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大学英语自主式课堂教学模式

时间:2022-10-08 09:10:24

浅谈大学英语自主式课堂教学模式

近年来,为适应我国经济社会进步和全球化发展需要,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人才,促进高等教育整体质量的提高,一种新型的教学理念――自主学习已成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主流思想,被列入我国教育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中。大学英语自主学习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协助下,进行知识建构、自主能力培养与情感体验的过程。

自主式课堂教学并不是简单地重新分配课堂时间。要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的教学不仅要涉及所教的内容,更重要的是要以所教对象以及所教对象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特点为基础来组织教学的各个环节。一个真正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应该具有一种民主的和宽松的学习氛围,在这种氛围中所有学生都可以公平地发挥自己的学习风格,提高信心和能力,以此对付学习上的和生活中的各种挑战。

一、支持自主式课堂教学的理论依据

首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是主动建构活动的结果,它必须是由每一个认知者在交互教学和合作、协助学习的过程中主动建构。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获取知识的多少取决于学生根据自身的经验去建构有关知识的能力,教师对学生的意义建构只起帮助和促进的作用。其次,建构主义强调学习情境的重要性,认为学习者只有借助于社会互作用,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才能积极有效地建构知识,重组原有知识结构。自主式课堂教学就是学习者在互动式教学环境中积极建构知识的过程。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被称为是古今教育心理学中的一场革命,它揭示了认知规律,把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发现信息、主动参与信息加工的主体和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教师也从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和帮助者。建构主义理论从传统的重视知识的传授、智力的培养转向了重视能力、情感的培养,即培养具有自主学习能力、发散性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素质人才。

许多研究表明,语言习得的过程仅仅依靠有意义的输入是不够的,习得过程也是一个交流过程。过去二十多年我国大学生的英语理解能力有了长足进展,但表达这一语言输出能力却严重滞后。许多实践表明理解能力的培养不能代替表达能力的培养,理解和表达有一定关联,但理解能力不会自动转换成表达能力。鼓励学生表达交流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整体素质。要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高素质人才,就要具备社会沟通技能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语言课程,特别是外语课程是发展学生语言沟通能力、培养学生较好心理素质的前沿阵地。自主式课堂教学也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在互动式教学环境中积极建构知识的场所。

诸多内部环境因素也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转换成为必然:其一,传统的注入式外语教学模式已使教师对“教师辛苦、学生郁闷”的低效教学方式产生质疑,并随着自主学习理念的推广开始理性反思个人教学观。其二,随着“立体化、网络化、个性化”教改的深化,教师获得了一定的自主教学决策空间,在尝试多元化教学手段的同时,也开始体验自身角色的变化。其三,我国尊师重教的传统教育观十分深厚,任何高度的学生自主性都不会改变教学中的教师主导地位。师生双方都期望,教师在摈弃“知识传授者”角色后,以某种新的指导角色出现。

二语习得的理论和教学实践也证明,只有在学习策略方面对学习者进行不同程度有意识的培养与训练,学习者才能有意识地将它们应用于自己的语言学习实践,将自主意识内化为强烈的学习欲求。教师作为主要互动对象对学生个体的知识建构过程起着不可或缺的中介者作用。课堂教学应成为启迪、引导和培养学生积极学习和实践应用能力的重要场所。课堂教学也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过程的示范,明确学习内容和学习任务,并成为展示其包括课外学习成果的平台。而教师行为研究是提高自主式课堂教学水平的关键。

正是基于上述的理论和对课堂教学的反思指导笔者在英语教学中尝试改变传统教学中组织形式单一化,教学方式静态化的格局,在教案设计中注重学生学习中的互动和互相支持,建立以互动和构架为特征的自主式课堂教学模式。

二、自主式课堂教学实践

1 文化认知目标――改变传统的由教师讲解教材、提供现成知识模式,引导学生寻找、运用相关知识,探索更多更广的知识与信息。笔者采取了让学生通过课堂学习初步建立与主题相关的文化认知结构后,引导学生利用网络、图书馆报刊等多媒体资源查询相关内容的语言素材,了解这一主题的相关知识,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例如,在学习《大学英语综合教程》第二册第一单元Ways of Learning时,笔者先通过报刊文章、实物展示,让学生了解中西方不同的学习风格,认识学习风格与各民族的文化背景紧密相连以及学习风格与学习策略之间的关系。然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图书馆、资料室和网络搜集相关信息,整理出一篇报告,重点部分制作成PPT,使学习任务具备课外延伸性,建立课内外学习活动的链接。在课堂上各组展示自己的调查结果,陈述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最后笔者再作总结,让学生意识到学习风格往往是潜意识地发挥作用,它对“自主学习”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学生可根据不同的学习要求调整原有的学习风格和学习方法。这一自主式课堂活动形式不仅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了起来,而且学生也进一步完善和深化了对主题的意义构建。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他们接触到了不少英语资料,在不知不觉中不仅了解了相关知识,而且提高了英语阅读水平和制作简单课件的能力。学生的创造力和潜力被激发了出来。不少同学在课堂上的陈述内容丰富有趣,有的陈述还具有较新的语言学习与语言教学理论,深得其他同学的欣赏。这种在学习中的成功感和喜悦感使得学习不再是被动的“要我学”,而是主动的“我要学”。

