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日本之鉴,中国之辙

时间:2022-10-10 03:54:29

石油:日本之鉴,中国之辙

石油需求猛增的中国需要吸取日本当年的经验教训。

如果说中海油(CNOOC )对优尼科(Unocal)的并购计划破产彰显出中国的石油扩张战略所面临的种种威胁,邻国日本的经历则展现了一个鲜明的反面教训:当你没有足够的野心时,结果更糟。

面对美国强大的政治压力,中海油宣布撤回对优尼科的收购要约。但专家表示,中国可能会继续在全球范围内大张旗鼓地寻求收购大型石油资产。

一个重要原因是:从日本六七十年代的经历来看,选择一种截然不同的、低调的石油获取战略,结果只会一败涂地。

事实上,专家表示,中国眼下正在总结日本的经验教训,并加以借鉴。与日本六七十年代经济腾飞时的状况相同,中国也开始面临石油需求猛增的境况。

东京能源经济研究所(Institute of Energy Economics)研究部负责人Tsutomo Toichi说,“中国已经从我们这里学到了很多。”中国石油官员向他炫耀说,数年来中国在海外已经收购了相当于日本30年内并购的石油产能。

两大教训

从现在来看,中国已经吸取了日本的两大教训:

首先是要集中力量,壮大实力。在日本,几乎每家炼油商和石油贸易公司都建立了自己的石油勘探公司,因此有数十家小型运营商分散在这一领域。它们当中多数只能实施一些小型勘探项目,滴油不出的结果屡见不鲜。

更糟糕的是,日本政府承担了70%的石油勘探成本,因此开发商并没有高效支出的意识。直到今年,日本政府才最终解散了为勘探项目提供资金支持的石油公团(Japan National Oil Corp.)。

中国则恰恰相反,只有三家大型国有控股石油公司,并且正在努力将中海油培养成具备国际竞争实力的大型石油企业。

其次,选择直接购买,而不是自行勘探。日本石油开发企业斥巨资进行勘探,而不去购买已探明的石油储备,这对一个在勘探领域尚不具备丰富经验的国家而言显然不是明智之举。火奴鲁鲁东西方中心(East-West Center)的能源经济高级研究员Fereidun Fesharaki估计,过去30年间日本政府在石油勘探项目上大概花掉了500亿美元。而2003年,来自日本自有油田的石油产量仅相当于日本石油进口量的5.7%。

相反,中国已经将目标锁定在已探明的石油储备以及运转良好的油井上,这从中海油对加州联合石油的竞购上可见一斑。Fesharaki认为,“日本在勘探上的花费已经足以购买很多大型石油企业了,“”中国从日本吸取了很多教训。”

两条经验

当然,日本的两条成功经验也很有参考价值:

第一, 实现石油来源多样化。

发展自有资源失败后,日本政府开始在外交方面加倍努力,以确保从广泛的石油生产国获得源源不断的原油供给。日本还特别将触角伸向了大型西方企业被禁入或者相对而言难以施加重要影响的地区。

凭藉慷慨的资金及技术援助,日本与阿布扎比、卡塔尔、阿曼等小国建立了良好的外交关系,同时减轻了对全球第一大石油出口国沙特阿拉伯的依赖。日本一直与伊朗保持着稳固的关系,甚至去年在该国获得了一个大型石油开发项目。

中国也意识到石油供给多样化的重要性。中国石油企业的投资被分散在全球各地,从苏丹到委内瑞拉再到阿塞拜疆,到处都有中国公司的足迹。

第二, 储备石油,以备应急之用。

自从1973年的石油危机导致日本工业惊慌失措后,日本已经做好充分准备应对石油供给的突变。该国还设法降低了对石油的依赖,提高了能源使用效率。如今,日本积累了相当于该国年需求量近二分之一的战略石油储备。而在中国,这样的储备还正在建立过程中。

出处:《亚洲华尔街日报》2005年8月3日,本刊有增删

上一篇:等待全球高油价的震撼 下一篇:科龙事件突显监管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