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师以思维导图为教学方法的调查分析

时间:2022-10-09 10:47:52

历史教师以思维导图为教学方法的调查分析

摘要:此次调查的主要对象是历史教师对思维导图的认识,以及以思维导图作为教学方法的分析,在此次访谈中,主要设置了5个开放问题,都是有关思维导图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以及思维导图这种教学模式本身是否有用。

关键词:建构主义;思维导图;历史学科

中图分类号:G64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1-0303-02

思维导图是以图解的形式和网状的结构,用于存储、组织、优化和输出信息的思维工具。 它呈现的是一个思维过程,它往往从中心主题开始,随着思维的不断深入,逐步形成一个向周围发散而有序的树状图,同一层节点数表示思维的广度,一个分支的长度表示思维的深度。思维导图与大脑神经网络有异曲同工之妙,二者相比,不仅"形似",而且"神似"。思维导图以一个主题为中心,每个与其相关的关键词或图像作为一个子主题或联想,围绕中心主题向四周发散,形成某一特定主题知识的一种可视化网络结构。其中的关键词类似于神经网络中的神经元,它是思维导图的基本构成元素,每个单独的关键词都可能引发成千上万的联想,就像神经元有很多触角一般,关键词含义广、具焕发性,可以自由扩散、组合与连接。在国外的诸多研究中,一直将思维导图作为一种记录笔记的方式,或者是一种教学方法手段。且近年来,国外在如何用可视化的方式或材料展现学生的已有知识、评价学生的所学知识、吸引学生课堂注意力并帮助学生更好储存和记忆所学知识等方面展开了大量研究。国内的研究也逐步趋同这个国外的研究方向。

为了研究国内教师对思维导图教学法的使用情况,我选取了在Y城较有代表性且教学质量较好的中学,S中学。在对25位历史教师的访谈与调查过程中发现,开始问及思维导图的相关问题时,有些教师回答并不知道这是什么,但是在给他们看过思维导图模板之后,教师们则表示"我们上课用过这种方法"、"原来这就是思维导图",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很多教师并没有很专业的学习过思维导图,但是在平时的教学中却有相关的教学方法会使用思维导图。

那么,在对思维导图的分析中,设置五个开放性问题对教师进行调查,分别是:"(1)您认为思维导图与概念图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是否有用?为什么?""(2)您认为思维导图与概念图适合历史教学中的每一个主题吗?为什么?""(3)思维导图与概念图在历史学习中有什么优势?有什么理由?""(4)在哪些环节使用思维导图和概念图最有效果?为什么?""(5)你认为思维导图与概念图对于构建知识体系是一个合适的工具吗?"下表是对访谈内容进行的分析。

从表格1中我们可以看出,所有的老师都认为思维导图在历史教学中是一种较为有效的学习工具。除此之外,有48.8%的教师认为思维导图可以更好的帮助学生记忆已经学过的历史知识点,也更好的复习讲过的知识点;有21.9%的老师认为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在两个陌生或者看似不关联的抽象历史事件中建立联系。其他老师的观点见表格1,不再赘述。

表格2主要的问题是关于思维导图是否符合历史教学的每一个主题,是一个教学适应性的问题,内容见下表。

除了表格之外,老师们也有一些共性的回答,例如:认为思维导图适合每一个主题的老师表示,每一个主题我们都可以想办法用思维导图来引导学生学习。但并不是每一个老师都认为思维导图的作用可以大到每一个都可以用思维导图来教学,这部分老师的数量占16%。更多的老师其实本身也不确定,是否每一个主题都可以用思维导图教学。从这一点上,可以看出,大多数历史教师对思维导图的认识处于初级阶段,即会根据教学设计使用,但是却不会更好的将其设计于教学中,也无法引导学生使用思维导图进行历史学习。

第三个问题是关于思维导图在历史学习中产生的影响的开放性问题,主要调查教师认为思维导图对学生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从表格里面可以看出,并不是所有老师都认为思维导图只有积极的一面,也有些老师认为思维导图过于频繁的使用会使不喜爱画画的部分学生产生倦怠心理。除此之外,老师们大多还是认为思维导图对学生还是会产生较多的积极影响。

图表4调查的是在什么环节使用思维导图能产生最大的效果。

从表格4里可以看出,老师们大多认为从两大方面会最有教学效果,一方面是教学目标上,另一方面是学习的过程中。在教学目标上,在评价成果的时候最适合使用思维导图,占26.6%,而在学习过程中,老师们大都认为在开始或结束一个主题或者单元的时候最适合使用思维导图,或者是在单元总结的时候最适合使用,回答频数分别占20.6%。由此可见,教师们还是认为思维导图是一个总结类型的工具。

第五个问题是你认为思维导图对建构知识体系是否有所帮助,从历史知识的建构特点来考察思维导图是否适合历史教学中的建构主义。

从表格反应出,被调查的老师都认为在知识体系建构中,使用思维导图可以更好地促进历史知识的理解和整理历史知识的体系。其中较多的回答是,思维导图可以使学生更好的学习,加强知识点关联程度,便于由点及面的复习知识。这个回答频率占29.7%,还有较多的老师认为,思维导图可以增强学生的参与度,有助于注意力和记忆力的提升,这一部分的老师占22.2%。

针对以上问题的总结,第六个问题比较直接,答案也是较为确定的。你愿意在将来的历史教学中使用思维导图吗?

在25名中学历史教师中,有20名老师愿意以后使用,或者尽可能多的使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因为它的确在历史教学中可以起到较好的作用,对历史学科的学习较有帮助;有5位教师不愿意经常使用思维导图教学,他们认为思维导图教学可能会把教室弄得混乱,不好掌握课堂,或者他们觉得思维导图式教学耽误时间,同样的时间,不使用思维导图,上课可以拓展更多的内容。

所以从上述调查问卷中可以看出,思维导图并不是适合每一个历史教学的主题的,同时它也不一定适合每一个学生。但是它的优点还是较为突出,主要的几个是,在思维导图的使用中,可以构建起自己的知识体系,将分散的知识点进行连接,由点及面的复习,适用于预习和复习,而且思维导图类似于大脑的结构,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思考历史相关的知识点,尤其在进行评价的时候,评价体系会更加立体,让学生可以从多个角度来思考问题。

参考文献:

[1]英:托尼・伯赞著,丁大刚、张斌译《思维导图使用手册》,化学工业出版社,109页。

上一篇:以美育人,构建和谐高效音乐课堂 下一篇:浅谈初中体育教学的优化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