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习泡泡”的有效运用

时间:2022-10-08 09:41:46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习泡泡”的有效运用

摘要:新课程的实施,要求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具备挖掘教学资源的潜力,并将教学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小学语文教材本身就是一种丰富的资源,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这有限的资源,从中挖掘出丰富的知识内涵,不断丰富语文课堂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教材 资源整合 有效运用

一、 引言

翻开小学语文教材,我们会发现小学语文课本的设计十分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既有精美动人的文字,又有精心设计的插图,还有指导教师和学生学习的“学习泡泡”。学生通过这些具体、形象、直观、充满着趣味的图画、文字和“学习泡泡”,能够更好的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帮助教师更好的提问,这些对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语言表达能力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小学生的好奇心比较强,对新鲜事物十分感兴趣。当学生打开小学语文教材时,会被书中图文并茂的内容深深吸引。看着书中精美的插图、思考着“学习泡泡”中巧妙地提问、听着老师对课文深情的朗读和讲解,不仅能提高小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更能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能力。

二、“学习泡泡”在实践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2.1 认真思考“学习泡泡”的提问,提高学生的理解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材中的插图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而“学习泡泡”的出现可以明显的帮助学生将较难理解的问题简单化,将较为抽象的问题具体化,更利于学生理解字、词、句的含义。

首先,“学习泡泡”与课文的有机结合利于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很多学生对文字的学习都提不起兴趣。根据小学生比较好奇的心理特点,充分利用“学习泡泡”来引导学生学习新知识。例如:在讲解《我选我》这篇文章前,可以指导学生在看完课文中的插图,然后思考“学习泡泡”中的问题“为什么王宁的话刚说完,教室里就响起一片掌声?”带着这样的提问,学生的注意力被吸引到文章中,学生会带着强烈的好奇心去认真阅读课文,来寻求答案,这有利于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

其次,“学习泡泡”与文字的有机结合利于教师对教学中重点难点的突破。新课改实施后,小学语文教材中不仅出现了大量的插图,更出现了许多贴近生活、极富情趣、紧密结合教材的“学习泡泡”。教学中对“学习泡泡”的有效利用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入的理解课文,突破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例如:在讲解《荷花》这篇课文时,可以充分结合“学习泡泡”中的提问,问学生:为什么“冒”用得真好?这种结合“学习泡泡”的教学方式可以将难点简化,使枯燥的课文变得生动形象。这样将使学生轻松愉快的接受知识、理解课文。

最后,“学习泡泡”的使用有利于学生从总体上理解课文的内容。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可以充分利用“学习泡泡”生动、形象的提问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还可以利用提问完成对课文的总结,让学生自己揭示课文的中心思想。例如:在讲解《画杨桃》这课时,利用“学习泡泡”中“老师的神情为什么变得严肃了呢?”这一提问,让学生进行思考,并通过对上下文的理解来对文章做出总结。

2.2 认真分析、思考“学习泡泡”有利于学生观察力和现象力的提高

在指导学生认真思考和分析“学习泡泡”中的问题时,要注意对学生观察兴趣的培养,教会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和认真分析的方法。在教学中教师必须紧紧围绕新课标的要求,注重本单元的重点进行训练,通过不同的“学习泡泡”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只要能坚持长期、系统、有计划的观察与思考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必将得到大幅度的提高。例如:人教版四年级上册《飞向蓝天的恐龙》一文中第二自然段中的“学习泡泡”——为什么说这是“点睛”之笔呢?面对这篇有趣的课文和这样意义深远的提问让学生带着思考: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是怎样的呢?根据自己的想象来总结文章的主旨。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对于不同文段、不同章节的“学习泡泡”的理解是不同的,学生只有展开想象的翅膀才能真正体会出作者文字描写的优美诗情画意和想要表达的情感。教师在指导学生认真思考时,应指导学生通过“学习泡泡”表面的问题来理解问题背后的深层次的内容。因此,让学生反复、细致的思考问题有助于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例如: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的《小木偶的故事》这可中的最后出现的“学习泡泡”——在小木偶身上,后来会发生什么事呢?我来接着编下去……通过对学生的有效指导,让学生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将这篇故事续写下去。很多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插上想象的翅膀,编写出各种各样的故事结局,令老师和同学都耳目一新。

2.3 深入理解“学习泡泡”的内容有利于对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

要想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习泡泡”这一直观的训练手段来完成。诚然,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需要教师长期的坚持和训练。只有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才能让小学生从简单的说几句话发展到能够清楚地表达出一段意思连贯、重点突出的话。这是一个循序渐进逐步提高的过程。例如:同样还是《飞向蓝天的恐龙》这一课,可以利用“学习泡泡”中的提问,让学生根据课文的内容进行想象,并用自己的话有条理的表述出来。这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总结能力,更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总之,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比较依赖教材中的文字叙述,而忽略了对教学资源的有机整合,使得课堂缺乏活跃性,学生更是思维定向,缺乏创新精神。这既不利于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提高,更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教师必须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努力挖掘教材中的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一个开放式的语文教学环境,不断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范蕊.浅谈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的整合与运用[J].教育科学

[2]王剑侠.探讨小学语文教学的优化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上旬刊)

[3]丹.浅论神火花教学法在小学语文佳偶俄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上旬刊)

上一篇:用好多媒体,给语文增效添力 下一篇:新课程下中学语文阅读能力训练路径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