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外震波碎石术的护理

时间:2022-08-24 08:37:49

体外震波碎石术的护理

文章编号:1009-5519(2007)20-3118-02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结石病是一种临床常见多发病,临床上表现为绞痛、钝痛、血尿、尿痛等症状。给患者带来较大的痛苦,使生命质量下降,其手术治疗禁忌证多,痛苦大,费用高,不易被患者接受,极易复发,我院自2003年7月始采用HK.ESWL-108A型体外碎石机治疗各类结石病取得良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756例患者中男465例,女291例,年龄60岁202例。肾结石361例,输尿管结石327例,膀胱结石5例,肾结石合并输尿管结石63例。

1.2 方法:患者在操作者指导下根据结石部位采取仰卧或俯卧,患处紧贴固定于半椭圆球反射体上充满水之水囊,皮肤与水囊之间涂以藕合剂,此时即可在B超引导下使结石恰位于半椭圆球体的第二焦点处。对位后即可开始进行冲击波轰击,50~100次后可观察1次结石位置及结石粉碎情况。要求结石碎粒的直径小于1~2 mm,冲击次数可根据结石大小而定,一般看到结石影疏松变大、变淡、边缘模糊,结石密度不均匀,并观察到碎石颗粒受到冲击出现浮沉现象,即是结石被粉碎的标志。

2 结果

肾结石碎石成功率为85%,输尿管结石为95%,膀胱结石为100%。碎石成功者1周内结石排净率为45%,2周内为75%,1个月为80%。

3 护理

3.1 体外碎石术前护理

3.1.1 心理护理:医护人员要用通俗易懂的话回答,根据患者的不同文化程度和理解能力进行术前宣教,使其解除恐惧心理,更好的配合治疗。必要时可以介绍些成功病例或参观操作现场,以树立治疗信心。

3.1.2 排除禁忌:治疗前要做B超、造影、心电图、血尿常规、出凝血时间及肝肾功能等检查,做尿培养排除泌尿系感染,排除碎石禁忌证。

3.1.3 术前用药:有泌尿系感染患者,术前给予抗生素控制感染,碎石术前预防性用抗生素1天;高血压及严重心律失常的患者,术前服用有效有抗高血压及抗心律失常药,待病情好转后再碎石治疗;碎石术前晚上口服镇静安眠药,以减轻精神紧张。

3.1.4 皮肤及肠道准备:术前必须洗澡,对输尿管下段结石应常规备皮,清除皮肤表面的油垢等物,有利于冲击波传播,提高疗效。碎石前可少吃或不吃食物,防止恶心、呕吐等症状发生。

3.1.5 充盈脏器:碎石前保证膀胱适度充盈,有利于结石超声定位,有利于结石粉碎。

3.2 体外碎石术后护理

3.2.1 碎石术后6小时内适当卧床休息,6小时后多饮水、多运动促进结石排出,适当应用抗炎、利尿、解痉药物,口服排石药物,如肾石通,排石颗粒等。部分患者因碎石排出引起术后绞痛,可给予654-2、阿托品、杜冷丁镇痛。

3.2.2 观察尿液:包括颜色及碎石沉渣。治疗后出现肉眼血尿,几乎是不可避免的,但可以自行停止。护理上应注意血尿的颜色及消失时间,鼓励患者多饮水,必要时静脉输液,使其增加血容量,通过多排尿达到冲洗的目的。对有导尿管患者要观察尿袋内尿液颜色、量及结石排出多少。

3.2.3 排石:根据结石的不同位置,采用相应的活动促进排石,如跳跃、变换、按摩、倒立拍击等,以利于结石尽快排出。

3.2.4 严密观察排石情况:嘱患者每次排尿都在清洁的痰盂内,注意有无碎石颗粒,并留标本,定性质,收集送结石成分分析,便于确定进一步治疗方案及指导饮食情况。

4 健康教育

嘱患者多饮水,多运动,勤排尿,防止结石复发,饮水量3 L/d,尤其睡前饮水不得少于250 ml,以免尿过度浓缩;养成及时排尿习惯,防止尿液沉渣析出形成微结石,根据结石成分分析指导调整饮食。忌烟、酒、辛辣的刺激性食物和大鱼大肉类食物,多食含纤维素的食物,提倡混合食物,避免大量饮用咖啡、浓茶。2周后复诊,若有残余结石可重复碎石。

收稿日期:2007-06-01

上一篇:化疗对护士的职业危害和安全防护 下一篇:早产胎膜早破51例护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