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网络视频节目主持人的素质

时间:2022-10-07 11:45:52

提高网络视频节目主持人的素质

2010年1月15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了《第2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3.84亿,增长率为28.9%,互联网普及率为28.9%,高于世界平均水平。面对如此庞大的网络媒体受众市场,如何利用网络技术开发来吸引受众,成为各网站竞相努力的目标。网络视频节目迅猛发展,通过互联网下载,或在线观看视听信息,已成为数以亿计网民的生活习惯,网络节目主持人由此越来越多地进入人们的视野当中。

网络视频节目主持人的发展现状

网络视频节目主持人随网络视频节目而生,网络视频节目是一种音视频为主,辅以文字、图片等多种媒介的网络传播模式,在这种形态下进行主持、解说、导航等一系列传统媒介主持的活动,我们统称为网络视频节目主持。由于网络的虚拟性,网络视频节目起初采用的是虚拟主持人。据称,世界上最早的网络虚拟主持人是安娜诺娃,由英国报业联合会新媒体公司在2000年4月推出,用带有口音的英语播报新闻,曾引起业界的极大震动。

我国首位网络互动电视虚拟主持人则是“江灵儿”,出现在2002年的中国西部博览会开幕期间成都“西部网链”直播室,“除了能用多种语言播报新闻外,还可以陪观众聊天、参与动画游戏和影视表演等”①。目前我国网络视频节目大量采用的是真人主持。各大门户网站都有自己制作的视频节目,并推出自己的主持人品牌,著名的有搜狐娱乐《大鹏嗜吧嗜》的主播大鹏,新浪UC的网络视频互动栏目《静距离》主持人李静,等等。

网络视频节目主持人的主要特征

网络视频节目主持人作为网络平台上的职业传播者,与传统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相比具备自身的一些显著特征。

信息提供的可选择性。网络媒体是信息交会的大平台,所有用户都可以自由地选择接收的信息和表达观点,用户既是传播者也是接受者,地位是平等的。与传统媒体主持人相比,视频主持人应该充分利用网络的开放性、自由性,充分利用庞大的信息储备和便捷的传播方式,向受众提供多向度的信息,供受众自由选择,来达到自己的传播目的,而绝不能向受众提供单向度的信息。

信息传播的无限性。媒介的发展总是在不断地克服时间和空间对信息传播的制约。从口耳相传到纸媒介的出现,再到电子媒体的出现,传输速度和传播范围都在大大提高。“借助电子媒介,我们恢复到面对面的人际关系,这是一种深刻的关系,它没有职能的分配和权力的委派。有机的东西到处取代了机械的东西。对话代替了单向的讲授。”②麦克卢汉30多年前的这段感悟,在新兴起的视频媒介身上得到了真正的体现,实现音视频信号的双向甚至多向互动,使人们的交流可以跨越时空,所以,我们称之为无限性。

严格执行把关人角色。与受众互动是现代媒介的本质要求,网络视频的出现则为受众提供了一个更容易参与的平台,越来越多的草根创作者进入这个领域就是有力的证明。在网络世界里鱼龙混杂,由于实名制还未实行,以人肉搜索为主要特征的网络暴力也层出不穷。网络传播接近“零把关人”的状态,使得视频在线主持人的地位和作用更加重要,作为即时筛选的最后一道工序的执行者,和所有一切都在不断变化不可预知的情况下,主持人要有高度的职业素养和媒介责任感,才能在实际操作中处理好一系列的问题。

个性化色彩强烈。在传统电视传播中,主持人往往在节目中占据中心位置,是节目的灵魂人物。一个优秀的主持人必须有自己的个性,要以自己的个性魅力吸引观众和听众。在个性色彩更加强烈的网络世界,受众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随意选择信息,主持人就更应该具有自己鲜明的个性特征来吸引网民的认可。比如在语言上要大量采用网络语言,在着装上要力求新颖新潮,带有网络自身的特征和随意性,成为任何人都可以参与的平台。

网络视频主持人的素质要求

如上所述,网络视频节目主持人必须具备相应的素质。“要首先具备网络知识方面的素养。把握网络知识,通晓网络运作,学会网络管理,成为网络应用方面的高手。”③这里所说的网络,是指通过通信手段利用计算机共享信息资源及计算机有关设备,包括硬件和软件,以及网络方面的相关知识。在主持节目和与网友互动的过程中,要尽量使用网络传播中约定俗成的语言以及表达方式,否则就不能跟网友畅通地即时交流。网络视频节目主持人还应具备鲜明的个人魅力,要有自己坦荡的胸襟、深邃的智慧、流利的口才、优美的声音、独特的风格等,还应具备极强的节目掌控驾驭能力,可以应付千变万化的局面,而且根据受众的即时反馈,灵活把握节目的走向和控制原本设计的传播议程。实践证明,传播的信息针对性越强,互动效果就越好;互动效果越好,传播的效果就越好。

注 释:

①郑素侠:《我们是否需要电视虚拟主持人》,《声屏世界》,2003(5)。

②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③宋新民:《网络时代的节目主持》,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④雷跃捷:《网络新闻传播概论》,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

(作者单位:河南人民广播电台信息广播)N

上一篇:湖南电视台栏目名称的修辞特色 下一篇:引进境外信息的草根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