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媒体的演化

时间:2022-10-08 09:26:20

数字媒体的演化

“请不要在广告中插播电视剧”

近期上映的《变形金刚4》给我们留下了不少津津乐道的话题:截至本文发稿前,《变4》还有不到一个星期就要下映,其在中国内地能否突破20亿人民币票房的话题被热议;此外,作为一部好莱坞大制作,《变4》招徕了众多的(中国)品牌植入,片中蛋白粉、矿泉水、牛奶、汽车、白酒、饼干、鸭脖横飞,令影片毁誉参半。

这种体验我们在电视里也经常碰到,春晚的植入广告现在已经越来越肆无忌惮,尤其无法忍受的是,现在他们居然“在广告中插播电视剧”。

网站、数字告示的图片、文字以及视频也越来越有被“玩坏”的趋势,标题党、软广告、硬广告铺天盖地,无非就是为了挖掘我们的消费欲望或者直接把我们引向各种形式的购物平台,让我们对这个时代的资讯感觉“不会再爱了”。

“不会再爱了”的我们,却每天上班对着电脑屏幕,下班对着手机屏幕,乃至夜深了睡觉前还拿着手机依依不舍入眠。这种悖论让我们一方面不得空闲地在浩如烟海的讯息中搜寻着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一方面又有感于这种搜寻占用了太多的时间,让人失去了原本的生活。于是我们不禁要问,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资讯?而内容提供者往往又苦于害怕失去自己的“声音”,花大精力持续地为这一资讯的海洋中汇入涓涓细流。这成为了不少的媒体运营商面临的一个解不开的死结。

数字媒体进化的当下

无论是电影、电视、广播还是网络、数字告示,都是数字媒体的载体,或者说是数字媒体的传播手段。随着传播的手段和载体日趋丰富,尤其是伴随着平板和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兴起而强势崛起的自媒体和社交媒体形式,更是将数字媒体的进化往前推了一大步,隐隐有除旧革新之势。

根据传播学先驱拉斯韦尔的“五W”模式:谁(Who)说什么(Says What)通过什么渠道(In Which Channel)对谁(To Whom)取得什么效果(With What Effects),我们将当下数字媒体的主要特点与之一一对应,可得出:

首先,传播形式越来越多样化,传播“垄断”的局面将不复存在,直接和间接的传播主体越来越多,这也就意味着传播的渠道和内容趋于海量化;其次,为了赢得受众的关注,竞争在不同的媒体形式间、同一类型媒体间变得越发激烈,这对于传播内容的要求进一步提升,对于传播主体与受众之间的互动关系、资讯内容的观看和操作体验的要求进一步提升,从这一点来看,对数字媒体的传播和营销能力显然有了更高的要求,针对受众的个性化而做出的精准传播开始被广告主和运营商所推崇;正因为如此,传播的效果开始被要求量化,借助诸如智能人脸识别及分析系统等工具,数字媒体能够对观众的观看行为及收视效果进行更为精确的跟踪和分析。

这种种发展特点和趋势早已被大家所认同,但谁能俘获观众的芳心,从一众竞争者中脱颖而出?

渠道为王VS 内容为王

时至今日,数字媒体的发展早已从过去以传播者为中心转向现在以受众为中心,成为集公共传播、信息、服务、文化娱乐、交流互动于一体的多媒体信息终端。内容提供者和媒体运营商千方百计地寻求提升受众粘性的模式。

手机资讯App“今日头条”近日获得1亿美元C轮融资,估值超过5亿美元。这一消息在社会上产生了不小的震动,也由此引发了一场关于版权问题的争议。

我们不生产内容,我们只是内容的分发者,“今日头条”创始人如是说。跟传统门户网站App相比,今日头条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对用户浏览习惯、兴趣方向有“记忆性”,通过相关算法,获取用户感兴趣的分类,并向用户推送相关的内容。也正是基于这种精准化运营,不到两年时间,“今日头条”迅速聚拢了超过1.2亿激活用户。在这个用户和数据至上的年代,获得风投的青睐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今日头条”的上位,更像是“内容为王”和“渠道为王”争论的一个缩影。它也从反面证明了渠道没有高门槛,谁抓住了用户“痛点”,投其所好,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谁就能够风光一时,但未来的运营走向以及如何寻求和保有核心竞争力则是必须要面对的问题,优势易得也易失;而“今日头条”所搬运的对象――内容,则是数字媒体永远的根本,是决定生存与发展的关键。如何优质高效生产并有效传播内容,则是摆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面前共同的问题。

