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自学能力 提高语文素养

时间:2022-10-08 12:19:00

培养自学能力 提高语文素养

语文教学的出发点与归宿,就是要培养学生自学语文能力,是语文教学成为一种高效率的劳动。那么,如何培养自学能力呢?

一、激发学习兴趣

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首先要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把学生的兴趣激发起来,那么,所有课堂教学以及课外作业就会被学生当作礼物,学生是乐意领受的,尤其对于中学生来说,他们的行为常常受兴趣的支配,因而用多种手段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其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时期思维处于最佳的最活跃的状态,这就会造成获得最佳教学效果的有利条件。

二、讲究教学方法

讲究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授课质量,对于学生进行课外自学有着很大的关系,教师在课堂上第一要把那些困难的、主要的和关键性的问题讲解清楚,阐述准确透彻,使学生真正的理解。课后不必花费许多的时间去弄清本来在课堂上就应该明白的问题,留给学生足够时间去练习,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不是由老师讲出来的,而是由学生自己来练出来的。第二要通过课堂教学来启发学生的科学思维,是他们具有进一步探讨的兴趣和要求,要做到一点,就是从学生实际出发,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注意学生在学习上对语文知识的掌握情况,哪些类型的问题掌握的比较熟练,那些还处于似是而非,那些属于根本不会。根据学生所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开学生座谈会了解情况后,然后对下一步考虑出改进的意见。

三、养成良好的习惯

1.养成选择有益身心之书自学的习惯;2.养成爱护所读之书的自学习惯;3.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阅读习惯;4.养成爱思考、爱探索的探索习惯;5.养成积极参与全国语文各类大赛的自学习惯;6.养成勤学好问,不耻下问的动手习惯;7.养成爱舞弄墨的写作习惯等等。这些习惯一旦养成了,将终身享用不尽。

四、教给学生钥匙

交给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是把钥匙交给学生,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关键。只有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阅读的基本方法是:略读、细读、精度和熟读。

1.略读。主要是疏通文字,了解作者的时代背景和课文大意。这是认识事物的感知阶段。要训练学生的默读能力,如阅读速度等,着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2.细读。主要是弄清文体结构,明确课文重点,难点,理解课文的内容和中心。这是认识事物的重要阶段。着重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精读。主要是学习方法,体会写作特点,把我利益谋篇的巧妙之处,质疑解难,这是认识事物的深化阶段。要揣摩应用,读写结合,着重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4.熟读。目的是加深记忆,做好积累,只是知识的反馈阶段。着重培养记忆力和做好知识的升华和迁移。

通过“四读”训练,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促进阅读素质的提高。

五、培养自学能力,在学校的教学实践活动中,应当处理好三种关系

第一,在教学内容中,处理好科学过程的科学结论的关系。各门学科都有本学科的科学体系,应当根据学科的体系,结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建立起学科的教学体系。

第二,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知识的获得和能力培养的关系。只是通过实践转化为能力。反之,有了能力,可以获得更丰富的知识。知识与能力是交织在一起的。

第三,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处理好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主动型的关系。教学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认识过程,认识的主体是学生。因此教学效果的好坏,看是否能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主动地进行学习。教师应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内在动机是学生的d趣,对某一学科的爱好,求知欲望等等。这两种学习动机都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但是最持久,最起作用的动力是内在动机。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设计教学过程,进行启发、诱导、讲解,组织训练、检查学习成绩等等。一个有丰富经验的教师,必须善于把自己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动性很好的结合起来。

(甘肃省临夏县中学)

上一篇:欠发达地区高中地理“区域定位”的教学实践 下一篇:如何提升初中生的英语阅读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