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高校管理工作中渗透人文教育

时间:2022-10-09 12:16:48

如何在高校管理工作中渗透人文教育

摘要:高校学生是具有一定思想深度、丰沛情感和主观积极性的群体,其管理工作应该用更科学规范的方式。人文教育协调了高校学生的个体发展和整体进步的关系,学生容易接受。高校在人文管理中,应树立以学生为主的观念,从管理制度入手,通过校园文化,为学生管理寻找人文教育的新阵地。

关键词:高校管理 人文教育 学生管理

众所周知,高校学生管理作为一门艺术性和实践性较强的科学,融合了多种管理与教育知识与技巧,对于高校学生的管理离不开教育、引导和服务的支撑,它除了具有管理的基本特点之外,更多的在管理中应该体现教育特色,随着高校现代教育的大肆推行,“民主、自由、平等”已经唱响了现代学生管理的主旋律。其中,突出学生在高校管理中的主体地位,使得人文教育逐渐受到高校管理者的青睐,在高校学生管理当中渗透人文教育以关注学生的发展,既是高校长治久安的需要,也成为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方式。

1.高校学生管理中渗透人文教育的必要性

在高校学生管理中渗透人文教育,能够使管理工作越来越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及他们的全面发展,这种必要性具体表现为:首先,与普通管理工作相比,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具有特殊的地方,它的管理是面向具有一定思想深度、丰沛情感和主观积极性的群体,并不能用一般的管理标准进行衡量,因此,为了更好的改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局面,则需要更好的管理方式来应用于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毫无疑问,当人文教育渗透于高校学生管理时,成为高校学生管理走向科学化、规范化的必经之路,它不仅满足了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内在需求,还尊重了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让学生感受到管理当中的平等与尊重,有利于高校学生及时进行自我发展和调节。其次,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渗透人文教育,是高等教育阶段人文教育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弥补了单纯对学生进行人文知识教育的弊端,通过全方位的人文教育渗透,让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之余能不断思考人生的未来,丰富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品质,使人文素养得到真正的内化,从而为学生人文意识的培育奠定基础。最后,人文趋势是教育学、管理学发展的显著特点,回归人文成为两者的一致追求。教育和管理都不应该表现为对人的一种被动压迫,它应该是一种积极主动地参与过程,管理与教育的多元性要求管理者与被管理者、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应该采取一种对话而非对抗状态,追求学生的个性解放成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2.高校学生管理中人文教育的不足之处

高校学生管理还存在着一定的人文精神缺失问题,主要表现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缺乏对学生的人文关怀。我国大部分高校在对学生开展思想教育时往往以灌输为主,而对学生思想发展的引导性较差,使得高校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变成了一种单边活动,教师的主导性和权威性被过分夸大,学生对思想教育缺乏有效地甄别和选择能力,使得他们从内心对政治思想教育感到无趣、失望,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管理实效;二是在高校学生常规管理中仍以约束与惩罚为主,不具备利于学生发展的长远眼光。强制性管理容易使学生产生不良的抵触情绪,大大挫伤了学生参与到管理工作中的热情;三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缺乏服务意识。高等教育的普及使得学生管理工作的服务功能越来越明显,而现行的高校学生管理更加重视实用性和时效性,为学生引导、服务的功能还处于一个被弱化的边缘。

3.高校学生管理进行人文教育渗透的措施

高校学生管理缺乏人文教育功能,主要是受科学主义学生管理观的影响,它主要以学生的行为养成为重点,按照一套严格的规章制度来约束和规范学生的行为,教师是高校学生管理体系的核心,一切学生管理工作的开展都是围绕教师的需求而开展的,管理制度的单调僵化也已经与现代学生管理的要求相去甚远,这就更加迫切的需要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渗透人文教育,采用更为人性化的方式,让大学生乐于接受学校管理、勇于参与到学生管理当中。

3.1树立以学生为主的管理观念,成为进行人文教育的根本

学生管理是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深化和推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就必须要转变原有的管理观念,用一种更加现代、科学的思想来指导管理工作,这才是成功进行人文教育的根本。因此,一方面,以学生为主体,理清各种管理因素之间的密切关系,使各项学生管理工作都能够围绕着学生的利益而开展,尽管以学生为本已经出现了很长一段时间,但真正内化到人们的头脑中,落实到实践中还需要更多的努力,只有使这种观念真正扎根于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当中,才可以降低科学主义学生管理带来的负面影响。

另一方面,还要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贯彻一种民主的作风,这种民主就是要为学生创造更多自由发展的机会与空间,这样才能保证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充满活力和创造力,使得一些更适宜学生个性解法的管理策略应用于管理当中,在降低教师在管理工作中的主导地位的同时,有效地减少了对各类学生管理工作的干涉,使得教师变成了学生管理工作的指导者和引领者,更利于学生参与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并尽可能的发挥自己的优势和长处。

3.2从管理制度入手,突出学生的非理性因素

人文教育的实质为教育学生学会尊重、学会理解、学会宽容。从这点来看,高校学生管理制度也要体现人文特点,让管理变得更加温情、更加富有情感色彩,为高校管理者与学生建立起一条良好互动的渠道,帮助学生对学生管理制度的制度和实施有所认同,当学生对管理制度不再排斥时,不仅能够更加积极地去配合管理的各项工作的开展在自觉遵守管理制度方面有能够有很大的改善,还可以有效地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避免了过重或不当的惩罚对学生利益的损害。

对于学生非理性因素的考虑,也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不能或缺的一个环节,学生的情绪、心理都对学生管理工作有着重大影响,它关系到学生自尊、自信、自控等多方面的培养,恰如其分的运用这些非理性因素,可以帮助学生变得自律和自强,满足了学生对当前学生管理工作的需求,使其向更高的追求目标而努力。

3.3充分发挥高校文化作用,为学生管理寻找人文教育的新阵地

高校的文化建设历来被放置到极为重要的位置,它可以为人文教育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也能为学生管理工作寻求到了新的阵地。高校文化的组成多种多样,几乎涉及到物质和精神的方方面面。其中,物质文化要具有人文内涵,主要指高校的物质文化应立足于学校实际,融人文于自然景观的建设当中,体现高校浓郁的人文教育氛围,让学生在优美洁净的自然环境中得到人文享受。

4.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校学生管理要渗透人文教育,顺应了时展的潮流,成为教育和管理相结合的必然趋势,通过人文教育对学生所产生的强大号召力与鼓舞作用,充分发挥人文精神在学生管理的重要作用,使高校学生管理突破传统的管理模式和方法,还给学生一个更为自由、平等和开放的管理空间,让学生在现代化的管理方式、人文精神的双重影响下变得更加自律、自觉,最终促使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更好地为学生进行服务。

参考文献:

[1]陈小渊.高校管理中人文管理机制的构建[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0(4)

[2]王华.对当前中国高校人文教育的反思[J].咸宁学院学报.2012(9)

[3]程跟锁,李朝阳.试论“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结合”的高校管理理念[J].高等教育研究.2006(2)

上一篇:外贸转型升级背景下商务类高技能人才培养研究 下一篇:大数据与政府数据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