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主动参与 实现自主探究

时间:2022-10-09 05:05:20

引导主动参与 实现自主探究

【摘 要】数学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励者、引导者,课堂教学的设计和实施必须体现自主、探究、创新的教育理念,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获取知识的学习过程,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勇于创新的精神,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身心潜能,促进学生的主体性发展。

【关键词】主动;参与;自主;探究

教学中,教师作为数学课堂教学的导师,要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使他们自己去获取数学知识、发展能力,做到自己能发现数学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同时,教师还要为学生的学习设置探究的数学情境,建立探究的氛围,促进探究的开展,把握探究的深度,评价探究的成败。使学生在主动学习数学中得到生动活泼较为全面的发展。

一、教师创设情境,学生主动参与

数学课的情景创设,是数学问题挑起学生在教学内容、生活情景、求知心理之间的认知冲突,从而激起学生的求知、观察、实践、运算欲望兴趣,启动学习、探究的数学教学环节。教师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创设不同的情景,生动形象地展示数学的魅力。在教学中,教师结合具体的数学教学内容,利用数学知识本身的内在美,创设丰富的、与学生实际生活息息相关的数学学习情境,使学生如临其境,提高主动参与的积极性,深化所学知识,进而养成学生自主学习数学、探研创新的好习惯。教师和学生一起共同确定学习目标。学生期望达到目标而积极进入探索,发现规律,用已有的数学知识经验、思想方法尝试解决。教师则充分利用问题线索,组织学生开展数学学习活动,倾听学生的猜测、看法。

二、教师相机点拨,学生自主发现

关注学生独立思想、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方面的状况,充分相信每个学生有探究数学知识的潜能。老师在研究数学教材和了解学生生活实际的基础上,给学生提供一个面向实际的、进行探究的学习环境,提供给学生丰富的感性和理性的素材,给予学生自主探索的时间,同时逐步增强学生自主探索的自信心,针对学生的疑问、猜测、看法,把握时机提出富有探索性的指导,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操作,自己发现规律。对于学生的自主学习中的失误偏颇,教师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我矫正,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思想方法,自己解决,发现新规律,实行知识的再构建,在自主学习中探索出有价值的东西,从而获得真切的体验,内化知识,形成能力,促进思维的个性化发展,养成良好的习惯。

三、教师诱发组织,学生合作交流

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是现代人应具备的素质。在探究学习活动中,小组合作是非常重要的学习组织形式。小组合作过程中的每个孩子都是平等的,让他们去说、去做、去交流。不仅要让学生会做数学题,而且要让孩子们在活动中发展自己的数学思想,去倾听别人的想法,学会进行数学交流。

例如:在教学“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时,我将学生分为三组,给第一组每人发两个完全相同的直角三角形,给第二组每人发了两个完全相同的锐角三角形,给第三组每人发两个完全相同的钝角三角形,然后让学生动手操作,看用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能拼出哪些图形?学生操作后,再让学生示范拼图过程。学生观察图形,思考讨论:“三角形的底和高分别与长方形的长和宽、正方形的边长、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有什么关系?拼成的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三角形的面积之间又有什么关系?今天你们能不能试试运用转化的方法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呢?”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让学生相互交流,小组内展开讨论,各抒己见,讲出理由,最后达成共识,得出三角形的面积=长×宽÷2。通过合作交流,在相互启发与争辩中,有效诱发学生群体的智慧潜力。小组成员的互相影响启发,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机会来构建知识,深化了对知识的理解。培养了学生对集体的责任感和合作能力。

四、教师评价深化,学生总结延伸

通过一节课的数学学习和探究,教师让学生根据学习目标要求进行总结,让学生说出自己的学习表现与学习收获体验,使学生向课外实践延伸。在此过程中,教师必须注重评价,关注过程,关注再现,随时参照教学目标根据反馈信息对学生掌握新知情况进行客观评价,同时运用合理的措施(如调整教学计划等)予以补救或提高。学生则在总结中认识自我,建立信心,在知识能力延伸中体验学习成功的欢乐,增强追求成功的欲望和信心。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尊重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成果。对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成果进行多元的、肯定的评价,激发学习的兴趣,强化自主探索的意识。

开展自主探究学习,课堂教学自然是主渠道,课外的社会实践则更是学生自主探究知识的广阔天地。因此教学必须注重实践,让学生把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社会实践中去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自己去探索、自己去经历,从而激发他们的主体意识,提升他们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杨九俊.《备课新思维》.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

[2]董洪亮.《教学组织策略与技术》.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

[3]张翼文.《小学数学典型教学内容的解读与实践》.上海教育出版社

上一篇:浅谈英文歌曲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下一篇:生物教学中如何渗透环保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