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人工股骨头置换

时间:2022-10-08 01:01:31

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人工股骨头置换

摘要:目的 研究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人工股骨头置换的临床效果。方法 整理收集我院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78例,按照完全随机法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观察组使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进行治疗,对照组使用常规固定手术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差异。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量及住院时间等均高于对照组,P

关键词: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人工股骨头置换

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是老年群体的多发病症,随着患者的体质改变,临床容易出现股骨转子间骨折,一旦发生该病症后,不可避免的就会对患者的生活造成较大的影响,临床保守固定治疗很难对患者的病症取得有效的疗效,且临床的并发症较多。本次研究针对患者的这种病症使用人工股骨头置换进行治疗,观察分析临床效果,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详细研究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整理我院在2010年12月~2012年12月收治的78例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患者41例,女性患者37例,患者的年龄在66~84岁,平均年龄(74.3±3.2)岁。患者的致伤原因主要为车祸31例、摔伤47例,按照临床骨折分型的Evans标准,其中Ⅱ型21例、Ⅲ型35例、Ⅳ型19例、Ⅴ型4例。临床按照完全随机法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39例,男性20例,女性19例,患者年龄在66~84岁,平均年龄(74.3±3.30)岁,Ⅱ型10例、Ⅲ型18例、Ⅳ型9例、Ⅴ型2例;对照组39例,男性21例,女性18例,患者年龄在66~84岁,平均年龄(74.3±3.3)岁,Ⅱ型9例、Ⅲ型17例、Ⅳ型10例、Ⅴ型2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及病症程度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临床治疗按照组别划分,观察组患者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进行治疗,而对照组采用临床常规固定术进行治疗,术前对患者的身体进行全面的检查,对身体情况较差的患者进行抗生素四环素口服,0.25~0.5g/次,6h使用1次,连续使用1w,合并其他并发症的患者进行对应的病症治疗,患者在治疗完成后进行常规预后护理,出院后对患者进行1~3年回访[1]。

1.3评定标准 疗效评定按照患者的恢复情况进行划分,治愈为患者术后3年内活动正常,无明显疼痛、功能受限、畸形等情况;有效为患者术后3年内活动正常,但具有一定疼痛、活动范围受限,存在骨骼畸形等情况;无效为患者症状无明显改善,活动受限,具有明显疼痛情况。同时采用髋关节Harris评分对患者手术治疗情况进行打分,观察整体治疗效果,其中90~100分为优,80~89分为良,70~79分为可,

1.4统计学方法 两组患者的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8.0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使用方差检验,以P

2结果

2.1手术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一般手术指征比较中,明显差于对照组,P

2.2Harris评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Harris评分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患者的评分结果明显较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明显,P

2.3疗效及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

3讨论

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是老年患者生活中影响较大的一种病症,会对患者造成疼痛、活动受限等影响,在临床治疗中,常规的固定术效果往往并不理想,患者的愈合情况也较差,一方面是由于固定术的手术限制,另一方面则是患者年龄较大,其骨质情况较差,不可能恢复的非常好[3]。

本次研究的结果表明,在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治疗中,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临床效果非常优异,虽然在手术时间、出血量、引流量及卧床时间上都超出对照组,P

参考文献:

[1] Horowitz BG.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hip fractures[J].Surg Gynecol Obstet,1996,123(3):565-570.

[2]万彬,许勐宇,朱江,等.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DHS内固定的两种术式的临床评估[J].当代医学,2011,17(35):101-103.

[3]刘海春,陈允震,杨子来,等.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不同内固定疗效分析[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5,20(1):18.编辑/许言

上一篇:不同宫内节育器使用1年的避孕效果对比 下一篇:基层医院产房常见安全问题分析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