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疗对护士的职业危害和安全防护

时间:2022-10-07 08:39:00

化疗对护士的职业危害和安全防护

文章编号:1009-5519(2007)20-3121-02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四大手段之一,静脉用药为主要途径,但化疗在治疗疾病的同时, 其毒性不仅对患者产生不良反应,对长期接触抗肿瘤药物的工作人员尤其是护士也具有极大的危害性。因此,了解化疗对护士职业的危害,正视化疗的潜在危害,分析化疗防护现状,探讨防护对策,对减少化疗职业危害,保护化疗护士健康和环境安全非常重要。

1 化疗药潜在职业危害

1.1 化疗药品特点及对护士的职业性危害:美国医疗机构药师协会(ASHP),将肿瘤化疗药品定义为危险药品,并认为肿瘤化疗药品能产生职业暴露危险,在低剂量下就可产生严重的器官或其他方面的毒性。如果处理不当,其悬浮颗粒或液滴就会溢出,通过呼吸、皮肤接触甚至随食物进入人体,对操作者可能造成较大危害。大量的研究证实,医护人员在常规操作中可遭到不同程度的危害,其损害程度也与接触药品的强度和时间有关。国际权威机构已为接触危险药品的医务人员制定了一整套安全防护制度和操作规程,在发达国家已广泛采用。而我国过去对此重视不够,接触危险药品的医护人员存在严重的职业暴露危险。

1.2 护士接触化疗药的场合与被动吸收途径:护士接触化疗药并被动吸收的场合,主要有4种情况:配制化疗药、执行化疗、处理化疗药溢出、处理化疗污染物和病人的排泄物。进行上述工作的量越多,接触化疗药的量就越多,危险性就越大。护士被动吸收化疗药物的途径主要有3种情况:(1)皮肤吸收: 在用溶媒溶解药物时未注意抽出瓶内空气,瓶内压力过高,如遇上针头松脱就会导致药液外溢;或是在接触化疗药及处理被污染的器械、病人的床单、衣物、排泄物等物品引起皮肤污染;不慎被吸过化疗药的注射器针头或药瓶碎片刮破皮肤也会导致皮肤吸收。(2)消化道吸收:皮肤污染后未彻底清洗双手就进食,或是在配制和执行化疗时进食等。(3)呼吸道吸入:配制粉剂化疗时药物的飞尘致工作场所空间污染,药液的烟雾状颗粒从呼吸道吸入。

1.3 化疗药物对护士的职业性危害:护士在备药、注药或用物处理过程中,化疗药物可致一定的职业性危害,导致护士WBC、PLT下降、月经紊乱、脱发等毒性反应。如:接触化疗药物的护士外周血淋巴细胞姐妹染色体交换、畸变率和微核细胞率均明显增高,淋巴细胞的DNA也有不同程度的损伤;化疗护士自然流产率明显高于正常妊娠者,且先天性缺陷率高,其不良妊娠结局随接触化疗药物水平的增加而增加。

2 肿瘤化疗防护现状

2.1 化疗药物的管理体系落后:我国目前无完善的有关化疗防护制度。没有采用国际上先进的由专人负责的集中管理模式, 采用的是不科学的分散式管理方式。化疗的防护包括化疗管理模式、防护设备配置、正确使用化疗药物以及化疗废弃物的处理等,需各部门的密切配合,任何环节发生疏漏均可能给人员和环境带来危害,对抗肿瘤药物废弃物的管理方面也存在漏洞,将化疗废弃物放在敞口的容器中, 极易造成抗肿瘤药物的扩散和对环境的污染。所以防护的制度和法规应建立在对环境和人员二者均有保护作用的基础上。

2.2 对化疗药物的危害认识不足缺乏自我防护意识:我国职业性接触化疗药物的护士较多,部分人员没有受过系统的岗前专业化培训,防护观念淡漠,不知道该如何确切的步骤进行处理和销毁化疗药物溢出,也不知道该如何指导病人处理他们的排泄物。综合医院护士的防护意识低于肿瘤专科医院护士,非肿瘤科室护士的防护意识与肿瘤科室护士有显著差异。

2.3 无专用的治疗室配制化疗药物:除了有条件的肿瘤专科医院,其它很多医院,尤其是基层医院均无专门的化疗药物配制室和特制的安全柜备药,防护条件差,配药间无排、抽风设备。也没有专门训练的护士进行操作,护理人员在配制化疗药物时与其它普通药物配制程序一样,应引起高度重视。

2.4 未对化疗操作的护士进行定期体格检查,特别是细胞分类和血小板检查;护士孕期和哺乳期的保护也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2.5 化疗用物的处理不规范:没有使用符合要求的带盖容器收集化疗废弃物,使用不符合要求的敞口容器、普通塑料袋作为收集容器。较多的护士不知道如何处理化疗废弃物和处理化疗废弃物的自我防护。

