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评语艺术性的思考

时间:2022-10-09 12:34:34

作文评语艺术性的思考

作文评语要对学生的作文指出优劣得失,提出修改的意见或建议,它是作文教学的延续,也是师生思想沟通的桥梁 。好的作文批语,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而且能促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增进师生之间的理解和友谊。我认为教师除了要用优美的语言、深邃的思想、独特的技巧去感染、启发学生,还要使作文评语具有人文关怀的艺术性,字里行间要洋溢着对学生的关怀。在此,笔者谈谈自己对高中作文评语艺术性的一些粗浅的思考。

一、传递出读者的感受

教师批改学生作文,首先是一个读者,是学生作品的分享者,因此必须要具有读者意识。所谓“读者意识”是读者的欣赏愿望、阅读趣味和评价对写作主体表达的影响因素。其次才是知识、技能方面的指导者。凭借着读者的身份去欣赏学生的作文,就会使教师获得前所未有的感受,写评语的过程自然就会成为与学生纸上谈心的交流过程。老师的评语会真实地谈自己的感受,无论是在情感交流的基础上作一番指导也好,还是提出修改建议也罢,学生都会更容易接受,认为老师不是在评头论足地指指点点,而是一个被文章打动了心扉的读者。

班级里一名同学在自己的作文《温暖》一文中写道:自己跟着农民工身份的父亲来到了让小伙伴们都非常羡慕的大城市,可是在这个令自己充满好奇的城市公交车上,很多人见到他们都是捂紧钱包像害怕瘟疫似的避开了,她从时髦小姐鄙夷的目光里读出了农民工的辛酸。她发出了这样的疑问:“农民工建造出了城市的繁华,可是为什么还要忍受城里人那如刀割般鄙夷的目光?”在这个繁华的城市里,自己却感受不到一丝的温暖。通篇文章线索清晰,条理分明,内容丰富,发人深思。我写下了以下评语:本文叙述了一件令人动容的事情,反映了深刻的社会现实:那些为城市做出贡献的农民工,在当下的社会里应该被谁理解、被谁关心?我读了这篇文章,既受到了教育又引起了反省:我善待那些人了吗?我为他们做了些什么?

二、善用鼓励性的语言

高中学生作文水平因认知水平、心理差异和个性特征等因素而参差不齐,但是学生的作文无论优劣,都凝聚着他们的心血。因而他们会十分珍惜自己的劳动成果,也特别想获得教师的肯定。教师应该尊重他们的劳动成果,不能简单地用套话把结论灌输给学生,要理解他们的想法,懂得欣赏他们,要用心写好学生的作文评语。学生拿到作文本时总要先睹批语为快,当学生看到自己文章的被赞赏时,往往会产生强烈的成就感,渐渐地会对写作充满兴趣,从而不断地转化为认真写作的动力,作文水平自然也会不断提高。因此,我在批改作文的时候,一旦发现有在遣词造句上比较优秀的,结构比较完整的,有一个精彩的开头或结尾的,我都会用鼓励性的评语,最大程度地给予赞扬。如“这个词用在这儿很形象。”“你的结尾耐人寻味。”“这个排比句真棒!”学生看到教师这样的评价,便会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对写作也就更有信心了。

对于写作基础比较差、缺少信心的学生,我们要少一些批评,不能讽刺挖苦,更不能一棒子否定,因为这样做会给学生造成沉重的打击,会挫伤他们写作的积极性。教师要降低一些要求,要多一些耐心,要以鼓励为主,因为好文章不仅是改出来的,也是鼓励出来的。我们要用鲜艳的红笔勾画出文章中的闪光点。学生看到这样的评语,他们的脸上会洋溢着快乐幸福的笑容,写作的积极性也会大大提高。

三、多一份启发式思考

当下,部分教师所写的作文评语有抽象化和公式化的倾向。这些评语对于高中学生来说只是蜻蜓点水,根本不起什么作用。教师要运用启发式的评语,调动学生的知识储备,促进学生思考,进而让学生从中获得一种积极写作的动力。

首先,对高中学生作文中存在的不足,教师要多设疑少批改,要多运用批注的方法指出问题,传达给学生相关的提示信息,启发他们自行修改。如学生写出“春风一阵阵吹来,树枝摇曳着,月光、树影一齐晃动起来,发出沙沙的声响”这样的文字。我就在“月光”、“树影”和“声响”下面做下标记,批上“思考一下,月光能发出声响吗?”这比简单地删除“月光”这个词,或许要好一些。学生看见评语,就会根据教师提供的信息,查找原因并自行修改,而且还有效地避免了下次犯同样的错误。其次,我们应该以探讨者的身份平等地与学生交流,要以商讨的口吻,一起探讨习作中出现的问题,在启发点拨过程中多运用商量式的评语,如“如果……就更好了”“这里怎样改会好些?”“想想看”之类的话。这样运用商榷的语气,能让学生得到启发,也会让学生怀着愉快的心情,乐于去修改、完善文章。

总之,作文评语是一座沟通师生关系的桥梁,教师不仅是学生作文的指导者和评价者,更是阅读者、鼓励者和启发者,因此,作文评语必须要具有人文关怀的艺术性,要让学生从中受到感染、鼓舞和启迪,不断地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和爱好,进而持续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上一篇:提高高中美术教师的专业素养 下一篇:中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