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撒谎与冲撞

时间:2022-10-07 05:38:30

[摘要]《撞车》堪称美国社会生活的活化石,或者都市社会生活的地质断层,展示一个城市各个阶层市民的日常工作、生活中冲突带来的问题。影片赖以依托的主题丰富多样,却又息息相关。冲撞中的洛杉矶尽管是美国典型大都市社会的代表和缩影,但不同文化族群之间的关系因为文化认知差异,导致习惯性文化自闭、撒谎与冲撞,上演一幕幕的社会悲剧,这一点却是世界性的。

[关键词]文化自闭;撒谎;冲撞;文化认知差异

《撞车》是剧作家保罗・哈吉斯自导的首部影片。影片通过洛杉矶一桩严重的交通事故引发出的十多个联系松散的故事,透过撞车后不同驾车者的遭遇,折射出美国社会仍然根深蒂固的种族歧视及不同种族间的隔阂和紧张关系。拍摄于2005年的《撞车》,直至今日,笔者依然认为是好莱坞有史以来最感人的一部社会全景剧。

冲撞中的洛杉矶成为美国大都市的代表和缩影。片中的每一个人物,每一个动作,每一句言谈,都那么真实可信,只有完全取材于生活,提炼于生活,才能如此。加上导演机敏的剪辑和富于构思的场景设计,哀婉的画外音乐的无痕切入,使得整个影片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高潮处催人泪下,或发人深省。这部影片,堪称美国社会生活的活化石,或者都市社会生活的地质断层。本部影片赖以依托的主题丰富多样,却又息息相关。包括老年孤独、社会群体心理、种族歧视、族裔冲突、文化自闭和人性善与恶的微妙定义,以及探讨犯罪根源等等。影片少有的跳出了好莱坞大片的传统模式,没有了激烈的打斗枪战和很黄很暴力的场面,更多地展示一个城市各个阶层市民的日常工作、生活冲突带来的问题。

一、很多人都是自闭症患者

自闭的前提是在现实人际交往中受到伤害,于是偏执偏信;每个自闭者通常都很孤独,渴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和关爱,却又固执地与他人划清界限,文化自闭的表现更为普遍。

在影片的片头,黑人警探格雷厄姆和拍档白人女警探莉雅开车前往一个凶杀案现场,两人在车中的谈话,格雷厄姆梦呓般地说“那是接触的感觉,在洛杉矶的街上,你很难与陌生人擦肩而过,或者撞倒别人,你会很怀念那种接触的感觉”。而女拍档的回答同样充满寓意,“看来我们中的某个人失去了坐标”。可以说,洛杉矶市的每个人都来自一个特定的文化族群,都是一个文化的自闭症患者。对他者文化有一种心理上的、近似于本能的敌意和排斥。影片中的场景四:两个黑人青年安东尼和格雷厄姆的弟弟从一家人满为患的意大利面馆里出来,安东尼抱怨,面馆的女招待没给他们免费的咖啡,甚至连需不需要都没问,却主动给所有的白人就餐者加上一杯咖啡。更可恼的是这还是个黑人女招待。当同伴说你可也没有给她小费啊,他则辩解道:“对于这种人,你做什么,也改变不了她的想法。”连自己同胞都歧视自己。除了一味抱怨,这名黑人青年没有意识到自己该为改变他人甚至自己同胞对自己的偏见做些什么。从而为接下来他无法自控的抢劫白人地区检察官里克夫妇和黑人导演卡姆隆的行为埋下了注脚。

当格雷厄姆和莉雅在一起,碰巧妈妈打电话进来,让他帮助寻找在外流浪的弟弟(注:两个抢车黑人青年中年幼的一个),他说,妈妈,我忙,我正在和一个白人。他明显在向母亲炫耀自己的能力。在洛杉矶,对一个黑人来说,能和一个白人睡觉该是多么荣耀的事。这体现了来自美国社会底层的黑人群体隐藏在意识深处的自卑情结,又揭示了在一个白人文化占主流地位的警察集体中黑人警探的压力和自闭。影片中的他为什么总说自己忙,没有时间寻找在社会上流浪的弟弟?为什么总想回避去探望住在贫民区的母亲?详加分析,不难得出,出于对童年艰苦的自卑和恐惧,他会本能地回避所有能够再次让人联想起他卑微出身的人与事物。他对自己所拥有的东西极其吝啬,以及对失去一切打回原形极其恐惧。与自卑如影随形的朋友就是自闭,这个毛病说大不大,却很难根治,常常是矛盾产生的根源,却又往往隐藏得很深。面对一个自卑的人,你做什么都会是错。捧高他他会自大,贬低他,他又会激起强烈的自尊心,产生爆炸性的后果。安东尼和同伙在是否乘坐公交车时谈话尤其凸现出了文化自闭的根深蒂固,当同伴问:为什么不坐公交呢?他说:“你知道他们为啥把玻璃弄成棕色,目的就是羞辱有色人种,减少有色人种坐车的次数。”这是典型的黑人心理语言,顺着反种族主义的潮流,已经成为一个荒诞即是有理的社会命题。

