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迁安居型社区的认同研究

时间:2022-10-09 02:03:20

拆迁安居型社区的认同研究

摘 要 居民社区认同是社区获得成长的重要基础,它是支撑社区发展的主体性因素与内生性资本,其直接表现为居民的社区满意度。提高社区居民的社区满意度、培育居民的社区认同感,对于社区建设尤其是拆迁安居社区建设至关重要。本文基于对苏州工业园区中莲花社区、高浜社区的调查,将拆迁安居型社区居民的社区体验分为融入型、排斥型、孤立型三类,并循此提出了影响安置地社区认同形成的主要因素,尝试提出缓解社区排斥、增进社区认同的实践对策。

关键词 拆迁安居型社区 社区认同 社区建设

中图分类号:C912 文献标识码:A

“社区”的概念源自德国社会学家费迪南德・滕尼斯,他在1887年出版的《社区和社会》中首次提出“社区”的概念,将“由自然意志占支配地位的联合体称为共同体”。 这里所谓“共同体”即“社区”,是指一种基于自然情感与血缘关系的社会有机体 。他认为社区与社会是两种不同的人类群体,他的“社区”概念指那些有着相同价值取向、人口同质性较强的社会共同体,其体现的人际关系是一种亲密无间、守望相助、服从权威,且具有共同信仰和共同风俗习惯的人际关系。从定义上我们可以看出, 建设社区的本质在于社区居民在共同的社会环境、社会生活和社会互动中所形成的社区认同。在当下的中国,社区建设是推动社会转型和发展的基础工程之一。拆迁安居型社区作为农村地区推进城市化的载体,对我国的社会转型意义重大,拆迁安居型社区的社区居民认同则对社区的建设有直接的影响。

一、 概念释义

(一)拆迁安居型社区。

拆迁安居型社区是众多社区中的一种,确切的说是新农村社区中的一种,是推进城市化过程中的产物。苏州新农村社区建设,结合本地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形成六种主要类型:股份合作型社区、融入城镇型社区、规模经营型社区、投资开发型社区、休闲景观型社区、拆迁安居型社区 。由于道路建设,城镇扩张,尤其是各类经济开发区、自然生态区的建立,一批拆迁安居型社区脱颖而出。苏州工业园区于1994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同年5月实施启动,占用了原吴县市的一批土地,将原来的村民另行安置,拆迁安居型社区就在这种情况下建成。此次调查的高浜新村、莲花新村是典型的拆迁安居型社区。

(二)社区认同。

所谓“社区认同”是居民对社区的一种特殊情感,属于人文、行为心理范畴,它是指居住在城市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基于自身生活和发展的需要,在相互沟通、相互交往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心理上的依恋和归属 。影响社区认同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而居民的社区满意度则直接影响到居民对社区的认同。

所谓社区满意度是指社区居民对所在社区的感受及主观评价,是社区认同感形成的基础。居民的社区满意度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总体满意度,是居民长期以来各种微观感受的累积效应,即居民对社区整体的印象;另一种是满意度的具体化,是可以进行标准化测量的 ,这一方面可分为五类:( 1)社区环境: 社区绿化、社区道路、环境卫生、社会治安、居委会工作等( 2)日常生活: 居民的住房条件、日常购物的便利程度、外出就餐的方便程度等;( 3)文化卫生: 文化娱乐活动、社区医疗卫生和活动中心或健身场所等 ( 4)基础设施: 供电、供水、煤气供应、邮电通讯及交通等 ( 5)教育因素: 附近幼儿园、托儿所、中小学校等 。

二、 拆迁安居型社区认同

(一)基本类型。

我国学术界关于城市社区认同的讨论主要存在两种观点。一些学者认为现代化和市场经济,使居民关系冷漠,社区认同度低。反对此观点的学者认为社区是社会结构转化到人们行为之间的桥梁,人们的社区意识和归属感在加强 。拆迁安居型社区从事实上来看,已经成为城市社区的一种,但由于自身区别于普通城市社区的特点,其社区认同趋于复杂和多元。通过访谈和问卷的形式,笔者以居民的社区满意度为切入点,对拆迁安居型社区的社区认同进行研究,其基本类型如下:

1、融入型。这一类型人群对社区认同度高,在社区内居住时间较长、社会关系和谐、社区参与度高、社区满意度高。拆迁之前的村民居多,同村或不同村但很容易融入,障碍少,他们普遍认为现在的生活比以前好很多。包括部分外来人员,他们积极融入社区生活,对现在的生活很满意。

2、排斥型(半融入型)。 这一类型人群对社区认同度没有融入型高,他们在社区内的社会关系和谐,有较高的社区参与度和总体满意度,但在满意度的某些微观方面表现出不满,以原住民和部分租住者为主。原住民对社区环境(外来人员多;居委会管理差)、日常生活(土地补偿款少;房屋位置和采光不好;没有停车位;生活不适应,不能种菜干农活;没有土地、文化、技术,了解信息途径少,再就业难)、文化卫生(娱乐活动少,打麻将为主;健身场所少,费用贵)等。他们很少或拒绝参与社区的活动,批评居委会。外来租住者则认为房屋租金贵,文化娱乐场所少,还认为社区其他居民有意排斥他们,所以他们也选择排斥其他社区居民,很少或不会和其他社区居民主动交往等。

