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的目的观综述

时间:2022-10-08 01:19:59

职业教育的目的观综述

一、黄炎培职业教育目的观的内涵

1.将“为己治生”与“为群服务”相统一

职业教育的本质就是“为己治生,为群服务”。在黄炎培先生看来,“求生”是人类的自然属性,若要求得生存,就要产生求知的欲望,为生存和发展积累必须具备的知识与能力“;求群”是人类的社会属性,即在社会群体中获得生存和发展,不仅要为个人谋福利,还要从为社会的发展服务、为社会整体进步与繁荣的角度来考虑职业。因此,黄炎培先生反复告诫青年学生:“人生必须服务,求学非以自娱。无论受教育至何等高度,总以其所学能应用社会,造福人群为贵。”他的思想使青年们认识到要以劳动和服务社会为荣,从而推动整个社会风气的改观和社会的进步。由此可见,从个人的角度而言,职业教育为个人“求生存”“求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从社会的角度来说,职业教育也担负着“利国富民”的重要作用。

2.将“个性发展”与“全面发展”相结合

1922年,黄炎培先生提出职业教育首要是解决个人生计问题,在此基础上努力促进青年全面发展,培养社会需要的健全公民。之后,黄炎培先生又把“谋个性之发展”列为职业教育目的之首位,突出了职业教育应尊重个性、彰显个性。黄炎培先生认为“职业教育将使受教育者各得一技之长,以从事社会生产事业,藉或适当之生活;同时更注意于共同之大目标,即养成青年自求知识之能力、巩固之意志、优美之感情,不惟以之应用于职业,且能进而协助社会、国家,为其健全优良之分子也”―。对职业教育从解决生计问题,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再到注重人的个性发展的认识过程,反映了黄炎培先生对职业教育的理解步步深入,其深刻的认识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完全符合。在马克思的学说中,人的全面发展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指个体全面、充分、自由的发展;二是指个体与社会协调发展、和谐发展。黄炎培先生在其职业教育目的观的论述中,在关注青年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同时非常注重“个性发展”,充分体现了他尊重人、发展人、完善人,将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统一的崇高境界。

3.将“职业技能训练”与“职业道德教育”相融合

黄炎培先生将“谋生”与“做人”放在职业教育同等重要的位置,认为职业教育既要注重职业所需的技能的训练,也要注重培养公民道德、服务道德和民族精神,“实用”与“育人”相结合。黄炎培先生认为,职业教育最容易出现两个误区,要么只重视精神教育,让学生错误地认为自尊就是不用自己动手;要么单纯地把职业教育认为是一种“器械”教育,忽视对学生精神情操和个人修养的培养。黄炎培先生坚持把“职业平等”“为群服务“”敬业乐群”等理念作为基本信条,并倡导用新的道德观、价值观与职业观为职业教育工作的开展扫除思想、心理和文化上的障碍。在黄炎培先生看来“,职业道德教育”与“职业技能训练”是密不可分的,离开了职业道德教育,就不能称之为职业教育。综上所述,黄炎培先生的“从无业到有业”“从有业到乐业”是一种科学的、人性化的、全面的职业教育目的观,集中反映了他的世界观、价值观、社会政治观点和对教育本质的认识。“有业”是基础和前提,人们通过接受职业教育,获得谋生的本领,才能立足于社会,从而为社会发展作贡献,这是人们生存的基本需求“;乐业”是境界和追求,需要每个从业者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以职业为荣,视“职业”为“事业”,视“职业”为“信仰”,体现了是一种崇高的价值追求。由此可见,黄炎培先生职业教育目的观,既注重了最基本的低层次的“有业”,又注重了更高层次的“乐业”,达到了“谋生”与“乐业”的和谐统一。

二、实践黄炎培职业教育目的观的路径思考

1.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为基础

继承黄炎培先生职业教育的目的观,就要全面开展职业观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择业观,弘扬“人生必须服务,求学非以自娱”“敬业乐群”等职业教育思想。通过开设职业观教育必修课程,在校园文化中融入职业观教育、在社会实践中深化职业观教育、在日常管理中开展职业观教育等有效方法,激发学生对职业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树立“上高职、爱高职、钻高职、精高职”的成才观,增强学生的个人发展与社会需求相统一的意识,鼓励学生到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去,爱岗敬业,立足岗位,勤勤恳恳为社会作贡献。

