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课堂实施任务型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时间:2022-10-10 12:14:50

初中英语课堂实施任务型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任务型教学就是以具体的任务为载体,以完成任务为动力,把知识和技能融为一体,学生通过听、说、读、写等活动用所学语言去做事情,在做事情过程中自然地使用所学语言,在运用所学语言做事情的过程中发展和完善语言能力。概括为一句话就是:“为用而学,在用中学,学了就用”。

一、初中英语课堂实施任务型教学存在的问题

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有很多教师并不能真正理解任务型教学的涵义和具体实施任务型教学要注意什么,应该怎么去具体实施。在课堂教学中许多教师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任务过于繁多

语言习得必须是在大量可理解性输入的前提下从交互性的输出中得到发展。有的教师课堂任务设计过多,任务过多必定会压缩必要的时间,学生接受语言输入就少;分配到每个任务的时间也少,只能蜻蜓点水;学生的参与程度不高、参与面不广;很大一部分学生甚至来不及完成任务。任务汇报阶段老师只叫学习好的学生来汇报,草率了事。特别在公开课、示范课中,给观摩的教师带来错觉。

二)任务前准备不充分

任务前热身活动非常重要,它能起到介绍新的语言知识、激活学生已有的相关的语言知识、减轻任务的信息处理负担、引导学生按任务要求更好地理解任务的作用。目前一些教师只是追求活动,有意忽略或不重视任务前的准备工作,任务成果的质量就有一定的问题。

三)分组安排得不到位

任务活动的另一个问题是教师忽视课堂活动组织形式的重要性。很多教师在开学初让班长或自己按教室座位给学生进行自然分组。对于学习小组的构成、成员间的任务分工以及后来的发展变化过程很少予以关注。

四)任务后的评价单调

任务评价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学生完成任务之后,对任务的评价还跟不上去。具体表现在评价性的语言、评价的角度、评价的手段和评价主体比较贫乏和单调。往往是一句“verygood.”就打发过去了。

五)把练习当任务

在任务型教学实践中,有不少教师把任务教学简化了,他们把所有的语言教学活动,例如造句、句型转化和一些练习以及教学步骤等都冠以任务型教学。

二、提高任务型教学的对策

一)合作学习完成任务

小组内进行合作学习是开展任务型教学的核心,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一种有效方法。合作学习将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化成小组间的竞争,有助于培养团队精神和竞争意识。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合作完成情景活动的任务,发挥每一位学生的优势,互相帮助,形成交互的思维网络,收到拓展学生创造思维的良好效果。在课堂上,教师可通过各种各样合作的形式,开发学生交往的潜能,充分发挥优化组合的整体功能,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

二)“活化”教材,布置学以致用的任务

活动的设计应当是真实的或接近真实的,它应是现实生活中有可能发生的交流问题。教学内容和材料的选择应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和情感需求。因此,教师开展任务型教学,首要的是要“活化”教材,只有通过“活化”教材,教师才能把课本上的枯燥的知识条块变成学生乐于参与并接受的活生生的真实的语言交流活动。

三)注意教学任务的设计原则

1、目的性原则。教师在设计教学任务时,要明确所设计任务是为了对课本的哪些语言点或知识点的训练和巩固,通过任务要求学生达到什么结果。

2、可操作性原则。教学任务的设计不能大而空。有的教师设计的任务也有明确的目的,可是不能注意从学生角度思考,在学生实际操作时很难或无法完成教师预期的任务,教学任务的设计要遵循可操作性原则。

3、体现学生主体性原则。任务型教学模式要求教师是教学的引导者、组织者、辅助者;学生才是完成任务的主体。任务的设计应能使他们在教师引导下充分结合自己的已有知识,通过任务的完成过程发挥学生的主体精神和主体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性。

4、体现互动性与合作性原则。英语教学是语言的教学,语言的综合能力获得需要与人交流。所以英语课堂教学中,要顺利完成任务,就需要参与者的互相合作,每一个参与者对小组及自己在组内的工作都应有责任感,都要提供他所掌握的信息,与小组成员及时交流、沟通、互相配合、共同完成任务。这就要求任务设计者在设计任务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在活动时的互动与合作。

只要我们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突出“用中学”,吸收和容纳其他教学法的优点,灵活而务实地开展任务型语言教学,我们的英语课堂必会产生真正的变化,教学效率也必然会得到提高。

上一篇:天人合一的“圈舞”文化现象探究 下一篇:从学生实际出发,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