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外科手术后39例患者疼痛观察和护理

时间:2022-10-08 03:00:18

普外科手术后39例患者疼痛观察和护理

【摘要】目的 对普外科手术之后患者的疼痛症状进行观察及护理。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2月到2013年2月普外科手术患者39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分成两组,观察组20例,对照组1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性护理,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再给予心理护理。结果 观察组中重度疼痛患者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轻,差异显著(P

【关键词】普外科;疼痛;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3-0219-02

疼痛是复合主观感受的一种,是人体对外部环境亦或者是由于自身内部有害刺激所造成的一种不舒适的体验,一般情况下,同时还伴有心理与生理上的改变,是一种极为普遍的外科护理问题。手术后麻醉消失,病患极易出现疼痛感,尤其是在切口处。手术完成之后病患因为内脏受到牵拉,进而造成剧烈的疼痛,从而致使病患出现不安心理,制约了自身肢体动作。疼痛感不仅会带给病患痛苦,严重的将对病患体内器官的生理功能造成一定影响,导致各种痛苦的出现,加强对患者疼痛的护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病患的痛苦,同时促使其疾病得到快速治愈。笔者对我院实行普外科手术患者的疼痛症状进行观察与护理,具体情况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组39例患者,男27例,女12例,年龄在19~79岁之间,平均年龄45岁。12例结肠癌手术,9例胃十二指肠手术,10例胃癌手术,8例直肠癌手术。将39例患者分成两组,观察组20例,对照组19例。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性护理,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在手术前后给予身体与心理上护理[1]。

1. 手术前巡访:通过巡访来了解患者是如何看待手术所引发的疼痛。对于刚入院的患者,对其及时进行接诊,并且测量体重、体温、脉搏以及血压等,及时帮助患者了解病区的环境。对患者进行有效的询问,具体掌握患者在疼痛时的行为反应与生理反应。

2. 术前准备:手术前的3天,给予患者0.4mg灭滴灵,口服,一天3次,8万单位的庆大霉素,一天2次,20mg维生素K1,一天1次。不但要对肠道细菌加以抑制,同时还应该防止维生素K的吸收发生困难。手术前1天,患者只能食用流质食物。手术前2天,早晚服用泻药,将肠腔内的积粪排出。另外,在手术前的晚上以及手术当日,给患者使用1%的温肥皂水进行灌肠,以便将其中的粪渣排出干净。

3. 手术前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对患者介绍战胜疼痛的感受与经验,以便有效缓和患者紧张的情绪,提升自身的自信心。针对患者所提出的问题,护理人员应该亲切、详细的予以回答,从而加强自信心,提高患者疾病治疗的配合度。针对不保留的直肠患者,护理人员应该予以关怀,为患者说明实行手术的重要性,对患者焦虑、紧张、不安的情绪加以疏导[2]。

4. 疼痛控制方式:一般情况下,早期的疼痛被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即麻醉消失到24小时内,其疼痛主要表现为切口疼痛,且患者精神上承受着巨大的痛苦,进而出现焦躁、沮丧等情绪。第二阶段为手术后的2~3天,主要是由于切口张力增加所引发的疼痛,例如咳嗽、翻身等等。第三阶段为手术后的3~4天,主要是由于肠蠕动所引发的疼痛。针对这种情况,护理人员应该向患者介绍如变换、调节呼吸等自我控制方法,以此放松身心、保护切口,进而最终实现缓解疼痛的目标[3]。另外,向患者介绍各种缓解疼痛、消除不良心理的辅助方法,例如听音乐,躁狂症、忧郁症患者多听音乐,能够有效缓和疼痛,消除各种不良心理。在对普外科手术后的患者采取音乐疗法进行护理时,应该依据患者的年龄、性别、职业以及文化水平等特点,选取适当的音乐,使患者在优美的音乐旋律中放松身心,减轻痛苦。

1.3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当P

2 结果

两组患者疼痛程度的具体情况见下表1所示。其中,观察组中有3例重度疼痛者,对照组中有8例,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能够在不使用药物的情况下止痛。疼痛作为主观体验的一种,其影响因素多种多样,疼痛的产生与强度,和个体的心理状态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因为患者没有清楚掌握有关的疼痛知识,进而出现各种不良心理,例如焦虑、不安、恐惧等等,且对大脑神经调节中枢造成一定的刺激,进而致使内分泌系统调节功能紊乱,血液激素酶分泌不正常,另外,内源性抑痛物质下降且抗镇痛物质与致痛物质增多,最终对手术后患者疼痛的敏感性带来的一定的影响,使患者对切口疼痛的主观感受加强。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提升患者对疼痛和疼痛控制的认识与了解[4]。

在手术后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有助于缓和患者的疼痛感,促使其快速康复。因为手术完成之后,病灶已经切除,患者的负担消失,其配合治疗与护理的积极性得到明显的提升。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用药指导、心理护理、生活护理,并且鼓励患者维持平稳的情绪与较好的心境。另外,向患者家属说明身体与心理护理的必要性,使家属多关心、安慰以及支持患者,使患者的心情处在良好的状态。综上,对普外科手术后患者的疼痛观察发现,对术后患者疼痛进行有效的护理与干预是极为关键的,是有必要的,良好的护理对患者的快速康复极为有利[5]。所以,加强对手术后患者疼痛的观察,提升身心护理质量,是护理人员必须履行的职责。

参考文献

[1]黄红平.普外科手术后患者疼痛的观察与护理分析[J].健康必读(中旬刊),2013,12(3):380-380.

[2]张洁,赵霞.普外科手术后患者疼痛观察与护理分析[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1,17(5):113-114.

[3]朱文英,陈秋琴,曾苑香等.普外科手术后患者疼痛的观察与护理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2,50(11):119-120.

[4]刘春燕.普外科手术后患者疼痛观察与护理体会[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15):4080.

[5]王三荣.普外科手术后患者疼痛的护理方法和体会[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0,16(6):108-1

上一篇:解热镇痛抗炎药在临床医学中的重要意义 下一篇:不同方法在不稳定桡骨远端骨折治疗中的对比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