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漫派报告

时间:2022-10-08 09:14:57

动漫派报告

时下动漫这个词绝对是时尚的代名词,动漫从艺术的一个角度展示了人类的文化与文明,反映了人类的精神。动漫在日本,如今更是已经成为其民族的象征。而在中国,动漫产业也在蓬勃的发展,接下来我们将为读者们带来几位在动漫行业中从事不同领域工作的“动漫派报告”。

姓名:哈磊

年龄:31

职业:SMG影视剧中心动漫部 动画导演

参与作品:动画电影:《风云决》、《喜羊羊与灰太狼之牛气冲天》、《麦兜响当当》,电视动画:《夺宝幸运星》、《夺宝幸运星2》、《外滩520》

Q:你好,最近有什么新动向?有什么新的计划么?

A:在做两部原创动画电影的前期案头工作,具体名字还不方便透露。一部是以前经典的动画影视改编,而另一部则是像喜羊羊一样有电视动画基础的影院剧场版。总的来说两部都很有基础,如果制作出来的话相信广大漫迷们会喜欢的。至于新的计划嘛,我觉得目前国产动漫在内容方面还是处于比较低幼、局限的一种状态,当然这与整个动漫环境及一贯觉得动漫就应该是给孩子看的观念有关系。但是这种状态不会一直持续下去,在动漫已经不是单纯给孩子看的今天,需要有新的题材,适合各种不同年龄层次的观众看的动漫出现。所以我一直在寻找感兴趣的题材和想法。如果顺利的话,再努力把它们变为可供观看的影视作品。

Q:最近几部国产动画电影的票房都不错,像去年的《风云决》、《喜羊羊与灰太狼之牛气冲天》、今年暑期的《麦兜响当当》等,作为一个参与者你对此有什么想法?

A:我觉得这些事件对整个中国动漫市场及动漫行业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现象。准确的说在《风云决》之前,虽然国家大力扶持国产动漫,国家广电总局也出台了很多对国产动画有利的政策,但是整个国产动画市场还是比较低迷的。电视动画的盈利模式仍不知在哪,电影动画风险又太大,而这个时候由上海SMG及深圳方块动画共同斥资千万元投资,历时5年花费了大规模宣传力度的《风云决》如果都不能有所作为的话,对整个行业的打击绝对是巨大的。业内其实有很多朋友私底下都和我说,我们都在看着风云决,看着你们能做出什么样的成绩。可想而知当时我们整个SMG的动漫团队压力有多大。熟悉电视动画制作的我们面对完全没有实际操作过的动画电影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困惑,但是我们没有退怯,最后事实证明,通过我们的不懈努力票房最后取得了喜人的成绩,同时得到了很多动画电影制作发行的宝贵经验,这也为我们后面紧接下来的喜羊羊、麦兜等动画电影奠定了基础。不过必须看到的是,动画电影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对整个中国动漫市场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但是还有很多之前提到的问题没有解决,所以我们不能因此而固步自封,对于一个中国动漫人来说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还需努力”。

Q:你觉得国产动漫的特点或者风格主要是什么?与欧美日韩的动漫相比还有哪些不足之处?

A:每个国家的动漫都会因为各自的文化历史等因素有很大的差异,就好比欧美的与日韩的就有明显的区别。中国动漫也有自己的风格,从以前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前辈们制作的动画片中(如《大闹天宫》、《哪吒闹海》等)就可以很明显地感觉到水墨的写意大气、彩绘的端巧灵秀、皮影的梦幻跃动。即使是受日本动漫影响比较多的香港,也还是拥有自己的特色,作为港式动漫风格而独树一帜。至于差距的话,我觉得主要是在题材选择、剧本创意、画风成熟度、制作精良度等方面与欧美及日韩动漫存有一定的差距。但是我觉得只要在我们一代代的动漫人的不懈努力下,这个差距一定会缩小甚至持平最后反超。因为这个地球是圆的,只要努力没有不可能的事情,至少应该将我们的前辈留下来的好东西传承下去。

Q:作为一个资深动漫从业者,有什么话想对准备进入这个行业的新人们及动漫迷们说?

A:这个行业比想象中要辛苦,可能会既赚不到钱,又出不了名,甚至于被家人不理解,但是真的很有意思。如果准备将来进入这个行业你们可以接受这些的话,那么,来吧。欢迎你们!

Q:如果没记错的话,以前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那些优秀作品的配音工作绝大部分都是由上海电影译制片厂负责完成,那么现在你们还配动画片么?你配过的国产动画片中哪部片子令你印象最深刻?

A:是的,不光美影厂在我们这里配音,我们还和国外一些著名影视公司合作动画后期声音制作。如迪斯尼、梦工场、华纳兄弟等。近些年动漫产业不断升温,市场大好,动画电影片源增多,我们都快忙不过来了。

印象最深的是2008年和SMG合作的动画电影《风云决》,我担任“紫凝”一角的配音。原本总觉得国产动画不够时尚,不懂包装,太幼稚只能哄哄小孩。但这部影片让我改变了看法,中国动画真的变得不一样了。以前净配一些表情木讷眼珠都不会转的小猫小狗小鸡小猪,现在能为制作如此精良的动画配音,感觉精神为之一振,更有创作动力了。

Q:作为上海电影译制片厂目前最年轻的配音演员,虽然年轻但是已经为无数中外动漫影视作品献过“声”,你觉得国内动画与国外动画作品有什么不同?哪几部作品给你的印象最深刻?

