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式建筑节能技术范文

时间:2023-10-23 11:16:16

主动式建筑节能技术

主动式建筑节能技术篇1

关键词:低碳概念;建筑设计;应对策略

快速发展的经济,给人们带来的不只是逐渐提高的生活水平,还有生活环境的恶化。当前的经济发展是以环境为代价的,河水不再清澈、空气也不再清新,这些都是可以直观感受到的。可见,当今人们的生活环境极其恶劣,环境污染无时无刻不在威胁着我们的身体健康,环境污染的严重性是不言可喻的,需要引起国家的高度重视。因此,我国政府已经制定了相应的规章制度,同时又命令各个地方政府加强当地环境治理,但是只靠国家治理远远不够,还需要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每个人都要学会低能、减排、低碳、节能等等,一切从身边的事情做起。

1 建筑低碳设计原则要点分析

建筑低碳设计环节中应遵循与整体设计相协调原则,务必对特色文化内涵要素考虑完备,按照不同类型建筑特点,筛选与其相互适应的新型技能技术,能源选择上以新型能源选取为主,随之可满足低碳环保建筑设计操作条件与需求,日渐完善建筑应拥有的优质功能,以至有效提升建筑设计环境质量和建筑设计文化品质。其次则是能源消耗节约原则,建筑围护结构设计过程中应该运用节能设计技术,在一定程度上进行采暖能消耗量降低和空调能源消耗量降低,基于自然通风原理前提下使得基础性夏季主导风向可以得到全方位多角度利用。需要注意的是,建筑物本体则需要有力保证自然通风采光利用效率,最大限度地提升建筑通风质量和采光质量,慎重考虑气候条件因素,建筑物布局模式和对应建筑平面设计模式均应择优而选。节约资源消耗势在必行,建筑材料选用环节应尽量考虑到建筑资源高效实用和建筑资源合理布置,适时进行建筑整体系统结构优化与整改,以至达到资源浪费综合降低主要目的,实现资源可再生利用的终极目标。建筑内部设计阶段,严禁有害建筑材料使用,石块材料和木材材料以及油漆材料等均应通过合格检验后才能正常投入使用流程之中。

2 建筑低碳设计内涵要点分析

建筑低碳设计主要是将建筑节能先进技术运用于实践操作流程之中,之后与建筑节能产品之间完成组合式优化,对建筑本体耗能比例进行合理调节与整改,达成能源有效节约目的。与此同时,也要进行二氧化碳减少,构建健康居住环境的同时具备低耗能特质和高舒适性特质。低碳建筑理念中,节能建筑设计技术应用十分有必要,环保建筑材料选取视为首要选项,能源优化组合为最终操作目标,可借助先进科学技术模式将建筑新材料运用到建筑设计过程之中,建筑设计工作人员自身建筑设计理念与建筑可持续化间存在紧密联系,碳排放水平和能源消耗以及原材料消耗均是其中重点。特殊提到的一点是,当前低碳建筑理念实践程度不断加深,外墙保温节能技术以及太阳能技能技术得到持续推广与应用,但是此类技能建筑理念与建筑观点仍旧难以达到综合绿色能源使用目标,差距度较大。

3 新兴科学对低碳建筑设计的主要影响分析

技术转向是低碳建筑设计发展必然趋势,新科学观出现对低碳建筑设计造成巨大影响,基于此,建筑技术科学成就日渐增加,低碳建筑设计技术转向意味着此类技术和水品具备高层次特点和新兴特点,主要表现在时间新方面和技术效果佳方面,并且劳动效率和劳动质量得到双向提升。受新科学影响,新技术不断更新,低碳技术操作方式和低碳技术操作效率较老旧式建造方式相比要优出许多,理论影响和实践影响跨越度相对较大,所以老旧式建筑低碳建筑发展势必会完成较大跨越。计算机技术以新科学与低碳建筑核心媒介形式产生,现下显著技术特征即为数字技术和信息技术以及网络技术。科技化时代到来,新科学观念出现对建筑设计造成巨大影响。

4 低碳概念下的建筑设计应对方案要点分析

4.1 合理空间利用

高效建筑空间利用可有效降低总体建筑面积需求,大量居住建筑中,空间分配更加重要,此时需要综合控制住房面积标准,达成空间合理利用,运用此种方式可进行建造能耗合理降低,建造减少手段实际上为能源节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核心操作环节,有效性与实用性特凸显。建筑空间再利用是建筑良性循环运作合理模式之一,其也是城市发展的主要契机与保障。通过数次分析和研究可以看出,户型空间设计中需要考虑灵活可变性特点,其可有效减少建造垃圾,也会进行基本建筑费用降低和能源节约。低碳建筑设计环节,应进行结材方案制定,其最终直接经济效益十分可观,建筑垃圾减排操作便可带来上述优良效用,即为达成建筑设计与室内设计一体化,一体化模式操作可减少建筑结构系统中不必要的资源浪费与过度材料消耗。

4.2 再生能源一体化执行

较为正确的做法是,应将可再生能源技术与建筑一体化设计技术有机整合,之后在此基础上形成正规多功能建筑构件,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建筑使用功能充分延伸,最终完成建筑设计节能效果提升与建筑物使用质量提升。可再生能源利用及光伏建筑一体化模式执行可使建筑物本体内在不同类型功能加以完美协调与合理统一,从现下基本态势角度加以分析,风能建筑一体化技术较为常用,此类技术层出不穷,太阳能技术更加适用于新建建筑设计,太阳能转化后也可投入已建建筑改造中,此时主要分为太阳能除湿式制冷内容和热利用形式内容等。太阳能集热器实际上可完成太阳能常规转化,因为集热器设备占地面积较大,并以建筑组成元素形式产生,在热能结构系统中起到重要作用,并可与附近环境之间达成协调统一,可在保证集热效果的同时进行建筑平面屋顶集热器设置,此种方法最为实用。新建建筑中,电能太阳能转化较为实用,光伏建筑一体化操作势在必行,电池片转换效率提升可达到预期优良节能效果,换个角度而言,也就是运用聚光技术电池片进行最终碳减排效果达成,以从种方式来减少能量转换冗余步骤,无需交流电源介入,太阳能电池板发电可有效提升再生技术所带来的基本经济效益。

5 结语

综上所述,低碳城市转型已成未来必然发展趋势,城市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与宜居城市建设中,低碳建筑设计起到决定性作用,建筑行业领域中,建筑低碳设计概念则是经济发展的核心点所在,基于此,应适时进行体制创新整改、机制创新整改、设计观念创新整改,从实际角度出发,做到纵观全局,逐步加强建筑低碳设计理念与建筑操作节能理念。因为低碳建筑发展潜力巨大且是未来建筑行业主流发展方向,具备节电优点和节水优点以及低污染优点等,必将会给大众群体营造一种绿色生活氛围和健康生活氛围以及和谐生活氛围。

参考文献

[1] 蒋文蓓.传媒类建筑设计的环境协调和个性表现――以苏州广电总台现代传媒广场为例[J].建筑技艺,2016(01).