3、孤立型(边缘型)。这一类型人群对社区没有多少看法,他们不关注其他居民,无所谓参与社区事物,但社区满意度较高,包括部分原住民(年轻人居多)和多数外来租住人员。外来人员流动性大,居委会不把他们纳入管理范围。他们对社区没有太多情感投入,专注过自己的生活。对社区的满意度不代表他们对社区的认同和情感投入,只是一个客观的评价。他们和社区就像两个孤立的点,缺少粘合剂,彼此孤立。

(二)影响因素。

1、客观因素。

第一,社区自身建设的影响。拆迁安居型社区人员组成复杂、设计规划不合理、基础设施不完备、管理体制不健全、服务功能缺失等,对社区认同影响重大。第二,现代性的影响。缺乏人文关怀的现代性使社会产生异化,冲击着传统社会中普遍存在的整体意识和人情伦理,市场将社会成员切割成为原子式的异质性很强的个体 。人们的世界观、价值观趋于多元,个体的人对于事物的看法很难达成共识,加之人员组成的复杂性,使拆迁安居型社区居民认同趋向多元。第三,传统互动方式的影响。费孝通认为传统中国社会是一个“熟人社会”,乡土文化中的互动方式是基于血缘、地缘或者固定的业缘关系而形成的社会关系,把人们的社会交往限制在了熟人圈子里 。拆迁安居型社区中,人员组成复杂,社会互动困难,促使人群分化现象名显。这一观点和亨廷顿的文化认同有相似之处,虽然适用的范围不同。

2、主观因素。

第一,居民需求的差异化。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不同人在同一时期,或相同的人在不同的时期,需求都是不一样的。需求的不同,使人们评判满足程度的标准有所差别。在拆迁安居型社区中,排斥型的居民需要的是更好的服务,孤立型的居民需要的是精神上的归属感。第二,居民情感投入。居民对社区投入感情的多少也会影响社区认同感的培养。在拆迁安居型社区中,融入型和排斥型人群对社区投入的情感较多,而孤立型人群基本上不会投入情感,社区对于他们只是临时栖息地。

三、增进拆迁安居型社区认同的对策

(一)建成之前的合理规划。

拆迁安居型社区作为社区的一种,有其存在的必要性。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土地越来越少,农村变城市需要更慎重的考虑。拆迁安居型社区在建设之前需科学合理的设计规划,充分考虑未来发展(如车库、幼儿园)和居民的具体需求(如空地作为公共种植地),完善房屋的分配制度,解决存在的隐患。

(二)建成之后的合理建设。

考虑居民需求不可一味追求标准化。笔者认为拆迁安居型社区的建设应该遵循以人为本原则;差异化、系统化管理原则;服务而不是事物原则。可从社区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两方面入手,来提高居民的社区认同感。

1、硬件设施的建设。

首先,可以开展菜园工程。调查后如果大多数居民愿意利用楼下的空地种植,则可在不影响公共安全、一定规则的前提下由居民自己开辟为菜园、花园等。其次,加强社区文化、体育设施的建设。社区可修建篮球场、图书馆、文娱室、广播站、流动人员之家等;也可开设社区网站(人人、qq、msn)、定点广播社区新闻、宣传身边的好人好事。再次,加强社区治安的建设。因流动人员多,就归责与他们不够客观,一个好的社区治安是多方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营造良好的社区氛围,减少社区内部的安全隐患;记录流动人员信息(房东登记,之后交由社区管理人员统一保管);召集或选聘本社区失业或无业的中青年,培训之后进行本小区的安全保护工作;在社区网站、广播、虚拟社区或宣传栏,相关盗窃、抢劫等犯罪和预防犯罪的贴士。

2、软件设施的建设。

首先,要加强社区管理体制的建设。明确职责范围,优化配置社区资源,制定相关规章制度(外来人员纳入管理范围);改变以往用人体制,竞争上岗,吸收有专业知识背景和实践经验的社会工作者;和附近高校、研究院建立联系,为社区建设寻求更合理的方法。其次,加强社区的服务功能。为外来人员,建立“流动人员之家” ,作为相互拉近感情的场所;周末进行流动人员茶话会,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举办友谊赛(篮球、兵乓球比赛,围棋、象棋比赛);为流动人员举办聚会等。社区可以为无业、失业、下岗人员和人力资源市场取得联系,及时将相关的招聘信息公布在社区网站、虚拟社区(人人、qq、msn)、宣传栏;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化(招聘待业、失业青年,作为社区安保人员等)。可为孤寡老人和高校或志愿者团体取得联系,定期访问,陪他们聊天,帮助他们打扫卫生,给予他们关爱。再次,丰富社区文化活动。城市社区的经验可借鉴:小区运动会、民俗文化节、老人活动中心、青少年俱乐部、双休日学校、读书会、时事讲座等。节假日可以举行一些比赛,如剪纸、书法等。社区举办活动不能过于频繁,且要办出自己社区的特色,才不至于引起居民的反感。

(作者单位: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注释:

斐迪南・滕尼斯.社区与社会.载龚世俊,李 宁.公共服务视域下的新农村社区建设及其模式创新.南京社会科学.2010年第11期.

居德里.农村社区是新农村建设的有效载体.上海农村经济.2006年9期.

季伟.城市社区认同感.中思网,2008.11.28 .

单菁菁.社区归属感与社区满意度.城市问题.2008 年第3期.

吴雪.关于城市社区认同感培养的思考.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

费孝通.乡土中国.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8月第一版,第68页.

上一篇:韦柏伦:一个功夫高手 下一篇: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发展趋势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