2.以培养“德技双馨”的人才为核心

高职院校应该坚持“道德与技能并重”的育人思路,既要注重学生的职业技能的培养,又要不断加强职业道德教育。高职教育的突出特征,就是能够培养出具有一技之长的技能型人才。因此,高职院校应强化“手脑一体”理念的落实,重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实现实验教学与理论基础“融通合一”、实训教学与工学结合“对接合一”、实习教学与顶岗实践“全面合一”的校内综合实训室、校内产学实训基地、校外实习就业基地等,培养业务精、技能强的学生。此外,高职院校不仅要注重学生的技能培养,更要按照职业与岗位的要求开展职业教育活动,通过素质拓展教育、文化艺术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就业指导与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创业教育等,对学生进行职业理想、职业态度、职业道德、职业心理、职业纪律、职业素质等方面的熏陶与培养,吸收企业文化、区域文化、品牌文化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团结协作、乐于奉献的精神。

3.以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与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为根本

传承黄炎培先生职业教育目的观,必须树立以学生为本的观念,尊重学生个性发展。高职院校应从理念上、制度上、文化中、实践中渗透“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将学生的成才与发展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并使学生意识到自身的主体地位,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成长。高职院校应当根据不同的教育内容,采用多种教育形式与方法,积极尝试创新创造教育模式、参与互动教育模式、典型引路教育模式等,按照学生的个性差异以及个性发展的内在要求,因材施教,使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掘,培养出具有个性鲜明、不拘一格的人才。高职院校在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同时,还应该帮助学生形成独立完善的人格,即身心健康、高尚纯洁、友爱互助、果敢向上。只有培养出德性与才智统一的人才,其创造力才会最大限度地得以发挥,才会真正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更好地造福社会。

4.以帮助和促进学生实现充分就业为落脚点

就业是职业教育的落脚点,也是黄炎培先生“职业教育目的观”的重要体现。高职院校应以就业为导向,以提高学生就业和创业能力为己任,保障学生的就业落实,不断提高就业质量,优化就业结构。具体可以从以下六个方面着手:

一是加强就业指导。高职院校应当积极构建就业指导体系,开设相关就业指导课程,组织职业生涯规划大赛、模拟面试大赛、简历制作大赛等活动,帮助学生掌握求职知识、择业技巧和方法,使其在就业时更具有目的性,提高就业的成功率。

二是加强就业管理信息化建设。通过就业信息网、手机网站、微博等信息化手段,打造集学习、管理、服务、交流、监控、反馈于一体的毕业生就业全程信息化管理模式。通过以上信息平台,为每个学生提供个性化服务,建立择业档案,不断提高就业工作效率,提升就业工作质量。

三是积极开拓多样化的就业市场。高职院校应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加强政校企行联动,建设多样化、全程化和个性化的就业市场,同时开拓网上就业市场,搭建好学生与企业沟通交流的平台。

四是推进实习与就业一体化。高职院校应当建立毕业生顶岗实习、毕业项目(设计)与就业“三位一体”的机制,使老师更加熟悉企业,学生更加认同岗位,企业更加了解学校,有效提高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竞争力。

五是做到就业服务人性化。高职院校应紧扣服务“双主体”(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需求,积极健全制度,简化流程,搭建平台,尽可能为其提供便利。

六是建立毕业生就业反馈系统。高职院校应建立毕业生就业反馈制度,积极依托就业顾问、就业信息员等队伍,通过座谈会和就业指导顾问委员会等,开展“用人单位满意度调查”“毕业生适应度调查”“毕业生对母校的满意度调查”等,及时了解、掌握学生的就业要求、企业的用人需求,加强信息收集,提高就业工作的针对性。

三、总结

总之,黄炎培先生的职业教育目的观,体现了其高瞻远瞩的思想境界,是我国职业教育的一笔宝贵财富,对我国职业教育事业的持续、健康与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对我们办好人民满意的、社会认可的职业教育也具有很大的现实启示。

作者:孙爱武 单位: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上一篇:农村发展中职业教育的适用性 下一篇:国外高等职业教育现况及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