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药联合治疗肝硬化腹水与单纯应用西药治疗的比较

时间:2022-10-09 07:13:39

中西药联合治疗肝硬化腹水与单纯应用西药治疗的比较

【摘要】目的:观察中西药联合治疗肝硬化腹水,在临床疗效上与单独应用西药相比较的优势。方法:将64例肝硬化腹水患者随机等分为两组,对照组按常规西医治疗方案,单独应用利尿药治疗腹水。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同时根据不同证型联合应用中药汤剂。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88.0%,对照组总有效率68.8%。结论:中西药联合治疗肝硬化腹水更有优势。

【关键词】肝硬化腹水;中西药联合治疗;临床观察。

【中图分类号】R57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4-0247-01

肝硬化是临床常见的慢性进行性肝病,由多种原因长期或反复作用形成的弥漫性肝损害。在我国大多数为肝炎后肝硬化。

肝硬化早期多为代偿期,随着病情的加重,出现肝功严重损害及门脉高压症候群时,便为失代偿期。其中腹水是最为常见的表现,也是西医治疗上的难点。主要以利尿药或抽取腹水的方法治疗。

近年来,随着中西医结合的开展,运用中药对肝硬化腹水进行治疗在临床上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中医典籍中并无肝硬化腹水的名称,但据其临床表现可归属于“瘕积”、“臌胀”、“胁痛”等范畴[1]。

罗本清[2]认为,本病究其基本病机,主要为虚、毒、瘀所致,病位在肝脾,日久及肾;肝气郁滞,血脉瘀阻,最终导致脾不运化水湿,肾之蒸化失职,水湿内停,而出现腹水。

游洪龙[3]以为此病源于“湿热毒邪侵害肝胆,殃及脾胃”,病情长期迁延,木土相侮造成气血运行不畅,气郁血滞,以致聚水为胀。虽与肺、脾、肾有关。但实际其源在脾。

徐富业[4]认为本病大多因脾虚复感湿热邪毒,久羁不除,或长期饮酒过度致使肝脾受到严重损伤,黄疽、胁痛、积聚迁延,反复日久所引起。

笔者在临床上亦应用中医辩证分型的理论对肝硬化腹水的患者进行了中药治疗,撰成本文。本文旨在比较中西药联合治疗与单纯应用西药,在治疗效果上的优势。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笔者选取2010年10月~2012年3月到本院治疗的早期肝硬化的64例患者,其中男性38例,女性26例;年纪最大的58岁,年纪最小的37岁。

笔者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2人,分别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有过度饮酒史者l8例;初次腹水者20例,2~3次者12例。治疗组有过度饮酒史者l6例;初次腹水者18例,2~3次者14例。

两组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腹水、纳差、乏力、腹胀、肝区不适或疼痛等症状。所有患者均无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史,无肝性脑病病史,不合并其余类型肝炎,不合并肝癌。

两组资料经统计学比较,P值>0.05,无显著性差异,有可比性。

1.2临床评价标准:

治愈:症状完全消失,一般情况良好;肝脾肿大稳定不变,无叩痛及压痛,有腹水者腹水消失;肝功能恢复正常;以上3项指标保持稳定半年到1年。

好转:疗程结束时,主要症状消失或明显好转;肝脾肿大稳定不变,无明显叩痛及压痛,有腹水者腹水减轻50%以上而未完全消失;肝功能指标下降幅度在50%以上而未完全正常。

无效:未达好转标准或恶化。

2方法与治疗

2.1分组治疗方案

两组患者均限制水和盐的摄入,防止水钠潴留引起腹水的进一步增多。对照组口服螺内酯 100mg 1次/d,呋塞米40mg 1次/d,还原型谷胱甘肽1.2,qd,iv ,30 d为1个疗程。

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的基础上通过辩证论治随症加减。

2.2治疗组辩证分型及治疗效果

2.2.1 阳虚水停型(12例)

症状:以腹胀、腹泻、纳差、手足冷、尿少为主要表现。

舌脉:舌质淡暗或胖大,苔滑或腻,脉弦或弦细弱。

治则:温阳化水。

方药:以济生肾气丸加减,附子,肉桂,山药,丹皮,泽泻,山茱萸,茯苓,干姜。

经治疗,治愈2例,好转8例,无效2例,有效率83.3%。

2.2.2 肝郁脾虚水停型(9例)

王文彦[5]认为肝硬化的中心环节是肝郁脾虚。气郁则水不行,脾虚则水不运,故生内积之邪水。

症状:以乏力、头晕、纳差、尿少,腹胀,喘促,胸闷为主要表现。

舌脉:舌暗淡,苔白腻,脉虚弦或弦滑。

治则:健脾利湿,疏肝理气。

方药:方用实脾饮加减,苍术,白术,厚朴,茯苓,猪苓,泽泻,香附,砂仁,枳壳,陈皮,木香,大腹皮,柴胡。

经治疗,治愈3例,好转5例,无效1例,有效率88.9%。

2.2.3 水热互结型(6例)

五志皆可化火,故肝郁而化内热,内积皆可发热,故水停生热,邪水与邪热互结,亦为常见的情况。

症状:以腹胀、黄疸、失眠、心烦、五心烦热、恶心、尿少为主要表现。

舌脉:舌暗红,苔黄腻或白腻,脉弦滑或数或洪,左寸滑或浮滑。

治则:清热利湿,破结散气。

方药:以猪苓汤加减,柴胡,牡蛎,青皮,猪苓,茯苓,泽泻,阿胶,滑石。

治疗后,治愈1例,好转5例,无效0例,有效率100%。

2.2.4 血水互病型(5例)

气滞血停,久必生瘀,血水互病,久必结聚,故临床上,瘀血与停水互结为病的情况亦很常见。

症状:以腹胀、尿少、肝区疼痛为主要表现。

舌脉:舌淡暗,两侧有瘀斑,舌下脉络粗大迂曲,脉弦滑或涩或结。

治则:活血利水破结。

方药:以桃红饮合五苓散加减,红花,桃仁,赤芍,川芎,茯苓,白术,苍术,泽泻,猪苓,鳖甲,丹参,土鳖虫,牡蛎。

经治疗,治愈0例,好转4例,无效1例,有效率80.0%。

3 结论

以上四组总有效率为88.0%。而对照组,显效为2例,有效为20例,无效为10例,有效率为68.8%。

结论:应用中药的治疗组,治疗效果高于仅应用西药的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中西药联合治疗肝硬化腹水方面有明显的优势。在肝硬化腹水的治疗中,中医药具有整体调节作用,既有利尿、抗肝纤维化、恢复肝功能作用,又能活血化瘀、疏肝健脾、补肾固本,标本兼治,疗效持久。因此,为提高临床治疗肝硬化腹水病人的疗效,我们应充分发挥中医的特长,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以期更好的提高本病的治疗水平。

参考文献

[1] 池肇春.主编.实用临床肝病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0.

[2] 陈新瑜.罗本清治疗肝硬化腹水经验[J].中国中医急症,2004.13(12):822-823.

[3] 游洪龙.浅谈肝硬化腹水治在中焦[J].中华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3(10):925.

[4] 黄彬.徐富业教授治疗肝硬化腹水经验撷要[J]-四川中医,2005,23(8):3-4.

[5] 卢秉久,刘欣.王文彦教授治疗臌胀80例经验总结[J].辽宁中医杂志,1998,25(2):75.

上一篇: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炎X线及CT表现分析 下一篇:护理干预对提高产后母乳喂养成功率的效果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