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视域下高校大学生政治教育路径探索

时间:2022-10-10 08:19:21

新媒体视域下高校大学生政治教育路径探索

摘要:日益进步的现代科技,广泛应用的互联网、数字电视和手机等新媒体,已经深深地扎根于人们的生活,这些新媒体对人们思维方式以及价值观有着不小的影响,尤其是正处于高校学习的大学生。在新媒体的影响下,高校的思想教育工作仍然有着主体缺失、定位失衡等不少问题,如何真正落实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当下高校思政工作的必须重视的。

关键词:新媒体视域 大学政治教育 模式冲击 对策方法

一、“新媒体”是什么

所谓“新媒体”是在二战后,应用网络化、数字化信息处理等高新技术,大部分以电脑、电视、手机、MP4等设备为终端,形成新媒介进行信息传播的新兴媒体形态,它具体包括手机短信、数字电视、移动电视、数字杂志、触摸媒体等。新媒体是一种互动化、细分化、个性化的传播方式,它是电视、报刊、广播、户外四大传统媒体之外的“第五媒体”。由于新媒体集图像、文字、视频、声音为一体,并且将传统的媒体融于一身,所以它不仅有传统媒体的优势,还有个性化、草根化、族群化、去中心化等特点,相对于传统媒体,新媒体更具开放性、丰富性和自由性。

二、 “新媒体”对高校政治教育的冲击

(一)新媒体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机遇

互联网是新媒体的依托,它有着资源丰富、传输迅速、覆盖信息广等多方面优势。开展思想工作的教师,可通过新媒体将自己的理论、政策、思想等快速地、主动地传达出去。由于新媒体在教学手段、信息传播、资料获取等方面的突破,教师所开展的思想政治教学工作可以打破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时间和空间不再有局限,教育方式更加丰富。新媒体则将教学内容勾勒和描绘出来,变得“真实”。设置多样的思政工作情境,使死板的教育内容变得更活跃,易于学生接受。新媒体有特殊的多变平等性,使师生之间的信任感加强,让一直以来学生对教师在思想方面教育的隔阂进一步消解,这样,教师就可以真正的和学生进行交流,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达到很好的效果。

(二)新媒体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着挑战

1.校园生活变得虚拟化

新媒体不受时间和空间的局限,形成了一个巨大的虚拟空间,对于受众来说,现实的世界和虚拟的世界是同时存在的。大学生越来越多地利用手机短信、网络微博等虚拟的社区网络进行相互之间的交流,虚拟的世界让他们逃避了现实、厌倦了生活、丧失了自我,对真实社会产生了抵触、厌恶,可能造成心理障碍和其他严重的问题。

2.正面交流越来越少

当没有了手机、没有了互联网,你将有怎样的生活?许多人不敢去想这样的生活,这显然体现出,现在的生活交流已经被很多的虚拟交往工具所占据,人们尤其是现在的大学生越来越依赖类似于QQ、MSN、飞信等虚拟的交流工具,人与人之间的正面交流少了,自然他们心与心的交流也就少了。

3.带来了不同的思想信仰

大学校园可以将各种信息全部囊括在内的大熔炉,它的自由性、无限制性让很多的腐朽、消极的信息同样也在校园里传播。大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并不成熟,理性判断力缺乏,容易受到外界信息的影响,形成个人的道德认知和思想观念,导致价值导向多样、价值观念混乱、理想信念丢失等诸多问题,一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果被抵消了。

三、“新媒体”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一)加强培养大学生的媒介素养

媒介素养指的是人们使用、解读、接触媒介的修养和素质,包括使用媒介,行使一定权利;解读媒介,评价信息;接触媒介,获取信息。媒介素养与一些道德规范一样,也成为了评价一个公民道德水平的标准。高校可以将新媒体的应用作为教学内容的一部分,将新媒体的知识在课堂上以课题的形式进行讲述,引导学生正确的使用新媒体,提高学生的媒介素养。在学生充分利用新媒体来网络资源的同时,也加强了他们的法律观念和道德意识,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规范,不断地完善自我,投入社会发展中去。

(二)构建新媒体教育的平台

将新媒体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想结合,是现代化思政教育的一个有效的途径。新媒体把思政工作从传统的教学模式里解放出来,在坚持基本原则的前提下,使工作更自由、更开放、更具有多样性。同时,思政工作者要提高自身的媒介素养水平,充分了解新媒体的特征和传播技术,创新思政教育的方法、途径,变单纯说教为生动交流,变被动接受为平等对话。利用新媒体,可以收集丰富资料、吸收优秀的文明成果,还能对大学生进行有效的监督和引导,给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建了一个新的平台。

(三)优化新媒体的信息环境

大学校园的开放性和自由性,让大学环境变得多元化,新媒体在不同环境中的利用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想要发挥新媒体的积极因素,消除其消极因素,就要对高校的信息资源与环境进行优化。这个任务不仅仅是靠高校一边的力量就能完成的,在社会中的信息管理部门也要进一步加强对手机、网络等新媒体的监督和管理,并加大对新媒体法制、道德教育的宣传,打击利用新媒体传播不良违法信息的行为,在社会和高校的共同努力下,为大学生提供一个健康、文明、积极、和谐的新媒体的信息环境。

参考文献:

[1]谭建平.在高校德育中应强化创业教育[J].航空教育,2002(2)

[2]冯智宣.互联网对思想道德建设的影响及对策[J].中国高教研究,2003 (5)

[3]季海菊.跨界思维:新媒体视阈下思想政治教育载体选择的一种理性向度[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2010.1

上一篇:基于西方经济学教学本土化的教学改革探析 下一篇:《地方高职院校机电类专业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