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发散思维深化课程改革

时间:2022-10-07 08:59:53

培养发散思维深化课程改革

【内容摘要】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在进行信息技术课的时候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而发散性思维对学生主动学习十分重要,采用适当提问、思维导图、实践操练等方法,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促进信息技术课程改革的进行。

【关键词】发散性思维 信息技术课 课程改革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积极思考的能力,为了将学生培养成“会思考”的新型人才,更好地深化信息技术课改革,我采用各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促进他们提高信息素养,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一、适当提问,激发联想

爱因斯坦提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为了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我在上课时适当地提问,让学生产生联想,并以此来激发他们的发散思维,让他们能够在联想的启发下,突破常规,产生别出心裁的想法。

在学习“走进信息世界”、“管理计算机”等内容的时候,为了让学生在复习自己已有的计算机知识的基础上再掌握新的知识,我采用循序渐进的提问来激发学生产生联想,让他们在复习知识点的同时学习新的知识点。例如,我会向他们提问:“桌面是一个什么概念呢?是一个对话框吗?还是一个窗口?对话框是什么样子的,有什么特点?窗口又是什么样子的,又有什么特点?如果我们不想要桌面的话,可以将桌面删除吗?大家在使用计算机的时候,是不是可以将所有的文件都建立在桌面上呢?这样做很方便,但是不是有什么缺点呢?”在这循序渐进的问题设计中,学生们很快就沉浸在积极的思考之中,他们从“桌面”这个已经熟知的话题出发,展开了联想,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他们又复习了和“桌面”有关的各种知识,并且以此激发他们产生了一系列的联想,如:“桌面上的文件是保存在内存里还是在外存里呢?”这些问题使学生的思维变得更加开阔。

发散思维对于提高学生信息素养有很大的帮助,在授课的时候采用适当的提问来激发学生的联想,可以有助于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

二、思维导图,知识链接

教育学家何克抗提出发散思维也叫求异思维、逆向思维、多向思维,要求思维内容和思维成果和传统观念或者原有概念不一样,甚至相反,其思维目标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为了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我在上课时适当运用图表来进行知识链接,让学生可以在思维导图的激发下产生发散思维。

例如,在学习“程序设计简介”这个内容的时候,由于学习的知识点相对来说比较抽象,也比较深奥,所以,我在复习的时候就采用图表方法将所有的知识点都用图表联系在了一起,使得学生可以将所有有关程序设计的知识点综合起来,起到了知识链接的作用,这有助于他们更加全面地观察自己学习的内容,并以此作为思维目标,形成发散思维。如我会将程序设计中的各种逻辑判断、循环、重要的算法,用表格的形式整理出来,但是却在其中对某些部分留下一些空格,让学生自己填写表格中的内容。在某一个表格中,我将各种重要的算法按照其用途进行分类,让学生根据其用途来填写空格,这就需要学生用发散性思维来思索自己所学过的全部算法,然后从中找到正确的内容填写进去。在填写图表的过程中,有的时候学生会激发自己的发散思维,他们会对原有的表格进行改造,使其显得更为合理,我鼓励学生多思考,尝试用自己的方法来整理图表,进行知识链接。

利用思维导图可以有效地进行思维链接,让学生在多个思维目标的启发下,突破传统,产生发散思维。

三、实践操练,点燃创意

美国心理学家巴特利把发散性思维称为“探险思维”,他认为光有发散性思维还不够,还要有聚合思维,这样才能够让思维更加条理化,从而帮助人们解决具体的问题。我在教学中让学生通过实践操练来锻炼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在点燃他们创意的同时,也促使他们使用自己的创意来解决现实问题。

为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我给学生提供了一些“半成品”,让他们在这些“半成品”的基础上展开发散思维,用自己的想法来加工,创作出自己的作品来,每一个学生的思维不同,所以创作出来的成品也是千变万化的。例如,在学习“图片加工与制作”这一部分的时候,我便给学生展示了一张大草原的图片,然后让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对这个“半成品”图片进行加工创作。这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让他们能够充分调动自己的操作积极性,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培养自己的思维独特性。有的学生寻找了一些牛羊的图片,添加在图片上,并且还附上了“风吹草低现牛羊”的艺术字;有的添加了人物,如穿着少数民族服装载歌载舞的人群等;有的学生则更具有想象力,在草原上添加了不明飞行物降落的图片,将图片的风格变得具有科幻气息。学生们各自展开了自己的想象,设计出来的图片各具风格,展现了他们独特的思维。

利用实践操练的方法可以让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得到统一,促进学生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在实践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可以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发散思维应该是一种有趣而令人愉快的训练,在初中信息技术课中,运用各种方法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可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促进课程改革的深化,培养更多的人才。

(作者单位: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宜陵镇中学)

上一篇:如何为爱国者设重奖 下一篇:小学科学有效教学的几点尝试与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