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说话能力的训练形式及实践探索

时间:2022-06-12 02:58:38

小学语文说话能力的训练形式及实践探索

【摘 要】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能力要求就定位在“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听说”是“读写”的基础,而且“说话”能力是影响甚至决定学生一生的生活、工作和事业的最基本能力,对学生的个人发展尤为重要。本文阐述了说话能力的几种常用形式,并通过笔者在教学中的两个教学片断探索了实践做法,期望得到同仁的认同并共同探究,推动教学研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说话能力;训练方式;实践探索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语文教学要立足于促进学生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语文是在学科教学中是最基础,最重要的,口语表达能力是学生能力的重要体现,是人与人之间交际的重要手段,也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说话作为重要的交际手段,其能力的高低会影响学生的一生,能够帮助学生在学习中,及至以后的工作中、生活中形成良好的生活情趣,能够决其工作后事业的成败。新课程标准对学生“说”有明确的要求,要求学生能够坚持说普通话,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这都是说话能力的基本要求,这样的要求,就为我们的实际工作指出了方向。

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意义非常重大。它有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心理,调动学生的主动能动性,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并在学习中得到提高;它也是听说读写能力的综合体现;课堂教学中,有机穿插说的训练,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能力,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教学中开展说话训练,培养学生说话能力,还能够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培养他们健康的审美情趣,促进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提高。

一、说话能力训练的几种常用形式

说话能力训练大致有以下几种形式:问答,讨论,辩论,演讲,说故事,话题接龙,复述,课本剧等。

问答形式,就是通过师生对话或学生之间的对话来达到引导学生说话,训练学生说话能力的目的,是最常用的说话能力训练方法,尤其可以对学生有针对性地训练。这种说话能力的训练常常渗透在课堂教学的提问中,渗透在学生对话里。既可能是学习中的、有目的的,也可以是生活中的、无目的的。教师要结合学生的特点,在教学中随机地下训练学生的说话能力。

讨论形式是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交流达到说话能力训练目的,学生说话是在自身主动要求下进行的,效果更好。但对部分“不爱说”的学生效果欠佳,需要很好地组织。现在课堂上常有讨论交流的环节,也起到了训练学生说话能力的效果。课堂上一般采用分组讨论,概括发言的形式,这种形式需要教师针对具体的教学目标,设计具有研究性和开放性的讨论题,由组长组织讨论,让学生充分发表各自的见解,然后在课堂上概括性发言。很明显,这种形式对锻炼和表现学生的说话能力作用很大。

复述、话题接龙、课本剧等形式也是教学中经常用到的说话能力训练形式,这几种方式对训练学生的说话能力也普遍适用,形式也比较活跃,学生很喜欢,课堂上际经常使用。其中复述要求较低,话题接龙要求学生要反应快,有一定的知识和说话能力做基础,课本剧既锻炼了学生的说话能力,又锻炼了学生的表演能力。

说故事是除了课内外老师组织以外学生经常自觉进行的一个活动,如加上老师的组织和引导,对提高学生的说话能力往往能够事半功倍。

辩论、演讲,这两种形式需要教师精心设计话题和情境,对说话能力要求较高,当然,这两种方法对说话能力的提高效果也极好的。

这些“说”的训练形式各有所长,各有侧重,对说话基础能力要求也不一样,需要我们在实际教学中灵活运用。

二、说话能力训练实践探索两例

教者在教学下面两篇课文时是这样引导训练学生“说话”的:

(一)教学《田忌赛马》,我从四个方面设计“说”的训练

(1)从人物的角度开展。分别从田忌(故事主要人物)、孙膑(起关键作用人物)、齐威王(虽然没有进行具体的人物外貌描写,但人物形象跃然纸上)进行讨论和角色扮演。

(2)从事情的发展开展。课题是《赛马》,那么第一次、第二次的情况怎么样?如果有第三次,那情况又怎么样呢?能不能把第三次赛马情形编成故事讲给大家听?

(3)从分析人物的心理变化开展。每次赛马前、赛马时、赛马后田忌、孙膑、齐威王的心理分别是如何变化的?让学生分角色对话。

(4)从场外观众的角度开展。“我”是一名解说员,怎样进行生动、全面的解说?

(二)教学《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表格,引导学生以不同的身份“说”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人物 “我”是……我会说……

在铁球落地前 落地时 落地后

伽利略

亚里士多德

权威人士

群众

三、结束语

“说”是一种基本技能,加强说话能力训练,重视说话能力培养,改变重读写、轻听说的现象可正本清源,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说的主体在课内,根本在课外,利在学生一生。教学时应该注意“听说读写”之间的关系,充分利用语文教育资源,把教学从课内延伸到课外、从校内延伸到校外,把学生培养成敢想敢说、能说会道的人,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姚媛.小学语文说话训练浅析[J].现代教育通讯,2007年第1期

[2]石良军,李小平.新课标下的说话训练[J].文学教育,2005年第12期

上一篇:略谈农村中学英语教学的困境及策略 下一篇:不过就是下雨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