主动式建筑节能技术篇2

【关键词】 太阳能;节能技术;公共建筑;应用;实证分析

公共建筑包含办公建筑、商业建筑、旅游建筑、科教文卫建筑、通信建筑以及交通运输类建筑。据统计目前我国有8亿左右的大型公共建筑,是建筑能源消耗的高密度领域。调查结果表明,这类建筑能源浪费现象仍较严重,有很大的节能潜力。同时国家提出争取“十二五”期末,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总能耗下降15%,节约1500~1800万吨标准煤[1]。本文探讨太阳能技术在公共建筑上的应用及对节能降耗的作用。

一、太阳能技术及其在公共建筑领域的应用

太阳能技术在公共建筑上的应用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被动式公共建筑,它是一种通过建筑物朝向、布置、结构的应用进行储存、集取和分配太阳能的建筑。第二阶段为主动式公共建筑,它是一种以太阳能集热器与风机、散热器等组成的采暖系统或者与制冷机组成的空调及供热系统的建筑。第三阶段是加上太阳能电池应用的公共建筑。当前应用在公共建筑中的主要太阳能技术如下:

1、太阳能光伏发电

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是利用光电转换原理,将太阳辐射光转变为电能。太阳光线既能透过光伏组件满足采光需要,又可将太阳光辐射能量转化为可利用的电能,节省电力资源的同时又满足了节能和环保的要求。

2、太阳能光热转换

太阳能光热转换技术是通过能量转换装置将太阳辐射光转化成热能并加以利用。住宅建设中对太阳能光热技术的应用常见以下几种形式:一是太阳能与公共建筑通风设施相结合。利用太阳能装置使公共建筑维护结构与通风、被动式采暖融为一体。二是太阳能与公共建筑采暖相结合。太阳能采暖系统可以分为气媒型和水媒型。三是太阳能与公共建筑制冷系统相结合。目前在公共建筑领域中应用最多的是光热制冷方式。四是太阳能与公共建筑供水系统相结合。太阳能光热转换技术在我国应用比较广泛的是太阳能热水技术,可分为分散型、集中型和集中-分散型三种。

3、配套能源系统

辅助能源供给系统主要包括新风预热、新风预冷系统、地源热泵系统以及能量存储、热量回收系统,这些系统往往与太阳能主动得能系统构成一体。

通过采取以上技术,整个公共建筑的综合节能率大于70%,同时提高了公共建筑的舒适度和使用需求,为太阳能建筑的开拓和推广起到极大促进作用[2]。

二、太阳能技术应用的实证分析

德州太阳谷微排国际酒店是以节能环保、绿色安全、健康生活为主题的世界首家太阳能“微排”高等级酒店。日月坛・“微排”大厦(简称“微排大厦”)是微排国际酒店的标志性建筑,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太阳能建筑之一,集展示、科研、办公、会议、培训、宾馆等功能于一身,在采用太阳能热水供应、光伏发电、采暖、制冷等与建筑结合设计的基础上综合应用了如:光电遮阳、滞水层跨季节蓄能等多项太阳能新技术;与此同时外墙、屋顶等都采用领先世界的节能建筑技术。不愧为世界上最大的集太阳能光热、光伏、建筑节能于一体的高层公共建筑。其主要技术特点和取得收益如下:

1、太阳能综合热利用系统

微排大厦安装太阳能集热器的面积为约5000,年平均日集热量为22395MJ。太阳能主要为生活热水、游泳池和太阳能空调提供所需要的热量。空调制冷机组设计选用了溴化锂吸收式机组、螺杆式冷水机组和螺杆式水源热泵机组[3]。

2、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

微排大厦共安装太阳能光伏面积达到210,平均年发电量为11000KMH。太阳能光伏组件采用了双面玻璃中空BIPV光伏组件、满天星光伏组件、双面玻璃BIPV光伏组件三种。

3、建筑遮阳节能技术

建筑遮阳对防止室内温度上升有明显作用,据测算,在闭窗的情况下,有无遮阳,室温最大差值达约5℃。每降低1℃,可降低能耗10%。大厦所有南向及西向外窗均采用了建筑遮阳系统,总体建筑遮阳面积超过2000[4]。

4、温屏节能门窗

微排大厦的所有门窗均采用有显著节能效果的温屏玻璃门窗。温屏节能门窗是一种光学和热学性能优越的中空低辐射镀膜玻门窗,传热热阻阻值大、传热系数低。

5、墙体外保温技术

微排大厦的外墙全部采用外保温技术,采用的墙体外保温体系使用具有较强防水功能的粘结剂将保温层、玻璃纤维与抹面胶浆粘合在一起,目的是增强整个系统牢固性,并传递、分散系统应力。

6、滞水层跨季节蓄能技术

滞水层跨季节蓄能是利用滞水层砂砾热容量大、稳定性好的特点将冷量或热量季节性地储存在地下滞水层中。大厦中太阳能集热系统存在春秋季节热量过剩的问题,所以利用了滞水层蓄能技术将太阳能热利用系统多余的热量储存到地下,以备冬季供热使用。

7、辐射吊顶空调末端

与传统空调系统相比,具有良好的节能效果,室内无风感,热舒适性好,节省建筑空间等优点。微排大厦安装了30000多平米的辐射吊顶板作为空调系统末端装置。

8、综合分析

德州太阳谷微排国际酒店通过太阳能热利用和建筑节能技术的综合利用,使大厦总体节能效率达到8 8 % ,远远高于国家公共建筑节能5 0 % 的设计标准。建筑被动节能74.0%,太阳能主动得能折算14.1%。其中集热面积4983,日均集热量22403MJ/d,光电板日均发电量73kwh,年减排二氧化碳量2017吨。每年可节约标准煤2640吨、节电660万度,减少污染物排放8672.4吨[5]。

三、结语

太阳能技术在公共建筑中的使用方式多种多样,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使用。由于太阳能具有间歇性的特点,而且初期投资一般较高,因此,可考虑与常规能源相结合,实现联合利用。同时,为了提高太阳能系统的利用率,可将采暖、空调、热水供应组成统一的系统。在太阳能的具体应用过程中,应特别注意太阳能与公共建筑的一体化设计,可以借鉴微排大厦所采用的太阳能热水供应、采暖、制冷、光伏发电等与建筑结合设计的太阳能技术;与此同时屋面、外墙、天窗等都采用领先世界标准的节能建筑技术。努力减少太阳能系统对环境和建筑本身带来的不良影响,实现人、居、环境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 杨胜文.与建筑一体化的太阳能光伏组件[J].光源与照明, 2009(1)19-21.

[2] 翟华维.世界太阳能建筑标志[J].节能与环保,2010(6)43-45.

[3] 李晓明.遮阳系统在节能建筑中的应用[J].阳光能源,2009(2)58-59.

[4] 汪维,韩继红,安宇.上海生态住宅示范楼集成技术体系[J].绿色建筑特刊,2006(7)32-34.

