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方法

时间:2022-10-09 12:34:34

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方法

摘要:高中数学是基础教育的最后一部分内容,也是最重要的一部分内容。提高高中数学的教学质量不仅能够提升高中生的综合素质,同时也能够更好地适应素质教育的发展步伐。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发展,它对高中数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进一步提高高中数学教学的质量显得尤为重要。在实施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能够不断训练自己的发散思维,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并结合信息化教学手段来学习数学知识。

关键词:教学质量 教学方法

一、明确数学教学目的,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数学教学目的,就是规定了数学教学应当完成的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思想、个性品质等方面的教育任务,是根据我国教育的性质、任务和课程目标,并结合数学科学的特点和中学生的年龄特征而制定的。特别是现行初中数学的教学目的,就明确提出了要“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题”,“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要让学生受到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的训练”,“形成用数学的意识”。

作为数学教师,必须对教学目的有明确的认识,并紧紧围绕教学目的展开教学。因为它是考核学生成绩和检查、评估教师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因此,我们必须全面、深刻地掌握数学教学目的,并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以此来检查和评价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从而不断改进数学教学方法。

二、切实抓好课堂教学,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

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相互交流的互动过程。师生均以一种积极的心态进入教学过程,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并取得教学效果的前提。

注意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主动性的体现,也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动力源泉。古往今来,很多教育家都非常重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引导和利用。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说明“好学”对教育的重要性。作为教师要做到以“趣”引路,以“情”导航。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的讲授和学生的学是或多或少地带有一些感彩,即教育情感性。任何学生对教师的第一节课都会产生期待心情,这种期待主要表现为:①对教师外表形象的期待;②对教师言谈举止的期待;③对教师课堂教学的期待。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有许多学生对于自己喜爱的教师、感兴趣的教学内容、引人入胜的教学方法等都会表现出极大的投入,其学习思维就会与教师的教学保持着和谐、完美的统一。

学生通过这种方式学会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并从中体验到成功的乐趣,从而产生了进一步学习的愿望。作为教师就应该认真研究学生的这种心理倾向,并通过这种途径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望,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意识倾向,要充分相信每一位学生的潜能,鼓舞每一位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三、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理念,优化教学方法

首先,教师要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适应新课程改革的发展步伐。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发展,它对高中数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数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不断发展和完善学习的意识,深入研究教育教学的最新标准,熟悉最新的教学要求和教学重点,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质量。

其次,教师要进一步优化自己的教学方法。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这就要求老师能够采取更加系统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数学的逻辑性非常强,概念、公式以及定理成为了数学知识的基本元素,这几个部分相互协调、相互转换。在这种情况下,数学教师应该重新整理各种知识结构、技巧,完善高中教学的重点内容整合;在知识结构整理方面,要把横向和纵向知识结合起来,从而达到教学内容的系统化和逻辑化。例如,在给学生讲授配方法的过程中,要教给学生它不仅能够解决二次函数的求极值问题,同时也可以解决因式分解和证明韦达定理,这样就能够做到教学内容的系统化,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

四、转变学习观念,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发散思维能力

首先,要积极转变学习观念。著名教学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有句名言:“希望你要警惕,在课堂上不要总是教师在讲,这种做法不好”。这就话就是告诉我们,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要转变教育观念,摒弃以往的“以老师为中心”的学习方法,让自己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要积极主动地探索数学教材中的奥秘,提高数学素养和悟性。

其次,提高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好的学习兴趣就能够有好的学习动机。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把课本知识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我们可以引入多媒体技术,将多媒体技术同数学教学结合起来,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示数学公式的模型结构,做到声像并举,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再次,强化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发散思维指的是大脑在思考问题时呈现出的一种扩展状态的思维方式,发散思维对高中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在数学教学中,要多注意学生思维中的合理因素,积极鼓励学生发散思考,提出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老师要通过启发诱导、实际演示等手段对学生进行引导,从而强化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在一个数学问题的解答过程中,可以有多种解决方案。比如说:求一个函数si—na—cosa-2的最大值和最小值时,可以利用三角函数、分式函数以及解析几何等多种方法进行解答,给予从不同角度出发解决问题的同学肯定,从而提高了他们发散思考问题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五、要处理好课堂中师生之间的关系,提高课堂效率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新课改提出要进一步赋予学生更多的主动性、实践性,从而更好得把课堂知识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提高学生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活动应该正确处理好师生之间的主次关系,坚持合理的课堂设计理念,保持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动性,老师起到一种引导和辅助作用,留给学生足够的个人思考空间。比如在“函数奇偶性”的教学中,老师应该让学生在过程中体验领会函数性质的过程,引导学生运用已经学过的函数研究方法去探索对特殊函数的理解,从而促使学生在原有的认知基础上得到快速的提高。这样一来,就能够使学生获得更大的求知欲,从而促进高中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

高中数学是基础教育的主要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提高高中数学的教学质量不仅能够提升高中生的综合素质,同时也能够更好地适应素质教育的发展步伐,促进我国教育的快速、健康发展。

上一篇:谈谈英语教学中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 下一篇:探究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心理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