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班主任创建有效班级管理模式的探索实践

时间:2022-10-09 06:18:07

初中班主任创建有效班级管理模式的探索实践

摘要:初中教育教学改革不断地深入,素质教育的春风在校园中荡漾。很多班主任教师都在深入地思考和探索如何建立起适应新形势初中班级管理模式,创建新模式来取代以往的管理方式进行了大胆地探索和实践,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班主任工作;管理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1)06-00-01

一、前言

初中班级管理模式服务于学生的健康成长,促进学生个性品质全面发展已经成为素质教育改革的共识,方向明确,管理模却千差万别。初中班级管理模式,反映了无论是学校还是学生和学生家长都希望建立一个全新的符合时代特点的能够促进建设一个团结和谐奋发上进的班级集体的目标。建立什么样的初中班级管理模式,不仅仅是中学管理改革的问题了,他对学生学习社会学知识,认识社会,认识人际关系和培育公民意识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应当引起高度重视了。

二、创建有效班级管理模式的原则

创建初中有效班级管理模式目的是实现学校管理的效益和育人效果的最大化。初中班级是社会单元细胞,他的管理制度建设甚至会影响到整个国家制度建设不可小视,一个好中学管理的制度,能够使更多的人一生受益,需要坚持以下的原则。

(一)责任原则

初中班级管理体制和模式,要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精兵简政”,建立一支精干的班级干部队伍,培养学生自我管理的意识。班委会和团支部分工明确,事权清晰,班委会成员和团支部成员都互相兼有具体的班级管理工作职能,分工合作,有效的协助教师对班级进行管理,使班级成为健康完整的有机体。

(二)服务原则

班级干部不是同学的主人是仆人,不是同学的统治者,而是要鞠躬尽瘁的为同学和学校服务的服务员,培养班干公仆意识。

(三)效益原则

班级干部要接受同学和老师的监督,工作业绩要得到同学和老师的认可。每一名班干都肩负着不同工作任务,只有在同学的配合下,得到同学的支持才能够完成工作任务。班干的情商和工作方法十分重要,他们只有不断的付出,才能取得工作业绩。使他们从思想上深刻认识到成为一个合格的的管理者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要有智慧,有水平,有功德。

(四)文化育人原则

中学形成的校园文化是一所中学的意识行为,是一种习俗,是这个学校教职员工学生在成年累月的教与学的过程中形成的组织文化的强大凝聚力和融合力,是一个学校的品格和气质,班风是这种文化的基础。教师是班风的影子,“师德”是职业教育者将规则、规范内化为行为准则的典范。班干是班风的镜子,班委会、团支部是教师联系学生的桥梁和纽带,组建一个具有凝聚力在学生中有很高声望的为班级服务学生领导团队,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是塑造良好班风的基础。学生是班风的形象,一个学校学生在社会活动中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反映着一个学校的校风,学生的气质代表学校的气质,给人们留下不同的印象。因此追求学生素质全面健康发展的文化育人是校园文化的建设的重要内容,一个哺育学生健康发展的乐园。

三、创建有效班级管理模式的实践

初中班主任教师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我管理,自我教育,沟通学校、家长、学生的桥梁,在初中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我们根据学生的特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由扶持到放手,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引导学生发扬主人翁精神,成为班级工作的积极参与者。 实现学生自主管理目标的关键是建立一个为班级服务的学生领导团队。我们将班委会和团支部两套班子融合相互兼职组成只有7人的班级领导集体形成合力。把那些品学兼优,智商情商较高,责任心强,易与他人沟通,办事公正和具有特长的学生选为班干,在选任上选人要准,用人要诚。我们和学生共同制定了《班委会、团支部目标管理责任制》 、《班级干部工作职责、责任制》,建章立制,使班级工作规范化。为了增强学生民主管理意识,我们定期组织班级全体同学对班干进行目标责任制考核。教师的作用是加强对学生团队的教育和培养,不袒护他们的错误,支持他们的工作,维护他们的声誉,提高他们的水平,使他们认识到工作成果的取得离不开同学的密切配合,使他们成为真心地为同学们服务的品学兼优的学生干部。我们坚持通过情感投入,提高培养学生遵守班级行为规范的自觉性,增强学生乐于助人的主人翁意识,建立帮扶“后进生”、“捣乱生”的机制。充分发挥同学的特长,扬长避短开展色彩丰富各种活动,体育作文比赛,文艺汇演,外语沙龙,学习互助小组,有能力的同学开辟了博客,最大限度地展示他们的能力。班干部学会了弹钢琴,具有协调调动班级同学积极性充分发挥每个同学特长的能力,使不当干部的同学也有做不完的工作。育人是学校的天职,养成学生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成绩和道德水平是学校不可推却的职责。以人为本,学生独立自主管理班级的体制,是一种科学的管理方式。他培养的是学生的自主意识,他教会学生对自己负责,成长的道路自己设计,自己的道路要符合时代和社会的要求;要对他人负责,人是互相支撑的,是一种和谐的人际关系,助人为乐的精神境界;对集体负责,一切成功都是社会不同分工的人们共同努力的结果;对社会负责,我们今天的努力正是为了明天用我们的才智建设我们的祖国,他适应了学生的特点和时代的要求,引导和教育学生一步步走向成功,提供了一个展示才能的平台。

四、结语

建立新型人性化班级管理模式,班主任起主导作用,班主任的人格魅力和政治思想修为是培养学生健康稳定的心态和健全人格的保障。学生是主体,班级干部的素质和亲和力是凝聚学生共同取得三年学生、生活、思想不断进步的基础力量。民主、健康、科学的班级管理制度、营造和谐健康的学校人际关系氛围,校园文化是沐浴学生健康成长苗圃。

参考文献:

[1]陈红燕.班级管理研究述评[J].教学与管理,2004,(31).

[2]马昌富.班主任在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角色思考[D].贵州师范大学,2005.

上一篇:谈幼儿学前语言教育方法 下一篇:中学数学素质教育的研究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