[5] 王长贵,王斯成.太阳能光伏发电实用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9.

【作者简介】

主动式建筑节能技术篇3

【关键词】建筑设备系统;优化集成;节能控制

建筑业对人类的各种社会活动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科学技术水平越来越高的今天,人们对建筑的需求不仅仅停留在实用性和舒适性层面,还追求建筑设备智能化的设计与应用,对建筑内部的电气系统的优化集成设计也颇为讲究,主要追求系统的网络化与自动化,这样能够为人们提供更多的便利,达到节能控制的目的。

一、建筑设备系统优化集成的具体实现

建筑设备系统优化集成的基础是现代科学技术,尤其是各种智能化的技术,这样才能够为建筑设备的高效化运行提供便利的基础。

建筑设备系统智能化是时代和技术的产物,是人类活动的领域逐渐扩大、生活和生产要求逐渐上升的结果,建筑设备系统的优化集成可以说是一种智能建筑,综合了很多高科技技术的建筑,这些技术主要包括计算机技术、信息通讯技术等,现金技术的应用可以使得建筑物的设计更加合理化与科学化,尤其是使内部的建筑的电气系统、防火防盗功能实现自动化和综合管理的目的,特别是可以让建筑物具有远程监控的作用和功能,只有这样的建筑才可以称得上是智能化建筑。它的最主要的特征就是管理的自动化、信息的全面化、和办公的自动化。

从目前的发展状况上来看,建筑设备系统优化集成的主要优势包括使用效率高,节能特点突出,居住环境舒适等,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虽然在我国的发展时间不长,但是发展的速度却是非常地快,近些年来国内的很多省份市区的建筑设备系统的智能化程度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特别是在北京、天津、上海、广州等大都市,对建筑智能化的研究和应用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很多智能化的建筑也向着大型的公共建筑的方向迈进,例如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世界范围内的建筑设计的交流与学习活动越来越密切,建筑设备系统的优化集成也能够得到越来越好的发展。

二、建筑设备系统节能控制的技术基础

建筑设备系统要想达到节能的目的,就要以现代技术为依托,尤其是对电气系统的设计方面,要综合考虑现代计算机技术、现代通讯技术、现代控制技术,以便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建筑设备的能耗,达到节能的目的。

具体的技术支撑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信息通信技术在智能建筑中主要的使用功能包括为互联网络的接入提供端口、在使用过程中逐渐与移动通信系统实现交互式结合、可以同时进行远程的多方电视会议、并可以实现远程的医疗与教学等。在智能建筑中,信息通信技术的出现,实现了将通信的终端直接连接到办公室和家庭中来的目的,并且也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互联网技术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并取得了很好的实际效果。利用互联网技术可以对系统实行远程的监控和操作,还可以对数据库的信息进行适时监控,查看相关的访问记录,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利用互联网技术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逐渐提高建筑中人们合理利用资源与能源的意识。互联网技术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如果使用的是开放式的网络传输协议,就可以极大地提高控制系统的各项功能,而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的能力也会越来越强。现阶段,智能建筑的电气系统中一般都实现了三网合一的网络化建设,这“三网”通常指的是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的融合,其中的核心部分还是互联网。基于互联网技术,就可以将这三者逐步整合成一个互相渗透的有机整体,彻底打破了三者各自独立运营的传统模式,充分实现了资源的共享。

办公自动化技术的使用也越来越普遍化。在智能建筑中,一般通过通信网络系统为建筑的各项活动提供理论的支持。办公自动化的技术应用主要包括多媒体电子邮件、远程会议电视、无线遥控等,办公自动化在一定程度上说就是为建筑的各项电气设备提供信息和网络化的服务,促使其可以保障整个建筑的高效快捷的商业活动,现阶段,通过E-mail智能传真等方式可以发送多种形式的信息,包括声音信息、图像信息、音视频信息、格式化文本等,同时还可以利用B-ISDN实现对互联网的远程控制。

智能信息化技术是在半导体芯片的不断发展背景下得到进一步拓展的,具体的表现包括智能卡的广泛应用以及家庭智能化技术的实现。这种半导体芯片的主要特点包括空间的占有量非常小,方便携带,具有非常大的内存空间,在使用的过程中具有很高的安全性能和可靠性能,同时还可以脱机使用,并具有一卡多用的性质,极大地方便了广大用户。尤其在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今天,智能卡可以帮助人们节省很多时间,在保安门禁系统、停车场付费系统、商业收银等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家庭智能化技术的主要特点就是通过一个家庭用的智能控制器将家庭中的各种家用电器和通讯设备全部链接起来,可以在异地对家庭中的电气系统进行远程的监控,保障家庭设施的安全度与协调度。这种家庭处理的方式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认可和接受,不仅为家庭提供了一个舒适的居住环境,还有效保障了人们的生活的安全性。

无线局域网络技术的使用给智能建筑的网络化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并打破了传统的有线局域网的布线限制,降低了工程的消耗程度。传统的网络使用需要在建筑中预留一定的线路,在布线的过程中还容易造成线路的损坏等,无形中增加了网络使用的成本。近些年,移动通信技术和卫星通讯技术不断发展,这给无线局域网的产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此项技术的主要应用特点是将微波、激光、红外线作为网络传输的媒介,提高了线缆端接的可靠程度。一台计算机可以在特定的网络使用范围之内任意更换地理位置,为用户的使用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在智能建筑中,很多领域都实现了无线局域网的连接,可以随时随地进行信号的传输、接入服务等功能,为人们的生活与生产提供便捷化和高效化的服务,满足了人们的各种需求。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设备系统的优化集成和节能控制技术对建筑的使用和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在这一点上,要着重使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提高建筑设备的自动化、智能化,在优化集成的设计模式上实现节能的效果,不仅可以为人们提供更多的建筑使用便利条件,同时还可以为经济的建设节省更多的资源。

参考文献:

[1]吴勇.智能建筑设备系统有效运行的方法与措施浅谈[J].中国住宅设施,2011(4)

[2]徐湘湘.智能建筑设备系统集成控制关键技术分析[J].管理观察,2009(34)

[3]刘玉峰,丛晓春.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教与学的思考[J].高等建筑教育,2009(1)

[4]张燕,王靖.智能建筑设备系统集成技术应用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08(2)

主动式建筑节能技术篇4

一、我国建筑业节能的现状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的科学技术受到极大的冲击,深受西方国家的影响,我国在各个方面都开始跟着先进国家的脚步,并寻求新的突破。目前,我国已初步形成了建筑节能技术体系,对我国的建筑材料的浪费情况有了制约,国家还出台了一系列的有关建筑节能的法律法规,有的企业在建筑施工开始的时候特别注意节能问题,但随着时间的增长,就没有先前的兴奋劲,完全忽视了建筑的节能施工效果;有的企业的建筑从图纸设计就不符合标准,但通过不正当的手段,使建筑得以施工,打着节能的幌子,干着浪费的事。如果节能建筑不能发挥它的功能,那么建筑的前期投入也就失掉了它原有的意义。

