地排泄出去。同样,在布置路基排水沟渠时,也应根据桥涵布置的情况,确定各沟渠排引的方向及出水口的位置。其次,将截水沟设置于路基的上侧山坡上对即将流入地表的水进行拦截。并将边沟设置于路基两侧,排除道路表面的水。最后,将截水沟、边 沟等水流,用排水沟引排到指定的低地、河沟或桥涵等处。

(2)路面排水设计

双坡排水和单坡排水是城市道路路面排水的主要方式。当具备较宽的车行道宽度条件时,可设计双坡排水方式,按一定的距离将雨水口设置于道路两侧对路面水进行收集,从而有效将地表水在道路表面的径流时间减少,并将水迅速排除。

(3)路面结构内排水设计

一是将乳化沥青下封层设置于在路面面层和基层之间,及时将通过缝隙向下渗入的水分沿封层表面向道路两侧排走。二是设置排水层。将排水垫层设置于在路基以上、路面结构以下位置,拦截将由上部渗透下来的地表水,起到隔水、防水作用。

参考文献:

[1]林增忠.市政道路沥青路面建设质量若干问题与对策[J].福建建筑.2008(03)

[2]谢道权.市政道路沥青路面水损坏原因分析与对策研究[J].工程与建设.2008(04)

劳模交流材料篇6

【关键词】住宅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住宅工程量大面广,其质量关系到千家万户,关系着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从目前我国的住宅结构形式来看,仍以砖混结构为主。砖混结构施工存在湿工作量大,手工操作多,劳动强度大等问题。施工阶段是工程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监理在进行施工阶段的质量监理中,应遵循“坚持质量第一、坚持以人为核心、坚持预防为主、坚持质量标准”的原则,采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以实现合同中的质量目标,使政府和业主满意,让住户放心。近年来农村劳动力大量涌人城市,建筑业各工程基本以农村劳动力为主。而农民工缺乏技术培训,技术素质低,质量意识差,流动性大,这给提高工程质量带来很大困难。为了有效地控制工程质量,从当前存在的问题看,应从技术上、组织管理上采取相应措施,达到有效的控制工程质量。

一、控制工程质量的施工组织措施

(1)班组操作尽量专业化。砖混结构建筑是劳动密集型工程。为了使以农民工为主的建筑施工队伍能按质量要求进行操作,在组织施工、划分施工段时应尽量均衡,尽量使每一班组人员自始至终做同样工作,以提高操作工人的熟悉程度及劳动生产率。砖混结构施工时,瓦工、钢筋工、砼工、木工、油漆工、防水工、安装工等应分成若干专业班组施工,以保证工程质量。(2)施工段划分尽量同班组数相对应。在主体施工阶段有砌墙、模板安装、钢筋绑扎、现浇砼、构件安装等为主导的工种,施工段数应按班组数划分,尽量组织全等节拍均衡施工,使各流水段工程量基本相等,保证专业化班组施工能顺利开展。在时间上统筹安排每天24小时各工序的作业起止时间。为了形成全等节拍流水,一是各班组人数要安排适当;二是各班组不仅要按期完成自身的工作量,而且在施工过程中还要为下道工序的尽早展开提供工作面,为组织全等节拍均衡施工提供可靠保证。

二、工程材料质量控制

工程材料进场后,由施工单位提交进场材料报验单及有关资料,监理工程师应认真审查所进材料的种类、数量、规格、型号、性能,使用部位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同时认真检查原材料出厂合格证和材质化验单。实物检查完毕后,按照规范规定对主要材料进行现场见证抽检,取样方法必须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样品取完后,由监理工程师签署样品送样单,并与施工单位共同送至检测室。这样做的目的:确保了原材料样品的代表性和真实性,避免了施工单位更换样品。试验资料不真实,造成质量隐患,对于需要养护的混凝土、砂浆试块,同样由监理工程师在浇注现场见证取样后,送至项目监理部设置的现场养护室中。按照单位工程分别编号、并标上日期和工程部位进行存放,由监理工程师建立档案、目录。待养护期满后,送至试验室试压。经监理工程师审查,质量保证资料齐全合格,现场实物材料和资料相符、抽检试验合格者,方可签署材料进场批准单,在工程中使用,若发现施工单位擅自使用未经监理人员认证的材料,或者擅自替换变更工程材料,总监理工程师下达停工令,责令整改。

