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完满和谐的思想品德课堂

时间:2022-10-09 03:57:18

创建完满和谐的思想品德课堂

新初中思想品德课教材,一改以往远离生活世界,偏重科学世界,脱离现实生活,尤其缺乏对青少年可能生活的合理构建的内容设计,开始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注重学生对现实的认识,对生活的体验、对精神的感悟和对可能生活的憧憬。新教材在整个内容构建方面,注重学生的认知、体验、感悟等生活形式的统一,注重现实生活与可能生活、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的结合,通过课程设计真正赋予学生生活意义和价值,旨在把学生培养成学习活动的主体、个体生活的主体和社会活动的主体。因此,作为一名思想品德课的教师,在及时学习新教材,领会新理念的基础上,积极大胆地探索、尝试新的教学方法,改变过去那种过于强调认知,忽视学生的体验和感悟的传统教法,重建完满和谐的课堂生活,努力做到全面认知、体验和感悟,从而真正触及学生精神生活,敢于为学生建立一种新的理想性的可能生活,我觉得有这样几点值得我们尝试。

一、以学生为课堂活动的主体,以课本为课堂教学的“剧本”、“案例”

新教材以学生的生长为根本立足点,着眼于学生的兴趣、本能、需要、依赖性和可塑性以及已经形成的习惯,自然展现学生交际、探究、制作和艺术的兴趣及本能,再现一幅幅学生生活的场景。课程的中心是学生的生活生长,着力于重建学生完满的精神生活,从而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全面发展。因此,课堂教学中课本作为一个个的“案例”,启发引导学生从内心体验教材内容,进而激发他们的内在感受。因此,教师的“教”不仅仅要停留在教材本身所传达的文字信息上,而要关注“案例”之后的某些更为本质的东西。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不仅要备教材内容和教材要求,还要广泛搜集相关资料;不仅要熟悉教材的整体结构,还要了解学生的总体学习状况。

二、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教育活动应努力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

新的一轮课程改革的特点就是突出“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爱,是教育的前提。这是一条人人皆知的教育原理。师生情感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没有情感就没有教育。因此,在教学活动中,一定要保护、鼓励、激发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翁,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自觉积极的学习态度,能够在教师的启发下独立探索知识,真正发挥“帮助孩子起飞作用”。我认为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做到关心每一位学生,在让学生思考、操作、讨论时,优秀生和后进生要有所区别,体现出因材施教,使优秀生感受到一定困难,使后进生感受到一定进步,进而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潜能。其次,要善于提出恰当的问题,并给予学生独立思考和独立操作的时间,问题要难易适度,有利于激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新教材关注学生的生活,有些问题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和独立思考,一定会有自己独特的体验和感悟。教师提出的问题,既要有生活背景,又要有实际意义;要既能激发学生兴趣,又能为今后的学习奠基。提出问题之后,也不要急于按照课本内容得出结论,而要组织启发学生思考、讨论,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来认识、发现世界,尽可能得出自己的结论,对问题的解答要及时反馈,真正巩固所学知识。这样从问题到问题,学无止境,不仅丰富了学生的内心世界,使他们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学习主体,又有利于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自我认识,培养自我教育能力。

三、课堂师生互动应交替和谐进行

教学过程的关键是交流――互动,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听、说、读、写、辨、评、问、议、练要综合运用、交替进行。初中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为20分钟左右,如果长时间理论说教,学生思想就会开小差,注意力难以集中到课堂上来。因此,多种教学活动交替进行,既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自主性,又能较好地减少单一教学引起的疲劳现象。

四、关于考试

关于初中思想品德课的考试评价,我的做法是:第一,千方百计地让成绩差的学生考出好成绩,提高每位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材施教地改进学生的学习方法。而不是出一些难题、怪题考倒学生、考怕学生、考坏学生、考伤学生,我觉得这样才能让学生建构地、主动地、体验地、合作地进行学习。第二,要从“知识”“操作”“艺术”“创新”“交流”“能力”这些不同的角度进行考试。新教材特别关注学生的生活以及学生与家长、老师、朋友和社会的交流及冲突,提出并列举这些生活中的矛盾冲突,让学生从自己的学习和人生体验中找到解决矛盾冲突的正确方法。答案并不唯一,内容可以创新,只要具有可操作性、可行性,只要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第三,对于成绩优秀的学生,真正有效的促进方法是让他们深切地知道不进则退。考试是要让他们感受到一定的压力,保持必要的紧张,避免他们盲目自满,但不能伤害他们的自信与自尊。最后,要在每次考试后立刻将正确答案公布或发给每位学生,让学生趁热打铁,修正错误,巩固正确,打好基础,当天知道作业或考试正确与否,对于有效的学习是十分必要的。

新教材颁布实施已经有好几年了,对于一直从事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我而言,思想品德课教学的生活化是我最深的感悟和体验,课堂教学活动的完满和谐一直是我孜孜以求的最高境界。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提出,教育的目的在于发展人的一切天赋力量和能力,这种发展应是全面发展、和谐发展、自由发展。爱因斯坦也十分强调,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和谐发展”的人。时代在变,学生在变,为人师者与时俱进才能率先垂范;激流勇进,方不负时代重托和人民期望!

(作者单位 甘肃省成县第一中学)

上一篇:如何构建和谐的初中思想品德课堂 下一篇:高中物理课堂中探究性情境教学模式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