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药理课教学分析

时间:2022-10-10 12:39:28

高职院校药理课教学分析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1)10-0414-01

【关键词】高职院校;药理;教学

近年来,我们通过对护理药理实验教学改革,力求使学生掌握必要的药理知识,过硬的实践技能,提高了观察能力和灵活应用知识的能力。它还可以增强学生岗位适应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学生自主学习潜力,从而提高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临床动手能力,以适应临床护理工作的需要。文章在此基础上对高职院校药理课教学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

1 明确培养目标

1.1 培养目标:对护理专业培养目标主要把握两点 ,一要体现护理特色,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和卫生保健需求的实用型高级护理专业人才,使学生获得从事临床护理及社区保健工作所需的职业能力和素质。二要把握培养临床实用能力型的护理人才,在防病治疗过程中,医生的治疗方案要通过护士具体执行,但护士并不是单纯被动地执行医嘱,而是主动参与病人的诊断、治疗康复过程。药学知识在临床护理和卫生保健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护理人员必须熟知药物的性能、熟练掌握给药途径和操作技能,协助医生搞好临床合理用药,观察分析病人治疗后的疗效与反应,要善于发现药物的治疗作用及其引起的不良反应,及时解决不良征兆,预防药源性疾病的发生,达到药物治疗的最终目的。药理课是联结基础与临床的桥梁,它有较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与临床护理实践紧密相关

1.2 作好课前准备工作:要求学生做好课前预习 ,预习与实验相关的知识,明确实验目的,实验所用器材,实验方法及步骤,预料会产生怎样的结果,实验中的注意事项等,以便学生做实验时有条不紊,提高了实验教学质量。教师作好实验前的一切准备工作,使实验过程顺利有序进行,确保实验教学质量。

2 改革实验教学内容

我们针对其实践性和应用性强的特点,教师在实验内容的选取上应紧密结合临床护理及社区护理的工作实际,侧重于技能训练和用药监护,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临床观察能力,为学生顺利过度到临床打下坚实的基础。护士的工作是直接执行医嘱处方,稍有不慎就会造成医疗差错事故的发生。护士要主动配合医生正确执行医嘱,必须熟练掌握药物方面的知识和护理操作技能。实验内容可选择一些如药物外观检查、查看药物的保质期和批号,掌握对变质药物的判别技能,剂量的准确换算,掌握药物的配伍禁忌、剂量和途径的练习等,选取一些与临床护理工作密切相关的实验内容。护士与病人接触最多,给药后药物效应与不良反应首先是护士进行观察,因此培养学生药物反应的观察能力及灵活应用知识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非常重要。实验内容应选择观察指标明确,便于灵活处理容易操作的实验。如有机磷中毒及解救、镁盐急性中毒及钙盐的对抗作用等,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其更快的适应临床护理工作。

3 改进实验教学方法

传统的教学手段是老师讲实验内容及方法并示教,学生照实验步骤去做,不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开发。通过近几年的实验探索,改进实验教学方法后,学生的兴趣提高了,综合能力有了显著提高。它使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发挥了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我们在方法上做了以下几点。

3.1 有目的的选取实验内容 ,作好课后小结 :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有针对性的选择和组合。例如:“有机磷中毒与解救”实验,可采取实验前讨论、实验后归纳总结的方式。首先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拟定几个思考题。制订实验设计方案,然后分组讨论。实验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启发学生仔细观察中毒的临床表现,及时抓住那些容易消失和不易发现的现象。养成认真、仔细有始有终观察的良好习惯。实验结束后,分组讨论实验内容及结果,由学生归纳、比较、总结实验内容及结果,分析实验结果不足的原因,接受经验教训。通过比较,会发现每个组的结果相差很远,有的抢救成功,有的因抢救不及时或静脉注射不熟练,未及时给药,错过抢救最佳时机,导致动物死亡。分析比较后学生感触颇多,深刻体会到护理熟练的操作技能和及时的解救是挽救生命的关键,从而受益终生。实验结束后要求填写实验报告,通过书面总结,进一步明确了实验目标。教师记录每次实验的优点及存在问题的原因,并提出改进的建议,以便总结经验接受教训。

3.2 将医院和药房作为第二课堂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 ,市场上新药不断更新,教材收载的药物时常落后与临床和市场,而医院或药店的许多新药特药教材中却未提及,为了能使学生学以致用,每个理论系统药物讲完后,利用周末时间安排他们到医院或药店,调查某系统药物的临床应用情况及不良反应的应对措施。布置学生调查新药的剂型、用量、用法,掌握作用原理及临床应用,以弥补教材内容不足,也使所学的知识更贴近临床。

3.3 充分发挥电教作用 :我院电教资源丰富 ,充分发挥电教优势,对于一些难以开展的实验,如吗啡的成瘾性录像实验,氯丙嗪的抗精神病作用等可通过录像教学形式,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了相关的药物知识,加深了对该药物的理解及应用。

4 结论

随着新药的不断出现,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调动和发挥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的主动性,实现了双主体互动,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不断探索、钻研业务技术,以适应教改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陈鑫玲. 药理实验教学改革探索[J]. 医学实验, 2009,(03) .

[2] 魏伟. 药理实验方法学教学的实践与体会[J].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 2009,(05) .

[3] 王霄. 浅淡实验报告对药理教学的重要性[J]. 卫生职业教育, 2009,(01) .

作者单位:430000 武汉大学医学职业技术学院

上一篇:产后抑郁症及干预 下一篇:试论酒精中毒的病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