二、绿色建筑施工技术的概述以及特点

绿色施工技术是指同等单位的资源在同样的客观条件下,发挥它最大效能的科学技术,并且以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为原则,追求高效率、低耗能又与环境保护统筹发展,它是在传统施工技术的基础上,以环境保护为切入点,发展起来的施工方法和技术。绿色节能建筑的特点主要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 全寿命周期

全寿命周期主要针对的是建筑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对环境产生的不同影响。建筑的寿命应该从建筑建设所需的材料开采的那一刻算起,对项目的选址、规划、设计以及到最后的建筑拆迁后垃圾的处理等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应做一个初步的估算。尽量减少建筑材料的运送,采用就近采购原则,选取些可循坏利用的材料,对落后的生产工艺淘汰或者进行创新,寻求更进一步的发展。

2. 节约资源

绿色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最大限度的节约资源。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进行绿色建筑施工建设,减少资源的浪费,提高利用率,把污染控制到最小。

3. 功能需求

绿色建筑施工节约资源,但是以人的健康为前提的,强调适度消费理念,既在满足个人需求的情况下,进行资源的节约行为,不奢侈浪费。

4. 统筹发展

建筑要与自然和谐相处,绿色建筑的建设就是为了保护生态环境,以保证人与自然、建筑的和谐共处,呈现一派繁荣的景象。

三、绿色施工技术要点

1. 环境保护技术

建筑建设的过程中会造成非常严重的扬尘现象,漂浮着很多的悬浮颗粒,给人们的呼吸道、肺等带来极其大的危害,严重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因此,在建筑垃圾的运输、清理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这一问题,避免引发不必要的矛盾,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治理环境污染现象。例如:在土方建设的阶段,可以采取洒水的方式,把扬尘掩盖住,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

2. 节材技术

目前在我国的房屋建设中,绝大多数的成本投入都是购置材料,因此,节材技术在绿色建筑施工技术中就显得尤为重要。我国的建筑施工过程中,常出现施工材料乱放、管理不到位等问题,节材技术主要针对的是我国的建筑垃圾,通过节材技术,建筑垃圾能够回收利用。

3. 模板技术

我国现有的施工工程中,现浇混凝土结构应用广泛。进行混凝土的浇筑之前,首先要把模板搭好,模板的搭建量是整个工程量的最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节约成本开支,模板现在也有了租赁市场。模板技术严重影响着工程建设的质量,也是绿色建筑施工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4. 节水技术

建筑工程施工中的用水量非常大,尤其是搅拌混凝土所需用水量大到无法想象的地步,因此,建筑工程中的节水措施不光不能被忽视,还必须要用心认真去做。

5. 节能技术

绿色工程施工技术中需要从一而终贯彻节能理念,并把节能理念运用到实际的建筑施工当中去。节约建筑材料,杜绝浪费现象,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可再生能源是我国建筑能源利用的下一步发展目标。在施工现场,要防止出现大功率机械设备低负载运行和空载运行的现象,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机械设备,避免浪费现象的出现,既浪费了资金成本,又对机械设备造成了损害。

四、绿色节能建筑施工技术措施

建立推广节能建筑施工技术新机制。节能技术既需要建筑行业从业人员的注意,也需要政府的有效推动,通过对节能建筑施工技术推广机制的改革,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消除现有推广制度中的不安因素,为节能建筑施工技术的推广做好铺垫,调动各方力量推动改革的进程,建立政府推动为主,市场引导为辅的节能建筑施工技术推广新机制,更好的为节能建筑施工技术的推广服务。

五、优化节能建筑施工技术推广模式及措施

(1)建立“政府推动与市场引导有效结合”的节能建筑施工技术推广新机制。节能技术的推广必须坚持政府与市场紧密结合的发展思路。政府要将节能建筑施工技术推广为重点扶持项目,在资金投入、政策等方面给予保障与激励;通过改革,消除节能建筑施工技术推广体系制度中的不合理因素,为节能技术推广工作打造良好的政策平台;发挥政府推广体系主渠道的作用,借用政府力量,加强对节能建筑施工技术推广工作的组织协调,调动各方力量促进产学研的紧密结合与节能技术成果的有效转化。

(2)推进节能建筑施工技术的科研推广体制改革。我国虽然科技推广体系涉及部门多,但却存在重复浪费、效率低小的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发挥政府的作用,进行强制性的制度创新,积极推进以节能建筑施工技术科教、产、学、研紧密结合为主旨的体制改革,建立节能建筑施工技术科研、推广一体化的组织机构。

(3)促进节能建筑施工技术推广主体的多元化,优化推广模式。多元化是节能建筑施工技术推广体系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根据我国的国情,在推广模式的选择上,要因地制宜,调动各方积极性,进行多种形式的技术推广工作。节能建筑 施工技术的推广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推广模式: “技术科研机构+推广对象”的推广模式;以建筑技术咨询服务公司为主体的推广模式:建筑节能技术协会推广模式:展会模式等。

(4)建立和健全节能建筑施工技术信息服务网络和信息反馈机制。建立节能建筑施工技术供应信息服务网络平台和信息反馈机制,以信息网络为纽带,为市场科学技术需求主体和供应方提供交流平台,提供包括国外最新研究技术成果和产品的知识与技术供应。建立信息咨询网络的同时,要加强信息反馈机制的建立,这将大大提高建筑节能技术推广的效果,促进推广对象和推广专家、科技人员进行沟通和交流,激发推广对象参与节能建筑施工技术推广的意愿,这是节能建筑施工技术推广的重要部分和保障。

七、 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的节能建筑施工技术还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随着我国资源和能源的不断减少并且不可再生,节能建筑施工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因此,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与扶持,只有政府也参与到了节能建筑施工技术的推广中,节能建筑施工技术才会呈现出势如破竹的气势,势不可挡。

参考文献:

[1]吕殿斌.浅谈节能建筑施工技术[J].商品与质量:建筑与发展,2012(11).

[2]郭海荣,王永健.绿色节能建筑施工技术的改进对策[J].科技致富向导,2012(33).

[3]郝向玲.绿色建筑设计与绿色节能建筑的关系[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17).

