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物理解题反思 提高二轮复习效率

时间:2022-10-09 03:25:12

加强物理解题反思 提高二轮复习效率

摘 要:高三物理通过第一轮的复习,学生已经对教材中每一个现象、每一个概念、每一条规律的理解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进入二轮复习后,要使学生的解题能力有新的突破,就应以题目为载体将整个高中所学的物理知识网络化、方法系统化,并把所学的知识和方法纵横联系,连成线、铺成面、织成网,而解题反思不失为一种切实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解题反思;审题;解题途径一、问题的提出

高三的学生,做过的题目不算少。但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同类问题面前却“一错再错”。究其原因,学生普遍欠缺一个提高解题能力的重要环节――解题反思。所以在高三物理的二轮复习中加强学生解题后自我反思能力的培养是当务之急,势在必行!

二、解题反思的基本流程

作为高三学生,要学会解题反思,即用批判的眼光审视自己的解题过程。对审题、解题途径、解题规范性、优化解题方法、题目深层价值等内容进行批判、分析、总结。根据物理解题的基本环节进行题后反思的基本流程如图。

三、解题反思的操作实施

1.对审题的反思

成也审题,败也审题。一般对审题的要求是:逐字逐句读题,抓关键字词,排除干扰因素,明确已知条件,挖掘隐含条件,明确研究对象和制约环境,构建正确的时空关系,画出合理的过程与状态草图并标上相应字母,注意可能的转折点、临界点,构建物理模型等。如果题中含有图像时,就必须挖掘图像所隐含的信息。对审题的反思就是对解题正确性的前提进行反思。通过再次读题,检验自己是否是否真的领回了命题者的用意。

2.对解题途径的反思

通过审题分析能在头脑中形成一个清晰的物理情景或物理过程,紧接着就是建立题设条件与问题的联系,找到解决问题的渠道。也就是用一个物理概念或规律建立已知量和所求量之间的桥梁。每个物理概念、物理规律都有其内涵,外延。理解它们的确切含义,知道它们的成立条件和适用范围,才能在解题时做出正确的选择。

比如:质量为m的小球,用长为L的轻绳悬挂于O点,小球在水平力F作用下,从平衡位置P很缓慢地移动到Q点,如图所示,则力F所做的功为多少?

学生:由功的计算式W=FScosθ得,W=FL(1-sinθ)。

教师引导学生反思:用功的计算式W=FScosθ计算F的功时,F必须满足什么条件?在“水平力F很缓慢地拉小球”的条件下,F是恒力吗?变力做功怎样求解功。

3.对解题规范性的反思

教师阅卷过程中总会发现有不少学生对题意的理解,思路都是正确,但由于“丢三落四”,受力不完整;言不达意,表述不确切;公式拼凑,缺乏连贯性;等不规范的解题导致失分。譬如:对如下这道题的解答,就有一些同学因为规范性的问题而导致最终错误。

原题:为了测定放射源所放射粒子的性质和放射强度,有人设定了如图所示的测定装置,在放射源S与极板A之间设置一加速电压U,使放射粒子经加速后由P点进入半径为R的圆形区域,区域内有磁感应强度为B匀强磁场。接收器C在Q点接收到粒子的偏转角为θ,不考虑放射粒子的初速度和重力及粒子间的相互作用。试求该粒子的比荷q/m。

以下是两位位同学的解答:■

甲同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书写的电压U和粒子进入磁场的速度v的书写很相似,难以辨认;

将圆形磁场区域的半径R和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半径r混淆。

乙同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前面部分对q/m的推导完全正确,但由于对分式的书写不够规范,最终导致结果错误。

因此,解题后反思解题规范性是非常必要的。

4.对优化解题方法的反思

解题后再充分运用所学知识进行一题多解训练,从不同角度利用不同的思路进行思考,探究各种不同的解题途径,比较繁简优劣,优化解题方法,不仅可以优化思维品质,还能让思维更开阔。譬如:对如下题目中的“D”选项可以有这样的几种解答方式。

原题:如图所示,木块B上表面是水平的,当木块A置于B上,并与B保持相对静止,

一起沿固定的光滑斜面由静止开始下滑,在下滑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A所受的合外力对A不做功

B.B对A的弹力做正功

C.B对的摩擦力做正功

D.A对B不做功

分析方法:

方法一:分别求解A对B的弹力和摩擦力做的功,再求出两个功的代数和为零。

方法二:分析出A对B的弹力和摩擦力的合力与速度方向垂直判断。

方法三:根据机械能守恒的条件只有重力做功,可知A对B不做功。

显然方法三更为简洁,避免了大量的运算。一般在解答选择题时,如果需要用大量运算才能分析一个选项正误时,就必须反思有无更为简洁的方法或思路,从而为考试赢得时间。

5.对题目深层价值的反思

二轮复习中,首要的任务是帮助学生疏理出知识结构,整理出规律和方法,使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解题后进行反思与该题相关联的知识和方法以及题型。(本题考查了哪些知识?以前做过的哪些题目也考查了相同的知识?本题用了什么方法?以前还有哪些题也用了同样的方法?本题中的题设条件发生变化,又将用到哪些知识和方法?)建立知识间、方法间、题型间的横向联系。让题目的价值得以充分发挥。从会一道题到会一套题;从解决一种题型到复习一系列知识。譬如:

原题:面积为S、匝数为N、电阻为r的线圈与阻值为R的电阻构成闭合回路,理想电压表并联在电阻R两端。线圈在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绕垂直于磁场的轴以角速度ω匀速转动,则()

A.线圈处于图所示位置时,电压表示数为0

B.1s内通过电阻R的电流方向改变ω/π

C.要维持线圈匀速转动一圈,外力做功为零

D.线圈从图示位置转过900的过程中,流过电阻R的电荷量为NBS/R

题后反思:

①线圈内产生正弦式交变电流时,与线圈的形状,线圈的转轴位置无关。

②题中矩形线圈相当于交流电源,是内电路。恒定电流中的相关公式同样适用。

③交流有瞬时值、峰值、有效值、平均值。必须明确“何时用何值”。

④外力做功无法用W=FScosθ来计算,根据功能原理,可用能量守恒进行求解。

四、二轮复习中培养学生解题反思的主要途径

1.利用例题教学创设环境,诱其反思

老师可以在例题讲解分析的过程中通过有意出错或设置疏漏,在解题后提出如下问题:对题意的理解正确吗?是否充分挖掘了隐含条件?建立的情景模型正确吗?选择的方法对吗?本题情景是否满足规律的适用条件?书写的公式或方程对吗?……让学生在反思中发现问题,增强自我反思意识。

2.利用试卷评析营造氛围,促其反思

同一道题出错,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原因。面对错题或不全对的试题,教师不要急于点破,应该先让学生重现考试时完整的思维过程,按照解题的各个环节,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先查找哪个环节出的错。让学生通过自我反思找到错误的原因,铲除错误的根源,才能使学生所犯的错误日趋减少。

临近高考,通过解题反思不断优化思维品质,才能在二轮复习的有限时间内,提高复习效率,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熊川武.论反思性教育实践[J].教师教育研究,2007(3).

[2]王本根.培养反思能力,提高物理教学效率.文教资料,2005(16).

上一篇:浅谈如何加强初中物理的实验教学 下一篇:高职思想政治实践教学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