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书面表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时间:2022-10-08 02:28:30

高中英语书面表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 要: 写作教学一直以来是高中英语教学的一个重点和难点,近年来英语写作在高考试卷中的比重又日益增大,这对许多高中英语教师来说是一个极大的挑战。本文从学生书面表达得分普遍较低的原因分析出发,对如何解决这一难题的途径和策略作了探讨。

关键词: 高中英语书面表达 存在问题 对策

一、书面表达在高考试卷中的比重及得分情况

英语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运用英语进行交际。英语写作是学生在吸收语言知识的基础上再创作的过程,是考查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一种重要手段。但写作教学一直以来也是高中英语教学的一个重点和难点。近年来英语写作在高考英语试卷中的比重在不断地加大。以2010年各省高考试题为例:江苏卷书面表达为25分,占总分(120分)的比例为20.8%;浙江卷写作为30分,占总分(120分)的比例为25%;广东卷书面表达为40分,占总分(150分)的比例为26.7%。由此趋势可见,英语写作在外语学习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虽然英语写作在高考试卷中的比重在不断加大,但每年的得分情况却令人担忧,基本上得分在50%左右,即满分25分中得12、13分。学生也普遍反映写英语作文难,到底难在哪里?笔者通过对本校毕业班学生的了解,发现存在两方面的原因。

二、书面表达得分普遍较低的原因分析

其一,从教学的角度来说,许多教师由于担心写作批改量的繁重,平时布置得很少,高一、高二时一学期常常只布置一两篇英语作文,而且没有什么系统性。比如,老师常常会在没有什么作业可布置的情况下布置学生写作文,学生写完收上来后往往要过好久才能批改完,在讲评上缺乏及时性。甚至有时怕影响教学进度干脆不作讲评。与此同时,由于写作材料的积累不足,学生平时对待写作的态度也仅限于完成任务,谈不上有写作的积极性。因此,在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的掌握上,“写”对他们来说恐怕是最弱的。

其二,从语言习得的角度来说,高中生平时能与英语接触的时间极其有限,除了英语课堂45分钟,加上隔天一次的英语早读课,其它几乎没有时间接触英语,对英语加以运用的机会就更少了。所以,当他们被要求用英语进行写作的时候,其实还是在用母语的思维写作。有的学生甚至先用母语写好,然后再逐句翻译成英语。其实,在某种程度上,母语思维阻碍了英语习得,产生了母语负迁移现象。即先前的母语学习对后继的英语学习产生了干扰、阻碍的消极作用。以致于在他们写的作文中常常会出现许多中式英语的情况。

通过对书面表达普遍得分较低的原因分析,学生主要存在拿到写作题目后无话可说或有话不会说的问题。平时接触英语时间少和语言材料积累少导致他们常常无话可说,母语负迁移现象又阻碍了他们思维的正确表达,在呈现自己想法时不会地道地使用英语。

三、解决问题

1.引导学生多阅读原版英文材料,增加语言的输入量。

既然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存在输出材料不足、无从下手的情况,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就应该增加语言的输入量。在充分利用课堂时间提供语言资料的同时,要拓宽语言输入的方式和渠道,可以在书本语言材料的基础上,为学生提供一些与之相关的可激发他们求知欲的原版阅读材料或影像材料。在阅读的过程中应强化学生的语感,语感的加强其实质就是英语思维的进一步强化。也可以鼓励学生在课后利用网络、课外书籍等完成相关作业,使他们在大量接触、练习和使用英语的过程中增加语言的输入量,并体会英汉两种语言和文化的差异性,逐步形成英语思维的习惯。

另外,我们还可以指导学生平时多背诵那些有典型文体特征的好文章或段落。背诵是集中、大量的强化输入语言信息的有效手段,通过大量的有意识的背诵,可以帮助学生逐步积累书面表达中的语言知识,为学生提供输出信息,并通过模仿和活用,使背诵材料内化语言规则,从而形成自然、流利的语言表达。其次,通过背诵各种体裁的范文,还可以锻炼学生用英语思维,克服英语写作中出现的母语负迁移现象,从而避免学生在拿到写作题目时无话可说或有话不会说的尴尬局面。

2.注重英汉对比教学,帮助学生了解英汉语言间的差异。

汉语对英语的负迁移现象有时就是由它们彼此之间的某些相似之处引起的,因此教师要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比较英语与汉语的异同,帮助他们找出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对英汉两种语言的词法、句法、表达习惯等方面进行逐一对比。另外,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教师还要帮助学生了解英汉语言文化上的差异,例如:牛津英语模块六Unit 3的Reading “Cultural Difference”一文中,教师可以利用这一话题为契机,在介绍英语语言国家过感恩节、打开礼物、庆祝婚礼等习惯的同时,有意识地让他们回顾中国的一些习惯做法和习惯表达,从而很好地体会两种文化和语言间的差异,在写作中输出语言的时候能够表达得更地道。