三、梁柱板工程

(一)模板工程质量控制措施

(1)模板安装完后,由施工单位自检合格后,现场监理人员按图纸要求对位置、标高、尺寸及混凝土保护层厚度进行检查验收。要仔细查验模板缝隙,如发现缝隙过大,即要求施工单位采取措施封堵。(2)严禁使用废机油做脱模剂。脱模剂要涂刷均匀,防止漏刷。涂刷前要清净模板表面垃圾。(3)拆模时问要依据混凝土结构不同部位不同环境条件下试块强度进行推算,拆模前要经监理同意方可按规定程序进行拆模。

(二)钢筋工程质量控制措施

(1)对进场钢筋要查验生产许可证或准用证,认真实行见证取样、送样制度。加强现场检测,发现问题,要求施工单位取样复试,并仔细查对质量保证资料,做好原始记录。(2)钢筋断料时,按图纸和规范要求进行查验;钢筋绑扎时要对规格、数量、位置及锚固长度、接头位置进行校对。(3)混凝土浇捣前,仔细检查垫块、钢筋限位、撑脚设置到位情况,如有遗漏及时补设。钢筋绑扎重点检查接头位置、接头,重点是十字接头、梁柱端部接头,墙、板、粱交接部分等处是否满足设计图纸和规范要求。(4)对有抗震要求的地区,一般要求箍筋弯钩角度为135°,平直长度大于箍筋直径的10倍。

(三)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措施

(1)严格控制配合比,执行用料过磅的规定,控制加水量及搅拌时间。对商品混凝土应核查其配合比、材料及外加剂采用是否合理,并不断检查坍落度,严格控制中途加水。在混凝土出泵前罐体不应停转,并按批量要求留置试块。(2)混凝土振捣要按程序控制达到密实,防止漏振、过振和振捣不匀,厚度较大的构件应分层振捣,节点钢筋密集区域应配合采用人工振捣。为防止裂缝出现,对混凝土现浇楼板及墙体应合理设置后浇带。(3)凝混土浇捣前,应仔细检查钢筋限位及绑扎情况,注意保护层是否满足要求。混凝土浇筑应按程序进行,不准在浇注面上走车及卸料;检查是否按规定留设施工缝,施工缝部位作基层清理,做好冲洗和接浆。(4)加强混凝土养护,严格控制养护和拆模时间。养护期问严禁施工,保持混凝土湿润,在冬季施工要有防寒防冻措施。

四、砌体工程

砖混房屋的纵墙和横墙在施工过程中总要有临时间断,留槎形式及留槎处砌体的砌筑质量关系到纵横墙连接的整体性。在施工过程中为了提高接槎处砌体(无论留斜槎还是直槎加拉结筋)的强度,在留槎处接砌时,应把接槎处的砂浆标号提高一级,且优先采用混合砂浆。同时在施工时尽量减少间断,避免影响砌体的整体强度。(1)防止预应力空心板问裂缝的措施。砖混结构楼面一般采用预应力空心板,板间裂缝是这种结构的通病。板缝除对结构有影响外,也影响外观及使用功能(渗漏水)。为防止裂缝产生,预制楼板排缝时板缝宽不小于2cm,灌缝应待上一层主体完成后进行。在灌缝前板缝必须清理干净、湿润,采用两次灌缝,并在灌缝的砼内加水泥含量万分之一的铝粉(微膨胀作用)。这样可克服板缝内砼由于收缩、外界荷载及施工工艺原因产生的裂缝。同时也增加了板缝内砼的密实度。(2)防止细石砼楼面地坪起壳的措施。地坪起壳也是砖混建筑的通病。地坪的一般做法是,先把板面清洗干净,用水湿润后抹素水泥浆一道,再铺30厚C20细石砼随捣随抹光。为防止地坪起壳,在清洗地坪时必须把一角(墙角)三根(门框根、墙根、管根)处清洗干净,把楼板局部不平处用1:2:5水泥砂浆找平、拉毛。预制板面清理完毕浇捣细石砼前,在其上涂刷砼界面处理剂,可有效提高细石砼面层与预制板基层的粘结力。最后在铺设细石砼时用滚筒在其上交叉碾压出浆,以提高砼的密实度。而细石砼压面应视气温高低、地面干湿程度进行,一般在初凝前抹平,终凝前压光。

