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内部控制研究现状分析

时间:2022-10-09 08:57:36

国外内部控制研究现状分析

摘要:内部控制理论是随着社会经济进步的需要而不断发展完善的。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企业内部控制理论在世界范围的发展速度超过了以往任何阶段。最为显著的研究成果是美国的COSO报告。对国外内部控制的研究现状做了一个简要的分析。并指出了所带来的启示――风险导向内部控制时代的来临。

关键词:国外内部控制;研究现状;分析

中国分类号:F27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09)24-0202-01

1 国外内部控制的渊源

古罗马帝国宫廷库房采取的“双人记账制度规定”。一笔经济业务发生后要由双人同时记录在账簿上。并定期进行对比考核。审查有无错弊。从而达到控制财产收支的目的。15世纪末出现的借贷复式记账法。则标志着内部牵制已走向了成熟。现代内部控制中有关组织控制、职务分离的控制从这个时期开始有了一定的发展。

最早涉及内部控制的职业文献是1929年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和联邦储备委员会(RB)修订的《会计报表的验证》。而最早定义内部控制的是1936年的《独立公共会计师对会计报表的审查》(Examination of Financial State-ments by independent Public Accountants)。该文件将内部控制定义为“为了保护公司现金和其他资产的安全、检查账簿记录准确性而在公司内部采用的各种手段和方法”。

2 各国内部控制的研究成果

近几十年来。随着内部控制理论的不断发展。比较有名的内部控制模式有美国的COSO、英国的Cadbury和加拿大的CoCo。它们从不同的角度剖析了公司的经营管理活动。为营造良好的内控框架提供了一系列的政策和建议。

2.1 美国内部控制的研究成果

(1)萌芽期――15世纪末到20世纪初:内部牵制阶段。该时期的内部控制主要特点是以任何个人或部门不能单独控制任何一项或一部分业务权利的方式进行组织上的责任分工。每项业务通过正常发挥其他个人或部门的功能进行交叉检查或交叉控制。

(2)成长期――20世纪40年代至80年代初:内部控制制度阶段(制度二分法)。该时期AICPA的审计程序委员会(CAP)在《内部控制:一种协调制度及其对管理当局和独立注册会计师的重要性》(1949)的报告中首次给内部控制下了一--个具有权威性的定义:“内部控制使企业所制定的旨在保护资产、保证会计资料可靠性和准确性、提高经营效率。推动管理部门所制定的各项政策得以贯彻执行的组织计划和相互配套的各种方法及措施。”。其后又对该定义进行了三次修订。该阶段完成了实践塑造和理论完善两大使命。

(3)发展期――20世纪80年代:内部控制结构阶段(结构三分法)。1988年AICPA的审计准则公告第55号《会计报表审计中对内部控制结构的关注》中首次采用内部控制结构替代内部控制。指出“企业的内部控制结构包括为提供取得企业特定目标的合理保证而建立的各种政策和程序。”这是内部控制理论研究的一个突破性的研究成果。

(4)成熟期――20世纪90年代:内部控制整体框架阶段――旧COSO报告(要素五分法)。COSO报告将内部控制定义为:“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经理阶层和其他员工实施的。为营运的效果和效率、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相关法令的遵循性等目标的达成而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这五大要素包括: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

(5)最新成果――全面风险管理。COSO委员会在2001年成立了企业风险管理(Enterprise Risk Management)项目咨询委员会。并开始对其进行研究。COSO委员会在2003年7月颁布了《企业风险管理――整体框架》征求意见稿。并于2004年9月29日颁布正式稿。COSO委员会在ERM内容摘要中。将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相互融合。明确指出了内部控制是企业风险管理不可分割的部分。ERM涵盖了内部控制。但并不是对内部控制框架的取代。

2.2 英国内部控制的研究成果

从1992年的卡德伯利报告到1999年的特恩布尔指南。英国理论界和实务界对内部控制的研究逐步趋于系统和完善。1992年的卡德伯利报告(Cadbury Report)、1998年的哈姆佩尔报告(Hampel Report)以及1999年的特恩布尔报告(Turnbull Report)堪称是英国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研究历史上的三太里程碑。

1992年的卡德伯利报告全称为公司治理的财务面(The Financial Aspects Of Corporate Governance)。它从财务角度研究公司治理。将内部控制置于公司治理的框架之下。以内部控制、财务报告质量以及公司治理之间的相互关系为前提。明确要求公司改善内部控制机制。卡德伯利报告在许多方面开创了英国公司治理历史的先河。它所确认的公司治理原则一直沿用至今。

1998年的哈姆佩尔报告全面赞同卡德伯利报告将内部控制视为有效管理的重要方面的观点。鼓励董事对内部控制的各个方面进行复核。哈姆佩尔报告所提出的准则。将公司治理向前推进了一步’。但内容缺乏新意。委员会主要由既得利益者组成。责任不够明确。

1999年的特恩布尔报告就如何构建“健全的内部控制”提供了详细的指南。它认为董事会对公司的内部控制负责。应制定正确的内部控制政策。还应进一步确认内部控制在风险管理方面是有效的。特恩布尔报告推进了内部控制定义的发展。强调通过战略参与为公司创造价值。标志着风险导向内部控制时代的来临。

2.3 加拿大内部控制的研究成果

加拿大关于内部控制存在三个趋势:(1)大部分企业对内部控制越来越重视(2)社会公众要求公司公开披露其内部控制的有效性的呼声越来越高(3)监管机构越来越重视公司内部控制以保护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基于此。1992年加拿大特许会计师协会(CICA)成立了CoCo委员会(Crite-ria of Control Board)。经过三年的研究。CoCo委会员于1995年10月正式了关于内部控制的框架性文件一控制指南(IGuidance 0n Control)。该指南对内部控制的定义、要素、作用、参与者及原则进行了阐述。建立了一个完整的内部控制理论体系。

3 国外内部控制研究的启示

美国、英国及加拿大等国内部控制的发展。带来一个启示――风险导向内部控制时代的来临。随着风险导向内部控制时代的来临。内部控制的工作重点由控制转向风险。它关注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和健全的公司治理结构。风险导向内部控制已成为现代内部控制的发展方向。

当今社会经济环境日趋复杂。企业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风险。因此企业应建立风险管理机制。以防范和规避风险。而分析和辨认风险是有效内部控制的关键组成要素。从COSO的两份重要报告中可以看出。不论是1992年的《内部控制――整体框架》。还是2004年的《企业风险管理――整体框架》。均把风险管理作为主要的内部控制要素。强调识别和管理风险的重要性。英国的特恩布尔报告扩大了内部控制的范围。将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合为一体。认为两者是近乎等同的概念。可见。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日益融合。风险导向已是内部控制的发展方向。

上一篇:论无形资产会计中涉税处理 下一篇:煤炭企业并购中财务整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