2 外语知识训练目标――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生知识的获得不是灌输得来的,而是学生自己主动探索和发现得来的。教学中,笔者通过启发、讨论和合作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积极有效地建构知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写作训练为例:英语语言学习中的写作既是认知活动,又是思维创造和社会交互活动。过程写作法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将学生视为写作主体,强调学生只有体验写作的全过程才能有真正的提高。过程写作法通过课堂交互活动使学生在循环往复的交互过程中挖掘和创造意义,增强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的自主性,激发学生写作时的积极情感。笔者在学生后阶段的写作训练中曾采用了头脑风暴、小组修改等自主式课堂教学形式实施过程写作法。首先让学生围绕主题就已阅读、已观看过的内容、已积累的相关知识展开自由想象,以小组形式说出或记下相关信息,以从这些素材中找到自己所需的主题内容。实践证明,这种写前准备是开拓思路、启动写作的有效方法。学生感到有话可说、有话想说,引发了写作动机。在愉快的心境下树立起了对写作的渴望和自信,并顺利进入初稿的写作。笔者评阅时,不作大量修改,只提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再由学生小组讨论、提修改意见。教师和小组成员对写作者的作文表示关注和兴趣时,写作

者的写作欲望也随之增强。来自于别人的修改意见更能从不同角度找出一些个人无法觉察到的问题,使文章更加完善。学生个人修改后再进行第二次小组讨论。修改后的文章不仅让学生感到自身价值和能力的存在而更树立自信,也巩固了学生自身的语言知识,更享受了进步所带来的乐趣。这一形式也培养了学生分析和评判性阅读的能力,在评判同伴文章时也提高了自己的写作水平,同时也意识到了好作文来自于反复的修改因而养成此良好习惯。

3 情感和人文素质培养――语言交际的过程也是全身心投入表达思想和感情的过程,只有具备这个条件,语言交际才真正产生。大学英语自主学习的过程也是情感体验的过程。笔者在教案准备时注意以情施教,挖掘课文中作者所倾注的真情实感,所包含的思想感情,找准感情的基调。指导学生阅读学习时进入角色,体验作者的内心世界和情感,从而以情激情,以情启智,使学生在阅读时产生共鸣。教学中,笔者通过同伴和小组讨论活动鼓励学生讨论心理情感的表达,发展学生心理情感学习能力。例如:在学习《大学英语综合教程》第二册第三单元The Generation Gap时,利用课文剧本让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并对所扮演的部分发表感想;然后笔者让学生欣赏一段配有图片和音乐的父亲写给孩子的深情的话,那感人的话语和音乐打动了学生;再组织学生小组讨论两代人的代沟问题及缩小代沟的有效方法;最后再介绍现实生活中人们拉近两代人感情的有效方法。通过观看和讨论,同学们有了各自的感触,也更确立了珍惜亲情的社会价值观。此过程也让笔者产生了与学生一起成长的感觉。经常性的同伴和小组活动也让性格内向的学生消除了羞涩和紧张感,能更放松地参与讨论、发表见解。同伴间的良好合作也为学习者提供了更多的资源和情感支持,以小组为单位承担责任的角色也使学习者亲身经历如何做选择、做决策、做到对自己负责。因此,在教学中若能运用各种有效途径让积极情感推动学生的认知活动,将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从而提高学生英语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协商合作能力。

总之,大学英语自主式教学模式中的课堂活动是认知与情感的融合、形式与意义的统一、知识获取与学习能力培养的并重,是学生在教师的中介协助下,进行知识建构、自主能力培养与情感体验的过程。自主式课堂教学给教师带来了挑战和压力,也给教师创造了一个自我发现、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大好时机。教师在设计课堂学习任务时,应突出任务的互动互惠性、多元灵活性和开放生长性,营造知识构建的最优化活动环境,为学生课外自主学习、个性化发展所需的语言技能提供充分生长空间,帮助学生逐步培养自主型、探索型、协作型、研究型学习方式,通过学习方式的变革带来学习成果的飞跃。

上一篇:提高教育者素质 推进素质教育 下一篇:铁路车辆部门职工教育培训工作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