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美术审美挖掘作品“深度”

时间:2022-10-08 02:12:03

谈谈美术审美挖掘作品“深度”

摘 要:本文论述了怎样欣赏美术作品的“深度美”,“表象美”与“深度美”的关系;“深度美”的特点与研究意义。

关键词:美术欣赏;深度美;创新思维;情感;联想

美术作品与我们日常生活极为密切。随着人们的物质生活的提高,精神文化世界的进一步丰富已是国人的普遍追求。“文盲”扫除了并不代表“美盲”也消失了。欣赏美术作品,并且进一步的分析、体会、评价美术作品的深层内涵,是正确、深刻欣赏美术作品所必须的。

著名雕塑家罗丹说:“我所雕刻的作品都依附着我的魂灵,这种魂灵,凡人是不知道的,只有智者才能得到。”这句话充分地向大家说明;一件优秀的美术作品,其中的精华绝不仅仅是一些表面的视觉形象,更多的则是作者思想的意象化,而这种作者思想的流露就是作品中所表现的美的“深度”。

一、怎样欣赏美术作品的“深度美”

1.让欣赏者成为欣赏主体。

在美术欣赏“深度美”的感悟上,对于作品的审美往往用传统的观念来分析美术内涵,诸如“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表达了作者崇高的理想”“反映了封建社会的黑暗与残酷”“蕴含了道教、佛家的某一个玄机”等等,一点都没有自己真实的情感想象,彻头彻尾的被动欣赏,程式化地叙述着艺术情感。这样的审美只能是肤浅的表面的审美体验,是体会“深度美”的大忌。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而不是将书本的知识简单地装入欣赏者头脑的过程”。欣赏者一定要扮演一个“理性”的旁观者,及时转变观念,扭转“一言堂”的模式,主动感知艺术形象和体验艺术情感,让欣赏者成为美术欣赏的主体。同时,欣赏者要独立思考,去挖掘艺术作品中的“深度美”。

2.体验作品的背景和作者的情感

美术欣赏的内容中,往往都是历史中留存下来的优秀作品。这些作品的产生年代和社会背景离今天实在太远了,欣赏者又缺乏相关的经验,无法进行情感通融。鉴于此,欣赏者要将作者的的实际生活环境、生活经历,以及作者当时具体的情绪、情感变化结合起来,才能进行合理详尽的体会作品的美感。

同时,欣赏者是一个鲜活的个体,生活在现实社会中,并且在不断地变化发展着。同一件艺术作品,一个欣赏者以前、现在、将来的欣赏结果是变化着的,即使一个偶然的生活经历也会改变其对同一件作品的情感想象,这就导致我们不能正确分析作品本身的情感,这些都是要注意到的。

二、“表象美”与“深度美”的关系

“表象美”,顾名思义就是作品表面形象的美。美术作品首先应该是可以被人们看到或触摸到的一种艺术存在形式,这种能够看到或者触摸到的艺术形式就是我们所说的“表象”例如:点、线、面、色等基本语言元素,以及明暗、空间、透视、构图、笔墨、皴法等基本理论知识。

“深度美”是通过其物质媒介向人们展现的是一个相对静止状态的、相对理想的客观的精神世界,向欣赏者传递一种特定的情感情绪。这种能拨动欣赏者心弦的东西就是我们所说的“深度”。

“表象”是具体的可见的。“深度”蕴含在前者之中,是存在于画面内部的“画魂”:“表象”是艺术形式和手段,“深度”是表达结果和目的;“表象”是“深度”的艺术载体,“深度”是“表象”的艺术内涵。

三、“深度美”的特点

1.开放性

创作同一美术形象,不同的作者受各自学术修养水平的高低、学术修养的方向、绘画风格的差异的影响,会创作出不同的艺术形象。在欣赏美术作品时,同一幅美术作品内涵的理解也不一定趋于统一,不同的生活经历和个性特征会使欣赏者产生多元的解读。不同人会对同一作品做出不同的分析和判断。而这些恰恰是我们发觉作品的深度所需要的。随着对作品“深度美”的研究和认识,它将促进我们对美术作品的内涵的理解。

蔡元培先生说:“多岐为贵,不取苟同。”对于一个问题,有不同的看法是可贵的,但我们不能盲目的支持。也就是说同一幅美术作品,不同人会有不同的感受,这些都是很正常的,有争议是对的。

2.拓展性

艺术家对基本特征先构成一个观念,然后按照脑海中的观念,理想化的想象加工事物,经过加工后的事物就“与艺术家的观念相符”,但是经过艺术家的艺术创作之后的形象,要比实物表现得更具体生动,就是说成为“理想”的艺术形象了。

美术形象是艺术家在美术作品中实现某种理想的终端形态。尽管它也属于客观存在,但与我们生活中的客观现实又有许多的不同。所谓“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也就是说,艺术的“深度”是灌输在作品中的“超然于物外”的精神追求。“笔有尽而意无穷”,“无穷”的就是“深度”。

作为艺术欣赏者,要透彻的分析、评价一幅美术作品,就是要透过有限的艺术形象,看到作者隐藏在作品背后的艺术理想和审美理念。现代雕塑家叶毓山的《歌乐山烈士纪念碑》组雕,其艺术形象的监狱背景是虚的,敌人的野蛮残酷是虚的,唯一具体的是一种精神力量。

总之,美术形象进行特定的艺术加工,最终使作品的形象与艺术家的观念相符合,而这种符合又是对现实事物的高度概括或提炼产生的,既不同于现实,又比现实事物更有精神力,这种精神力就是一种深层次的“深度美”。

3.哲学性

中国绘画分为“神、妙、能、逸”四个层次,这都是受中国传统儒、道、释三家思想影响的审美观念。在欣赏美术作品时,受作者审美水平的高低和学术修养的方向的限制,不一定每一幅作品都有很深的哲理性。但是,中国绘画所说的“逸品”绘画,是一定要用哲学思想来解读的。元代四大家之一的倪瓒的山水画,必须要用道教的思想来解读:近代著名的画家李叔同先生晚年的作品,必须要用佛家的理论来分析。否则只能置身事外,雾里看花。

弗洛伊德曾经说:“艺术的最高形式是具象的消亡而哲学出现”。也就是说,高层次的绘画作品一定有哲学思想贯穿始终。话句话说,高层次的绘画作品必须有高境界的精神追求作为支撑,才能站住脚跟。

研究美术欣赏中的“深度美”,有利于我们拓展美术的视野,使我们对美术的审美认知既有深度又有广度。

研究美术的“深度”,让美术欣赏真正起到提高素质的作用。在美术作品欣赏过程中,“意”源于艺术家的内心,并借助自己塑造的“象”来表达。“象”是意的寄托物。欣赏者在欣赏感知“象”的同时,根据艺术作品中的特定形象在内心进行二次创作,积极地调动感情因素,还原或者认知艺术家的所见所感,同时渗透自己的情感想象,填补精神心灵上美的需求。

参考文献

[1]《罗丹论艺术》

[2]《西方美术史》

[3]《中国现代雕塑欣赏》

作者简介

刘新智,现任职于山东济南市历城区博物馆,助理馆员。

上一篇:宏扬传统文化,继承先祖精神 下一篇:回看改革开放30年,开辟群文工作新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