3 防护措施

3.1 防护原则:化疗的防护原则:操作中精力集中, 克服麻痹大意, 提高对化疗药物不良反应的认识, 熟练掌握化疗药物的安全使用方法, 严格执行化疗操作常规和防护措施。(1)工作人员尽量减少对化疗药不必要的接触。(2)尽量减少化疗药对环境的污染。(3)切实加强对接触抗癌药护士工作的科学规范化管理,除加强接触抗癌药护士的自我防护知识的教育,进行专职培训,实行常规性防护知识考核外,还要制定护士接触抗癌药操作规程、安全防护措施。(4)每年定期为接触抗癌药护士进行体检,合理安排休假,护士怀孕和哺乳期可考虑暂时脱离接触抗癌药物的环境。

3.2 加强专业人员职业安全教育:执行化疗的医务人员必须经过化疗专业培训,以化疗的基础知识、化疗的不良反应及预防处理、化疗潜在的职业危害和防护措施为培训内容。从而提高专业人员对化疗药物潜在危险的认识,制定合理的防护措施,使专业人员全面掌握并规范化疗防护操作程序,增强防护意识。对经常接触化疗药物的医护工作者应建立健康档案,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定期抽血检查肝肾功能、血常规及免疫功能,如出现化疗药物的不良反应症状及体征,应及时调离。

3.3 完善防护设施:建立健全药物处理中心。为使临床在使用化疗药物过程中达到安全防护,必须将化疗药物处理中心化。医院设置静脉配液中心,采用集中式管理,由经过培训的专业人员在防护设备齐全的化疗备药操作室负责所有化疗药物的配制及供应。实施比较有效而经济的防护措施,并有利于废气、废物的集中处理,使污染缩到最小范围,有利于职业安全和环境保护。抗肿瘤药物的配制工作应在专门的配药室和层流操作台上进行,以减少医护人员被动吸化疗药物的机会。防止含有药物微粒的气溶胶或气雾对操作者的危害,保护操作者及环境在备药和处理废物时不受药物微粒气溶胶或气雾的污染,保护备药环境无微粒物质,防止药物被污染。

3.4 规范防护处理措施:加强对接触抗肿瘤药物护士工作的科学规范化管理,加强接触抗肿瘤药物护士专职培训,实行常规性防护知识考核,制定护士接触抗肿瘤药物操作规程、安全防护措施。实施化疗的肿瘤病房必须配备处理化疗溢漏的防溢篮。当抗癌药物外溅后立即标明污染范围,避免其他人员接触,护士打开化疗防溢篮,做好个人防护后方可处理污染区。操作前准备,配药前戴好一次性防护口罩、帽子,穿一次性防渗透隔离衣,戴一次性聚氯乙烯手套,戴护目镜,以防止呼吸道吸入,避免皮肤接触,操作台上应覆以一次性防渗透防护垫。如果药液溢到桌面或地上,应用纱布吸附药液;若为药粉则用湿纱布轻轻擦抹,以防药物粉末飞扬,污染空气,并将污染纱布置于专用袋中封闭处理;用肥皂水冲洗,再用一次性溢漏垫吸净溢漏的药品,反复3 次。如不慎将药液溅在皮肤上或眼睛,应立即用肥皂温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溶解药物时溶媒应沿安瓿壁缓慢注入瓶底,待药粉浸透后再搅动;若为安瓿制剂,打开安瓿时应垫以无菌纱布,以防划破手套,如为小瓶药物,在注入溶媒时,要防止瓶内压力过高造成药液外溢,如注入溶媒量过少,则要抽出适量空气后再注入溶媒。用注射器抽吸药液后排空气时,用一片无菌酒精棉放在针头周围,以免药物外流。更换化疗药物时应戴好一次性手套。改进药品包装,多数抗肿瘤药物的容器均为安瓿,设计成带盖的小瓶以降低可能的污染。输液药液以塑料袋软包装为宜,以避免排气污染和便于使用后污染物品处理。化疗废弃物必须妥善处理。化疗用过的所有用物,均应放入专用的污物袋中并扎紧袋口,使之处于密封状态,置于加盖污物桶内,并注明标志;教育患者及家属合作,减低化疗药物污染。排出的尿液要加盖并及时清理,呕吐物应封好呕吐袋,处理化疗患者的体液或排泄物须戴手套。水池、马桶用后反复用水冲洗,医院内必须设有污水处理装置。所有污物均放入专用袋,存放于坚固、防漏、有盖的容器内,最后按要求送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进行无害化处理。

收稿日期:2007-06-26

上一篇:心血管疾病临床诊治中的干扰因素及应对措施 下一篇:体外震波碎石术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