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药结合治疗跟骨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时间:2022-05-22 06:34:51

中西药结合治疗跟骨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 观察中西药结合治疗跟骨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抽取的方式将我院自2012年8月~2014年10月接收并诊治的跟骨痛患者135例分为观察组68例与对照组67例。所有患者均给予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进行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加用中药外敷进行治疗。治疗15d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复发率。结果 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100.0%、71.6%,中西药结合治疗跟骨痛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西药治疗,且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意义(P

关键词:跟骨痛;中西药结合;治疗;临床疗效

跟骨痛是一种多发于长期劳作人群及中老年人的足跟部及跟骨退行性病变,在骨科临床上十分常见[1]。该病可有跗管综合征、跖筋膜炎、跟骨滑囊炎、跟骨压缩骨折、跟腱周围炎、跟骨骨刺等多种病症引起,主要症状有足跟部疼痛、活动受限、行走困难等[2],治疗方法多种多样。本研究旨在探讨中西药结合治疗跟骨痛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自2012年8月~2014年10月接收并诊治的跟骨痛患者135例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已根据X线检查、实验室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数检测确诊,并伴有不同程度的久站久行跟骨疼痛针刺样加重表现,排除跟骨结核,跟骨骨髓炎,牛皮癣性、类风湿性、痛风性关节炎等疾病所致足跟痛。采用随机抽取的方式将所有跟骨痛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68例,男45例,女23例;年龄39~77岁,中位年龄(52.3±1.8)岁;病程3个月~14年,平均(4.3±1.1)年;其中单侧跟骨痛、双侧跟骨痛例数分别为36、32例。对照组67例,男45例,女22例;年龄39~77岁,中位年龄(52.6±1.7)岁;病程3个月~14年,平均(4.5±1.2)年;其中单侧跟骨痛、双侧跟骨痛例数分别为36、31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病情等基线资料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给予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进行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加用中药外敷进行治疗:将白芷10g、白僵蚕10g、冰片6g、川乌15g、红花6g、雷公藤10g、桂枝10g、桃仁6g、牛膝6g、桑寄生15g、细辛10g沿成粉末,加凡士林搅拌成糊状并给予文火加热、煮熟,加入适量蜂蜜调成软膏,将其均匀摊在棉垫上,敷于足跟部,药膏厚度约为0.5cm,1贴/d。治疗15d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复发率。

1.3疗效判定标准 ①治愈:足跟疼痛等临床症状完全消失,行走、负重无疼痛,不影响日常生活,随访1年无复发;②显效:足跟疼痛等临床症状消失,过度行走、负重有轻微疼痛,不影响日常生活,随访1年内再次复发;③有效:足跟疼痛等临床症状缓解,行走、负重疼痛减轻;④无效:足跟疼痛等临床症状无改善,行走、负重疼痛无好转。治疗的总有效率=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统计学分析 研究所得数据均通过统计学软件SPSS19.0进行处理,采用χ2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分别对所得计数资料、计量资料进行统计学处理,并分别以率(%)、(x±s)的形式表示,在统计学上具有显著性差异用P

2 结果

2.1临床疗效 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100.0%、71.6%,中西药结合治疗跟骨痛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西药治疗,且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意义(P

2.2复发率 观察组与对照组复发率分别为10.3%(7/68)、22.4%(15/67),且组间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意义(P

3 讨论

跟骨疼痛多与跟足部劳损、功能退化密切相关,多由骨质增生、足跟部软组织损伤而致,多发生于重体力劳动者或中老年人[3],主要有久站久行疼痛,足跟部受压肿胀等临床表现。跟骨痛病情缠绵难愈,对患者的生活工作质量造成严重影响[4]。中医理论认为,“肾主腰脚”、“肾主骨”,将跟骨痛归为了“骨痛”、“骨痹”的范畴,认为引起该病的主要原因为肝肾虚损、筋骨失养、风寒湿邪入体、气血不调瘀滞。临床治疗应以“消肿散结”、“泻热破瘀”为主[5]。中药外敷可通过皮肤给药,是药物直接渗透作用于病变组织,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本次研究所用外敷药方中,白芷可消肿止痛、祛风除湿;川乌、红花、桂枝、桃花可温经活血,通络化瘀、除湿止痛;桑寄生、雷公藤可补肝益肾、强筋益骨。方中诸药配伍外敷使用,可疏通局部血气,改善病变组织状况,活血消肿、祛湿止痛,达到治疗目的。

本次研究结果证实,与单纯西药治疗相比,在此基础上对跟骨痛患者加用自拟中药处方外敷进行中西药结合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足跟疼痛等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具有更高的治疗总有效率,且复发率较低,该思路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李晓红.超激光刺激法辅助治疗跟骨痛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分析[J].医药与保健,2012,19(5):402-403.

[2]何海明.小针刀方法治疗跟骨痛患者130例的临床效果观察[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4,18(3):545-546.

[3]陈海波.压痛点强刺激辅助治疗跟骨痛的临床效果评价[J].中国临床康复,2011,30(12):675-676.

[4]彭晨晨.两种方法治疗跟骨痛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比较分析[J].中外健康文摘,2013,21(8):89-91.

[5]马雯雯.中药外敷辅助治疗跟骨痛的现代药理学研究分析[J].中国中医急症,2012,24(11):602-604.编辑/倪冰冰

上一篇:应用型外语人才培养模式下日语视听说类与文化... 下一篇:“天圆地方”说在现代设计中的延展与更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