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情绪无常,音乐治疗帮忙

时间:2022-10-08 04:25:22

孩子情绪无常,音乐治疗帮忙

我们经常会接到来自全国各地幼儿园老师的电话,询问是否有针对学龄前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音乐治疗课程或者针对亲子关系的音乐治疗。我在美国实习期间也遇到过在学校因为注意力不集中、情绪失控、破坏秩序等被送来接受音乐治疗的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孩子的情绪或行为问题并不是很多人认为的是老师或父母的教育问题,而是因为更深层次的原因而普遍存在着。

情绪的波动是由什么造成的呢?背后的原因可能多种多样,总结下来,孩子经历的事件或外在生活环境的变化最容易引起孩子的情绪或行为问题,最常见的诱因有情感忽略、遭受身体或情感上的虐待、父母离异、缺少成人的监护、住宿环境的搬迁、父母离世、自然灾害经历、长期伤病、身体创伤或精神疾病的诊断等。这些诱因在心理学上被称为“应激源”,就是指引起压力和紧张反应的生活经历或事件。从孩子的角度来讲,这些应激源都是他们的能力无法改变和不可抗拒的。

没有标准答案就没有指责

孩子的情绪波动会从行为上的变化体现出来,比如突然的成绩下滑、注意力变差、无法承受挫败感、容易被激怒、容易受惊吓、容易与同学发生口角、刻意毁坏物品、破坏秩序、与同伴关系变差、难以与人相处、大部分时候都郁郁寡欢等。在面对这样的“问题儿童”时,很多老师和家长都希望第一时间着手解决问题,比如矫正行为、促进注意力集中、改善情绪等。但是作为音乐治疗师,一开始需要做的应该是建立起一个安全的音乐环境,让孩子在其中感受到治疗师是值得信任的,治疗师对他是无条件接纳的,音乐活动是没有对错的,他所有的想法表达都是合理的。只有这样,才能消除孩子内心的抵抗,让他卸下防御,享受自由的表达。

大部分时候,孩子的行为都是其内在情绪的外化表现,当孩子缺乏安全感,认为他随时都会犯错、被指责时,就会产生焦虑、退缩、易怒等情绪,并且容易因为没有做到完美而感到生气和挫败,这是一种自我保护的表现。音乐即兴演奏或创作的优势在于它没有标准答案,孩子不会弹错音,也不用担心失败或者犯错,因此治疗师可以帮助孩子意识到在音乐中他是安全的、是不被评价的,因此不需要过强的自我保护行为。

同时,音乐即兴创作的过程可以使内心缺乏安全感的孩子找到一种掌控感,因此不论选择什么样的音乐活动,治疗师的目的都是一样的,那就是支持孩子的音乐表达,帮助孩子增强自我意识和自我存在感。因为孩子首先需要学会对自我的意识和对自我的尊重,然后才能开始有他人意识并学会尊重他人。学会自我意识意味着能够意识到自己的成就、自己做的事情的价值,这会成为孩子与他人分享的基础,比如分享自己的音乐。

音乐给予的回应和鼓励

Melissa是一个八岁的小女孩,由于父母多次施家庭暴力,她和四岁的弟弟一起被送往当地的一家儿童收容所。Melissa来到收容所后经常哭泣,从来没有笑脸,也不与收容所的其他孩子交流。她被收容所的负责人转介到我的儿童社交团队音乐治疗中,每周都会参加一个由八人组成的团体音乐治疗。

刚到团体的时候,Melissa的表现和她的看护人报告的一样,她总是抱着自己的洋娃娃低着头,好像只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为了让她能够参与到音乐活动中,我选择了音乐即兴演奏配合音乐故事,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对童话故事有着浓厚的兴趣。歌曲的名称叫《我们要去狩猎黑熊》,讲述的是一个小孩跋山涉水去山洞里找大黑熊的故事。每个孩子支配一种乐器演奏故事里的不同场景,包括钢片琴、钟琴、木琴、非洲鼓、海洋鼓、音砖等。大家随着我的节拍念道:“我们要去狩猎大黑熊/我们要抓一只个大的/我们不害怕/今天太美好啦!”其他孩子都按照游戏规则用回声的形式重复我的话,但Melissa依然低着头。不过我捕捉到她的表情中流露出一丝好奇以及对将要演奏大个头乐器钢片琴的兴奋。

接着,大家轮流演奏故事主人公在经过草地、高山、河流时发出的声音,当轮到Melissa演奏时,我按照故事的情节唱:“啊!暴风雪!漫天飞舞的暴风雪/我们没法越过它/我们不能躲过它/不会吧!我们要穿过它/呼呼呼呼!呼呼呼呼!呼呼呼呼!”唱到这的时候,Melissa应该配合我的声音在钢片琴上演奏出暴风雪降临时的“呼呼”声。

Melissa抬起头,举起手中的木槌在琴键上敲了一下,然后立马放下木槌低下头,怯懦地说:“对不起,我不会……”我知道这是她第一次尝试发出自己的声音,一定要让她体验到这个行为是被赞赏的。于是,我说:“这个声音简直太棒了!你是怎么做到的?你能再示范一次给我听吗?”Melissa听了这话,嘴角第一次露出微笑,她点点头,拿起木槌开始演奏,与此同时我继续唱道:“漫天飞舞的暴风雪/我们没法越过它……”通过歌曲去回应和鼓励Melissa继续演奏。

音乐管理情绪的先天优势

要改变孩子的行为,仅仅从行为上矫正是远远不够的,同时也要从情绪方面入手,双管齐下。因此,在前期的治疗中,音乐治疗师工作的重点应该放在孩子的情绪管理上。

很多人听到“情绪管理”这个词,首先想到的是如何“看住”自己的情绪,认为成功地管理自己的情绪就是尽量让情绪不冒出来影响别人。其实,情绪管理并不是压抑自己的情绪,而是通过认识不同的情绪,在它们出现的时候意识到它们,并学会选择用社会环境更易于接受的方式将它们表达出来。

对于情绪的表达,音乐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因为音乐是以声音的方式呈现的,人的情绪很多时候也是通过声音的方式来呈现的,比如我们开心的时候会发出笑声、伤心的时候需要哭出声发泄、愤怒的时候需要摔东西制造很大的声响等。

对于儿童情绪问题的音乐治疗,有很多音乐活动都适用于这一目标。比如,我们可以将容易造成压力的情绪用不同的方式呈现,让孩子在各种各样的乐器上自由探索,让他们充分体会什么是紧张、生气、伤心、愤怒、痛苦、焦虑、恐惧等。只有意识到自己的情绪,才能进行下一步的管理情绪。比较常用的音乐活动有演奏指挥、音乐模仿、打鼓游戏、节奏性活动、音乐bingo、无语言的聆听和演奏、音乐讲故事、音乐舞蹈、音乐心理剧等。

当孩子逐渐形成对自我的探索、对情绪的认识以及对外在团体的认识之后,接下来治疗工作的重点开始引向团体中的社会交往。音乐治疗的另一个优势在于不论人数多少,不论性格、喜好、年龄等因素的差别,音乐都可以将大家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交流互动的社交团体。因此,后期儿童情绪行为的治疗更适合放在团体治疗中进行,在音乐活动中学习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比如学会排队、学会等待、学会承受挫折、学会赞美他人等。

上一篇:恋恋台湾,小时光里不朽的文艺范儿 下一篇:李安:心有卧虎,细嗅蔷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