主动式建筑节能技术篇5

关键词 太阳能技术;建筑节能;一体化

中图分类号TU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1)47-0045-02

0 引言

有限能源危机、环境污染危机为人们敲响警钟。人们开始寻求更为丰富、绿色的资源。太阳能、风能、潮汐能等被列为清洁能源。清洁能源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1996年,联合国在津巴布韦召开了“世界太阳能高峰会议”。会议提出《哈拉雷太阳能与持续发展宣言》、《世界太阳能规划》等重要战略目标。会议表明了联合国和世界各国对运用开发利用太阳能的决心。

1太阳能技术

太阳能是太阳内部连续不断的核聚变反应过程产生的能量。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能量,是巨大的无污染的能源。当今太阳能科技发展的两大趋势是:一是光与电的结合;二是太阳能与建筑的结合。

太阳能利用技术主要有两种:光电转换和热能利用。相对于光电转换,太阳热能利用历史较为悠久,利用方式较多,成本较低。太阳能热利用有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集成器、太阳能空调、太阳能发电等方式。目前太阳能技术现状如下。

1.1 光伏产业

光伏产业是利用光伏反应,将太阳光照射到硅材料上直接发电。90年代后,世界光伏产业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发展迅速。世界各国纷纷制定计划和措施扩大产业链。快速发展的屋顶计划、各种减免税政策为成熟的光伏产业奠定基础。我国光伏产业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已有一个较好的发展基础。

1. 2 太阳能热水器

太阳能热水器是可再生资源技术领域最商业化、推广最为广泛的技术,是最具适应性的技术。具有成本效率高,应用简单、安全等特点。中国成为世界最大的太阳能热利用产品的生产国。国内太阳能热水器应用面积较广。

1.3 太阳能发电

常规煤矿发电,即浪费煤矿资源,又污染环境。易受煤价、煤矿开采量影响。太阳能发电是利用集热器将太阳辐射能集中起来,带动发电机发电。第一座太阳能发电厂是在法国建立。之后众多发达国家纷纷效仿此技术,经过不断发展提高,建立越来越来越多的太阳能发电厂。技术也日益成熟。但是太阳能发电厂占地面积较大。

1.4 太阳房

利用建筑设计技术将高效隔热材料、透光材料、储能材料等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充分利用太阳辐射能,达到房屋取暖、制热的目的。房屋可以尽可能地吸收储存利用太阳能。太阳房可以节约75%~90%的建筑能耗,并且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环保效益。日本人节约能源意识形成较早,早在1987年就开始建造综合太阳能利用的太阳房。目前,建太阳房2 000余座。众多发达国家也采纳了这种建房技术。建造综合太阳能利用一体房成本较高。我国综合太阳能利用的太阳房较少,欠缺重视。

2太阳能利用与建筑节能

2.1 建筑节能

建筑节能是指:在建筑物的规划、设计、新建(改建、扩建)、改造和使用过程中,执行建筑节能标准。采用节能型的建筑技术、工艺、设备、材料和产品,提高保温隔热性能和采暖供热、空调制冷热率、加强建筑物用能系统的运行管理,利用可再生资源,在保证建筑物室内热环境质量前提下,减少采暖供热、空调制冷制热、照明、热水供应等的消耗。即主要从降低耗能需求,提高能源转换效率,利用可再生资源三方面入手。现代建筑设计进入绿色设计时代。为了可持续发展,减少建筑能耗,提高材料能源利用率成为建筑设计思考的首要问题。我国于1986年颁布的《北方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拉开我国节能建筑的序幕。建筑节能是我国长远规划的能源战略的主要议题。

2.2 太阳能与建筑节能一体化的特点

太阳能在建筑节能方面扮演了重要角色。太阳能与建筑节能设计相结合是未来太阳能发展方向。 太阳能与建筑节能一体化有如下特点:

1)改变建筑物传统外观。太阳能技术与建筑节能设计一体化,是在建筑物设计时就考虑的问题。节能建筑物与太阳能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太阳能利用成为建筑物的一部分。改变了传统后加的太阳能结构对建筑外观的影响。太阳能产品可与建筑外形有机结合,更加美观;

2)对房屋顶没有特殊要求,平的或者倾斜的都可以,安装技术更为先进;

3)适用范围广。使用人群更为广泛。也适用于各式各样的建筑物。

2.3太阳能与建筑节能应用技术现状

1)太阳能采暖系统

太阳房采暖系统可分为主动式和被动式两种。主动式取暖方式投入成本大,维护费用高,设备组成复杂。被动式太阳能取暖,集热方式较为简单。运行费用低。但是受昼夜影响大,供热不稳定。

2)太阳能热水器

太阳能热水器是太阳能应用最为广泛普遍的一种技术。我国太阳能热水器市场需求较大。它有众多优点:节省资源、安全等。现代太阳能热水器正在往智能化、提高太阳能利用率方向发展。

3)太阳能低温热水地板

全玻璃真空管集热器作为太阳能低温热水地板的太阳能集热器。它是利用低温热水为媒介,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的技术。它可以基本满足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热水需求。

4)光电转换技术应用

利用太阳能光电池板组成太阳能屋顶,并并入电网。可为建筑物提供全部能量或部分能量。当阳光充足的时候,太阳能电池可以满足能量需求;阳光比较微弱,阴天的时候,太阳能电池提供的能量就较少。

3 推广我国太阳能建筑节能一体化发展的措施

3.1 完善相关法规政策

有关部门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法规政策。与太阳能技术专家、建筑单位共同研究制定太阳能技术使用标准与建筑节能标准。统一调控管理太阳能市场,控制建筑物能耗。

3.2 提出优惠政策

为推广太阳能建筑节能一体化发展,政府应该制定相关优惠政策,比如建筑物采用太阳能技术可以获得物质奖励,或减免税政策。提高建筑公司设计节能建筑的积极性。

3.3 进一步发展太阳能技术

加大科研力度,进一步研究发展太阳能技术。研究出成本更低,更适用于生活的节能技术。

4 结论

太阳能技术与建筑节能相结合,可以为社会带来显著的环境效益、社会效益,是可持续发展新模式。太阳能技术为建筑节能技术发展带来广阔空间。

参考文献

[1]刘贞先,伊晓路,傅军.太阳能综合利用技术探讨[J].应用技术能源,2006,11.

[2]俞光明.浅论太阳能应用与建筑节能[J].能源与环境,2009,5.

[3]王艳红.太阳能热利用技术与建筑一体化[J].能源技术,2010,2.

主动式建筑节能技术篇6

关键词:高层 建筑施工 降低能耗 技术要点 筒体 同步性与垂直度控制

引 言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能源紧缺日趋严峻,“低碳、环保”是必由之路。欧美国家为减缓建筑对环境所造成的能源负载与破坏,提出了绿色建筑的环保理念。绿色节能建筑将建筑及其周围的环境看成一个有机的系统,在建造和使用过程中综合各项措施有效地节约能源的消耗,在更高的层次上实现了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

1绿色节能建筑与一般建筑的区别

1.1一般建筑的生产、使用忽视能耗影响;绿色节能建筑则以低能耗满足使用的功能、提高舒适度。

1.2一般建筑和绿色节能建筑都以追求经济性为核心,但绿色节能建筑强调经济与环境的结构平衡,不是一味只追求经济效益。1.3一般建筑标准化、产业化发展,易出现不同城市建筑雷同;绿色节能建筑强调建筑与地域资源、气候差异,因而能够体现建筑文化。

1.4一般建筑忽视与环境的沟通;绿色节能建筑更多关注与外部环境的关系,与自然和谐共生。

1.5一般建筑运行结束固体废料可回收利用的较少;绿色节能建筑则在设计时就考虑尽可能采用可循环利用的材料。

1.6一般建筑考虑的是浅生命周期,即包括项目前期、建设运行期、维修拆除期;绿色节能建筑考虑泛生命周期,从建筑材料开采、加工到建设、运行,再到维修改造,最后到拆除。