二、很多人都是撒谎者

撒谎有时是出于善意,有时是不想找麻烦或者给别人添乱。撒谎的根源是掩饰自己的真实情况,当一个人经常处于尔虞我诈的环境,撒谎成了一个自我保护的手段,甚至久而久之,成了一种趋利避害的心理本能。

在影片开场不久,去勘查弟弟死亡现场的格雷厄姆同先期到达的同事之间的精彩对话,“你有烟抽吗?”“我戒了。”“噢,我也戒了。”没有借到烟的同事就是这样虚伪的掩饰自己的尴尬。作为地区检察官的里克撒谎的手段更加高明,明明自己被人用枪指着头,抢走了汽车,为了掩饰自己的胆怯和无能,还召开记者会宣布这是一起汽车被盗案件。同时为了不失去黑人的选票,他打算让秘书安排一个在重大消防活动中立功的少数族裔人授奖。但充满讽刺意味的是,这个人原籍伊拉克,而且名字叫萨达姆。一个名叫康克林的白人警察当街杀死了一个黑人警察(这已经是他第三次杀害黑人了),负责调查此案的格雷厄姆在向上司汇报的过程中,受到威胁和利诱,为了自己的前途和弟弟不坐牢(当时弟弟因为抢劫在逃),于是他作了假证,说这是一起正当防卫事件。随后和自人搭档去看住在贫民区的母亲,母亲正在睡觉,他没有和母亲交谈就出来了,当被同伴询问是否向妈妈道歉时,他撒谎说不在。虚荣和自卑造成他不敢和母亲过多亲密接触,更别说大张旗鼓的去寻找抢劫犯的弟弟了。维护自己的地位形像和前途远远重过亲情。而这似乎是每个黑人警察没的选择的事。

目睹了同伴利昂对黑人导演的妻子实施犯,汤米无法忍受同伴的变态行为,到黑人局长面前进行检举,要求更换搭档时,被局长狠狠地挖苦一顿,还堂而皇之的让他自己选择,要么说利昂是种族歧视分子(侧面说明领导利昂11年的局长犯了失职不查的过错)要么说自己是性变态者,不喜欢和同伴同车巡逻。最后局长充满威胁地提醒他: “你要理解一个黑人奋斗到我这个职位有多难,尤其是在充满种族主义的洛杉矶警察局,很容易就会失去。不要因为正义就随意打破自己和别人的饭碗。”汤米这才明白:在谎言面前,正义不堪一击。

三、冲撞,积郁心理压力的释放

在现实生活中当两个个体或者文化群体在价值观念、行为道德规范、生活习惯、社会地位,文化认知方面存在分歧,遭受到挫折、痛苦和伤害的人们,往往会变得自闭、冲动、偏执甚至也会恶毒。人们会将这种积郁的心理压力释放到另一个可能是毫无关系的“弱者”个人或者群体,而不去考虑别人的感受。

冲突无所不在,影片开头女警察莉雅和韩国中年妇女开车追 尾引发的拌嘴;伊朗老人同枪械商店老板发生的激烈争吵,原因是对方说自己是阿拉伯人,是;白人警察利昂同社区医疗中心的秘书莎妮可之间因为父亲就医问题发生的恶语相向;黑人导演和受辱的妻子回到家中的互相指责和争吵,再到两个黑人抢劫黑人导演的汽车发生的三个黑人之间的打斗;还有伊朗商店老板和修锁匠的误解和最后暴力的向锁匠丹尼尔寻仇,开枪击中了丹尼尔刚过5岁生日的女儿伊丽莎白;出于同情心,刚刚救了黑人导演的白人警察汤米让黑人青年搭上自己的车,却由于一句玩笑误认为黑人青年要掏出武器,失手开枪打死了他。

