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循环经济伦理观

时间:2022-10-07 06:20:08

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循环经济伦理观

[摘要]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倡导循环经济伦理观。本文从人与自然、社会成员之间、现在与未来关系三个方面剖析了循环经济伦理观的内涵,并提出发展循环经济伦理观的对策。

[关键词] 循环经济伦理观和谐社会

一个向自然界索取资源最少、环境污染最轻、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循环型社会是我们为之奋斗的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共同运作,积极倡导循环经济伦理观,吸引和鼓励企业、科技和公众等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到循环经济建设中来,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一、循环经济伦理观的内涵

循环经济伦理观是在伦理道德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是环境友好观念在社会、经济和生活领域的具体体现。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同样需要相应的伦理观作为支撑。循环经济的伦理观,不同于市场经济伦理,也有别于现时的环境伦理。前者缺少对环境价值观的考虑,后者则往往不能将环境诉求变为切实可行的经济操作。从理论层面看,循环经济的伦理观应是环境伦理与经济伦理的结合,是公益性伦理与市场伦理的结合。这种结合贯穿着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具体体现在以下三种伦理认识上:

1.人与自然关系的伦理认识。循环经济下,人与自然关系是一种绿色的亲合关系,也有人称之为善待地球的方式。在这种绿色意识的框架内,环境资源不再是人们任意挥霍和索取的对象,自然资源是有限的、有价的、珍贵的,要友善地获取,高效地利用;保护人类的环境权,环境责任的公平承担,公共资源的公平共享;从自然获取的每一份资源应视为向环境租赁的金融资产,应予以修复、补偿和考虑其可替代性;人的生产和生活融于自然生态系统当中,其生产和消费对环境不构成侵害,经济发展应是一种绿色的增长。这种绿色意识中透着人对自然那种尊重与相融、利用与节制、有偿与回报的道德观念,是积极的自然伦理观。

2.社会成员间关系的伦理认识。循环经济要求社会的各个成员都要处于环形物质能量循环链上,视社会成员之间关系的为共生关系。这种对社会成员关系的共生认识,突出了“以和为贵”和“利己利他”的道德思想。这种道德思想是社会伦理在经济领域的延伸,是诚实守信、公平竞争、守法经营等商业伦理的深化。“以和为贵”贵在“和”字,中国传统道德思想也强调“和”的理念,常讲“和气生财”“和衷共济”“和气致祥”。“和”的道德理念并不排斥个体的竞争,强调在处理环境与发展问题上,大家要共同协商,彼此之间形成紧密联系的物质代谢关系,实现和顺发展。“利己利他”是衡量人的道德标准,但同样也适用于经济伦理的衡量。

3.现在与未来关系的伦理认识。循环经济强调“代际平等”发展,是以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为道德准则的。要认识到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基础是有限的,本代人不能因为自己的发展而损害子孙后代满足需求的条件,要给子孙以公平利用自然资源和满足其需求的权利。

二、循环经济伦理观的构建

基于上述认识,循环经济的伦理观应着重加强四个方面的伦理建设:

1.倡导绿色消费观念。消费在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产品和服务只有在被最终消费之后才能真正实现其价值。因此,倡导绿色消费是构建循环经济社会最重要的环节,在全社会开展绿色消费教育,把绿色消费及环保知识纳入基础教育授课范围,公益广告、新闻报纸、广播电视等各种传媒也要加大宣传,提高公众对绿色消费的认识。绿色消费观念一旦成为社会主流意识,公众就会自觉改变传统的大量消耗资源、能源而不关注环境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消费那些不污染环境、不损害人体健康的产品,真正使循环经济理念融入到每一个人的生活中去。同时,倡导绿色消费不仅可以创造新的消费热点,拉动消费,更重要的是处于买方市场的消费需求会更有效的引导绿色生产。

2.倡导资源环保利用观念。废弃物的减量回收是一项具有广泛社会性的事业,需要公众的积极配合。因此,应在全社会倡导和普及废弃物减量回收的宣传教育。我国政府在进行资源环保利用观念教育时,除了加大宣传外,更重要的是制订便于民众参与的各种计划,建立能够反映社会各界对资源环保利用的意见的信息渠道,调动民众参与废弃物减量回收行动的积极性,提高他们对资源环保利用的认识。

3.倡导环境优先观念。经济发展绝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近几十年严酷的环境生态灾难现实表明,环境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环境资源是有限的,在环境生产力允许的范围内我们可以改造环境,但不能破坏环境。要在全社会内开展环境优先观教育,不仅社会生活要不对环境造成侵害,更重要的是社会的发展要建立在保护环境的基础上,把环境优先的观念贯穿于项目建设、产品工艺设计、生产力布局调整中,从源头上保护环境,使发展融于环境之中。

4.倡导公平的持续发展观念。在民众中树立起公平对待他人和后人的持续发展观念,“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在资源开发利用中既要把资源配置到最有效率的生产者手中,又要保护当代其他人享有的环境权益,不损害后代人利用资源的发展权能。在发展上要讲“利己利他”,摒弃“拜金、拜物”主义和“及时行乐”的人生世界观和价值观。只有公平的持续发展观念深入到每个人的心中,人们就会珍稀所获得的每一份资源,善加利用,“人与人”之间的发展就会出现“和气致祥”,整个社会对资源的开发强度就会与替代资源技术的研发能力同步。

参考文献:

解振华:走循环经济之路 实现可持续生产与消费[J].环境保护,2003(3):3-4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上一篇:浅谈建筑企业危机预警系统的构建 下一篇:关于企业责任的简单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