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诗中的君子之德赏析

时间:2022-10-08 08:56:16

[摘要]一代诗圣杜甫其淳朴宽厚,忧国忧民的作品表现了传统的君子之德,千古之下犹能感奋人心。

[关键词]君子之德,杜甫的忧国忧民。

中图分类号:I106.2-03

千百年来,杜甫将先秦诸子流传下来的仁爱精神,恻隐之心发扬光大,其诗歌里面渗透的悲天悯人的君子之德濡养着一代又一代的灵魂。

一,何谓君子之德。

君子最没有争议的核心元素是德,德者,本意顺应自然,不违背自然规律,要遵守一定的思想和行为规范,老子提出:“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之,德信”《道德经》第四十九章, 原来德才是百家精神之瑰宝,财物的多寡并不能证明是否是君子。先秦诸子百家早就给君子的质作了界定:仁义者,君子之大德。

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矛盾的分析给我们这样的启示:事物有多面性。那么君子呢?君子的德有多面性吗?对此人仁而对彼人恶;对自己家国行善积德,而对外邦之民加以虏掠;与人仁必须要有条件,凡此种种是君子所为吗?君子的理想应该是无条件的为天下之德,那些有取舍的,有条件的都不能说是君子之德,君子之德其实是在人世间恒久地给予爱和善良,这一点恰巧契合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因素。文化的最终目标,是在人世间普及爱和善良。[1]

综合以上,君子之德基本要点就是对他人仁爱和善良,这种仁爱和善良超越一切界限,普天之下,莫不能行。

一, 杜诗中君子之德。

玄宗继位那年,一代诗圣杜甫诞生于河南,卒于770年。纵观712年到770年,杜甫的一生正好横跨大唐由极盛转衰,杜甫出身名门,是晋名将杜预之之后,其祖父杜审言是初唐著名诗人。巨大的社会转型落差和奉儒守素的家庭传统造就了杜甫“忠君恋阙,仁民爱物”的思想,而这种系念国家安危,关心民生疾苦,为历代士人所崇仰,在士人人格的形成上,有不可估量的影响,[2]而这一点恰恰与我们以上详述的君子之德不谋而合,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杜甫给知识阶层的道德示范,就是其内在君子之德对外在的彰显。下面我们具体来赏析杜诗中的君子之德:

表现为对国家安危民生困苦的系念。杜甫二十几岁举进士不第,三十几岁进长安参加当朝宰相李林甫举办的考试,李林甫嫉贤妒能,又恐贤能者谏言其奸恶,遂使无一人及第,面圣时称“野无遗闲”,杜甫落入骗局,滞留长安。十载长安,苦辛备至,过起“卖药都市,寄食友朋”(《献三大礼赋表》)生活。杜甫历经人生挣扎和社会动乱,自然贴近民生,同情民生,以忧国忧民这样的君子风范为己任,这对于当时食不果腹,无枝可栖的诗圣杜甫来说,不能不说是骨子里的君子之德长久浸润自然而发。

在杜诗中,忧民之思深切。《兵车行》“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牵衣顿足阑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反是生女好,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倾诉人民对战争的痛恨,揭露皇帝穷兵黩武给百姓造成的灾难。“穷年忧黎元,叹息肠中热”的情怀和“向来忧国泪,寂寞洒衣巾”的忧愤始终渗透于杜甫的作品中,满怀对国家对人民的厚重的感情与热爱。甚至到了桑榆晚年,杜甫还在用苍凉悲壮的心思考为国家尽一份力,用老马形象来表现自己对家国之爱。

杜甫的君子之德比之他人更高一筹,杜甫的仁爱与善良是爱国与爱民一致,而且更加沉痛地关注同情忧思最底层的百姓生活,表现出一种具体可见的悲悯,他那慈悲的仁者目光甚至触及到打枣的老妇人:

又呈吴郎

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

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

即防远客虽多事,使插疏篱却甚真。

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沾巾。

无儿无食的老妇人诉说因为赋税而贫穷到骨头,入木三分,诗人想到战乱给百姓带来的深重的苦难,不禁泪湿衣襟,诗人的这种关爱他人已经渗透至骨髓。在此,笔者做个假设:假设让此时的诗人为当权者。那该是百姓的何等的幸运!即使不是当权者,诗人也为寒苦的底层大声呼救: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茅屋为球房所破歌》 杜甫如此真诚地心系天下,满心希望穷苦百姓的生活能有所改善,这正是君子德者仁厚的集中体现,也是高于其他诗人的人格聚焦所在。

杜诗中流露出的温暖弘德的精神数不胜数,他的重要作品“三吏”“三别”,《北征》,《羌村》等都深刻地再F乱世之中黎民疾苦。《石壕吏》在中学就学习过,讲述一年老力衰老妪被抓服兵役,官吏的残暴,社会的黑暗,读来泣鬼神。诗人耳闻目睹,爱憎强烈,含泪痛陈统治者穷兵黩武对百姓的伤害,读来令人掩面。诗人那种感同身受的悲悯,都化作呕心沥血的文字,沉痛地记述,这当然是厚德载物的君子,这也当然是仁爱善良的君子。

一代诗圣杜甫,其作品沉郁顿挫,在思想情操方面无疑为后人树立理想的人格――君子忧国忧民之大德。南宋爱国将领文天祥,曾不无敬仰地说:“凡我意所欲言者,子美先为代言之。”(《记抗战时期三位热爱杜诗的现代作家和学者》)可以这样说,杜甫的对国家的忧患意识,对百姓的恻隐之心,对他人的仁爱精神必将影响一代又一代志士仁人,引领新时代的知识分子走向更为广阔的未来。

参考文献:

[1]余秋雨 何谓文化 武汉 长江文艺出版社 2012

[2]袁行霈 中国文学史 第二卷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

上一篇:字体设计项目教学创新方法的实践 下一篇:鞋面定型机螺钉专用机床的进给伺服系统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