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矫正学生不良学习行为的策略研究

时间:2022-10-09 06:20:23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矫正学生不良学习行为的策略研究

【摘 要】在笔者的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发现学生具有很多不良学习行为,比如:课堂出格行为、学习孤僻行为、课前不预习行为以及课后不复习行为等。本文主要针对前三种不良学习行为的矫正进行阐述,希望能进一步矫正学生的不良学习行为,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不良学习行为;矫正

初中生因受各种主、客观因素影响,认为思想品德课不重要,上课敷衍,甚至把思想品德课当成休息调整课,睡觉、写其他科作业,“身在曹营心在汉”等现象层出不穷;另外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过多的大道理又使其产生反感心理,所以有时更加排斥思想品德学科,从而形成很多不良学习行为。诸多主、客观因素交织在一起,导致了初中思想品德课成了初中升学考试科目中的“鸡肋”,嚼之无味,弃之可惜。那么,究竟如何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堂中矫正学生不良学习行为呢?笔者总结几点论述如下:

一、矫正学生的课堂出格行为

在现实生活中,有的学生表现欲望很强,但因为学习成绩差,长期得不到同伴和老师的重视,于是变着法子来表现自己,可他们的课堂学习行为常常是出格行为,没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赏识,反而还受到批评,这样就导致要么从此一蹶不振,要么出格行为越来越多。针对这种情况,就需要教师创造各种条件,加以诱导,把他们的表现欲望引导到正规道路上,比如上课时多给他们发言的机会,不要以发言准确率低,影响上课进度等为由压制他们的表现欲望;学校、班级的大型活动,给予他们充分信任,让他们在更大的舞台上展示自己等。教师给他们表现的机会越多,他们的出格行为越少,将来走上社会成功的机率也就越大。

二、矫正学生的学习孤僻行为

现在的初中生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的合作意识比较欠缺,合作学习观念淡薄,从而产生一种学习孤僻行为,以致部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很难与同学进行合作,很难通过合作学习提高自己的学习水平和学习能力。一般而言,初中生的自我控制能力和合作水平还不高,因而其合作学习往往需要教师的适当监控。如果没有教师的适当监控,合作学习就可能流于形式,成为无效学习。因此,在开展合作学习时,教师切不可袖手旁观,要加强对学生合作学习的指导和监控,特别是应抓住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暴露出来的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对学生的合作学习实施监控。

一是纠偏。学生在小组讨论时,其思维可能会非常活跃,有时可能会偏离讨论的主题。教师应注意观察,进行引导,把学生的讨论引到合作学习的主题上来。

二是消除误解。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对教学内容常常产生误解,这些误解在小组成员相互影响下可能会进一步增强,这就需要教师仔细观察,切实把握学生的思想状况,及时消除学生的误解,以免学生步入误区。

三是防止过度依赖。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有的学生由于学习能力或学习态度等方面的原因,可能过度依赖同伴。教师应当帮助这些学生明确个人在合作学习中的责任,引导他们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合作学习小组的活动。

思想品德课开展合作学习为学生营造了良好的人际交往和知识交流的氛围,可以很好的矫正学生的学习孤僻行为,让同学们在交往中互助互爱,关系和谐,提高学习成绩,从而使班集体的凝聚力增强。

三、矫正学生的课前不预习行为

很多学生认为思想品德是一门副科,学好学坏无所谓,因此就不需要预习了。针对此种不良学习行为,我们的思想品德教师应该加以引导,要让学生明白思想品德课同样也是需要预习的。大部分学生基础知识较扎实,能较好地进行独立思考,解题能力较强,教师稍加指导就基本能完成好有效的预习;也有部分学生基础非常薄弱,预习独立性较差,预习任务就要分化处理,让他们独立完成较容易的预习作业,难度较大预习作业则在教师或学习小组组长的引导下以及与其他同学的合作中完成。为了既照顾差异,又避免让学生有贴标签的感觉,我让学生自己先从多层次、多样化的预习任务中选取部分适合自己水平的问题独立解决,再让学生选一二个有挑战性的任务,自己寻找老师或小助手或合作者共同努力完成。如在学习《法律护我成长》一课时,我给学生提出了这样的预习要求:仔细观察“车祸”与“被狗咬伤”两幅漫画,并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回答:第一,漫画中青少年的什么权利受到了侵害?第二,这种侵害对他们的学习、生活及家庭可能会产生怎样的影响?第三,我国有哪些法律保护公民的生命健康权?读一读相关规定。其中专门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是哪部?想一想为什么要给予我们特殊保护?第四,假如你是漫画中的受害者,想象一下当时可能出现的情况,你会怎样应对?第五,请你模拟打一个报警电话或急救电话。接到预习任务后,学生都暗暗较劲,看谁独立完成的任务最多,有的仔细读课文,有的查阅辅导资料,有的回家上网搜索,有的小组激烈的争论。预习中凸显个性,学生在采取多种方式完成不同层次任务的过程中,沿着不同的成长轨迹向前发展。在教师的不断引导之下,学生一定会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结语

以上几点只是笔者的粗浅总结,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堂中学生还存在着很多不良学习行为,在此就不一一阐述了,希望在以后的研究中可以完整论述。对于文中所提的观点还有很多不成熟之处,希望有关专家和教师批评斧正。

【参考文献】

[1]吕明霞.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对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2011,(27)

[2]胡为民.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考试周刊,2011,(54)

[3]刘永强.研究性学习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0,(S2)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庙桥初级中学)

上一篇:简述高考物理选择题的解答方法和技巧 下一篇:对探究式学习方式教学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