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马利说:“信息场越庞大,优质的内容产品越可贵。对于媒体,其核心竞争力是生产优质产品的能力,这一点稳如磐石。形态变化了,就去适应形态;渠道改变了,就去适应渠道。”

移动互动时代,媒体的融合转型

目前的实际情况是,“今日头条”等找到了一条资讯整合的成功之路,而大量的传统媒体、资讯生产者却因为服务性差、互动性差、针对性差等难题,遭遇着发展的困窘,也有一大批的类“今日头条”平台失去先机,很难有出头之日。

除了资讯整合,“今日头条”的成功还得益于移动智能终端的兴起和网络的提速。这两者也让更多的数字化媒体看到了发展的希望。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7月21日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32亿,手机上网使用率达83.4%,首次超越传统PC使用率,手机作为第一大上网终端设备的地位更加稳固。一方面是网民上网的“碎片时间”占比不断提高,一方面是手机资讯的大爆炸,人的时间和精力有限,信息过载的最后结果,一定是用户离开或选择屏蔽。生产的信息产品需要变得专注而简单,快捷而精确,只有这样,才能脱颖而出,赢得受众。

媒体的融合转型是出路之一。

去年,纽约时报的多媒体特稿《雪崩》获得了美国普利策新闻奖:作品开头是动态图片和音效,将读者带入狂风吹拂下的雪地,然后越过激光雷达获取的地形模型,可以看到地表情况,气象状况的动态变化。报道主体是用6个部分,讲述了16位滑雪者在雪崩中的故事。文字、图片、视频、音频、动画充分运用,灵活嵌套。6天,该报道就获得了290万访问量。

这件作品探索了多媒体融合报道的多种可能,给传统媒体向数字化转变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国内的资讯内容,也开始综合运用图文、图表、动漫、音视频等多种形式。一个明显的变化,是信息从可读到可视受到追捧,多媒体报道从静态到动态、从一维到多维成为趋势。浙报集团在2013年进行了一次大胆尝试,收购了边锋、浩方两家基于互动休闲的网游平台。尽管效果显现尚需时间,但该集团的思路不难理解,借力擅长互动运营的团队,实现内容传播方式的转型。

有关“互动”的较量,也在互联网公司之间进行。以微信为代表的紧密关系结构,风头逐渐盖过了以微博为代表的松散关系结构。微信树状传播的特点被营销公司和个人寄予厚望,对传统媒体挖掘和拓展用户群体不无启示。

要有商业模式

无数的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纷纷出手微信营销,期望能抓住潮流的红利。微信在传统媒体日渐式微和新媒体尚未找到很好盈利模式的当下,给二者的发展开辟了一条通往更多可能的渠道,这一角色的扮演让很多人看到了希望,也成就了微信本身。

当然,微信目前更多地还只是一种令人便捷精准获取资讯的好的传播体验,一种营销的手段,对于数字媒体而言,并不能说明这就是其未来发展的全部。可以说,未来的资讯主力属于有创造力的媒体。转型、收购、融合,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在数字化风潮下彼此学习、借鉴,都将会极大地焕发内容生产的生机。诚为观众和读者之福。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数字媒体的设计和制作还要充分考虑市场活力问题,具备盈利条件的产品才真正具有发展后劲。强调商业模式不是为了赚钱而赚钱,而在于扩大市场份额和传播覆盖,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这,就要靠大家在包括运用微信以及媒体融合等一些创新形式的摸索中找到适合自身的发展之道。

上一篇:山大华特用“品质高压”成就电力安全 下一篇:WebRTC引领网页视频通信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