2 绿色施工技术要点

2.1绿色施工管理。主要包括组织管理、规划管理、实施管理、评价管理和人员安全与健康管理五个方面。一个工程要实施绿色施工,没有组织措施,岗位责任制、施工规划、评价体系等系列制度是无法实现的。

2.2环境保护技术。大气环境污染的主要源之一是大气中的总悬浮颗粒,粒径小于10微米的颗粒可以被人类吸入肺部,对健康十分有害,大气中的悬浮颗粒包括了建筑尘、土壤尘、道路尘等。在施工中可以采取一定环境保护技术措施,如土方作业阶段采取洒水、覆盖等措施,达到作业区目测粉尘高度小于1.5m,结构施工、安装装饰装修阶段,作业区目测粉尘高度小于0.5m。

2.3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技术。绿色施工技术节材的重点是我国目前新建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建筑垃圾需要减量,而且要加强回收利用。在现浇混凝土结构工程中,模板的工程量约占30%~40%,占工期50%左右。过去模板体系约占施工企业固定资产的1/3,现在开展租赁业务情况有所变化,模板技术直接影响工程建设的质量、造价和效益,因此它是绿色施工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节材必须考虑的一个问题。

2.4节水与水资源利用技术。目前我国的混凝土产量逾20亿m3,每立方米混凝土搅拌用水量以185kg计,需用水3.7亿t。混凝土养护用水根据地区及季节而定,专家测算为搅拌用水的2~5倍。初步估算混凝土的搅拌与养护用水为10亿t,而且基本上用的都是自来水。目前整个国家的水资源缺口为60亿t,建筑施工用水占如此大的比重,足见节水是绿色施工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问题。

2.5节地与施工用地保护技术。从节地工作角度考虑,项目部应合理规划工地临房、临时围墙、施工便道及硬地坪,其占地面积应根据施工生产规模、员工人数、材料设备需用计划及现场条件等进行控制,从而高效的利用土地,提高建筑空间的使用率。

2.6节能与能源利用技术。施工中的节能有两个大方向,一是降低能耗,二是提高用能效率,此外,使用可再生能源是今后的发展方向。由于保温隔热差,我国单位面积采暖能耗是相同气候条件下世界平均值的3倍。推进建筑节能工作,需要有整体的、系统的观念,不能局限在建筑单体,一定要从热源、管网和建筑系统考虑,从选择利用可再生能源、提高热力使用能效比、减少输配管网热损失、提高建筑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充分利用自然资源等多方面着手。

3节能建筑施工技术措施

3.1建立“政府推动与市场引导有效结合”的节能建筑施工技术推广新机制。节能技术的推广必须坚持政府与市场紧密结合的发展思路。通过改革,消除节能建筑施工技术推广体系制度中的不合理因素,为节能技术推广工作打造良好的政策平台;借用政府力量,加强对节能建筑施工技术推广工作的组织协调,调动各方力量促进产学研的紧密结合与节能技术成果的有效转化。

3.2推进节能建筑施工技术的科研推广体制改革。我国虽然科技推广体系涉及部门多,但却存在重复浪费、效率低小的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发挥政府的作用,进行强制性的制度创新,积极推进以节能建筑施工技术科教、产、学、研紧密结合为主旨的体制改革,建立节能建筑施工技术科研、推广一体化的组织机构。

3.3促进节能建筑施工技术推广主体的多元化,优化推广模式。多元化是节能建筑施工技术推广体系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根据我国的国情,在推广模式的选择上,要因地制宜,调动各方积极性,进行多种形式的技术推广工作。节能建筑施工技术的推广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推广模式:“技术科研机构+推广对象”的推广模式;以建筑技术咨询服务公司为主体的推广模式:建筑节能技术协会推广模式:展会模式等。

3.4建立和健全节能建筑施工技术信息服务网络和信息反馈机制。建立节能建筑施工技术供应信息服务网络平台和信息反馈机制,以信息网络为纽带,为市场科学技术需求主体和供应方提供交流平台,提供包括国外最新研究技术成果和产品的知识与技术供应。建立信息咨询网络的同时,要加强信息反馈机制的建立,这将大大提高建筑节能技术推广的效果,促进推广对象和推广专家、科技人员进行沟通和交流,激发推广对象参与节能建筑施工技术推广的意愿,这是节能建筑施工技术推广的重要部分和保障。

4 施工优化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难题

4.1建筑高度高,材料高空吊运时间长,塔吊垂直运输工程量大;

4.2采用常规散装或大型组合钢模现场拼装、加固时间长,且高空临时堆放场地不能满足要求;

4.3单体单层工程量大,工序占用时间长,前后施工工序制约因数大,工人劳动强度高,施工流水与工序安排的时间节点难以保证;

4.4混凝土性能要求高、用量大,超高泵送难度大、时间长;

针对主体结构施工过程中要想提高核心筒体施工速度、保证施工安全与质量,除应解决筒体施工模板体系的问题之外,重点还要解决塔吊的垂直吊运能力。因此,我们通过在核心筒体内设置一台QTP5512内爬塔吊为主,外附一台特制QTZ6013塔吊为辅两台塔吊来解决垂直运输的问题,大大增强了垂直运输能力。同时就模板体系方面,为了减少模板的拼装、加固及周转吊运与堆放的压力和劳动强度,经综合分析与整体对比,考虑选用液压自动爬模施工技术解决上述问题。

5 爬模的优化

鉴于某工程楼层属纯钢筋混凝土超限高层结构,中间核心筒体与周边框架柱通过600×800、600×1000的梁系进行连接,楼板厚度为100、120mm。考虑到筒体周边梁系较为复杂,现场施工时怎样合理、顺利完成楼层竖向与水平结构的连贯施工成为爬模选择和优化的关键。结合现场楼层核心筒体具体情况的综合比较,发现若将模板爬升装置设置在筒体外侧则会由于筒体水平梁系和楼板的影响制约了爬架的正常爬升。但考虑到筒体电梯井道设置数量有限,间距较远,仅通过在井道内设置爬升动力装置来带动大面积的悬挂模板进行爬升在实际操作中很不现实,且其模板体系最基本的稳定性、垂直度和安全性要求都难以保证。

基于上述原因的分析,若要采用爬模施工工艺,则要依据楼层筒体的具体设计情况,在满足国内建筑结构设计风格和规范要求的前提下,将动力装置设置在爬模下方的液压油缸式自动爬模优化、调整为动力装置设置在爬模上方的液压千斤顶式自动爬模。

6 结束语

液压千斤顶自动爬模施工技术通过在本项目核心筒体施工过程中的现场实践发现,其有效的解决了目前国内纯钢筋混凝土结构核心筒与周边复杂梁板结构施工工序合理衔接的问题,施工质量符合并满足国家规范和相关技术标准的要求,施工工艺符合超限高层建筑施工中先竖向结构、后水平结构的常规做法,并使立面结构施工简单化、标准化和程序化,减少了按常规施工所需的大量反复装拆、吊运和更换所带来的时间消耗和成本损失,并能使塔吊有更多的时间来进行钢筋和其它周转材料的运输,大大提高了施工功效。发达国家出于减排CO2、缓解地球变暖威胁的需要,建筑节能工作的进展十分迅速。要使我国建筑能耗水平做到真正赶上发达国家,可能还需要许多年时间的艰苦努力。

参考文献:

[1]模板与脚手架工程施工技术措施.作者:北京土木建筑协会.2005年6月版.