在结构篇章特点方面,教师也可以有意识地做一些对比,比如:英美人在写作上常遵循着从一般到具体,从概括到举例,从整体到个体的原则。文章的标题往往是显而易见的,总起段或总结段往往明确地告诉读者文章的大意。而不像中文的写作那样推崇立意新颖,段落组织上有出彩之处,论点要别具一格。学生在了解了这些差异的基础上,才不至于在英语写作上也搬用中文写作的那些套路和思维。

3.加强翻译训练,帮助学生实践中英文写作间的差异。

英语中常有一词多义,即同一个义项在不同的语境中所用的汉语解释也不一样。如:英语中常用的动词play在不同语境中就有着完全不同的解释,play football(踢);play the piano(弹);play tricks(耍);play the tape recorder(播放)等。相反,汉语中同一个字翻译成英语也会有完全不同的译法。如:“开”一词在不同的搭配中对应的英语就完全不同,开车―drive a car;开门―open the door;开收音机―turn on the radio;开心―feel happy等。为了避免汉语的干扰,教师平时可以让学生多进行一些汉译英的练习,通过英汉两种语言表达方法的对比,帮助他们辨别一些容易混淆的同义词在具体用法上的区别,训练他们在翻译句子时正确地选词和正确地造句。长此以往,当学生看到某个词时便能马上想到相对应的英文表达,此外,鼓励他们多采用一些固定的句式来翻译,以便于在写作中遇到类似的句子时脑海中能跳出平时翻译练习中常用的句式。这样可以有效地避免英语作文中出现中式英语。

4.多用鼓励性评价,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积极的写作对于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如何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呢?从批阅学生作文的角度来说,我们不但要评论其写作技巧,而且要尊重学生的观点,关注学生的情感,借写作文的机会和学生进行书面的交流。其实,很多学生都非常在乎老师对他们作文的评价,笔者常在学生的作文本上用记号圈出写得不错的句子,尤其是能学以致用的好句子,并给予一句话的点评。或许某个学生的整篇文章都有这样那样的错误,但只要有一个亮点,我们就要对它加以肯定,因为老师的一两句鼓励性的话语对于调动他们写作的积极性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

另外,教师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尽量对学生的作文进行面批,面批对于提高每个学生的写作水平都能起到很大的帮助,很多老师因为嫌麻烦,常常一学期都没有对学生的作文面批过一次,久而久之学生会不重视自己写作能力的提高,当老师在课上分析一些写作中的典型错误时,他也会认为事不关己,或者对自己写作中的错误不理不睬,不加订正。在这方面,笔者的做法是:在学期初就把本学期要写的几篇作文布置给学生,让学生根据学习任务的松紧情况,自己在规定时间内把它们一一写完,写完一篇就自己交给我批改,我基本上对每个学生的作文都进行认真的面批、中肯的评价,并对得分进行记录。这样做虽然费一点时间,但是,学生普遍对写作任务比较重视,对自己在写作中犯的错误也能有个清晰的认识,从而可以有效地避免在下次作文中再犯。

另外,我们可以开展形式多样的写作训练,如布置写英语周记、开展英语征文赛、英语书信竞赛等活动,让学生接触不同形式的写作文体,结合鼓励性评价体制,使学生在“用中学”。

四、结语

写作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提高写作能力和写作水平,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多方面因素的有机结合。在“教”和“学”这对矛盾中,“学”是主体,起决定作用,“教”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主导作用。因此,学生除了要不断巩固自身的语言基础和写作技巧外,还要坚持写作;教师也应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更新观念、更新教学方法,更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在教学中应该坚持同时发展学生的“听、说、读、写”四种能力,坚持实施“以读促写、以译促写、以评促写”的方法,增强学生对写作的兴趣,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写作潜能。

参考文献:

[1]刘冬梅.高中英语书面表达中的母语迁移现象分析及对策.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04,(2).

[2]董春枝.英语写作错误与母语负迁移.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2009,(7).

[3]冯露艳,孙琳.英语写作教学中母语干扰作用的表现及其对策.高教与经济,2008.3,VOL21,(1).

上一篇:微生物检验课程与高职院校的项目化改革 下一篇: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报名方式信息化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