住宅的工程质量涉及到千家万户的安居乐业。参建各方要共同努力,遵守

参考文献

[1]GB50319-2000建设工程监理规范[S]

劳模交流材料篇7

关键词:增值税 营业税 抵扣

中图分类号:D922.22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以下简称“《暂行条例》”)于2009年1月1日起在全国所有地区、所有行业推行,增值税由生产型转变为消费型,企业购入固定资产的进项税额允许从销项税额中扣除。由于建筑安装企业提供工程安装过程中涉及的设备、材料,部分生产型业主(包括发电厂)可能要求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为了从销项税额中抵扣,但建安企业是非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无法提供混合销售业务的增值税专用发票,这就产生了增值税链条断裂的矛盾。

一.现状分析:如满足业主要求提供增值税专用发票,许多建安企业在现有性质和业务模式下,必然要求设备材料与劳务进行分离:

(一)经营业务分离:工程承包模式变为分签设备材料销售合同和劳务承包合同(前提是承包商具有一般纳税人资格);

(二)经营模式分离:甲供设备或材料(或签订三方协议,设备材料供应商直接向业主开增值税票),建筑公司仅剩劳务承包模式。

对经营业务分离来讲,这样的同时具有设备材料销售和劳务承包资质的建安施工单位比较少,核电现场的大多数承包商都不具备一般纳税人资格,即无法开具增值税票。对经营模式分离来讲,仅剩劳务承包模式,不仅会使企业产值规模大幅缩小,影响营业资质。此外,最关键的是还会使工程利润空间变窄。因此建安企业在投标与签订合同时就要做好应对增值税转型的税务筹划,以应对部分业主获取增值税专用发票要求,尽量减少增值税转型带来的负面影响。

二.对业主增值税抵扣问题的分析 在实务中,我们发现建安企业的相关业主即使能获取增值税专用发票,也存在不能抵扣的问题,原因是本次增值税转型并非完全意义上的消费型:

(一)《暂行条例》第一条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为增值税的纳税人,应当依照本条例缴纳增值税;以及第十条规定:用于非增值税应税项目、免征增值税项目、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的购进货物或者应税劳务的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以下简称“《实施细则》”)第五条规定:非增值税应税劳务,是指属于应缴营业税的交通运输业、建筑业、金融保险业、邮电通信业、文化体育业、娱乐业、服务业税目征收范围的劳务。因此,增值税纳税人仍不包括应缴营业税的交通运输业、建筑业、金融保险业、邮电通信业、文化体育业、娱乐业、服务业行业的企业。

(二)房屋、建筑物等不动产不纳入增值税的抵扣范围。《实施细则》对不动产的概念也予以明确,第二十三条中规定:不动产是指不能移动或者移动后会引起性质、形状改变的财产,包括建筑物、构筑物和其他土地附着物。纳税人新建、改建、扩建、修缮、装饰不动产,均属于不动产在建工程。

通过业主增值税抵扣问题的分析,建安企业可以明确以下问题: 1. 建安企业涉及的应缴营业税的交通运输业、建筑业、金融保险业、邮电通信业、文化体育业、娱乐业、服务业行业的业主没有获取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必要。

2. 工程中明确属于不动产的在建工程,业主也没有获取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必要。

3. 工程最终竣工后,属于建筑物组成部分或其附属设施的,没有必要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反而导致成本增加以及多抵扣导致偷税的风险。

但在实际操作中因无明文规定哪些设备材料属于不动产,很多包括核电厂在内的应缴增值税生产型企业,对厂内不动产的在建工程及其附属中用到的设备材料未将其划入不动产,而是作为购进固定资产的进项税额从销项税额抵扣,所以应缴增值税生产型企业业主对设备及某些地方定义为设备的材料要求建安承包商提供增值税票。注①:定义为设备的材料