[2]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05)应用技术指南.

[3]液压滑动模板施工技术规范.GBJ113-87.

主动式建筑节能技术篇7

关键词:绿色建筑;智能化;发展趋势

Abstract: combini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architecture, and expounds the prospects of the development of green building intelligence and the development trend, and discussed in the green building is realized in the intelligent technology measures. For architectural design accumulate experience, and available for reference.

Keywords: green architecture; Intelligent; Development trend

中图分类号:B845.6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绿色建筑智能化的发展前景

21世纪人类共同的主题是可持续发展,对于城市建筑来说必须由传统高消耗型发展模式转向高效绿色型发展模式,绿色建筑智能化正是实施这一转变的必由之路,是当今世界建筑发展的必然趋势。

智能建筑是建筑艺术与现代控制技术、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有机结合的产物,是人类发展的必然趋势。智能建筑是以建筑为基础平台,利用数据采集及控制系统以及系统集成技术控制优化各种机电设备运行,利用计算机及网络技术搭建信息交互平台,实现办公及信息自动化,集结构、系统、服务、管理于一体并使其实现相互之间的最优化组合,为人们提供一个安全、高效、舒适、便利的建筑环境。

1.1绿色建筑的智能化发展的优势

1.1.1有利于控制建筑自身的运营成本

绿色建筑要求建筑在其全寿命周期中实现高效率的利用资源,要做到节约资源、减少废物、降低消耗、提高效率、增加效益。而智能化技术的运用可以减少建筑自身的运营开销,所以建筑智能化是发展绿色建筑的必然要求。

1.1.2有利于减少建筑自身对环境的污染

发展绿色建筑的主要目标是减少资源消耗和保护环境减少污染。绿色建筑应达到以下的目标:能够有效地保护整个自然生态环境系统的完整性及生物多样化;保护自然资源,积极利用可再生资源,使人类的发展保持在地球的承载力之内;积极预防和控制环境破坏和污染,治理和恢复已遭破坏和污染的环境。

1.1.3有利于建筑服务对象的可持续发展

建筑服务的对象是人,智能化技术的运用可以为人们提供现实的物质工具。城市绿色建筑一方面要创造有益于人类健康的工作环境,另一方面提高建筑物的可居住性、安全性和实用性。

1.2绿色智能化建筑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1.2.1制定相关政策法规

发展绿色智能建筑需要政策支持和法律保障,从世界各个发达国家的绿色智能建筑发展过程来看,无不例外地是建立强有力的推进机制法律保障体系,从国家与行业的法律最高层面将智能化对绿色建筑的重要性突显出来。因此尽快建立专门的立法委员会来推进绿色建筑立法工作,组织相关建筑、法律和经济专家进行立法咨询,对相关具体的单项法律提供司法解释。

1.2.2完善管理机制与激励政策

当前的绿色与智能化技术虽能产生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但民众对此的需求并不强烈,开发商与设计施工单位对绿色与智能化产品的使用缺乏内在动力。因此,政府职能部门应该研究确定发展绿色智能建筑的战略目标、发展规划、技术经济政策;制定国家推进实施的鼓励和扶持策略;制定利用市场机制和国家特殊的财政鼓励政策相结合的推广政策;综合运用财政、税收、投资、信贷、价格、收费、土地等经济手段,逐步构建推进绿色建筑智能化的产业结构。

1.2.3转变智能化技术发展策略思路

我国绿色智能建筑发展技术思维方式需要发生根本性转变,从“以人为本”转向“以自然为本”。其实两者并不矛盾,保证自然的生态利益才能保证人类生存的根本利益,因此,更多的技术应用将会把自然利益置于第一位。技术思维方式的转变也表现在能源利用理念上,传统的节约思想将向可再生思想发展,从节流转向开源,只有开发新的替代性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才能解决根本问题。

1.2.4利用现有技术,开发新型智能化技术

网络技术、新能源、再生能源技术和新材料处理技术等现代工业技术为绿色智能建筑的建设提供了必要的硬件技术支持。目前,国内用于建筑节能的技术概括起来主要有三种:一是降低能源消耗为主的建筑节能技术;二是资源再利用为主的建筑节能技术;三是利用新能源为主的建筑节能技术。其中发展新型能源和现代建筑材料处理技术是主流方向。

1.2.5对既有建筑进行节能改造

我国建筑能耗还有很大的下降空间,降低建筑行业能耗将是整个节能减排计划中的重要环节。政府对于新建建筑节能给予了强有力的支持,采取一系列政策和强制性法规来限制,并且卓有成效。2006年底,各地建设项目在设计阶段执行节能设计标准的比例约为95.7%,但施工阶段执行节能设计标准的比例仅为53.8%,可见,对于施工阶段的强制执行力度仍需加强。随着执行力的深入,新建建筑节能效果和经济效益必将日益凸显。

2绿色建筑智能化技术的发展趋势

2.1绿色建筑智能化系统的三大特征

2.1.1建筑设备监控以节能为中心

在绿色建筑工程中,虽然高效与节能型用能设备的选用已成为规范的技术措施,但是其实际效果如何,需要有运行数据来分析评价。因此无论是新建建筑还是既有建筑,通过能耗监测的实时与历史数据,我们可以对建筑物的设备运行状态进行诊断,对能耗水平进行评估,从而调整设备系统的运行参数,变更用能方式,杜绝能源浪费的漏洞。由能耗数据可以进而形成对既有建筑及其设备系统改造的方案,不断提升建筑物的能效。

绿色建筑中有区域热电冷三联供系统等控制;有利用峰谷电价差的冰蓄冷系统的控制;有采用最优控制方式来充分利用自然能量来采光、通风,进行照明控制与室内通风空调控制,实现低能耗建筑;有可以随环境温度、湿度、照度而自动调节的智能呼吸墙;有应用变频调速装置对所有泵类设备的最佳能量控制;有自动收集处理雨污水,提供循环使用的水处理设备控制系统。最优控制、智能控制等策略,正在绿色建筑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将风力发电、太阳能光伏发电、太阳能光热发电、燃料电池等可再生能源与建筑物的供配电系统乃至城市电网融为一体,已是国内外业内人士努力的方向。尽管规模化的发电系统是城市的主要能源,但智能微网试图将分布在建筑物内小规模的可再生能源装置与规模化发电系统融合,以逐步提高城市电网的安全性与可再生能源的使用比例。

2.1.2以三网融合与物联网应用为核心的信息服务

主动式建筑节能技术篇8

关键词:节能降耗措施;能耗分析;空调节能;重要性

Abstract: at present,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emission reduction has become the focus of the whole society, how to save energy and reduce losses, and using reasonable throughout the idea of construction project,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has become urgent subject, construction energy conservation work from control building area, can change life style, advocate behavior saving energy, improving the level of architectural technology. And air conditioning is a large energy consumption, how to reduce the energy consumption of the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construction at the same time, improve the use effect of air conditioning systems and air quality is the air conditioning field must solve the problem, we will through the hot summer and warm winter of the climate conditions and building features do air conditioning design optimization analysis of energy saving, demonstrates the importance of energy consumption and feasibility.

