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任务驱动法构建《景点景区导游》的校本课程

时间:2022-10-08 01:11:57

以任务驱动法构建《景点景区导游》的校本课程

摘 要:《景点景区导游》是研究景点景区讲解人员日常带团所使用的服务技巧和讲解艺术的一门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将教学过程与景点景区的实际讲解服务工作紧密结合,是旅游教育工作者不断探索的课题。本文立足于中职旅游职业教育,在实施工学结合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以任务驱动法构建《景点景区导游》的校本课程,旨在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理论够用”的基础上突出实践教学环节。

关键词:任务驱动;景点讲解;校本课程

“祖国山河美不美,全靠导游一张嘴”,由此可见,导游是靠语言吃饭的,导游服务的核心在于“说”,通过导游的讲解,引导游客“进入”景中的意境。优美的语言,伶俐的口才,灵活的技巧,出色的服务,可以使简单的风景显得不同寻常。但在现今导游专业的教学体系中,《景点景区导游》作为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在课堂进行纯理论教学,使用的教材为《广东景点导游词》一书,由于教材中只包含纯粹的景点知识,缺乏讲解和服务的实训,因此,学生对该门课程的学习效果呈现为“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只懂机械地背书,不懂如何将讲解技巧运于不同的景点导游,不会对不同的景点设计差异的服务,因此无法适应旅行社的顶岗实习需求。

一、用任务驱动法构建《景点景区导游》校本课程的优势

用任务驱动法构建《景点景区导游》的校本教程,目的在于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运用讲解技巧和服务技能完成不同的景点导游,将具体的教学目标任务化,从而培养学生的讲解和服务能力。具体的说,就是以不同类型的景点为任务,让学生将完成这些景点的导游作为学习的动力,把景点知识、讲解技巧和服务能力融为一体,创造个人讲解和服务的风格。课堂上,学生带着任务学习与训练,配合教师的指点和小结,帮助学生将已经学过的导游讲解技巧和服务技能运用于实际景点的导游,在讲解和服务过程中深化所学的技巧,为用而学,在用中学,在学中用,学了就用。与传统的《景点景区导游》课程相比较,以任务驱动法构建的《景点景区导游》校本教程优点如下:

1、以任务驱动法构建的《景点景区导游》校本教程中,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教师在尊重学生学习能力和掌握知识层次的基础上,根据教学计划和课程内容安排不同的学习任务,并根据不同的任务有针对性地进行课堂设计,让学生通过任务的完成掌握不同类型景点的讲解技巧和服务技能。

例如在讲授“山地型景观的景点导游”这个课题时,可以以广州白云山为任务载体来进行学习任务的设计,具体的设计呈现如下:

2、以任务驱动法构建的《景点景区导游》校本教程中,教学内容以任务为载体,打破专业知识的纵向联系,突破课本内容的横向限制,按照景点导游的工作逻辑设计教学任务,编排教学内容,实现理论教学与技能训练的有机结合。

二、以任务驱动法构建《景点景区导游》校本课程

1、课程构建目的

中等职业教育的任务是为社会、为企业培养实用型的初中级技术人才,因此所有专业课程的构建必须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核心。《景点景区导游》校本课程的构建就是以培养实用型的景点景区初级导游员为构建目的,在具体目的的指引下将教学目标真实化、任务化,将教学内容具体化、实用化,将教学过程实训化、模式化,将教学效果即时化、明显化,通过学习任务的设置——环境角色的转换——实训任务的开展——任务完成的考核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掌握并熟练运用景点导游技巧和服务技能,达到景点景区初级导游员的水平。

2、任务设计原则

以任务驱动法构建《景点景区导游》校本课程过程中,任务是课程的眼睛和灵魂,任务设计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因此,在进行课程的学习任务设计时,必须遵守下列的原则:

(1)任务设计要突出真实性和实用性。

每个学习任务必须以景点景区导游员的岗位要求和工作逻辑为设计蓝本,为学生营造仿真的学习环境或者真实的工作氛围。在任务的引领下,教师能通过课程整合实现理论与实训的统一,而学生则通过实训学习达到知识与技能的结合。