三.可供选择的方案 建安企业要满足部分业主获取增值税抵扣凭证的要求,理论上有以下方案可供选择:(一)分开纳税 建安企业对合同涉及的设备、材料缴纳增值税,安装服务缴纳营业税。该方式在以下两种情况下可以做到:(1)根据《实施细则》第七条规定:提供建筑业劳务的同时销售自产货物的行为;(2)分别核算的兼营行为。(二)全额缴纳增值税 改变行业性质,变成销售为主、安装为辅的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优点是:(1)能向客户完全提供增值税专用发票;(2)能将增加的税负转嫁给对方企业,不影响建安企业利润空间。 缺点是:(1)税务上操作性不强,建安企业属于法定营业税纳税人;(2)即使可行,若毛利较高则造成税负过高;(3)客户获取增值税专用发票,也未必能抵扣;(4)扣缴分包方营业税存在流转税冲突。(三)分离设备材料 分离设备材料,是指将设备和材料完全由甲方自行提供,建安企业变为纯劳务型企业,包括经营业务分离和经营模式分离。 1. 经营业务分离,是指设备材料采用甲供形式,但要求其向建安企业的关联方(须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采购。优点是:(1)关联方能向客户提供设备材料的增值税专用发票。(2)关联方之间可以转移收入,能较大限度保留整体的利润空间。缺点是:(1)由于剥离设备材料,产值可能大幅缩水,导致企业资质年检受到影响;(2)存在关联方间定价是否公允的涉税风险;(3)利润空间暴露,利润可能下降。 2. 经营模式分离,是指设备材料采用甲供形式,但其不通过建安企业关联方采购。该方式不利之处显而易见:(1)建安企业,包括关联方,整体产值大幅缩水,企业资质年检受到影响;(2)导致许多建安企业成为纯劳务型企业,无利可图。(四)分离出实体成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 原理是建安企业分离出实体成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两者根据税负条件和其他要求,经营各自的工程业务,前提条件是分离实体也能取得相应的建安资质。该方案思路如下:(1)测算企业各类工程的增值税与营业税税负;(2)保留母公司的营业税纳税人性质,同时成立一家具有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的子公司,性质为销售设备材料为主、安装为辅的商贸企业;(3)子公司经营增值税税负较轻或税负相当的工程业务;(4)母公司继续经营营业税税负较轻的工程业务。新增工程业务,根据税负测算,并与业主充分沟通,来选择经营主体。该方案优点:(1)解决不能完全提供增值税抵扣凭证矛盾;(2)关联方之间转移收入,能较大限度保留整体的利润空间。缺点:(1)如果建安企业各项目毛利均较高,税负可能增加;(2)存在关联方间定价是否公允的涉税风险。(3)对母公司而言,如果对方索取增值税专用发票,仍不能提供,但由于税负较轻,可以与业主协商来解决。

劳模交流材料篇8

1公路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管理

在工程项目施工中,施工现场人工、机械及施工材料等资源的优化配置对公路工程项目施工进程、施工质量、施工费用及施工安全管理等方面具有直接关系。其中在整个工程项目成本中,材料费占70%,因此施工材料费对施工成本影响最大,因此加强施工现场施工材料管理可有效控制施工成本。想要实现施工现场中人工、施工材料及施工机械的合理配置,首先,要加强劳动力的合理配置。在公路施工中各环节均需要加强劳动力控制,其中劳动力综合素质及数量是影响施工进度的重要内容。施工项目管理人员应严格按照施工计划及规模优化劳动力资源配置,保证工程施工的协调性、连续性、经济性及均衡性;其次,要加强施工材料控制。由于在公路工程施工中,使用材料品种多、数量大且规格复杂,材料耗费无连续性,因此管理难度较大,是公路施工中成本控制的重要内容,因此在施工现场需加强对施工材料的管理,制定严格的采购、使用及保管制度,使用合格供方,积极进行材料核算,并对施工过程进行监督检查,最大程度避免施工材料浪费现象。最后,需完成机械优化组合及配置。在施工现场,需根据具体的施工条件、作业内容、工程量、工程规模等选择恰当的施工机械,保证施工安全。想实现施工机械的优化组合,需根据机械的类型、性能、台数等进行优化组合;同时还需要将工期、工程量、机械设计作业能力进行综合考虑。

2公路工程项目施工成本控制

公路工程项目成本控制主要指的就是在项目成本形成过程中,监督、指导、限制及调节在具体生产经营中所消耗的物质资源、人力资源及是其他开支情况;并对已经发生或积极发生的成本偏差进行纠正,将工程各项施工成本控制在最低范围内,以达到最低成本的施工目标。在公路工程施工中加强施工成本控制是工程安全管理管理的重要内容。在充分保证工期及施工质量基础上,施工成本降低表明在公路施工中活劳动消耗及物化劳动消耗节约,也就意味着固定资产使用率得到提高及劳动力生产率提高。