Keywords: energy saving measures; Energy consumption analysis; Energy-saving air conditioning; importance

中图分类号: TE0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建筑节能的基本含义及实质

建筑节能是通过公共建筑和居民建筑在规划、设计、建造和使用的过程中,严格执行建筑节能标准,采用各种节能措施和方法以及合理利用可再生资源,切实有效的降低建筑能耗的节能活动的总和。实质上就是在满足建筑物使用功能和人们对建筑舒适性要求的同时最大限度的降低建筑能耗,实现节能减排、提高能源利用率的目的。

全方面的建筑节能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由国家作出全面的、明确的政策规定,并由政府部门依据国家的节能政策,并制定全面的建筑节能标准,要严格依照国家节能政策和节能标准的规定,全面系统的贯彻执行各项节能措施,从而使每一位技术人员都能树立起全面的建筑节能观,将节能降耗真正落到实处。

二、 当前我国建筑节能技术的发展

(一)、建筑设计节能技术的发展

随着建筑设计节能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已经深刻的认识到,要想实现建筑设计整个过程中的节能,必须引入节能理念,恰当布局及有效利用自然因素,是我们不仅在居住上舒适,而且还可以有效降低能耗。

(二)围护结构建筑技术的发展

围护结构建筑技术主要包括墙体节能技术、门窗节能技术、屋面节能技术以及地面节能技术等四个方面。目前,普遍使用的是通过合理选择新型的建筑材料,使用外墙内保温技术、外墙夹芯技术、外墙外保温技术等全新的技术将墙体的导热降低到最低的限度,从而大大降低建筑的能耗。

三、建筑节能技术

(一)优化建筑外形设计

建筑的造型和和围护结构形式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建筑物保温隔热、采光通风。建筑物这个复杂的系统受各种外界不确定因素的制约,很难简单地确定建筑设计方案的优劣。对此,我们常通过动态热模拟技术对模拟预测和比较不同的建筑设计方案,进一步探索优化建筑节能的方法,使节能降耗在建筑设计和改造中全面发展。

(二)设置通风设置与排风热回收装置

随着外窗的气密性不断提高,关闭外窗后多能产生的室内外换气量已不能满足室内空气质量要求,据调查,70%以上居住在新建住宅中的北京居民冬季每天都要开窗通风,这就造成冬季供暖的热损失,对于采取了保温措施的新建住宅和一般性非住宅建筑,其保温性成为冬季供暖的主要热负荷部分,由于护结构保温性能的不断改进,通风能耗高的问题就越来越明显,因此我们需要新兴产品的开发和推广。目前国内已成功研制出窝蜂状铝模式和热管式等显热回收器,以及能同时解决夏季全热回收的纸质和高分子模式透湿型全热回收器,这将成为建筑行业的新选择。

(三)热泵技术

通过热泵技术从低温热源中取热,提升其温度后,为建筑物提供热量,解决供暖和生活热水的热量供应,是直接燃烧一次能源而获得热量的主要替代方式。热泵方式的主要问题是从哪种低温热源中取热,怎样使低温热源能够提供足够的热量,同时热泵又能高效提取,依据低温热源不同,主要有如下形式:热泵型家庭热水机组、空气源热泵、地下水水源热泵、污水水源热泵、地下埋管式土壤源热泵。通过热泵技术能解决1/4城镇建筑的供暖,将大大缓解目前供暖与能源消耗、供暖与环境保护间的矛盾,实现高效的电驱动供暖。

四、空调冷负荷形成影响的因素分析

(一)建筑围护结构对能耗的影响。

建筑的围护结构主要由外墙、屋面、外窗、地面、内分隔几部分组成。围护结构类型主要随着地区的不同而变化,严寒地区的建筑应充分满足冬季保温设计的要求,适当兼顾夏季防热,温暖地区兼顾冬季保暖和夏季防热,炎热地区应当满足夏季防热设计为主适当兼顾冬季保温。

(二)人员新风负荷对空调的影响形成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为繁荣市场,适应商业竞争机制的需要,城市兴建商场建筑呈上升趋势,新风负荷占了相当大的比重,而新风负荷的计算取决于人员密度的取值,与同时在场的人数有关,是动态的、难以确定的数值。客流量不仅与季节、天气、节假日等时间因素有关,而且随着商场所在位置、商场规模及经营范围、经营因素、柜台多少、货源情况、商场中空气环境的好坏等因素而变化。

五、优化建筑节能设计

通常空调机的冷凝热的制冷量的1.15--1.3倍,而这部分冷凝热未加以利用直接排入大气中,不仅白白浪费掉能量,而且对大气环境环境造成了热污染。同时,在生活、工艺的很多方面又需要热水,如:加热浴水,洗涤水等。所以我们可以对空调机进行技术改造,利用部分或全部冷凝水入口之间添加一个热交换器或者直接利用原来的冷凝器,用于对冷凝热进行回收制备热水。

目前的不同行业中,都相同在使用中的产有余热,余热有不同的温度水平和表现形势,因此我们在回收余热时要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工业废蒸汽和废热水要求以温度水平采用相应的回收措施,若大于85摄氏度可直接用于吸收式制冷机供冷或冬季用于暖气片方式供暖,若温度低于40摄氏度可以用高温热泵提升温度水平后再加以使用,介于两者之间的可以采用风机盘管进行供暖等。如果废水有腐蚀性,由于污水的温度水平一般较低,且水质有很大差异,所以我们就需要添加中间热交换器,当采用污水源热泵回收热量时,可以针对不同的水质设计出相应的污水热泵系统。

结语:节能降耗是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中之重,是有关国计民生的关键问题,所以在建筑设计上一定要按照相关的标准进行操作,对我国的节能环保措施要严格执行,设计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设计方案,并运用高科技的现代化设备进行建筑电器的安装,对建筑行业中的电气设备进行合理的优化配置,最大限度的降低能耗,提高能源利用率,以促进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

参考文献:

[1]江亿.我国建筑能耗及有效的节能途径.[J].暖通空调,2005.(05)

[2]付祥钊.中国夏热冬冷地区建筑节能技术.[J].新型建筑材料,2002(06)

上一篇:安全监理方法及措施范文 下一篇:运筹学排队论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