(2)任务设计要具有目的性和可行性。

因为任务是学习不同类型景点景区导游服务技能和讲解技巧的载体,这个载体选择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兴趣,因此,任务的选择必须本着“合理而可能”的原则,不增加学生学习负担和教师授课压力,不冲击正常的教学进度。

(3)任务设计要体现实操性与延续性。

在任务驱动法的教学中,学生是通过完成特定的任务来获取相应技能和积累相关的经验,因此,任务的设计必须要以实操为核心,在强调实操的基础上进行理论知识的渗透。而且任务的设计还应围绕景点景区导游员的职业发展规划和学生深层拓展的需求进行延伸,通过课后任务的设计将课程延续到课外,以帮助学生进一步开阔视野,增加经验。

3、课程教学计划

《景点景区导游》的周课时为4节,总课时为80节。整个课程结合广州市的景点景区进行任务设计,总共分为任务板块,每两个任务板块安排一个专业老师负责,担任不同学习任务的专业老师在遵守任务课时的前提下可按照专题任务的特点,结合各个任务的实训要求设置理论课时与实践课时的比例,同时可以按照事先制定的课程标准设置考核方式和评分标准。整个课程的任务板块具体呈现如下:

课程的开展,首先由教师布置相关的学习任务,而后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实地踩点来完成任务,达到知识和技能的同步提升。

4、课程效果评价

为了全面考查该门校本课程的效果,课程的评价体包含教师、学生、景点景区和学校这四个层面。

从教师层面而言,由于每个教学任务都有具体的理论和实训要求,这就要求每个专业授课教师要“一专多能”——“一专”是指在熟练驾驭相关专业课程的基础上专注于这些课程的整合提炼;“多能”是指能灵活运用景点景区的各种讲解和服务技能。因此,在任务驱动下能促使任课教师主动提升个人的综合业务水平和完善自身驾驭知识的能力。

从学生层面而言,学生通过完成每个教学任务掌握课程要求的理论知识,并能运用相应的实操技能。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综合探究能力得到了全面的提升。同时,因为所有学习任务的载体为具体的景点景区,学生的课堂学习实际上是与将来的实习岗位直接接轨,这能帮助学生真正地将知识和技能学以致用,并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

从景点景区层面而言,由于课程构建是围绕着景点景区初级讲解员的岗位要求展开,因此完成课程学习任务的学生基本上就具备了岗位初级技能,这些学生到景点景区实习,相关的企业不用再浪费时间在学生职业道德和服务技能的岗前培训上,真正实现校企合作中的“双赢无败”。

从学校层面而言,该门课程的开展能促进学校教研教改的深入开展。不同的专业教师接受不同的授课任务,在完成授课任务的过程中通过知识的整合和技能的提炼,总能形成许多有利于实训课程开展的经验和心得体会,这不仅能丰富学校的教研教改,而且还能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示范课程和教学资源。

三、结语

以任务驱动法构建《景点景区导游》校本课程,旨在将抽象的景点景区讲解技巧和服务技能具体到每个实际的景点景区,通过实地踩点和课堂仿真实训实现学校与企业的无缝连接,达到“就业有门路,创业有本领”的培养目标。本人仅是作者个人的对以任务驱动法构建《景点景区导游》校本课程的一些研究和体会,旨在抛砖引玉,让更多的同行共同关注如何实现校企无缝连接的这个课题,真正实现学校与企业的双赢。

参考文献:

[1]周世兵,任务驱动法在中职计算机应用学科教学中的研究与实践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 2011(09).

[2]孙香云,任务驱动法在高职文科专业教学中实践模式的研究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11(04).

[3]张志俊,运用任务驱动法构建高职因材施教教学模式探讨 长沙通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03).

作者简介:冯小飞,广州市旅游商务职业学校导游专业教师,服务旅游讲师,毕业于云南大学旅游系。

上一篇:浅析Auto CAD技术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 下一篇:高校后勤“安全质量月”存在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