2.1施工成本控制原理

2.1.1事前控制事前控制也就是指在工程开工前,可根据事前规划、审核以及监督等多种措施,对可能影响工程施工成本的经济活动实施成本控制。即事前对所有投资效益进行控制,也就是成本控制开端。

2.1.2事中控制(过程控制)一般对于施工成本过程控制需根据项目费用计划以及消耗定额进行,有成本管理人员严格审核施工费用,最大程度避免施工浪费;并通过分析成本计算信息及时向成本管理人及相关责任部门反馈成本偏差,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纠正偏差。

2.1.3事后控制施工成本事后控制主要是对施工费用开支、生产原材料使用、人工费用消耗等实际发生后的内容及时核算,再分析比较实际业绩与控制目标或标准之间的差异,然后采取相应措施防错纠偏,并给予造成差错者以适当的处罚来进行控制。

2.2公路工程项目施工成本控制中存在的问题第一,缺乏成本意识。在传统公路工程施工管理中,采取的是一种粗放型管理模式,成本控制意识薄弱。在进行成本控制时,一般是管理人员根据个人意见进行,无健全的成本质量管理制度;第二,重视事后控制,缺乏对事前及事中控制,通常是在工程项目中易出现过高的成本或浪费现象后,才开始加强成本控制,因此造成较多不可挽回的损失;第三,缺乏完善的成本控制激励机制以及约束机制,造成成本控制责任不能及时落实,施工人员工作积极性以及成本控制积极性不高;第四,工程质量控制、进度控制与成本控制未协调好,导致为了降低施工成本而出现施工质量不佳的现象,延长工期,增加返工次数,从而增加施工成本。

2.3成本控制对策分析

2.3.1加强施工成本预测施工单位首先应树立现代化市场观念,提高成本管理者的实际管理能力,增强施工人员的成本意识,加强施工现场管理,杜绝材料、人工浪费现象。另外,施工成本预测是进行成本控制的基础,因此积极进行成本预测,是保证公路工程项目施工成本控制有效性的前提。在进行施工前积极进行准确预测,可全面控制公路项目的施工成本,最大程度达到施工成本控制目标。一旦成本预测思路确定后,需根据项目施工合同及设计方案,并与实际工程进行结合,开始进行施工组织计划编制。对施工定额费用、材料费用、工人工资、机械设备费用等成本做好预算,并将各环节施工控制在成本预算内。并积极对成本预测相关信息进行收集,包括材料费用、人工费用、机械费用等的具体投入,合理调整成本预算费用。

2.3.2建立完善的成本核算体系为了加强成本控制管理,建立完善的施工成本核算体系,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强化责任控制。按照预算成本,可组织相关工作人员按照经济指标,对相关经济责任进行分配,明确权责;第二,绘制成本核算图。相关人员可根据工程成本绘制成本核算图,例如票据传递图、物资流动图等,利用这些成本绘制图来做好成本控制工作。第三,实施成本核算。定期对单机费用及劳务成本费用进行核算,处理好人工消耗量以及相关费用的核算工作。第四,对施工材料进行核算,主要包括施工材料耗量以及费用等。按照具体工程中各子项目对总体成本的分解,将成本细化到具体施工班组中,随后进行汇总,分析超出成本预算的原因,并及时进行纠正。

2.3.3实施成本全程控制,提高成本控制效果第一,建立完善的施工成本控制奖励机制,将施工人员的个人利益与成本控制效果挂钩,可给予优秀员工一定的物质奖励;对于施工成本控制较差,且对施工进度、质量等造成不良影响者,需追究其责任。最大程度将施工成本控制贯穿于整个公路工程施工中。第二,从施工工序及施工工艺方面加强成本控制。施工工艺中各工序均对成本控制有直接影响,因此需不断提高施工工艺,规范施工工序,加强施工成本控制。第三,正确处理施工进度、质量以及成本之间的关系,最大程度实现三个控制目标的一致性、统一性。

3结束语

在公路工程项目管理中,成本管理是三个管理内容之一,对保证工程工期及工程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应加强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实现公路施工中施工人员、施工材料及施工机械等资源的优化配置,保证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降低施工成本,并且可通过加强施工成本预测、建立完善的成本核算体系及实施成本全程控制,来进一步提高成本控制效果,在保证工程质量及工期前提下,最大程度实现经济利益最大化,促进我国公路建造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上一篇:文化工作交流材料范文 下一篇:辅导员交流材料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