地区检察官里克的妻子简和丈夫在人行道走,就因为她看见两个黑人青年迎面走来,下意识地把脸转到别处,这种下意识行为却激起了黑人青年的愤恨,判定这位女士对黑人有着先天的敌视情绪,这是白人文化圈对黑人文化的自闭;对此,黑人青年愤恨的对同伴说:“看见那个和老公亲热的女人了吗?一看见我们就浑身发冷,我们看起来有危险吗?如果有人必须害怕,那应该是我们,周围全是满脸兴奋的白人和动不动就开枪的巡逻警察。我们为什么不害怕?”同伴回答说:“因为我们有枪。”所以二人就朝着白人夫妇走过去,用枪顶着他们的头,抢了他们的车,这种行为决不是预谋的,可以说是文化冲撞后的即兴报复。冲撞时接触的感觉让这些自卑而又愤恨的黑人兴奋和快乐。以这种类似肉体的犯罪方式强行闯入白人的视线或者生活,以期赢得尊重或者敬畏。当里克夫妇二人回到家中,正碰上一个墨西哥锁匠丹尼尔给家里装锁,惊魂未定的简同丈夫发生了激烈的争执,要求第二天早上要重新把锁换掉,理由是认定这个胳膊上文着剌青的男子肯定刚从监狱出来,一出门就会把钥匙卖给黑社会同伙,而里克则告诉她这种文身不是监狱囚犯的文身。简的这番种族歧视的言论深深刺伤了老实工作的丹尼尔。片中的人物就这样由正义到邪恶、由被伤害者到施暴者不断的转换着。

影片中的白人巡警利昂何尝不是如此。他给社区医疗中心挂电话,请求给长期患了前列腺炎的父亲申请到外地治疗,但遭到主管医生的黑人秘书莎妮可拒绝,愤怒之下,他在电话里骂道:“莎妮可,这名字一听就知道他妈的不是白人。”莎妮可气愤地将电话挂断。怒气未消的利昂和搭档汤米正在执行追捕两个黑人偷车贼的途中,看到下班回家的黑人导演夫妇在汽车里,由于妻子肤色较白,利昂认为那是一个白人妇女在跟一个黑鬼,醋意大发,对黑人所有的偏见全部爆发出来了。命令他们停车,威胁并体罚黑人丈夫,当妻子出来打抱不平时,他把该妇女按在车上,从背后用自己的咸猪手对其进行了长时间的犯。身心受到极大伤害的妻子第二天在和丈夫和解失败后,驾车途中同别的车发生了碰撞,困在车中,汽油外溢,汽车随时有爆炸的可能。碰巧利昂路过,不顾生命危险钻进车里,要解救她,可是当她认出利昂,哭着骂着:“混蛋,不要你救,要别的人救我。”她不允许他再接触她的身体。可是由于利昂的诚恳,以及迫近的死神,她打开了自闭,接受了他再次接触自己身体的隐私部位。获救后的茉莉泪流满面,无法相信地看着面前这个人――既是侵害自己的恶魔,又是舍生忘死的英雄,仇恨还是应该感激,这是一个难以取舍的问题。

影片成功之处在于没有把冲突的双方放在法律或者道德的天平上,而是放在人性、博爱的放大镜前,让观众自己去感受,交织在不同社会文化群体间的冲撞,进而反思:善与恶,对与错,恶魔和英雄之间,究竟距离有多远?

四、结语

那么究竟是什么引起人们相互之间的猜忌、误解和冲撞?影片给出了答案,族群内部和之间文化认知观念和对他群体语言解读方式上存在的差异造成了冲突。影片昭示,发生在人与人之间、族群内部和族群之间的冲突无时不在上演。最有寓意的是结尾,黑人安东尼由于良心发现,解救了一货车的包括妇女和儿童在内的亚洲非法偷渡移民,从而让一车的女人和孩子逃离了黑社会的魔爪。这时候,博爱和人道主义被提升到崇高伟大的层次,难道说这就是解决冲突的途径么?同时一个不经意的念头会袭上每个观众的心头:那些刚被解救的亚洲偷渡客们会不会成为新的城市不稳定的因素或者又一轮文化冲撞的诱因呢?正当观众还在思考的时候,戏剧性的一幕出现了,社区医疗中心的秘书莎妮可开车和别的白人驾驶的汽车发生了追尾,双方又吵成了一团。观众才恍然大悟,只要社会中各阶层之间存在文化认知差异,只要生活或者工作无法规避痛苦和挫折,任何不理性的冲撞都会永远持续下去。

冲撞,永远是现实世界的一部分,正如矛盾一样,在阵痛中,让生活和社会前行。

上一篇:《论语》与电影 下一篇:从辩证逻辑角度看历史电视剧的创作