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时间:2022-10-08 09:37:01

中医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 观察中医辨证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10-2012年78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9例,分别采用中医辨证治疗(观察组)和西药治疗(对照组),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和副作用有无差别。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x2=8.91,P=0.003;副作用率显著低于对照组x2=15.61,P=0.003。结论 中医针对患者病症,辨证治疗肠易激综合征有显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中医;辨证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疗效

中图分类号:R2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49(2013)04-0-01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由腹部不适或腹痛伴排便异常组成的一组肠功能紊乱综合征,临床常见的胃肠道功能病变之一。患者主要表现为腹胀、腹痛、便秘或腹泻等症状,且多伴有全身神经官能症状,发生该病多与患者的体质、饮食、精神等有关。该病常反复发作,西药很难控制。我院采用中医方法治疗肠易激综合征,取得很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将我院2010-2012年78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年龄25-72岁,平均38.8±5.3岁;男性45例,女性33例。患者病程7个月-12年之间,中位病程为5.6年。所有患者均经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粪常规等无异常,钡灌肠或结肠镜检查阴性,排除其他器质性的病变。根据中医分型,肝脾不和型43例,脾胃虚弱型27例,肾阳虚衰型8例。

1.2 诊断标准

所选病例符合肠易激综合征诊断[1]。患者在近3个月里的每个月有3天及以上时间出现反复的腰痛或腰部不适症状,且具有以下三项中的两项及以上。①排便后以上症状明显改善;②症状发作时伴有排便频率的改变;③症状发作时伴有粪便性状的改变。

1.3 研究分组

采用完全随机分组方法分为两组,每组39例,分别采用中医和西医方法治疗。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分型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即两组患者具有基线可比性。

1.4 治疗方法

观察组:根据患者肠易激综合征中医分型进行辨证施治。(1)肝脾不和型:治以调和肝脾的药物。痛泻要方加减:厚朴6g、陈皮8g、防风9g、木香10g、白术10g、柴胡12g、莱菔子10g、香附10g、柴胡12g、茯苓15g、白芍药15g。水煎服,三碗水煎至一碗,每日1剂,分早晚服用。(2)脾胃虚弱型:治以疏肝理气、健脾化湿的药物。参苓白术散加减:厚朴6g、甘草6g、陈皮8g、山药10g、木香10g、薏苡仁10g、砂仁10g、白术10、g扁豆15g、茯苓15g、党参15g。水煎服,三碗水煎至一碗,每日1剂,分早晚服用。(3)肾阳虚衰型:治以温肾健脾的药物。证见腹泻者四神丸加减:五味子6g、吴茱6g、肉豆蔻6g、炮姜6g、陈皮8g、附子9g、白术10g、升麻12g、补骨脂12g、茯苓15g、黄芪20g;证见便秘者济川煎加减:附子6g、牛膝6g、枳壳9g、肉苁蓉9g、当归10g、火麻仁10g、木香10g、泽泻10g。水煎服,三碗水煎至一碗,每日1剂,分早晚服用。

对照组:根据患者腹泻、便秘的不同症状采用对症治疗方法进行药物治疗。若腹泻给予易蒙停2~4mg,每日4次;若便秘则给予西利10mg,每日2次。待症状消失后停药。

1.5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1个月后的疗效及副作用有无差别。疗效:治愈,患者腰痛或腰部不适症状消失,大便次数和粪便性状恢复正常;好转:患者腰痛或腰部不适症状减轻,大便次数和粪便性状明显改善;无效:患者腰痛或腰部不适症状没有改善,大便次数和粪便性状没有改变。观察患者有无面红、口干、心悸、腹痛、肠鸣、腹泻、腹胀、恶心、头晕等副作用。

1.6 统计分析方法

采用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分类资料采用率进行描述,用χ2检验进行比较。检验水准为0.05。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

观察组:治愈21例,有效17例,总有效例数39例,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治愈12例,有效19例,无效8例,总有效例数31例,总有效率为79.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χ2=8.91,P=0.003

2.2 副作用

观察组没有出现明显的药物副作用,副作用率为0%;对照组共有13例患者出现副作用,副作用率为33.3%,其中8例患者有腹胀、头晕、恶心,5例患者出现肠鸣、腹痛。两组副作用率比较,x2=15.61,P=0.003

3 讨论

肠易激综合征中医上属于“泄泻”、“腹痛”的范畴,是肝、脾、肾虚弱引起,多与湿邪有关[2]。由于长期生活习惯以及自身体质,引起肝失疏泄、脾失健运、肾失温煦,最终引起湿邪发作,肠道传道阻滞,引起肠易激综合征[3]。该病患者常病程长、病情反复,西药通常很难治愈。

本文中肝脾不和型43例,脾胃虚弱型27例,肾阳虚衰型8例。可见患者中该病以肝脾不和型为主,即病变部位为肝脏和脾脏,调和肝脾、疏肝理气、健脾化湿为治疗该疾病的主要机理。根据患者证型辨证施治能够较好的针对疾病机理发挥治疗效果。

对比中医辨证施治和西药治疗效果发现,中医组治疗后均有效,对照组仍有8例患者无效,两组总有效率不同,中医组显著优于西药组。同时,中药副作用小的优点非常明显,中药组有一例副作用,西药组共13例副作用,两组副作用率不同,中医组显著低于西药组。

综上,肠易激综合征的西药治疗疗效局限,且副作用明显;而中医根据辨证分型施治有显著的疗效,不易产生副作用,能够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Longstreth GF,Thompson WG,Chey WD,Houghton LA,Mearin F,SPiller RC.Funetionalboweldisorder.Gastmenterology,2006,130:1480-1491.

[2] 余怀平,杨树成.桂枝汤治疗肠易激综合征35例的体会.中国中医药杂志,2005,3(6):812.

[3] 李定国,李兆东.肠易激综合征研究现状及展望.中华消化杂志,2003,12(2):69.

上一篇:小儿肠炎静脉补液疗法临床治疗与护理体会 下一篇:中西医结合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