A:国外动画故事构思创意巧妙,用心的人物性格刻画,细节处的绝妙安排,都让我们不得不服。而国内动画故事总是比较低幼或者说教,不是小兔儿乖乖、太阳公公,就是旧剧新拍炒冷饭。国外的动画和电影一样分级,一些是给成年人看的,一些是给孩子看的。而现在国内很多人依旧认为 ――“动画片就是给孩子看的”。这导致了所有的动画片都要做到“老少咸宜”!弄得很多人都认为动画片太幼稚,的确只有给孩子看了。像《机器人瓦力》我看了5遍,每一次都会得到或多或少的新的启示和收获。中国以前我最喜欢的是《天书奇谭》,现在我最喜欢的依旧是《天书奇谭》。经典!

Q:从配音的角度来看,你觉得国产动画在这方面还有哪些不足之处?

A:国外动画几乎都采取先录音后制作的方式,也就是先由演员录好台词,然后由工作人员根据演员录完的台词来制作画面。这样制作能更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人物的表情、动作。演员不会局限于画面,可以自由发挥想象,就好像自己在演绎这个角色般。制作人员便可根据演员声情并茂的表演勾勒角色,让角色真的活起来。中国现在这样制作的动画很少,大多都是先画再配。造成的弊端就是,几乎每个角色说话就是张口闭口两个动作的重复,完全看不出他说每个字时不一样的口型。国外这点就做得很好,说每个单词发音时不一样的口型都完美服帖地体现了出来。这也得利于先配再画,让动画更具真实感。

Q:作为一个动漫编辑,最近在忙什么?有什么新计划?心中的目标是什么?

A:最近手上的案子有“海宝”相关的漫画连载,动画片“海宝来了”的创作,以及“课间好时光”动画版的制作等;新的计划则是想制作一部长篇的漫画连载,心中的目标是能创造出像“迪士尼”的米老鼠那样经久不衰的经典形象。

Q:是什么吸引你义无反顾地加入到动漫这个行业中来的?

A:儿时对“米老鼠唐老鸭”、“变形金刚”等动画片的迷恋,直接成为了自己人生为之奋斗的目标。

Q:最近国产动画电影的市场大热,作为一个动漫人,对此你有什么想法?

A:对此最深的触动有两点:一、观众对形象喜好和熟识度直接决定了观看热情。二、动漫内容与市场化推广的紧密结合缔造出爆炸性的传播效果。

Q:你觉得国产动漫与欧美动漫有哪些不同,主要差距是哪些方面?

A:讲故事的水准,人物造型设计方面的创造力,以及观众的年龄结构。

Q: 作为一个资深动漫从业者,有什么话想对准备进入这个行业新人们及动漫迷们说?

A:做好不断探索和辛勤付出的准备,并且永远不要对中国动漫的未来失望,因为你们就是动漫界的未来。

Q:作为一个职业动画师,感觉如何?

A:忙!很忙!最近一直在接商业动画片,没办法,必须养活自己嘛。(笑)

Q:怎么会想到要做动画师这个工作的?

A:我从小就喜欢画画,尤其是当时日本很多漫画进入中国。1997年美影厂开了个动画培训班,我在那里学了半年。培训班结束后,和班里几个好朋友一起去了动画工作室。一开始都是给一些欧美片做加工,有时候遇到了“航班片”也会通宵几天赶片子。当时年轻充满激情,也吃得起苦,拼了命地接这种单子。画了三四年后,电脑开始流行起来,我就接触到了flash。当时流行flas,散客散吧遍地开花,就在论坛上边看边学。2002年的时候,经朋友介绍接到了给胡彦斌做MTV的机会,当时的《和尚》造型就是我设计的,这也是我把flas首次运用到正式商业运作中。

Q:你对现在的中国动漫市场怎么看?

A:中国动漫市场并不乐观。虽然表面看来国产动画电影呈现强劲竞争能力,但是并不能掩盖国产动画电影的困境,缺乏创意和模糊的市场细分,依然是国产动画电影的绊脚石。现在国内动画的定位仍然很模糊,给孩子看的居多,忽略了成年人动画这一块。我觉得一定要做好市场细分,搞清受众心理需求,若是连他们的消费习惯都没有清楚的定位,那么大量的观众会转向“洋动画”。像日本作为动画大国,在二战之后花了20多年的时间才完善了动画市场的细分标准,国内动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内容幼稚、没有故事性也是被人诟病的原因之一。好的动画一定有好的剧本、好的故事和好的原创音乐,这才是吸引观众观看的重要因素。把国外的片子拿过来稍微改头换面是没有出路的,两者脱节的话会产生很严重的问题。动画是内容的表现形式,一定要二者结合才能牢牢锁住观众只有主动出击搞原创和打品牌才能有可能走出一片新天地,这个市场只有做大了,才能连带地提高知名度和经济效益。

上一篇:上海抽象艺术座谈会举行 下一篇:我不是教你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