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县级公共图书馆数字化发展趋势

时间:2022-10-09 07:17:15

浅析县级公共图书馆数字化发展趋势

【摘要】

随着科技的发展,数字化技术应用与公共图书馆发展的结合日益紧密,形成了一种相互推动和依赖的关系,青年读者群体的日益壮大,也大力推动着电子科技在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中的应用。

【关键词】

公共图书馆;公益;数字化;科技;电子书

随着种类繁多的电子信息资源的大量出现,公共图书馆传统的单一印刷型文献借阅局面已被信息存储、远程访问、数据库技术打破。更新换代的日益先进的各种品牌和型号的职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终端的普及,已为人们提供了更便捷了阅读媒介和硬件支持,高存储密度、新颖的电子内容、快速的更新速度以及方便快捷易于共享使用的电子资源,已占据广大青少年读者的绝大部分市场,无线网络的进一步普及,改变了读者获取信息的习惯,国家省级公共图书馆在科技迅猛发展的背景下,已近完成新一轮的升级适应,基层县级公共图书馆面对新形势的变化,发展相对缓慢。

一、基层县级公共图书馆推进数字化建设的特点及优势

公共图书馆有很丰富的文献资源,且在长期的发展中已形成了完整的、系统的、连续的馆藏资源网络。以县级滕州市图书馆为例,1956年建馆以来,馆藏各类文献资源26万余件,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其他基层馆也基本达到这一规模,文献资源在基层发展相对来说比较丰富,图书馆在开展数字化参考咨询时,既需要利用网上数字化信息参考,还需要进行二次、三次开发建设本馆特色的信息资源,真正为广大读者提供方便的咨询服务。公共图书馆一般培养了大批传统的图书馆专业人才队伍,他们在开展好传统纸质书籍的咨询服务工作的同时,要不断加强数字化知识的培训,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数字化建设人力资源队伍,同时,也可充分挖掘本地高校科研学校的专业人才形成专业的数字化建设咨询后备力量,大大充实基层公共图书馆数字化队伍。如作为县级国家一级图书馆的滕州市图书馆为例,可以与本地枣庄科技职业学院尝试合作,进行人力资源优势的开展联合数字化参考咨询服务,合作发展就可以不断积累知识、探讨信息查询的技术、开展相关课题研究,激发高效数字化研究的方向与具体事例的合作应用,把图书馆的馆藏文献编目知识与各级专家的专业知识结合起来,提高数字化图书馆发展服务的水平。公共图书馆数字化利用效率的不断加强和提高,图书馆作为数字化信息咨询平台的首选咨询方式就会不断凸显,因为公共图书馆的数字化信息资源共享是一种开放的免费的机制,这种公益性优势是社会商业收费咨询机构难以比拟的,打破了商业咨询机构的行业垄断,形成一种巨大的资源优势。特别是开展社会弱势群体的服务,包括残障人士、困难人群、下岗职工、知识储备较少的农民工、老年人及少儿等部门人群,引导他们使用高效简便的数字化信息服务,对于实现基层公共图书馆的社会职能,提高服务能力,改善特殊群体的生活质量,促进社会的稳定和谐意义重大。

二、基层公共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思考

(一)面对的难题及解困思路

1.基层公共图书馆普遍缺少对数字化建设的系统性规划和发展指导。现在全国范围内的数字化图书馆发展基本处于各自为战的状态,全国范围内的跨地区、跨系统、跨行业,兼顾横向及纵向发展的数字化建设的管理体系还没有建立,没有一个统一发展的明确的层级发展标准,现实情况下的资源共享体系无法实现,对于区域性共享体系的图书馆,在数字化建设方面,出现了重复建设、重复投入、资源浪费的情况,为此,县级公共图书馆在发展自身数字化建设时,往往出现随波逐流,严重滞后数字化技术的发展,总是在大部门省、市馆出现新的数字化技术后,已经验证使用很长时间后,才投入建设,但数字化网络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规划的工程,这就会造成单一的某一方面的投入导致数字化资源建设未发挥有效的利用,同时数字化技术更新换代快,原有的投入需要更新软件及相关的硬件设施,但限于有限的资金及人力资源规划,使县级数字图书馆的发展限于恶性循环,严重影响数字化图书馆发展。

2.但推动数字化图书馆建设刻不容缓,为此,县级公共图书馆还要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开展好数字化移动图书馆建设。

(1)循序渐进,逐步发展。合理调配传统纸质馆藏及电子数字书籍的馆藏比例,循序渐进,逐步达到一个合理的比例,不求一不到位,既保持现有馆藏的增长速度又渐进的进行数字化馆藏建设。根据自身服务人群比例的特点,逐步将一部分传统书籍转化为电子馆藏。同时,合理规划现有购书经费购书比例,把一些学术性强、资料性强、可检索要求高的工具书、学术专著等图书采购为数字化电子书籍,这样节省部门购书经费用于馆藏数字化建设,逐步推动自身数字化发展。

(2)将维护和更新人力资源成本近可能外嫁到数字供应商,这样既增强自身数字化建设维护能力,又能节省很大一部分人力资源成本,维护成本,同时在购买商业数据库时,多进行比较选择合理的数字资源购置方式,以真正适合本馆数字化资源建设,比如本地镜像的购买方式能提供最佳的性能和访问速度,可以达到无限制的用户数,但昂贵的高性能服务器及与大容量的磁盘阵列相配套,只能适应服务规模大、运行购置经费十分充裕的公共图书馆,而县级小型公共图书馆的选择就会出现很多资源配套优化的管理问题,需要耐心细致的研究。

(二)基层公共图书馆数字化发展的标准参考

一是高标准建设完成图书馆业务管理、读者职能管理、图书馆自动化三大系统,读者查询检索、借阅还书都可方便快捷地自主完成;二是逐步完善设施设备,扩大开放区域,优化阅读氛围,节假日正常开放,满足读者到馆借阅图书、报刊、上网浏览、自修学习、查阅专题资料的血药,打造无障碍舒适阅读环境;三是设立视障阅览室,使视障读者能够如正常人一样享受阅读快乐;四是开通读者互动平台及网上图书查询、续借、阅读等服务,方便读者全面高效地利用图书馆。五是要拓展延伸服务,打造出集云图书馆、移动图书馆、中国知网期刊、博硕论文数据库、新东方多媒体学习库等资源与一体的数字化图书馆,使遍布基层每一个角落的市民通过网络、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即能免费享受到海量的数字化资源和高品位的文献信息服务,实现县级范围内的全免费、全开放、全覆盖的数字化发展新阶段。

上一篇:地方本科高校大学英语教师发展模式研究 下一篇:女性董事对企业过度投资的影响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